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全程护理干预对肺功能的影响

2022-07-27 09:48王俊伟马宝君江剑金丘海丹黄文杰周风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23期
关键词:哮鸣音雾化支气管

王俊伟,马宝君,江剑金,丘海丹 ,黄文杰, 周风琴

(1.深圳市光明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深圳 518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与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以咳嗽、胸闷、气急及喘息等为主要表现,具有病程长、治愈难及易反复等特征,对患儿身心发育有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临床治疗以雾化吸入为主,而护理是否合理对疗效及预后有直接影响,因此应重视支气管哮喘患儿护理的有效性、合理性[1-3]。本研究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院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纳入标准:①与《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4]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相符;②初次行雾化吸入;③急性发病;④资料完整;⑤知情并同意研究。排除标准:①伴心衰或呼吸衰竭;②伴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③对支气管扩张药物过敏;④中途退出研究或放弃治疗。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7-17岁,平均(12.08±2.63)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18±1.07)年;严重程度:14例轻度,30例中度,6例重度。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7-16岁,平均(12.13±2.58)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2.23±1.11)年;严重程度:15例轻度,30例中度,5例重度。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比较(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即:严禁患儿剧烈运动与接触变应原,给予饮食指导,以清淡为主,教授家属雾化吸入装置操作及药物使用的合理方式,并嘱咐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1.2.2 研究组

全程护理干预,即:①健康干预。护理人员向家属讲解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如诱因、紧急治疗方法、药物使用方式、急性发作预防手段等,并说明雾化吸入目的、优势及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②心理干预。由于大部分支气管哮喘患儿为急性发病,家属极易出现焦虑、紧张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向其说明患儿疾病情况,介绍以往治愈病例,减少其担忧,增强其信心,提升患儿及其家属配合度。③雾化吸入前干预。护理人员将病房内温度控制在22℃-24℃范围内,湿度控制在50%-60%范围内,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流通与干净整洁;雾化吸入开始前严禁进食,避免治疗期间出现呕吐、哭闹致使窒息;针对气道内存在痰液者,首先予以吸痰处理,指导及协助患儿取半坐位或坐位,进一步增强气体交换,且药液需要现用现配,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及不同年龄使用相应的雾化装置,4岁以下予以面罩,4岁以上予以喷嘴。④雾化吸入中干预。护理人员于雾化吸入期间应给予患儿心理干预,针对年龄较小者采取看动画、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方式提升其配合度;针对年龄较大者通过关怀、鼓励安抚其情绪;针对抗拒治疗者,当其入眠之后再开展雾化吸入治疗;采取安抚方式促使年龄较小者自然呼吸,而年龄较大者指导其采取深而慢的呼吸方法,吸气末停顿片刻,在此基础上提升药物吸入深度;同时,雾化量应当由小逐渐增大,防止初始雾化量过大造成患儿呼吸道痉挛,且密切监测患儿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治疗时间≤20 min,防止呼吸道过度湿化造成肺水肿。⑤雾化吸入后干预。雾化完成后护理人员应轻轻拍打患儿背部,促使痰液快速排出,针对痰液排出难度较大者予以吸痰处理,并于雾化后第一时间对其面部进行清洁,指导及协助其漱口,预防感染;同时,建立雾化吸入治疗档案,予以出院指导,定期进行随访,嘱咐家属定期入院复查及开展雾化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流量)水平,并比较干预后肺部哮鸣音、咳嗽、憋喘消失时间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依从性。肺功能指标选取HI-101肺功能测定仪测定。疗效评价:①显效。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SpO2升高显著。②有效。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改善,SpO2有所上升。③无效。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改善,甚至加重。依从性评价:家属对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评估内容有合理使用药物、坚持监测、注意预防诱发因素、掌握紧急处理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选取SPSS 25.0软件,计数资料由率或构成比表示,开展χ2检验;计量资料由均数±标准差(±s)表示,开展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干预前,两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更高,且研究组干预后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注:比较干预前,*代表P<0.05

组别 血氧饱和度(%)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一秒用力呼气容积(L) 最大呼气流量(L/min)前后前后前后前后研究组(n=50) 88.34±3.52 97.08±1.93* 50.17±6.34 69.57±7.18* 1.51±0.18 2.36±0.21* 110.96±6.72213.24±7.85*对照组(n=50) 88.41±3.48 93.45±3.16* 50.26±6.41 60.03±6.65* 1.52±0.19 1.68±0.20* 110.87±6.63168.64±7.12*t值 0.099 6.932 0.071 6.893 0.270 16.580 0.067 29.758 P值 0.921 0.000 0.944 0.000 0.788 0.000 0.946 0.000

2.2 两组症状消失、呼吸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较对照组干预后肺部哮鸣音、咳嗽、憋喘消失时间与呼吸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消失、呼吸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s,d)

表2 两组症状消失、呼吸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比较(±s,d)

组别 肺部哮鸣音 咳嗽 憋喘 呼吸功能恢复 住院研究组(n=50) 2.99±0.95 4.63±0.97 2.11±0.78 3.42±0.45 6.11±0.78对照组(n=50) 6.84±0.76 8.48±0.81 4.92±1.35 5.92±1.22 8.17±1.42 t值 22.377 21.542 12.744 13.595 8.99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较对照组干预后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n(%)]

2.4 两组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较对照组干预后依从性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多选用雾化吸入方式,虽可减轻患儿症状,但对于成年患者而言其发病后可通过言语、行动概述自身不适,而儿童难以完全表达自身症状,且受年龄小、配合度低、药物使用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雾化吸入疗效不佳,因此应配合有效护理干预,保证疗效的同时提升预后质量[5-6]。

以往雾化吸入治疗多选用常规护理,核心为完成雾化吸入操作,仅向家属讲解疾病及治疗相关知识,缺乏科学干预,致使患者的规范性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影响疗效[7]。全程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系统、完整的干预模式,其贯穿于雾化吸入整个过程,可提升雾化效果[8-9]。

本研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干预后肺部哮鸣音、咳嗽、憋喘消失时间与呼吸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肺功能指标水平与总有效率、依从性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在于全程护理干预中的健康干预可加深患儿家属对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心理干预可减轻患儿及其家属负性情绪,增强医护配合度及信心;雾化前干预可确保病房温湿度适宜,增强患儿舒适感,通过家属的配合及协助有利于指导患儿正确呼吸,确保体位合理,还可增加气体交换量,且根据患儿年龄为其配备适宜雾化装置,可确保药物利用及吸收率,增强疗效;雾化吸入中干预通过转移患儿注意力、关怀、鼓励等方式可提升其配合度与安抚情绪,减少抗拒,可确保药物吸入深度、雾化量合理,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并预防呼吸道痉挛、肺水肿;雾化后干预通过轻轻拍打患儿背部可促使痰液快速排出与药物快速吸收,针对痰液难以排出的患儿予以吸痰,可确保痰液有效排出,且及时清洁患儿面部及协助其漱口,可有效减少感染风险,同时通过随访可及时了解患儿出院后恢复情况,并督促其严格按照医嘱入院复查及治疗[10-12]。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进一步减轻患儿症状并改善其肺功能,还可提升疗效及依从性,促使其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哮鸣音雾化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不同激素雾化吸入对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呼吸困难的临床疗效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