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雷肽酶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分析

2022-08-03 08:40陈必达陈钊成周五铁
医药前沿 2022年16期
关键词:罗红霉素肽酶支气管

陈必达,陈钊成,周五铁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广东 惠州 516000)

支气管扩张症为呼吸科常见的疾病,可分为先天性与继发性。先天性支气管扩张症较少见,本文纳入对象为继发性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下文均简称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的病因主要为呼吸道反复感染,继而影响肺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此时感染风险增加,炎症反应加重,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支气管壁扩张。临床将支气管扩张划分为囊状、不规则及柱状扩张3 种类型,国内分型多为非囊性扩张。支气管扩张症在40 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生率为1.2%,且该数据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如何安全、有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临床主要以抗炎、抗感染为主要治疗措施,但难以清除气道分泌物,气道不通畅,难以改善肺功能,且长时间痰液堆积可加重感染,因此单纯抗感染的效果较差。罗红霉素是当前临床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常用药物,能有效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舍雷肽酶肠溶片是一种以舍雷肽酶为主要成分的口服制剂。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舍雷肽酶具有抗炎症、抗肿胀及促进痰液、脓液溶解与排泄等功能。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舍雷肽酶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 例。观察组男43 例,女32 例;年龄27 ~49 岁,平均年龄(38.06±5.79)岁;病程1 ~5 年,平均(2.84±1.15)年;支气管扩张症分型:柱状23 例、囊状20 例、不规则状32 例。对照组男45 例,女30 例;年龄26 ~52 岁,平均年龄(38.13±5.66)岁;病程1 ~6 年,平均(2.96±1.08)年;支气管扩张症分型:柱状20 例、囊状25 例、不规则状30 例。本次研究经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研究方案后签订同意证明。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有可对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肺功能及影像学等检查确诊的患者;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③具有咳嗽、咳黏液性痰症状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急性发作期患者;②对本研究中药物过敏的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④合并COPD、哮喘等呼吸道慢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罗红霉素治疗,方法:口服罗红霉素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292,规格150 mg),150 mg/次,2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舍雷肽酶治疗,方法:罗红霉素使用方法同对照组,口服舍雷肽酶肠溶片(卫达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90018,规格10 mg),10 mg/次,3 次/d,餐后服用。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 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参考《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中相关的疗效标准。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改善至正常水平,咳痰、肺部啰音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治疗后,咳痰、肺部啰音症状评分下降30%及以上,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为有效;治疗后,咳痰、肺部啰音症状评分下降不足30%,且肺功能改善不显著,脓性分泌物无明显减少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本组总例数×100%。(2)肺功能:使用肺功能仪(德国/耶格,MasterScreen)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第1秒率(FEV/FVC)。(3)临床症状:依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会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评价指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症状进行评分,均使用无(0 分)、轻度(1 分)、中度(2 分)、重度(3 分)规则;使用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MRC)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症状进行评分,规则(0 分)、重度活动时气促(1 分)、中度活动时气促(2 分)、轻度活动时呼吸困难(3 分)、日常一般活动即呼吸困难(4 分)。(4)不良反应: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4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肺功能指标

治疗4 周后,两组患者的FVC、FEV、FEV/FVC 均较治疗前改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FVC、FEV、FEV/FVC 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 s)

表2(续)

2.3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治疗4 周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 s,分)

2.4 不良反应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腹部不适3 例、恶心呕吐3 例、谷丙转氨酶升高1 例;对照组出现腹部不适2 例、恶心呕吐2 例。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33%)较对照组(5.33%)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883,= 0.347)。

3.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气道损伤,支气管管壁肌肉、弹力支撑组织损伤后引发慢性气道不可逆性异常扩张所致。支气管感染、支气管堵塞是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病发的2 项重要因素。患者具有咳痰、咳嗽或反复咯血等临床表现,且基于呼吸道长期反复感染会导致肺功能发生渐进性损伤,并由此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降低其生活质量,并产生社会及经济负担。目前,临床对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生理学研究有限,难以明确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因此在临床治疗方面应以控制感染、保持气道畅通为原则,以积极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预防支气管结构破坏、改善肺功能指标为主要治疗目标。

罗红霉素是当前临床治疗肺部系统疾病时一项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较为广泛,对革兰阳性菌、厌氧菌及支原体、衣原体均有抗菌效果,同时具有抗感染、抗氧化、调节免疫等功能。罗红霉素在具备抗炎、抗菌等功效的同时,亦能有效抑制粒细胞在气道内的聚集效应,降低人体内自由基、炎症因子的释放,能有效改善肺部疾病患者的炎症反应,继而改善肺功能。因此,罗红霉素适用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且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单一应用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疗效有待提升。针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在罗红霉素治疗的基础上,亦需联合其他药物,以促进患者体内痰液的溶解、排出,改善患者支气管堵塞症状。舍雷肽酶肠溶片以舍雷肽酶为主要成分,其在人体内的应用能有效抑制纤溶活性亢进、增加血管通透度,对抑制组织炎性肿胀、降低支气管内痰液黏稠度均有积极的效果。本文结果显示,治疗4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4 周后,两组患者的FVC、FEV、FEV/FVC 均较治疗前改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FVC、FEV、FEV/FVC 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4 周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33%)较对照组(5.33%)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分析其原因在于:舍雷肽酶肠溶片能有效降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内支气管痰液的黏稠度,帮助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更好的溶解、排出痰液;同时,舍雷肽酶可使蛋白质变性和血细胞凝集块、痰液液化,以促进脓性分泌物的排出,缓解其临床症状。舍雷肽酶与罗红霉素联合治疗可增强抗菌效果。

在遗传易感性环境中,感染、长期炎症反应等因素均能够导致支气管壁损伤,从而降低支气管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在此条件下细菌滞留于呼吸道的概率增加,并可定植于呼吸道。而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炎症又可加深肺组织损害及黏膜纤毛功能,甚至使黏膜纤毛产生运动障碍,直接导致黏痰大量淤积,影响肺通气功能。此外,鳞状上皮化生及黏液腺体增生将促进黏液量增多,极易导致支气管扩张患者黏液潴留,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患者脓痰量增加,利于细菌滋生、繁殖,反复循环、周而复始易加重肺组织损伤。因此,舍雷肽酶肠溶片可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利于清除气道分泌物,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对肺功能恢复及炎症反应减轻均有积极的影响。此外,联合使用舍雷肽酶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未显著增加,说明本品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舍雷肽酶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罗红霉素肽酶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猪δ冠状病毒氨基肽酶N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罗红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临床上罗红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探究
分析比较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
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组分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的相关性研究
靶向二肽基肽酶维药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