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翻译视角下《曾有狼群聚首》翻译实践研究*

2022-09-07 03:07杨子茶王思敏时楚月肖柳彬
大众文艺 2022年16期
关键词:狼群译者译文

杨子茶 谢 可 王思敏 时楚月 肖柳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00)

近年来,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变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警醒人类放弃主宰自然的幻想,与自然和谐共处。有道是“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呼吁生态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文学作品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是对社会现实最深沉的批判,也是改变社会认识最有力的武器。近年来,顺应时代需求,生态主题小说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国内外均涌现了不少优秀作品。《曾有狼群聚首》()位列其中。《曾有狼群聚首》是澳大利亚作家夏洛特•麦康纳希(Charlotte McConaghy)于2021年出版的小说,被《纽约时报》列为畅销书,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与影响力。小说情节围绕主人公英蒂•弗林在苏格兰农场引入狼群、恢复生态的环保工作展开。起初引入狼群计划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他们一心关注农场利益,担心牲畜损失。英蒂与当地居民不断交涉,引领他们逐渐认识到狼群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继而共同参与保护狼群。故事呼吁人们理解、接纳和尊重自然,颂扬了生态保护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小说语言生动优美,情节引人入胜,主题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感召力。鉴于小说尚未出版译本,为促进优秀小说传播,宣传环境保护思想,笔者组织项目团队参与了该小说的汉译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翻译成果。

一、生态翻译学概述

翻译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熟练运用翻译技巧理顺词句,同样也需要在宏观指导下谋篇布局、把握风格。本次翻译实践译者选取生态翻译学和其分支理论绿色翻译视角作为理论支撑。生态翻译学是生态学与翻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意为一种生态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生态翻译学的奠基人胡庚申依托生态文明发展和探索的社会背景,植根于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理论和东方古老哲学 “天人合一、适中尚和”智慧,以中外学者一系列结合生态学与翻译学的思想沉淀为基础,基本建立起生态翻译学话语体系。胡庚申提出生态翻译学中两个重要概念“适应与选择”和“三维转换”。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包括“适应与选择”两个阶段。首先,译者必须以原文为核心,适应来源语语言环境;其次,译者作为翻译过程的主体,需要关注目标语文本特点,在翻译过程中做出选择。因此,译者一方面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翻译群落环境;另一方面,译者要充分发挥专业能力,进行主动筛选,创作适应目标语读者阅读环境的作品。“适应与选择”充分体现了译者责任与主观能动性,同时限制了译者的自由裁量权,否定译者拥有凌驾于原文的特权,具有高度创新性与科学性。

生态翻译学另一突出贡献是“三维转换”理论。胡庚申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临复杂的语言环境,必须考虑到多个层次的因素,实现多维度的选择与适应,主要包括三个维度: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彼此之间联系紧密,相互转换。语言承载文化,交流借助语言;交流孕育文化,语言呈现文化;文化囊括交流,语言实现交流。因此三个维度是融会贯通,密不可分,又各有侧重。这就要求译者在三个维度上灵活变通、适应语境、孕育佳作。

二、绿色翻译视角

绿色翻译视角是生态翻译学的分支理论。冯全功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框架下进行探索,提出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翻译指南“绿色翻译视角”,并从四个方面系统归纳理论内涵:绿色翻译是充分利用相关互文资源的翻译,体现了翻译资源的重复利用性;绿色翻译是有利于营造健康的翻译生态环境的翻译,体现了翻译产品的无污染性;绿色翻译是具有精品意识的翻译,体现了翻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翻译产品的可持续存在性;绿色翻译是注重不同的主体、文本和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翻译,体现了翻译实践的和谐取向性。“绿色翻译”具有高度凝练的理论概括性和实践指导性,是生态翻译学历程中一次重要的探索和突破。

“绿色翻译”理论也得到了生态翻译学奠基人胡庚申、罗迪江等人的积极回应。胡庚申、罗迪江、李素文在适应《“绿色发展”选择“绿色翻译”——兼谈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应翻译专业设置》中指出,绿色翻译较好地反映了翻译活动的绿色理念和绿色价值,是生态翻译在翻译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征,也是文本生命在异域中的具体呈现,更多地从生态翻译微观视角下“实指”层面出发指导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绿色翻译三维转换视域下《曾有狼群聚首》案例研究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包括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多个维度的适应与转换。要求作者充分考虑原文意思与读者习惯,突出了翻译的和谐取向。绿色翻译视角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利用翻译资源、考虑不同主体之间联系、译者发挥一定创造性等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本文选取翻译实践案例,具体论证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所做出的“适应与转换”和译文体现的绿色价值。

(一)语言维的选择与适应

1.词性转换,适应阅读习惯

例1

原文:I stop.

The scent,maybe.Is my nose sharp enough for that? Or is it my instincts that sense it?

译文:我停下来。

我好像闻到了某种味道。是我的嗅觉太灵敏了吗?还是只是我的直觉而已?

分析:翻译过程中,若拘泥于原文的词性直译,往往造成译文生硬别扭,译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当转换词性适应目标语读者阅读习惯。原文中,“scent”是名词,若直译为“气味,也许。”不能保证译文通顺流畅,不符合打造精品翻译的要求。为了使原文与译文保持平衡,译者灵活地将“scent”翻译为动词,同时补充上主语,译成“我好像闻到了某种味道。”兼顾了忠实原文与顺应读者需求。

2.词性引申,适应文本语境

例2

原文:His eyebrows arch and he sits back,mirroring me.

译文:他皱起眉毛,靠在椅背上,像我一样坐着。

分析:理解原文应该结合整个文本生态,译者在翻译过程需要考虑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mirror”做动词意为“反映”,在这个句子中译为“反映”不符合语境,故不可直译。本句中提道“he sits back”后紧接着用“mirror”的动名词形式表示状态,起到修饰限定作用。由上文可知,英蒂正坐在桌前,“mirroring me”则是从英蒂的视角描述对方模仿她的坐姿。结合语境,译者将“mirror”的词义引申为“像我一样坐着”,既能使读者理解上下文内容,也能完整传达逻辑关系。译者充分考虑翻译生态环境,依托文本做出适应性选择,实现了双语平衡。

3.适当增译,实现语义传达

例3

原文:“I figured she’d turn up at some point.” Feared she wouldn’t.

译文:“我以为她会在某个时候出现。”但我担心她不会。

分析:“Feared she wouldn’t.”是直接引语后的一个无主句。根据上文,译者推断出这句话是英蒂的内心独白,她欲言又止,最终没有说出口。因此译者补全了主语“我”。这个句子除了省略主语,也隐含了逻辑关系表达。原文展现了英蒂矛盾的内心活动。英蒂期待失踪的母狼重新出现,但熟知狼群天性的她明白,这种可能性并不大。美好的期望与内心深处的绝望之间存在对立,具有转折关系。因此译者补译了“但是”,力图传达完整的语义信息。

4.适当分译,减轻阅读负担

例4

原文:I have no idea what happened to him,but the guy’s probably pissed off to somewhere sunny where he doesn’t have to worry about a failing farm and his own shame staring back at him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bed every morning.

译文: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很有可能这个家伙逃到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在那里他不必担心农场经营失败,不必担心每天早上,他的愧疚感从床的另一边侵入,死死盯住他的后脑勺。

分析:此处的行文结构作者层层嵌套从句。如果按照原本的顺序直译,句子过于冗长,不符合汉语习惯,会让目标语读者不知所云,增加阅读负担。所以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适当切分句子、调整语序,保证句意通顺,减轻读者负担,创造无污染的绿色翻译作品。

(二)文化维的选择与适应

1.适当转化,传达文化底蕴

例5

原文:Mac got him in hand and then he beat Stu,he beat that man black and blue and it was old demons in him that did that.”

译文:麦克打了斯图亚特,把他制服了。他把斯图亚特打得遍体鳞伤,这是他内心深处的恶魔驱使的。

分析:“black and blue”直译为“黑和蓝”,“beat that man black and blue”在中文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即“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但若直接译为“他把那个男人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虽然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却没有考虑到原文语境。原文中叙述口吻简练、成熟,“青一块紫一块”在汉语中是较为口语的表达,不符合原文的语言风格。综合考虑,译者将其译为“遍体鳞伤”,既突出了人物伤势严重,又保持了语言的简短精练,同时将伤口与鱼鳞联系起来,突出译文的“自然化、生态化”特点。

2.调整语态,适应文化特点

例6

原文:I straighten off the wall."You went on in there like there’s still something to be decided.It’s done."

译文:我靠墙站直。“你在这里喋喋不休,好像能改变什么似的。一切都已尘埃落定。”

分析:中英文文化表达有较大的差异。英文强调语法逻辑,在表达被动时常使用显性的语言标志。中文强调整体语义,较少使用明显的被动结构。如果保留被动结构,采取直译,文中“There’s still something to be decided.It’s done.”对应译文“好像还有什么事是可以被决定的,所有事都被做完了。”这样的翻译佶屈聱牙,不符合打造精品翻译的要求。文中主人公讽刺瑞德做无用功,所有关于狼群的行动已经得到官方批准,没有可改变的余地。因此译者翻译为“好像能改变什么是的。一切都已尘埃落定。”采用中文常用的主动结构,忠实原文的基础上适应目标语文化特点,实现文化维层面的巧妙过渡。

3.巧用意合,平衡表达习惯

例7

原文:But instead Number Nine touches his muzzle to hers and settles himself next to her,where their bodies will keep each other warm.

译文:但九号却用他的嘴碰了碰她的嘴,在她旁边坐下,这样他们的身体就可以互相取暖了。

分析: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尤金•奈达曾表示:“对于英语和汉语,形合和意合也许是其语言学最重要的一个区别。西方民族崇尚逻辑思辨,语言高度形式化和逻辑化。中华民族尊崇天人合一,注重整体效果,具有“神散形不散”的特点。从表现方式来看,英文主要依靠显性连接,汉语则是靠内在的隐性衔接,即意义上的连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西方文化背景的作者的表达手段与东方文化背景的读者熟悉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不应一律追求一一对应,而要适当作出适应和选择,关注信息的传达而非字词的对应。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译者省略一系列无实际意义、仅连接句子的连词,如“and”“where”以此适应目标语环境,平衡双语表达习惯。

(三)交际维的选择与适应

1.再现语气,丰富表达效果

例8

原文:“Interning for the police department,are we?”

译文:“你以为你在警察局实习吗?”

分析:原文中省略了主语,并运用了反问,语言简单,干脆利落,体现了说话人的戏谑和责怪。根据上文,英蒂调查事实的过程中,她的举措给瑞德造成了财产损失,引起了他的不满和埋怨。原文中带有强烈的讽刺、不满和戏谑的语气,因此在翻译时,译者保留了反问句式,以达到一定的讽刺效果。为了再现原文语气,译者选用中文常用表达“你以为”作为反问开头,再现戏谑语气。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还原人物语气,传达人物情感,同时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丰富了表达效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传达情感,完成交际目标

例9

原文:”It’s here,beneath us.This is how the trees speak with and care for each other.Their roots tangle together,dozens of trees with dozens more in a wed that reaches on forever,and they whisper to each other through their roots.They warn of danger and they share sustenance.They’re like us,a family.Stronger together.Nothing gets through this life alone.”

译文:“就在这儿,在我们身下。这就是树木相互交流、表达关心的方式。它们的根缠在一起,几十棵或者更多的树结成了一个永远可以向外延伸的网,通过交缠的根部互相耳语,发出警告,分享食物。它们是一家人,与我们别无二致。众志成城。谁也不能独自度过一生。”他笑了,问道:“你们听到树木的心跳了吗?”

分析:主人公童年时期常常与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父亲一同前往森林。节选片段为父亲在森林对主人公的谆谆教诲。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因此父亲谈论起树木时,采用的口吻是亲切的、温柔的。选段用词较为简单,但是如果直译其表面义,则无法传递人物的情感与性格特征。“speak with and care for”如果仅译为“说话和照顾”则无法体现父亲眼中树木同样具有情感,因此采用更为拟人的说法“相互交流、表达关心”。后文“They are like us,a family”表现出父亲对家人和对森林的情真意切,单单传达表面含义无法适应交际维的需求,因此译者采用顺序调整和适当增译的方法译为“它们是一家人,与我们别无二致”。“Stronger together”同样是一句饱含深情的评价。译为“众志成城”既准确的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同时传递了其中的感情色彩。“众志成城”是中文中表达团结的常见表达,采用这个表达既可激活读者的阅读记忆,传达情感体验,又体现了翻译资源的重复利用,符合翻译的绿色发展要求。

结语

生态保护成为全球重要议题,域外生态主题小说引进与译介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翻译是联系作者、原文、译者、译文、读者的创造过程,需要把握各个主体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取向。生态翻译学注重多个维度的协调与转换,绿色翻译视角提出优秀译文的创造规范与衡量标准,对翻译实践指导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笔者在生态翻译学与绿色翻译视角理论指导下,对生态主题小说《曾有狼群聚首》进行翻译实践,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说明译者如何做出合理的“选择与适应”,实现多个维度的平衡,突出译文的绿色价值。笔者希望通过这一次有益的尝试,鼓励更多译者投身生态主题小说翻译工作,关注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与应用,推动文学翻译事业顺应现实需要,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狼群译者译文
母性的力量
主动出击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他们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