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门诊青光眼患者中的干预价值

2022-09-01 01:24李燕飞马艳玲王颖爽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动脉血眼科青光眼

李燕飞,马艳玲,王 蓓,王颖爽

(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 河南省立眼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大学人民医院,郑州 450000)

青光眼是当今世界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患病后可发生视野受限、眼压升高等反应,导致日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1]。目前青光眼患者的长期治疗的阶段,虽然不能完全治愈青光眼,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2-3]。同时,一旦诊断为青光眼,患者需要做好自身用药管理工作。而实际患者出院后,患者服药合作程度不充分,严重影响了药物的疗效。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是对常规护理的优化,通过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主要通过提升患者对疾病和服药的理解和认知,便于患者可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护理中照顾到患者的心理情绪,调动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积极性和配合度。本研究选取青光眼患者,分析精细化护理管理的优势,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士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提供护理服务,可以通过门诊、电话咨询、微信平台等与患者进行相互沟通,定期进行疾病和手术方面的口头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①诊疗时间的精细化管理。在患者首次门诊后,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诊疗时间;除因特殊原因不能就诊的患者外,就诊时间集中安排在工作日的上午,通过对青光眼患者的集中诊断和治疗,有助于让相似症状的患者进行集中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资源,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②诊疗前眼科检查的细致管理。各部门应开展技术培训等,按照患者诊断和治疗时间表,积极预约患者眼科检查。诊疗前1~2 h以预约眼科检查为主导,为疑难危重眼科疾病探索有效的在线咨询途径,大大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医疗技术服务,减轻医生的业务负担。③对用药开展精细化管理。在门诊患者就诊等候期间,护士应注重倾听患者的主诉,患者参与滴眼药需要5~10 min,护士叮嘱患者使用两种药物时,间隔至少5 min,滴药后,闭眼休息2~3 min,以提高药效。同时,向患者详细说明用药频率和剂量,以确保药物使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④心理护理的精细化管理。门诊护士及时判断患者的心理倾向,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通过交流沟通,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⑤健康教育中的精细管理: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尽可能地应用书面资料、视频播放等形式。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宣教,时间5~10 min,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准备教育内容,并且注重对患者疾病知识、眼科用药特点、自我防护技能等方面的宣教,在患者随后的门诊时间,护士再次对患者的宣教内容进行询问,以加强患者对疾病和用药等方面的熟悉程度,同时向患者强调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1.2.2 观察指标 ①将2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比较,参照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量表[4]进行自制,由门诊护士负责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相关遵医行为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疾病知识、眼压值、生活习惯、规则用药、自我保健等方面的内容。各项总分 100 分,分为优秀(≥90分)、良好(80~89分)、一般(60~79 分)以及差(<60分)这四个等级,遵医行为率=优秀率+良好率。②将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应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SQL-VI)[5],选择其中心理状况、社会活动、全身状况这三项内容,并计算总分,分值较高者,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较好。评估时间为护理前和护理1个月后。③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包括眼部胀痛、视力骤减等并发症。④比较2组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变化,包括对收缩期血流速峰值、舒张期血流速峰值的评估,并计算血流受阻指数。评估时间为护理前和护理1个月后。

2 结果

2.1 2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各项指标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n=30,n(%)]

2.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各项指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30,n(%)]

2.4 2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变化比较 护理前,2组各项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各项指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变化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青光眼发病率处于较高趋势,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逐渐出现视力障碍、眼部及头部胀痛、视野缩小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在门诊青光眼患者中,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门诊护理模式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精细化护理管理属于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患者管理方式,考虑到患者的实际需要,深化常规护理,以确保护理内容的优质,促使临床护理的整体水平提升[5-6]。

本研究结果发现,在遵医行为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占比明显较高(P<0.05);主要在于对患者安排规范化的诊疗时间,可以促使临床医护人员对青光眼患者进行集中管理[7-8]。另一方面,青光眼患者必须定期观察眼压、视力等变化,但是既往门诊过程中,往往发生眼科检查流程和时间混乱等情况,不仅浪费了患者的时间,增加患者的焦虑程度,也打乱了医生的工作安排。因此,在本研究中,通过予以患者诊疗前眼科检查的精细化管理,使青光眼门诊患者的诊疗过程、诊疗时间更加规范,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诊疗的接受程度,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避免了因患者依从性不足而导致的疾病控制效果不佳[9-1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本研究注重眼科用药的精细化管理,关注患者给药过程中的用药错误,给予患者合理的指导和纠正,记录患者的相关并发症,提高青光眼患者的疾病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充分发挥药物作用,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1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指标明显改善(P<0.05)。提示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其生活质量和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指标均得到优化。首先,在第一次门诊治疗后,可以予以患者心理评估,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从而帮助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病,患者的主要治疗环境在家庭,且疾病管理方面,也不能完全依赖家人和医护人员的照顾。因此,在患者的所有门诊护理中,门诊护士从饮食、休息、活动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使护理内容更加具体、全面,为后续患者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12-13]。此外,为了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可通过帮助患者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持续的自我保健,从而提高患者应对与疾病相关健康问题的能力[14-16]。基于此,说明予以门诊青光眼患者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及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在门诊青光眼患者中,选择应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各方面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促使患者的各项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指标恢复正常。

猜你喜欢
动脉血眼科青光眼
本刊征稿启事
青光眼问答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国际眼科杂志IES四大核心期刊证书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刚做完眼科手术别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