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500例布鲁氏菌病重点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2022-09-01 01:24阳,张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布病滴度氏杆菌

张 阳,张 璐

(1.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南阳 473000,2.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郑州 450018)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布鲁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在我国的很多省市区的人畜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及流行[1]。南阳市县区布病的发病率在河南省内相对较高[2],患病的畜类是人畜间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发病前接触染疫的畜类,食用被污染的未经消毒的牛奶、羊奶、肉制品或菌苗生产、使用和研究的人员吸入布鲁氏杆菌气溶胶均可能患布病。被布鲁氏杆菌感染的患者常出现波状热[3]、多汗、乏力、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还会引起其他器官如肝、脾、淋巴结等部位病变,并发症可引起心脑血管系统、生殖泌尿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骨关节病变[4]。为了解该病的流行趋势,并为布病的防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对4 500份布病重点人群有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2 方法

1.2.1 试验原理 RBPT又称班氏孟加拉红平板凝集试验,试验所用的抗原是酸性(pH值为3.6~3.9)带色的抗原,该抗原与被检测的血清反应时可以抑制血清中的IgM抗体的凝集活性,所以检测的抗体是IgG,此方法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SAT:布鲁氏杆菌通过不同的方式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而这类抗体会与相应的布鲁氏杆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电解质的作用下,会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即用已知抗原去检测未知抗体。RBPT操作简便,快速易行,常被选为布病抗体的筛选实验,但仅靠RBPT方法比较局限,仍不能代替SAT[6],所以增加SAT进行确认,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实际效能。

1.2.2 试验方法 ① RBPT:试验前,将血清提前离心好备用,所用抗原提前30 min从冰箱内取出平衡至室温,将洁净玻片上标记被检测血清的编号,用移液器取30 μL待测血清与30 μL的抗原在玻片上充分混匀,每次试验均应设阴性血清和阳性血清对照,5 min内判定结果。实验判读标准:出现肉眼可见颗粒凝集为阳性(+);没有凝集者呈均匀粉红色判为阴性(-)。②SAT:取5支洁净透明的硬塑试管,第1管 加入2.4 mL生理盐水,第2、3、4、5管各加入0.5 mL生理盐水;吸取待检血清100 μL加入第1管中混匀。吸取第1管中血清0.5 mL加入第2管,混匀从第2管开始进行倍比稀释至第5管,混匀后将第5管0.5 mL弃去,再将第1管弃去1.5 mL。将 1∶10 倍稀释的试管凝集抗原各0.5 mL分别加入第1管至第5管中。血清稀释度从第1 管到第5管分别为1∶50、1∶100、1∶200、1∶400、1∶800。同时做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并制备判定比浊管。全部试验管及对照比浊管充分振荡后,放置37 ℃ 温箱中 20~22 h,室温放置 2 h后,以比浊管为标准判定检测结果。以1∶100及以上为阳性滴度,未凝集者判定为阴性 。

2 结果

表1 2018—2020年布病重点人群血清学检测阳性检出情况

2.2 2018—2020年不同性别布病重点人群血清学检测阳性检出情况 2018—2020年检测的4 500份样本中,男2 414人,布病抗体阳性801份,阳性率33.2%,女2 086人,布病抗体375人,阳性率18.0%,阳性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14∶1,男性阳性率多于女性,各年度男性和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018—2020年不同性别布病重点人群血清学检测阳性检出情况

2.3 2018—2020年不同年龄组布病重点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 把检测的布病重点人群共分为7个年龄组,其中51~60岁、≥61岁2个年龄组的布病抗体阳性率在2018—2020年均>25%,这两个年龄段是主要的感染人群;1~10岁儿童阳性率9.8%,需引起重视。见表3。

表3 2018—2020年不同年龄组布病重点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

2.4 2018—2020年不同滴度布病重点人群SAT抗体阳性血清学检测结果 在1 176份阳性样本中,SAT检测的阳性滴度结果如下,以1∶800为主要检出滴度,所占百分比为30.9%,滴度1∶400次之,为25.9%。见表4。

表4 2018—2020年不同滴度布病重点人群SAT抗体阳性血清学检测结果

3 讨论

布病发病具有季节性集中趋势,春、夏季高发[7]。我国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羊,其次为牛、猪和犬。牧民或饲养员接触染疫的动物及其排泄物为主要传播途径,其皮毛、肉制品、乳汁均可经人类的皮肤黏膜而感染,食用病畜肉制品、生乳及奶制品均可经消化道而感染[8],布病的高发对公众健康造成很大威胁,还严重冲击畜牧业的发展[9]。被布鲁氏杆菌感染的人急性期会出现反复发热、多汗、乏力、肌肉关节、骨骼疼痛等症状,可出现波状热,这也是本病的突出特点之一,还可发现肝、脾、淋巴结肿大;慢性期感染症状不典型,主要为疲劳乏力、全身不适感,器官损害以骨骼、肌肉损害最为常见,比如骨骼关节损害、肌腱挛缩等[10],神经系统也可产生病变以及精神抑郁等。人患布病后病程长短不一,以3~12个月者居多,多数患者只要治疗及时,诊疗措施得当,一般预后良好。此次分析显示,阳性患者51~60岁、≥61岁2个年龄组的布病抗体阳性率在2018—2020年均>25%,男女性别比为2.14∶1,男性阳性率多于女性,与职业有密切关系,经调查患者多为牧民、肉制品或乳制品加工者、屠宰工人、皮毛工等,与其他报道一致[11],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本研究结果还显示,10岁以下儿童发病例数21例,儿童对布鲁氏杆菌普遍容易感染,和成年人一样,应被视为易感人群[12],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对布病的相关知识认识不了解或不清楚,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家长监督力度不够,喝生乳、吃未熟透的羊肉串或者把羊当作宠物玩,接触机会传染源机会加大[13]。

为保障人类及畜类的健康,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布病的预防控制尤为重要,结合彭阳等[2]对南阳市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对南阳市的南召县、方城县和社旗县养殖区应重点预防控制。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①相关部门要加强开展重点人群和畜类的卫生监督、主动检测和预防接种工作。此次分析2018—2020年主动检测人数逐年上升,与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是分不开的,发现布病疫情要及时上报,对病畜进行限制、隔离,采取积极有效的隔离防控措施,防止布病疫情的扩散。用疫苗对家畜和重点职业人群进行免疫,这也是当前降低人和畜类发病的主要措施之一[1]。②对重点人群广泛开展布病健康宣传教育和定期健康体检。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家畜流动量的增加,病畜流入的机会增大,染疫的畜类没有坚决淘汰,加重了布病传播的风险,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各种传媒手段在布病的高发区针对布病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布病的知晓率[14],教育密切接触人员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和卫生习惯,养殖人员在挤奶或接产时应穿着工作衣,穿戴后定期消毒,工作结束要洗手消毒。不同滴度布病重点人群SAT抗体阳性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在1 176份阳性样本中,SAT阳性滴度以1∶800为主,说明很多患者轻微发病时并不重视,往往有明显症状才到医疗机构诊治,相关机构可进行半年一次的健康检查制度,如发现工作人员患有布病,要立即进行检查治疗。对于普通人员要宣传让其知晓不喝生乳,不吃没熟透的肉制品,避免感染。③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实验室标准规范检验能力和医师诊疗水平[15],定期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培训,可多部门联防联控。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各县区临床医师对布病诊断标准的把握可能存在偏差[16],有些疑似布病患者未得到诊断治疗。布病是可防可治的疾病,积极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落实预防布病的各项政策制度,如果发现布病患者,须抓住其治疗时机,密切跟踪管理,并严格实行回访随诊制度,使患者发病后要做到尽快确诊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并且要坚持全程治疗。若拖过了急性期,延误了诊断治疗,转入慢性期,可反复发作,迁延数年,虽然也可以治愈,但患者可能留下后遗症,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因此需要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切实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布病滴度氏杆菌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重组腺相关病毒基因药物三种滴度的比较与分析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牛羊引种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