幼儿园生成课程及实施策略

2022-07-25 08:06扬州大学幼教中心第一幼儿园林心宇
家长 2022年20期
关键词:幼儿园过程幼儿

□扬州大学幼教中心第一幼儿园 林心宇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有必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进行课程内容的构建,在这其中,生成课程十分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也能更好地顺应幼儿的发展与学习规律。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能为幼儿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价值。在当前,我国已经对生成课程的构建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当前并未探究出一套系统全面的课程模式。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过于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导致仅仅只有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幼儿无法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导致其逐渐开始依赖教师,不愿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这便导致整体教学效率的下降。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提出生成课程构建的途径,以此提高幼儿园课堂质量。

一、重构幼儿园生成课程的问题和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幼儿时期的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生成课程,不断转变教学思维,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构建具有动态性和创造性特点的生成课程。只有这样,才能给幼儿提供更优良的学习环境。幼儿教师要挖掘生成的独特价值,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幼儿创造更加优质的生成课程,让幼儿能在这种环境下快乐参与园中活动,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从本质上看,幼儿学习的过程便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思维模式与身边环境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关系。而在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坚持幼儿的学习方式便是生成性的学习过程,通过感性经验而达到学习的目标,在开展生成课程时,便需要根据幼儿本质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合理的构建,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影响幼儿的学习行为,保证整体的教学课堂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生成课程效果的充分发挥。但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看,还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中,许多教师过度讲解课堂理论性知识,导致课堂意义难以得到体现。在幼儿园课堂中,由教师主导整体的教学环节,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逐渐被忽视。并且,预设课程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意见和想法往往会受到忽视。这种思想是所有的幼儿教育都容易出现的问题,不论是哪种文化,只会因为文化表现不同,导致忽视程度不同。一般教师在课前都会先进行课程的预测,根据预设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活动,通过不断提示帮助幼儿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过程很容易导致幼儿的表达欲和创造欲被打压,导致幼儿无法通过课堂教学而形成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样无法实现最终的教学效果。

在开展幼儿教育时,幼儿所学习到知识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在集中活动中,一般包括搭积木、捉迷藏等,在日常生活中,还会穿插衣食等知识和经验。幼儿在学习时,一般都是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经验的总结,通过模仿感知的过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逐渐对身边的事物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游戏活动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渠道,这种方式十分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规律,能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且,其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能为幼儿提供自我发挥的机会。近年来,尊重幼儿的天性已成为幼儿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生成课程逐渐出现在幼儿教育中,这种课程模式十分强调幼儿的喜好和需求,能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主体,也能让幼儿充分地思考,形成符合自身需求的学习模式。因此,构建生成课程十分关键,十分符合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要求。

二、阐释幼儿园生成课程

(一)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内在意蕴

生成课程,从字面上看,“生”是指生命相关的一切事物,在构建课程时的“生”主要意味着生命主体的互动,通过互动与交流的过程而形成新的事物,通过新事物的生成而促进生命体的成长。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想要构建合理的生成课程,便需要由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参与,使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能促进幼儿课堂教学的发展,而幼儿课堂又能反过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成长。生成课程中的“成”主要是指“成为”,联系之前对“生”的解释,在开展幼儿园生成课程时,需要打破过去不完善的课程模式,在过去教学的基础上而促进课程的发展,此时发展而形成的课程已经与原来课程不同,已经“成”了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是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创造而形成的。

根据上文可以得出,创造是生成课程开展的核心内容,需要在变化的过程而实现生长。在这整体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教师与幼儿的价值,形成相互尊重、互相扶持的互动过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幼儿之间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在教学时,更多的是教师对幼儿的认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承认幼儿的价值,以平等的眼光对待幼儿的个性化特点,尊重幼儿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这是开展生成课程的前提。此外,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根据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行生成课程的开展,使幼儿园能逐渐成为生成课程的主体。最后,在开展生成课程时,教师要与幼儿、幼儿园、家庭进行及时的互动,通过互动的过程而完成教学活动。这样能使整体的课程教学效果得以提升,全面实现生成课程的落实和发展。

(二)幼儿园生成课程的特点

在构建生成课程的过程中,其最本质的特征便是动态性和整体性,由于幼儿的天性是动态化的,并且在一个班级中,每一个幼儿都具有多元化的成长背景,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学习方式和学习思路上都具有许多不同,导致整体的教学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此,生成课程中很难实现一成不变的教学,也不可能完全按照预设的内容进行活动的展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动态性。同时,生成课程也具有一定的主体价值性,在开展课程内容时,教师一般不会盲目地选择生成资源,需要根据幼儿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进行生成课程的构建,为生成课程提出一个具体的目标,若无目的地开展生成课程便会导致整体的教学失去价值,幼儿无法在其中了解到新知识、新事物,教师也不会从中实现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在开展生成过程时,并不是为了生成而生成,而是通过多种要素的发展特点和具体的教育目标进行课程的构建。最后,在开展生成课程时,教师还要保证生成课程的创造性,创造是指以人为本的自我创造,并不是已有课程的重复,因此,在构建生成课程时,需体现教师与幼儿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通过不断更新、创造的过程,而实现生成课程的真正价值,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构建幼儿园生成课程的相关策略

在构建生成性课程时,教师需与幼儿共同成为课程的主体,教师在其中的角色是构建课程的决定性力量。并且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成课程的质量,不仅是开展课程的参与者,还是落实生成课程的主导者。因此,在构建生成课程时,教师要根据教学过程的角色理念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在这其中,教师首先要拥有正确的生成教学意识,并对生成课程的价值进行分析,之后,再根据实际的情况提出策略。

(一)转变思维定式,认识生成课程的独特价值

由于传统教学的模式深入人心,教师在课前一般都习惯于先对课程内容进行预设,为幼儿设计固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通过灌输的方式进行授课,长期下去,教师便会在其中逐渐形成思维定式,通过按部就班的方式组织学习活动,教师没有产生生成意识,便会导致整体的课程难以实现生成的目标。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充分把握生成教育资源,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认识到生成课程的重要意义,并在整体的教学中始终保持着敏感度,通过多种渠道促进生成课程的构建。生成课程开展是动态变化的,教师很难在课前对此进行预测。教师只有具有较强的生成课程意识,及时捕捉可行的生成课程构建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教师不愿改变自己的教育思维,也没有意识提高自身对生成资源的敏感程度,只愿保持过去死板的教学模式,便会导致错失许多开展生成课程的机会。因此,作为构建生成课程的主体,便要时刻保持正确的教学理念,挖掘有价值的生成课程资源。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幼儿的发展,并通过转变教师思维定式,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

(二)提升专业素养,发展动态生成的能力

在构建生成课程的过程中,只有生成课程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构建能力,在这其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了解丰富的生成课程构建知识,充实自己的教学素养。这样才能在生成课程中游刃有余地进行生成资源的利用,以此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其中,教师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洞察力,及时把握构建生成课程的机会,挖掘生成课程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可能会存在于幼儿之间的交谈中,也可能存在于课堂活动的提问中,若教师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便会失去构建生成课程的机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在其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为生成课程的构建时刻做好准备。其次,教师还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由于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在平时的活动中也十分活泼好动,教师便要根据其发展特点为教学做好准备,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会有幼儿提出一些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在这时,教师便要具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及时为幼儿解答,这样便能形成动态的生成课程资源,为生成课程的发展助力。最后,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整体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在开展学习活动后,教师要针对自己的行为和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反思,不断进行自我超越,通过真实的演练和教学实践来总结教学经验。对一些良好的教学行为,需进一步进行提升,对一些产生不良效果的教学行为,需及时改变。并且,在这其中,教师还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动态,为日后可能会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容易地把握生成课程的每一环节,使生成课程的作用实现最大化。

(三)凝练教学智慧,构建高效生成课程

想要形成教学智慧,教师便要从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出发,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拥有正确的教学理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通过有效的教学语言将专业知识进行渗透。还要捕捉教学契机,构建出合适的生成教育内容。教学情景对幼儿的影响十分重大,因此,教师要通过凝练教学智慧,而构建更加高效的生成课程。首先,在这其中,教师要先进行理论性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深厚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教学环节的构建,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在这其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以及他们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认识到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正确的方式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通过反复的实践训练不断总结实践性知识。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还能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保持较强的敬业精神,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责任和义务,主动挖掘与教学情境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实践智慧的形成,以此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最后,教师还要及时与其他教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如同事、幼教专家等,通过经验的交流与分享,而实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整体的教育过程中,每一个幼儿教师都具有不同的实践经历,通过充分的交流与互动,能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此,教师要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性经验和实践性经验,根据自身的经验辨别优质的生成课程资源,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四、结语

本文首先主要讲述了重构幼儿园生成课程的意义。之后,针对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内在意愿和特点展开了叙述。最后,针对如何构建幼儿园生成课程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简言之,教师要转换思维定式,认识生成课程的独特价值,还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发展自身动态生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凝练教学智慧,构建高效的生成课程,为幼儿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幼儿教师提供一些帮助,让幼儿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不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路,同时,教师也能通过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而促进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的提升,这样便能形成良性循环。通过生成课程的开展,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发展。

猜你喜欢
幼儿园过程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