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2022-08-11 08:34王小燕翁剑青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全血感染性休克

王小燕,翁剑青

(1.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检验科;2.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外科,江苏 无锡 214116)

感染性休克是指由各种致病菌及其毒素感染引起的休克表现,感染灶中的微生物及其毒素、胞壁产物等会侵入血液循环,激活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系统,并作用于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早期诊断患者病情、预测预后,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主要由白细胞介素 -1(IL-1)、白细胞介素 -6(IL-6)等刺激肝细胞所产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感染性休克发生后,其浓度会急剧升高,随着患者病情改善其含量又会恢复至正常水平;降钙素原(PCT)是炎症反应中的急性时相蛋白,可反映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并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其水平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及发展情况密切相关[1];白细胞计数(WBC)是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高敏感指标,其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水平较高[2]。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其分值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3]。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CRP、PCT及外周血WBC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水平变化与预后评估价值,现将研究结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收治的123例外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并发休克分为感染性休克组(72例)与非感染性休克组(51例)。感染性休克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42~73岁,平均(61.13±4.45)岁;体质量指数(BMI)19~28 kg/m2,平均(22.15±1.52) kg/m2。非感染性休克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41~75岁,平均(60.84±4.80)岁;BMI 19~27 kg/m2,平均(22.30±1.50) 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周岁,住院时长>72 h者;既往无脓毒症病史者;近期无外伤史者;凝血与造血功能正常者;临床资料完整者等,且感染性休克组患者同时出现持续性低血压,在充分容量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维持平均动脉压≥ 65 mmHg(1 mmHg=0.133 kPa),血乳酸浓度>2 mmol/L。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免疫功能障碍者;合并艾滋病、肝炎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合并肝、肾功能衰竭、肿瘤终末期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第1天清晨取空腹静脉血6 mL,其中3 mL,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济南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型号:XN550)检测全血WBC水平;另3 mL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半径为13.4 cm,转速为3 0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取上层血清,使用C- 反应蛋白分析仪(上海基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QuikRead go)检测血清CRP水平;采用量子点免疫荧光层析法检测血清PCT水平。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并比较感染性休克组、非感染性休克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APACHEⅡ评分及治疗后28 d的病死率。 APACHEⅡ评分[5]分值范围为0~71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②根据感染性休克组患者治疗后28 d的病死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观察并比较生存组、死亡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CRP、PCT水平,全血WBC水平,APACHEⅡ评分。③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APACHEⅡ评分与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的相关性。④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CRP、PCT、WBC在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情况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均经K-S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CRP、PCT、WBC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情况的诊断价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性休克组、非感染性休克组炎症因子、APACHEⅡ评分及治疗后28 d的病死率比较入院第1天感染性休克组患者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APACHEⅡ评分,治疗后28 d的病死率均高于非感染性休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感染性休克组、非感染性休克组炎症因子、APACHEⅡ评分及治疗后28 d的病死率比较

2.2 生存组、死亡组炎症因子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比较治疗28 d内感染性休克组患者中,死亡21例纳入死亡组,剩余存活的51例作为生存组;死亡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生存组、死亡组炎症因子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比较( ±s)

表2 生存组、死亡组炎症因子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比较( ±s)

组别 例数 CRP(mg/L) PCT(ng/mL)WBC(×109/L)APACHEⅡ评分(分)生存组 51 128.11±11.38 3.33±0.25 14.81±2.82 19.98±2.51死亡组 21 141.12±10.39 6.23±2.14 18.52±3.56 28.41±2.56 t值 4.518 9.615 4.692 12.880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APACHEⅡ评分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与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均呈正相关(r= 0.528、0.618、0.6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APACHE Ⅱ评分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4 APACHEⅡ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情况的诊断价值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血清CRP、PCT水平,全血WBC水平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情况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03、0.713、0.917、0.739,其中以PCT的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见图1。

图1 APACHE Ⅱ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对感染性休克诊断的ROC曲线

表4 APACHEⅡ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价值

3 讨论

近年来抗感染治疗以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的进步,极大提高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较差,早期确诊感染性休克可为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奠定坚实基础。血液指标具有低创伤、可重复强、随访监测、定量分析等优势,在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CRP是由肝细胞合成的高敏感性的非特异性急性期反应蛋白,当组织受到损伤、炎症、感染或肿瘤破坏,以及在应激状态下时CRP水平显著迅速升高;对于感染性疾病病情恶化发展至休克甚至患者死亡时急速上升,可判断患者病情进展[6]。PCT可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在感染程度较低时,水平上升较慢,如患者发生全身性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时,其水平上升明显,对感染性休克的发生与发展具有一定鉴别意义[7]。WBC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炎症标志物之一,其水平升高往往表示机体发生感染性疾病,但其变化易受生理、疾病、治疗、应激状态及机体免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时,未成熟的WBC迅速分化,聚集于感染部位,从而发挥其噬杀作用,导致WBC水平升高,同时当患者存在休克症状且病情未得到控制,WBC水平升高可进一步增加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损伤,诱导死亡的发生[8]。APACHEⅡ评分为危重症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患者疾病的发展情况,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其分值也随之增加;其不仅能够用于群体患者的预后评估,同时对于患者个体的死亡率的预测也具有一定的意义[9]。本研究中,治疗后28 d感染性休克组患者病死率高于非感染性休克组;且入院第1天感染性休克组患者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感染性休克组,死亡组上述指标均高于生存组,提示相比于非感染性休克组,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较高,可作为感染性休克发生与预后的判断指标。

DURAMAZ等[10]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WBC、CRP及PCT为区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的可靠指标,其水平大幅升高与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中,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与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均呈正相关,提示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武道荣等[11]研究发现,PCT由脑、肝、肺及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等分泌,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程度。PCT还能够反映感染性疾病氧化应激和与器官衰竭,高水平的PCT往往提示预后不佳;APACHEⅡ评分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不受治疗的影响,是目前使用较普遍的危重病严重程度评价方法,分值越高,病情越重,死亡风险越大。本研究中,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血清CRP、PCT水平,全血WBC水平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存情况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713、0.917、0.739,提示血清CRP、PCT,全血WB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以PCT的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APACHEⅡ评分。

综上,血清CRP、PCT、全血WBC及APACHEⅡ评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水平升高,可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指标,且以PCT对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APACHEⅡ评分,为诊断感染性休克、预测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全血感染性休克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思考心电图之177》
休克的紧急处理方法有哪些?
献血的间隔期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