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幼儿园 刘小梅
舞蹈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的形式对音乐进行表达。幼儿舞蹈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就是,如何教幼儿在舞蹈过程中富有感情以及让幼儿在舞蹈中感受到快乐、音乐旋律的美。这些问题是舞蹈教育中值得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从如何教授幼儿对音乐的感受方面入手,加强教学中的趣味。教师可以尝试从舞蹈音乐入手,激发幼儿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让幼儿通过对舞蹈的学习中得到信心和满足感,在学习到舞蹈知识的同时能提升幼儿的音乐素质。教师在进行选择音乐的时候,要注意选择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音乐,并集合适合幼儿的舞蹈进行教学,让幼儿在学舞蹈的过程中收获精神上的享受。
人在小时候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肢体动作不协调、行动笨拙的时期。幼儿舞蹈就是根据幼儿肢体活动能力并不是很协调的情况下设计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加以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加以改编。一旦幼儿进入音乐环境中、加入充满活力的舞蹈中,幼儿就会成功地融入整体环境。这时幼儿的动作也会跟随音乐慢慢变得协调和优美。在进行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根据音乐节奏的转变,不断变换舞姿。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幼儿的肌肉、骨骼以及相关的神经系统发育,加速幼儿的发育成长。同时,幼儿在舞蹈的学习中也可以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练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音乐节奏的不同调整舞姿,可以锻炼幼儿的肢体动作协调性,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幼儿舞蹈类型主题表现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舞蹈动作的学习观察、训练和表演,对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都有极大的帮助,这样能进一步推动幼儿的智力成长。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受到了教育者的高度关注,音乐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能发挥突出的作用,作为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可以推动幼儿智力全面发展。舞蹈学习和音乐学习实际上是对右脑的开发,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同时,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帮助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教会幼儿相关的舞蹈动作,让幼儿根据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可以充分开发幼儿智力。幼儿在进行舞蹈学习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对音乐的赏析以及和对舞蹈动作的学习,可以逐渐掌握动作要领。幼儿会通过观察和记忆,以及反复的练习后,就能根据不同的音乐特点经过自己的思维想象后,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
根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幼儿教育中艺术教育强调感受与表现,不再注重幼儿的技能训练,要转变让幼儿在相关的音乐活动中提高艺术技能。借助多种方式引导,让幼儿感受美。在相关的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和成人有明显不同,他们的表达、认知、情感方式也有别于成人,面对这种情况再进行相关的艺术教育中,可以让幼儿感受音乐、学习舞蹈,就需要借助多种途径,融合多种方法,帮助幼儿从中提升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幼儿提供更多感受美、感受音乐、感受舞蹈的机会。另外教师要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不要将成人的审美标准强加给幼儿,对幼儿的音乐审美和爱好,要给予充足的支持,教师要成为幼儿在音乐中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这样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求,让幼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目前的幼儿舞蹈教育,受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影响比较严重,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教师的教学仅停留在表层,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忽略了幼儿主动性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幼儿年龄较小,大部分情况下教师会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流程,也会严格按照流程展开教学,这样的僵硬化模式会给幼儿的音乐、舞蹈学习带来极大的影响,更无法帮助幼儿创新发展。
幼儿的心理共同特点就是,好奇心比较强、易动、稳定性差以及注意力较难长时间集中,这些都是幼儿的共同心理特征。幼儿生理上的共同特点就是,骨骼正在快速发育阶段比较柔软、身体协调性比较差以及幼儿处于大脑快速发育时期容易出现疲倦感。综合幼儿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特点可以总结出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节奏能力比较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为幼儿设计符合幼儿特点的舞蹈动作以及舞蹈配乐。在音乐选取方面,要保证音乐节奏比较欢快、简单,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舞蹈动作方面要符合幼儿的特点要保证舞蹈动作舒展有力,舞蹈动作的整体生动有趣,能让幼儿快速理解和学习。因为幼儿年龄较小,知识面狭窄,理解能力较弱,因此为了帮助幼儿感受音乐,进一步学习舞蹈,让舞蹈和音乐能实现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就要结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教师在让幼儿开始练习一个作品前,要为幼儿讲解作品的相关知识。比如,教师要为幼儿分析音乐和舞蹈的来源、节奏、旋律、情绪、性质及动作的力度、速度、风格、难点、重点等要领,启发幼儿能更好地体会和感知作品。幼儿对故事都有天生的热爱,因此在进行相关的音乐感受和舞蹈学习过程中都可以借助故事的方式融入其中。根据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按照不同的音乐教学要求,将音乐作品编成故事讲给他们。例如,在幼儿学习狮王进行曲中,可以联系狮子王辛巴的故事,告诉幼儿狮王威风凛凛的形象,再进一步说明不同乐曲的音色,让幼儿能透过钢琴音色由低向上感受狮王怒吼,在跳跃的音色中让幼儿联想狮王正在行走过来,再通过故事营造的良好情景,就构成一个完整的音乐。在这样完整的音乐中,在展开舞蹈学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音乐更适合具有跳跃性、活泼的舞蹈。引导幼儿在听故事,感受音乐中对狮子形象的理解,将其融入舞蹈,让舞蹈有一定的张力和一定的合力,帮助幼儿游刃有余地学习舞蹈。教师还要提高幼儿对感受音乐和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从兴趣入手,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在培养他们兴趣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能力。比如,当幼儿跟不上音乐的节奏,完成不了动作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为了让幼儿的学习热情一直不减,教师还要提升上课的趣味性。比如,教师在让幼儿进行第一遍动作学习时,可以把动作编成相应的顺口溜,如“头戴皇冠脖戴项链,再揉揉小肚皮,起身拍拍小屁屁……”让幼儿通过记忆顺口溜能很快地把动作要领记到脑中。舞蹈动作有节奏性和造型性的特点,教师接着在教导的过程中重点美化动作,让幼儿随着音乐的流淌动作如行云流水,既自然还有美感。幼儿不仅能学习到一定的技能和知识,而且在学习中能享受到快乐,同时在快乐中接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舞蹈的能力。
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围绕整体设计好教学流程后,要把握灵活性的原则,根据幼儿的实际,让幼儿在其中感受学习。幼儿舞蹈教师在进行《数星星》舞蹈教学的时候,要让幼儿了解舞蹈和歌曲的名字、歌曲的旋律以及相关的舞蹈动作,要让幼儿对舞蹈和音乐都充满兴趣。
1.让幼儿感受过程
教师在进行《数星星》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一边给幼儿讲述歌曲其中的故事,一边播放歌曲。教师富有感情地讲解,再配上相应的舞蹈动作可以快速吸引幼儿的兴趣。教师在这个阶段对幼儿的讲解非常重要,在学习每个作品前都需要给幼儿补充相关的知识和音响,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教师要加强对每段舞蹈的分析能力,对舞蹈的节奏、表达的情绪一级舞蹈动作的风格、要点、难点进行充分的教研和分析。还是以《数星星》教学为例,《数星星》的音乐是比较欢快的,所以在进行教学中要让幼儿带着充满愉快和想象的情感进行学习。教师对舞蹈动作的旋律,动作和呼吸的配合等方面进行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工作。教师要保证每个动作的准确性,给幼儿正确的舞蹈示范。对基础的舞蹈动作,教师要做到一对一的详细指导,做好幼儿的舞蹈基本功。
2.发挥幼儿的即兴创作能力
在让幼儿进行即兴创作前,舞蹈教师要明确,需要幼儿怎样进行即兴创作?积极引导幼儿进行即兴创作。比如,在进行《数星星》的教学中,教师让幼儿通过幻想小星星在天上闪烁的样子进行动作发挥。一边播放《数星星》的歌曲,一边让幼儿对动作进行巩固。幼儿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模仿着星星闪烁的画面。在进行到歌曲的中间阶段,可以让幼儿模仿天上的星星东一颗西一颗的分布形态,教师要及时对幼儿即兴创作出来的动作进行指导,保证幼儿动作的优美性。在进行幼儿即兴创作时,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及时帮助幼儿指明创作方向。在幼儿对舞蹈动作即兴创作的时候,要及时给幼儿提出建议和评价,给幼儿树立自信心。幼儿如果对舞蹈充满信心的话就会对舞蹈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舞蹈的灵魂是音乐。舞蹈和音乐要结合起来,幼儿在练习舞蹈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节奏感,对音乐和舞蹈的感受和体验更加深刻,愿意通过舞蹈的动作和着音乐的节拍而起舞。在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视觉和听觉多方位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在幼儿进行感受音乐节奏的时候,可以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在进行肢体活动的时候加深对音乐节奏的反应。通过舞蹈动作,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儿肢体协调能力。比如,在进行对幼儿的基础舞蹈动作训练的时候,幼儿难以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练习的时间一长幼儿就会表现出懈怠的情绪,幼儿可能会跟不上舞蹈动作,甚至有点厌倦跳舞,这样就会影响舞蹈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基础舞蹈动作训练时可以结合一些比较简单、节奏感强的音乐,音乐的旋律要更加流畅、活泼,要更容易被幼儿记忆和理解,这样的音乐节奏感强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幼儿的舞蹈热情,让他们心情舒朗地随着音乐而翩翩起舞。教师再配合音乐进行一些和舞蹈基础动作训练相关的小游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跟随节奏进行动作训练,还可以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学习热情,还能保证舞蹈的艺术性。音乐和舞蹈之间联系非常密切,借助舞蹈能将音乐不同层次具体化的表现,让幼儿对抽象的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舞蹈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传递的情感,这样将音乐和舞蹈有机融合,能让幼儿在相关的艺术活动中有进一步的感受提升。教师可以播放不同旋律的音乐,再借助旋律的节奏快慢变化、旋律的高低节奏变化,让幼儿配合相关的舞蹈动作,这样的模式能调动幼儿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比如,幼儿在学习《草原小牧民》的舞蹈时,通过音乐,幼儿可以非常轻松地就能体会到舞蹈的欢快和雀跃,因此他们在练习舞蹈时心情更加愉悦,仿佛真的置身于大草原上,头顶是白云、蓝天和雄鹰,身后是美丽的蒙古包,幼儿仿佛正骑在马背上在宽阔的草原上飞快地奔驰,或正在和小伙伴在嬉戏、追逐。这样的音乐和舞蹈非常容易激发幼儿的舞蹈热情,让他们愿意随着音乐而起舞,在跳舞时表情更加自然和丰富。
在幼儿进行音乐感受和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快乐学习。幼儿能在相关的音乐声中自然地跟随音乐舞动,这样的舞动是发自内心的舞蹈旋律。久而久之幼儿活泼开朗的个性就能在相关的音乐唱跳中逐渐形成,能在演奏中感受、表现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幼儿在学习音乐歌曲的时候,不是经过一次学习就能掌握的,而是要通过反复倾听。教师在借助音乐进行舞蹈动作表演的时候,让幼儿自由模仿,不要规范标准幼儿的动作。要让幼儿感受美,感受音乐,形成自己的独特舞蹈动作,不要将成人的审美标准强加于幼儿,围绕幼儿的音乐感受和舞蹈感受给予充足的支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锐察觉他们的需要,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展示平台,让幼儿能在相关的音乐中体会,在学习舞蹈中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舞蹈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时,要想让幼儿感受音乐学习舞蹈,要努力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对舞蹈和音乐展开联想从而吸引学生。舞蹈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进行特色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