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2022-09-01 06:58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疫情教学模式课堂

金 柯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研室,郑州 45119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到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要在整体上达到国内各行业信息化的先进水平、整体上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的全面深层次融合,并在部分领域实现创新、变革和突破”[2]。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更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各高校应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3]。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因大学生这个群体涉及大规模跨省市流动,进而使得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推进困难,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时期的防控要求,虽然大规模线上教学不再持续,但混合式教学模式很快成为各个高校课堂的首选。以河南某医学高专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为例,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以来,受本省散发疫情影响,该校有三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均通过阶段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展开,暴露了一些原有教学工作的不足,也为将来高等职业教育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更广泛推广积累了经验。

1 线上教学无法完全替代线下教学

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学者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及模式等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混合式教学是不同的知识传输方式、不同的教学模式和不同的学习方式的有效结合[4]。“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属于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学手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技术特征。线上教学虽然早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各种学习平台以及APP的推广为大众熟知,但在以往高校实际教学中长期以辅助型角色参与到日常教学中,没有形成数字资源与本校教材、线上教学与面授课堂的有效配合。

1.1 网络教学平台及应用手段受限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稳定有序的线下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受到疫情影响而难以正常开展,需配合防疫工作开展阶段性在线教学。虽陆续使用了中国大学慕课、学习通及钉钉等平台进行教学活动,但这些平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存在,很难支撑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及考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均多次遇到平台卡顿、崩溃等情况;有时候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会影响授课;又或者造成一些教学资料或学生学习记录的丢失且无法恢复的情况;给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带去了很多麻烦。

1.2 基础网络设施及移动学习设备不足 移动学习是通过移动设备或在移动环境中发生的任何形式的教与学[5]。这些年我国基础建设飞速发展,大多数地区均实现了全方位的网络覆盖,但有些地区存在网络信号不佳,或供电时长不稳的情况,给部分学生的线上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另外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部分学生家里没有台式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甚至平板电脑。而智能手机的屏幕相对较小,甚至有些学习平台在不同电子设备上支持的功能也不尽相同。长期用手机进行线上学习给学生的视力及颈椎腰椎健康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1.3 教学质量无法等效于传统课堂 虽然“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催生了大量外语学习平台、网络课程及语言学习智能APP,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语言学习这一模式受到了广大语言学习者的欢迎。但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英语线上教学受到教材内容、教学日历、授课计划、教学目标等传统教学要求的限制,很难发挥互联网优势开展授课。以某高专为例,三次阶段性线上教学分别使用过慕课、本校教材录播、直播等授课模式。慕课本质也是录播课,录播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是教学反馈的滞后性。只能通过平台讨论及学生课后反馈才能了解教学效果。而直播课可以跟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但是互动范围非常有限。因为大学英语课堂大部分是大班授课,为保证课堂质量均需学生关闭摄像头及麦克风。而连线提问一般会有延时,通常长达数十秒,有时还会受网络线路干扰,影响通话质量。而居家环境有时也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干扰,家人甚至宠物的出现也会影响提问质量。这些非主观因素对维持课堂秩序及把握课堂进度都有负面作用。

1.4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乏 在线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巨大考验。该校外语教研室教师连续3 a对入校新生进行了英语学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在及格线以下。而且作为一所专科院校,高中阶段学习习惯差,偏科造成英语底子薄的生源比例较高。面对内容形式相对单一的在线视频学习,或是在线题库的机械练习,学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甚至会有刷学时、刷题等投机行为。但随着各个网络学习平台程序的完善,监管能力的提高,能取巧或作弊的机会越来越少。随之而来的却是拖欠作业、学习进度滞后、课堂练习缺席的人数逐步上升,课堂的参与度及配合度相对线下课堂都明显下降。而且无论是疫情初期的全员居家在线教学阶段,还是后来因散发疫情造成的居家或隔离,而进行的阶段性线上教学或者部分人员(教师或学生因个人行为需居家或隔离)的在线教学活动,都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包括学业及非学业方面的,同时也影响到了教学的效果。

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构

疫情防控常态化,对高等教育阶段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能单纯地把线下授课模式搬到线上,用“线上”替代“线下”。而是需要将互联网平台及移动设备等技术有机地整合到高等教育阶段教学进程当中去,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媒体技术,提供与适当的学习环境相契合的资源和活动,让适当的学生形成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6]。真正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构,进而打造混合式教学的“新常态”[7],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2.1 改变混合式教学模式 从物理特性维度,依据不同学习方式在混合式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分为三类:线下主导型混合式教学、线上主导型混合式教学、完全融合型混合式教学。从教学特性维度,依据所采用的教学法,可以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分为三类:讲授式、自主式、交互/协作式[8]。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多为线下主导型混合式教学,以教师在课堂讲授为主,线上配套资源为辅,且通常流于形式。尤其自建线上数字资源贫乏,高度依赖教材配套资源。受疫情影响,教学模式转为线上主导型混合式教学,以讲授式(直播课)或自主式(慕课或录播课)为主。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构应该朝着“完全融合型+交互/协作式”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协作共建[9],努力实现线下课堂的面对面授课内容、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资源以及学生基于移动设备的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活动的完全融合,以应对突发状况进而保证教学质量。

2.2 改进混合式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普遍面临的是一种脱离自然语言环境的语言教学现实,单纯地依托教材,没有直接或间接的现实语境的接触,很难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及沟通能力。混合式教学在引入互联网平台的同时,也等于引入了大量语言教学数字资源,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传统课堂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如何借助这一优势进一步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就需要教师主动改变旧有教学设计,对教学重难点、教学媒介、教学资源、学习评价体系等环节进行重新整合配置。如面授课堂在外语教学中会以教材为资源,以教室多媒体设备为媒介,进行语法知识的讲授练习,文字材料的阅读分析,通过个别学生的课堂提问或者课后作业的布置来完成整个教学任务。

面对这种教学周期及教学内容相对固定的大学英语课堂,要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完全融合,需要教师组建符合本校教学实际需求的线上资源库,比如结合本校教材,对网络平台的相关慕课、微课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结合学生学情,切实考虑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及班级课程安排,将线上的学习实践练习和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分组协作活动等内容纳入教学设计中,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练习,使得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10]。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教学设计,要能实现不同环节的线上线下无缝对接,以满足各种突发需求。要尽量避免形式化线上线下教学的开展,如坐在教室里用手机签到;集体观看在线录播微课;或把教材配套练习在网络学习平台重复发放等。这种生搬硬套的拼接教学模式并不能发挥线上教学优势,让学生拥有课堂的主动权[11],进而产生兴趣;反而会破坏线下课堂原有的节奏和优势,且加重学生学习负担,降低课堂效率,还会诱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3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阶段大学公共英语课程隶属于基础课程类别,面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更多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安排和监督,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通过三个学期混合式教学的摸索实践,某高专院校外语教研室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学设计进行了一定程度改革,围绕网络教学平台,尝试推进融合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见图1。

图1 融合型混合式教学流程

针对线上教学形式内容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这一客观现象,进行教学设计改革,设定视频学习闯关环节、开展线上主题讨论、布置口语长效练习任务、组织小组协作活动等,对应建立多种形式、多种类型交叉融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以满足不同形势下的考核需求。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混合式教学对于传统课堂的拓展其实能够给予学生更充分的学练平台,因此加强形成性评价的占比,将课前、课后多元化练习纳入平时考核,也有助于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如预习内容可结合教材安排背景知识的拓展阅读、视频学习及主题讨论;课中面授可以有针对性进行知识点展开讲解;课后练习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移动设备布置听说等课堂不易开展的能力训练任务;还可以组织综合性小组活动,锻炼学生协同配合组织能力。

3 小结

联合国于2020年8月专门发布了“Education During COVID-19 and Beyond”的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的冲击是史无前例且全方位的,包括外语教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将受到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12]。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线上教育实验也是对我国前期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成果的一次验收。而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以来,混合式教学的广泛开展又对我国现有教育形态、教师信息素养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考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疫情终将结束,但效率不可回撤,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然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13]。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十分必要。在我国加速推进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14],应把握时机加强顶层设计,打造数字资源平台,优化混合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15];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内涵建设,使混合式教学真正扎根于高等教育[16];为将来面向社会的高等职业教育外语教学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疫情教学模式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战疫情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