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超声在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2-09-16 08:28仲月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6期
关键词:颈动脉造影颈部

仲月琴

(扬州洪泉医院超声科 江苏 扬州 225200)

脑梗死在临床发病率较高,报道显示,约有15%~60%患者由颈动脉狭窄而引起,需及时、准确判断颈动脉狭窄病变程度,不仅可对病情发展产生控制作用,还可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1]。一直以来,临床诊断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的金标准都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但由于该种检查方法具有一定创伤性,且检查费用较高,患者接受度不高[2]。颈部血管超声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近年逐渐得到临床重视,但其用于诊断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仍具有较大争议[3-5]。本次选取扬州洪泉医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43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探讨颈部血管超声用于诊断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扬州洪泉医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43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其中男87例,女56例,年龄55~85岁,平均(61.59±2.18)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无意识、交流障碍者;③患者病历、影像学检查等资料完整;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预计生存期<3个月者;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者;③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入组者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DSA检查。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设备选用GE公司Ⅴivid E9型超声诊断仪,采用9L-D线阵探头,检查时患者采取仰卧位,向后略微仰头;检查一侧颈动脉时,患者将头偏向检查侧的对侧,角度为45°,由横纵切面探查受检者双侧颈外动脉(ECA)、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等,对血管走行进行观察,同时测量管径,并对内-中膜厚度(IMT)进行测定,详细记录;对管壁内膜开展检查,观察其结构变化情况,明确斑块分布及大小等,测定相关指标包括峰值流速、阻力指数、舒张末期流速及搏动指数等,并对管腔内情况进行探查,明确狭窄或闭塞情况是否发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设备选用西门子Artis zee,插管自一侧股动脉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进行,对全脑血管实施造影,于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进行摄片,造影范围包括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等,取正侧面片,若造影效果不佳可取斜位。

1.3 观察指标

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对比颈部血管超声与DSA检查结果;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对疾病诊断效能,对诊断特异度、准确度及敏感度进行计算。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

颈动脉狭窄程度=[(正常管径-狭窄处残留管径)/正常直径]×100%。严重程度分级标准:①轻度狭窄:颈动脉狭窄程度<50%;②中度狭窄:颈动脉狭窄程度50%~69%;③重度狭窄:颈动脉狭窄程度70%~99%(如图1a);④闭塞:狭窄程度>99%,且无彩色血流信号(如图1b)。

图1 颈动脉狭窄影像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部血管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对比

143例患者共检查出204支颈动脉,颈部血管超声与DSA对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颈部血管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比较[n(%)]

2.2 颈部血管超声对颈动脉狭窄及闭塞血管诊断情况

DSA检查结果显示未见狭窄、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分别为50支、39支、38支、38支及39 支,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分别为77支、29支、23支、36 支及39支,见表2。

表2 颈部血管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结果

2.3 颈动脉血管超声对颈动脉狭窄及闭塞血管的诊断效能分析

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的准确度分别为91.18%、90.69%、95.10%、97.06%,敏 感 度 分 别 为64.10%、55.26%、84.21%、92.31%,特 异 度 分 别 为97.58%、98.79%、97.59%、98.18%,见表3。

表3 颈部血管超声对颈动脉狭窄及闭塞血管的诊断效能[%(n/m)]

3 讨论

人体脑部供血血管中颈动脉是重要组成,颈动脉负责将心脏所输出血液运送至头部、面部等,一旦其发生病变如狭窄、闭塞等,就可引起一系列脑部缺血症状,如记忆力衰退、头晕、意识模糊及言语不利等,诊断多依据症状、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6-9]。一旦患者颈动脉狭窄发展为重度时,即便给予积极药物治疗,患者仍具有较高的脑缺血发生风险,报道显示,其2年后脑缺血发生率高达30%。也有研究发现,多数脑梗死是因颈部动脉狭窄而引起,占比可达到60%[10-12]。此外,临床经过长期研究证实,颈动脉斑块在脑梗死发病与发展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等均可对机体脑血管灌流产生直接影响。近年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度不断提高,多数脑梗死发生均与颈动脉斑块脱落或缺损密切相关,而对于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脑梗死患者,约有80%患者体内的颈动脉斑块均极易发生破损或脱落。由此,为控制脑梗死病情进一步发展,以促进患者预后改善,需加强早期诊治。脑梗死早期诊断中需明确颈动脉狭窄是否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由此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以达到减少脑梗死事件的目的[13-14]。此外,早期诊断以及时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发现血流动力学等变化情况,明确颈动脉狭窄程度等,可为早期介入治疗、内科治疗等提供指导。

在合并颈动脉狭窄的脑梗死诊断工作中,DSA一直是其金标准,具有较高准确率,可准确判断颈动脉狭窄是否发生,并对狭窄程度进行明确,但该种方法对患者造成创伤性较大,且费用较高,甚至可增加1%死亡率,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血管痉挛、血肿等,临床推广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近年超声技术不断得到完善,操作简单、无创伤性、价格低廉是所有超声检查方法的共同优势,而颈部血管超声可对颈动脉狭窄进行探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并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发现,颈部血管超声(94.61%、93.14%)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92.16%、89.22%)对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相近;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完全闭塞准确度分别为91.18%、90.69%、95.10%、97.06%,由此证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脑梗死患者可考虑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不仅可提高诊断准确度,还可降低检查费用。

综上所述,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应用颈部血管超声诊断的准确度较高,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及成本低等优势,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颈动脉造影颈部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经股动脉导丝引导双侧乳内动脉桥血管造影术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
造出一个天鹅颈
颈动脉狭窄要手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