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中药学课程体系践行路径的探索*

2022-09-01 06:58闫梦苗吕建军樊圣丽闫俊丽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药学桑叶菊花

闫梦苗,吕建军,樊圣丽,闫俊丽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中药系,太原 030000)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中药行业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产业的发展带动人才需求也是必然趋势。尤其近几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国际医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中药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对中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适应中药产业发展,也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

我院中药系响应国家“双高计划”,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依据山西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突出中药学专业特色,探索校企共育的“三融入,两覆盖,两突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结构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直接影响到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同时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的号召。探索思政教育融入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也是完善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现以《实用中药》[2]第六章解表药第二节“发散风热药——桑叶,菊花”为例,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从而探讨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方法,形成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方案。

1 思政元素融入路径

1.1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 在介绍桑叶、菊花时,可以通过头脑风暴,让学生补充描写桑叶、菊花的诗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引出课程主题“桑叶”“菊花”。“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孟夏桑叶肥,秾阴夹长津。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闲人”“纤纤女手桑叶绿,漠漠客舍桐花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通过诗词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桑文化菊文化”的悠久历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通过讲解桑叶、菊花二药既为食品,又为药品的药食同源理论,培养学生传承药食同源的康养理念,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增强中国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1.2 融入国家政策支持,增强爱国情怀 请同学观看《东桑西移》视频,谈谈为何种桑养蚕可以脱贫致富。让学生通过汇报感想讨论结果,提升对思政案例的认知和感悟,并切实了解“桑”的产业价值,认识到种桑养蚕,是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利用学习强国平台“江苏省灌云县——菊花铺就产业扶贫路”事例,向学生介绍国家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和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勉励学生将专业知识学细、学精,假期可投入到扶贫助农拓展学习中,将来能依靠自身专业回家乡“挑大梁”。只有当地找准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病证”,把脉开方,精准施策,才能化解贫困症结。勉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技术,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增强学生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倡导学生养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合思想;正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的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为实施乡村全面振兴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努力奋斗。

1.3 融入革命先烈感人事迹,赓续红色血脉 通过介绍菊花的花语“怀念”和安徽滁州的滁菊,将清明用菊花祭祖和滁州红色革命根据地来安县半塔烈士陵园进行关联,引导学生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追求理想信念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固牢民族根基,弘扬中医药精华,造福人类生命健康,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1.4 融入大国工匠精神,培育传承意识 在介绍常见菊花不同的药用品种——“四大名菊”道地药材(杭菊、亳菊、滁菊、怀菊)以及功用专长,向学生传授效用口诀“菊花野菊要分清,亳滁胎贡有差异,清解疏热平肝阳,合理荐药有专长”,并结合视频演示,多角度帮助学生辨记攻破教学重点。通过师生讨论不同品种菊花性能特点、功能、主治的异同,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准确辨证用药,树立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职业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5 融入用药安全意识,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组织学生修改完善药房桑叶、菊花药食两用指导情景模拟对白。通过工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借助桑叶、菊花在荐药中使用注意事项,教育学生中药强调一个“度”字,虽然像桑叶、菊花可以代茶饮,药食同源,但也要告知顾客需要把握一个度。树立安全用药、严谨荐药的意识。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和使命感,实现育训结合、德技并修,为实现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 教学效果评估

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评价需要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深入研究,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首要目标和原则,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渗透到思政育人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课程评价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步骤进行。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发布“学习任务单”,上传思政资源,让学生查找资料,分享观后心得,做出互评。课中安排学生制作桑叶、菊花快闪和POP海报,荐药情景模拟演练等任务,并进行作品展示及分组表现,用以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课后鼓励学生参与到校企合作的药房实践锻炼,将学习感悟及课程感受以照片、感想等方式表现出来。

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课程结束后,对上课的中药学专业学生,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发放关于教学效果评估的调查问卷。问卷设计以单选题的形式呈现。Q1思政内容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是否自然[A.非常自然B.比较自然C.一般般D.很尴尬],Q2是否喜欢教师以中药文化为基础的特色进行教学[A.很喜欢B.喜欢C.不喜欢D.讨厌],Q3思政内容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否必要[A.很必要B.比较必要C.无所谓D.没必要],Q4课堂上的思政教育是否会产生共鸣[A.基本都会B.大多数会C.偶尔会D.几乎不会]。

本研究通过超星学习通软件,共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总体来看,学生对于课程思政接受度良好。见图1-4。

图1 Q1思政内容与理论教学的衔接是否自然

图2 Q2是否喜欢教师以中药文化为基础的特色进行教学

图3 Q3思政内容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是否必要

图4 Q4课堂上的思政教育是否会产生共鸣

3 提高课程思政实效性的途径

3.1 专业课教师自觉提升思政教育意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课堂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授课教师不仅需要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还要有极强的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5]。在高校四种类型的课程中,自然科学课程与思政教育关联最为松散[6]。鉴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同于传统培养方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建立与之配套的高效教学方法[7]。将传统的、单向输出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互动交流式的教学模式,将被动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主动式教学模式[8]。课程思政不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地在课堂中提出,而是在专业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中融合丰富的思政情境[9]。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生硬切入、简单罗列,每次课前都要深入挖掘潜在的切入点,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这比枯燥的讲解更容易使学生身临其境。斟酌思政元素的表达方式,摆脱固有的刻板印象,在课堂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如超星学习通、PPT讲解、案例分析、微视频、课堂讨论、分享心得体会等,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完美融合,以当代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具体生动。

3.2 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在这个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要想让课程思政入心入脑,必须从学生的视角和思维去构建。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搞活课堂,将慕课、微课、微视频、微电影等新的教育形式融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整合全课程的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合理利用。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可以尝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语言与交流方式进行授课,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打破学生对专业课教学严肃、枯燥的刻板印象,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思政育人与专业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10]。

4 总结

虽然,目前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不断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融合度不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思政课程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的问题,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各自运转,学生反馈思政教育在实际授课中,展示得非常尴尬;认识度参差不齐,一部分专业教师仍然认为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依靠思政课教师,跟自己的课程能让毫无关系。甚至还有少部分教师认为,专业课堂上加入思政教育是对专业知识传授的严重干扰[11];教学方式简单粗暴,教学内容以教科书上的为主,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讲授专业知识的时候,对思想元素生搬硬套,没有章法,同样一个元素在不同场景反复使用,不能突出思政元素的核心要点。

针对现状,我们在中药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注重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巧妙结合,通过重新构建教学体系,使得专业课有效“嫁接”思政教育[12],并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让思政教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13]指出,“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在各类考核评估评价工作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落细落实”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从思政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和思政教育的感受者学生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重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中药学课程体系,我们不能仅仅“就知识谈知识”“就技能谈技能”,更要充分发掘中药学蕴含的人性光辉和价值取向[14],让学生在自身技能和素养上得到提升,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并驾齐驱,齐头并进。基于此,我们不难看出,探索思政教育融入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一方面可以完善中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其他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及研究思路,真正达到“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5];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中药学专业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爱国情怀,坚定专业自信,传承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中药学桑叶菊花
发酵桑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菊花赞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桑叶茶成“致富茶”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桑叶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