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公共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面板VAR模型

2022-09-21 02:50李国柱郭征然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对数医疗保健死亡率

李国柱 郭征然

(河北地质大学, 石家庄 050031)

自新中国建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从1979年至2017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9.5%,财政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3.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5%,2018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6%。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但我国整体依旧在不断进步。我国人民也从追求温饱到追求舒适,同时加重了对于健康的追求。公共健康成为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医疗保健支出占用日常支出的比例也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我国工业化发展,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威胁到人民的健康,2017年我国因空气污染造成的呼吸系统疾病占我国城镇居民疾病死亡率第四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从2013年开始,我国多地PM2.5严重超标,因此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以暂时缓解雾霾现象,但至此仍有部分地区还是会出现雾霾现象。水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同时也不容忽略。据调查显示,长期饮用受污染的水污染会引发各种疾病,其中不少还会变为癌症,成为困扰健康的致命因素。

一、文献综述

关于医疗保健投入、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分析研究,学者对其的研究分为环境污染对公共健康的影响、经济增长对公共健康的影响、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对公共健康影响和医疗保健投入、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分析四方面。

对于环境污染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学者多运用面板数据建模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我国部分省份的部分年限的数据,得出结论:环境污染对于公共健康具有负面影响(祁毓,2015;谌仁俊,2016;马栋栋,2017;田淑英,2017;陈芳林,2021),但是到一定程度之后,该抑制作用会有所减弱(王瑞阳,2017)。同时针对最近我国最大环境污染问题——PM2.5进行研究,得出PM2.5对公共健康存在一定危害(黄德生等,2013;申俊等,2019)。

对于经济增长对公共健康的影响,从国际角度分析各国数据得出: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由于经济增长对健康支出的收入与替代效应相抵,维持住了公共健康水平;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经济增长对居民健康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从总体来看降低了公共健康水平(徐娟,2016)。但也有学者单独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对居民健康具有正向作用,经济增长似乎能为处境最不利的国家带来了最大的利益。就大多数健康结果而言,经济增长对低收入和农业国家的好处也往往最大(Wade M. Cole,2019)。Seema Narayan(2010)在国际视角基础上加入医疗支出采用面板单位根、带结构断裂的面板协整和面板长期估计值,得出结论:卫生、研发、出口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贡献是值得欢迎的。然而,其所揭示的健康和研发影响的程度相当低。同时在我国各省2013年国情下,杨继生(2013)研究得出经济增长最终降低了社会健康总体水平的结论。

对于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对公共健康影响,有部分学者采用健康生产函数理论建立模型对我国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空气污染对居民的公共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但由于各地区存在显著地区差异,经济增长与居民健康水平不一定存在正相关性(孙涵等2017;曲卫华,2018;许兴龙等,2018)。同时学者发现了其中存在“污染-健康-经济”(胡美妹,2017;),并利用此机制进行分析得出:环境污染对健康具有抑制作用(文建东等,2016;徐子皓,2018),在不同的环境污染程度下,我国经济增长对社会健康成本的影响是不同的(许文青,2018)。张义等(2020)利用我国28个省1993-2010年相关数据,从疾病和经济两个负担传导视角,考虑“污染-健康-经济”间的正负双重效应,对数据建立SEM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污染-健康”引起的生产效应(下降)与产业发展效应(增加)之间关系的相对变动,影响着经济的走向。不同的“污染-健康”反应关系决定了医疗保健支出对经济的作用方向,但正向作用普遍大于负向作用。除了数情况外,污染型经济增长对医疗经济负担的直接减轻作用大于间接加重作用。

有少数学者对医疗保健投入、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对公共健康的影响进行研究,例如曲卫华等(2015)利用我国1997-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而得出居民公共健康与环境污染、经济增长、医疗卫生服务在全国和各区域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综上所述。学者研究该问题时,多数采用面板模型或利用“污染-健康-经济”机制对其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面板VAR模型对其进行进一步验证分析。

二、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指标选取

参考前者文献选取各省份死亡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各省份居民健康水平。

主要解释变量是医疗保健投入情况、环境污染程度和经济状况。医疗资源变量利用各省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和各省每千卫生机构人员数作为重要指标;对于环境污染程度的测量,由于污染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为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所以采用各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重要指标;对于经济状况的测量,在现有研究中运用最为广泛、也被普遍认可的是各省人均GDP水平。本文采用各省人均GDP作为经济状况指标。同时为了消除价格影响,以1990年作为基期的不变价格进行计算。

(二)模型选取

选用Holtz-Eakin(1988)提出的面板数据的向量自回归方法分析医疗保健投入、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对公共健康的影响,这一方法的运用既能够发挥面板分析的优势,也具有其他模型的优点,防止出现样本量不足的问题而给最终结论的科学性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找到共同冲击点所在。

PVAR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yi,t=αi+βt+∑βpyi,t-p+εi,t

其中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yi,t={mor,mie,hwp,so2,wwd,rgdp},P为滞后阶数,αi表示个体效应,即银行间的差异,βt表示时间效应,用于解释变量的时间趋势特征,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三)数据来源

选取1998-2017年作为样本区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等。为消除异方差影响,本文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具体变量的定义及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检验与结论分析

(一)确定最优滞后阶数

在stata15.0软件中,运用连玉君的pvar2的安装包,通过分析其AIC、BIC和HQIC的数值得到滞后阶数的最优选择。

表2 最大滞后阶数检验

由表2中的结果数值可以得出,AIC、BIC和HQIC皆在第2阶为最小值,由此得出第2阶为此模型的最大滞后阶数的最优选择。

(二)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即为某一个变量受到冲击后,通过模型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并通过脉冲响应图表现出其影响。本文利用monte carlo模拟500次从而得出以下脉冲响应图。

图1 dlnmor冲击后对dlnmor

图2 dlnmie冲击后对dlnmor

图3 dlnhwp冲击后对dlnmor

图4 dlnso2冲击后对dlnmor

图5 dlnwwd冲击后对dlnmor

图6 dlnrgdp冲击后对dlnmor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各省死亡率对数一阶受到一个标准差冲击时,对自身一开始受到一个较大的正向冲击,但下降迅速,并于第一期前快速下降至负向影响。当死亡率大幅度上升时,公共健康受到威胁,政府会对这种情况进行相应对策,从而使得各省死亡率恢复快速降低,并于第1期下降至最低为-0.015,并于第3期后,逐渐稳定于零界限。以下为医疗保健投入、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各变量对于公共健康影响的脉冲响应图的分析。

1.医疗保健投入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各省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受到一个标准差冲击时,在最开始对各省死亡率冲击产生负向较大冲击,在第1期达到最高点为0.004,结合对图一的分析以及实际可得,当个人增加对于医疗保健的支出,也会增加医疗人员对于新药品或新医疗方案的资金,从而使得公共健康有所提升。随着预测期数的增加而其影响变小,并在第5期再次出现对于各省死亡率的负向影响,并在第10期是归于平稳。反映出公共健康受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最终趋于平稳。

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给各省每万人均医疗机构人员一个标准差冲击时,在最开始对于各省死亡率会产生负向影响,在第1期后,开始产生最大负向影响为-0.0045,但影响迅速缩小,并于第3期达到正向最大为0.005,且在第5期变为负向影响。结合图1及实际可以看出当各省每万人均医疗机构人员受到冲击时,由于医生数目的增加,使得当时较为落后的地区也有了基础的医疗保障,人民会于身体病菌恶化前得以治疗,恢复健康,但若医疗人员逐渐壮大过于饱和,则会导致医疗人员水平无法保证高水平,会产生不必要的事故等。在第10期逐渐靠近零界限,最终该冲击产生的影响逐渐趋于平稳。

2.环境污染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给各省工业排放量一个标准差冲击时,会对各省死亡率产生正向影响,在第3期前由于的排放量的大量增加,超过了空气的净化范围使得空气污染加重,对公共健康有了产生了危害,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所以国家介入管理,提出颁布一系列环保政策,以此来降低各省工业排放量,从而减弱其对于公共健康的威胁,第10期后,对各省死亡率影响降低,并不断趋向于零界限,表明第五期后虽仍有健康威胁,但在管控监督下,威胁不断下降,最终将趋于零界限。

从图5中可以看出,当各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受到一个标准差冲击时,会对各省死亡率产生正向冲击,且在第1期达到最大为0.005,并在第3期后,产生负向冲击,于第4期达到最大值为0.001,结合图1和实际可知,当其受到一个标准差冲击时,由于水是生命之源,所以当水资源受到污染时,人类健康也会随之受到威胁。之后国家政府为保障人民公共健康从而加大对于水污染的管控,从而在第5期后,由于国家的介入管理,使得其对于公共健康的威胁变小,并于第五期后逐渐稳定于零界限。

3.经济增长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从图6中可以得出,可以看出各省人均GDP受到一个标准差冲击时,对于人均死亡率产生正向影响,并在第1期达到最高值为0.004,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人民收入增加,人民满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加快对于车辆的使用,同时由于目前并未找到更为清洁的能源,使人们对于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增加,导致公共健康降低。但在第2期后产生负向冲击,结合对于图1的分析和实际可知,在我国经济发展已发现了环境的重要性,也将经济高快速发展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由于我国政策改变的干预,使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将环境问题加以重视,对于人民公共健康加以关注,以此使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能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的公共健康。各省人均GDP对各省死亡率的影响也逐渐向趋于零界限,使得冲击所带来的影响逐渐减小,最终趋于平稳。

(三)方差分解

在脉冲响应图中可以分析出各自影响方向,但要对其动态影响程度进一步分析还需对其进行方差分解。以下分别为第1个到第5个、第10个、第20个、第30个预测期进行方差分解,结果见表3。

表3 方差分解结果

通过对上表3的观察,将各省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ie)、各省每万人均医疗机构人员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hwp)、各省工业排放量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so2)、各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wwd)和各省人均GDP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rgdp)对各省死亡率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or)的方差贡献率进行比较得出以下发现。

各省死亡率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or)对自身的贡献度是最大的,在第1期时,对自身方差的贡献率达到 100.0% ,并随着期数的增加,对自身方差的贡献率逐渐减小,在第30期时下降为86.3%,但十期后总体相对稳定,总体解释程度在80%左右;从各省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ie)来看,各省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ie)对各省死亡率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or)的贡献率在第二期增加为0.6%,并之后基本稳定,它是对各省死亡率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or)解释能力最弱的变量;从各省每万人均医疗机构人员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hwp)来看,各省每万人均医疗机构人员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hwp)对各省死亡率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or)的解释能力逐渐增加,并在第五期后稳定于1.9%;各省工业排放量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so2)对各省死亡率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or)的解释程度逐渐增加,增加幅度最大,在第30期增加为5.8%,成为除了各省死亡率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or)自身对其的解释能力外,对其解释能力最强的变量;各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wwd)对各省死亡率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or)的解释能力基本稳定,稳定于1%,是对各省死亡率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or)的解释能力除去各省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ie)外最弱的一个变量;从各省人均GDP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rgdp)来看,各省人均GDP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rgdp)对各省死亡率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or)的解释能力不断增加,在第30期达到4.5%,对各省死亡率对数的一阶滞后值(dlnmor)的解释程度是除去其自身外,对其的解释能力排在第二位。

从表3中反映出环境污染的主要指标对于公共健康的影响各期都是高于医疗保健支出主要指标和经济增长主要指标的,这表明我国要保障人民的公共健康首要便是发展绿色观念。将绿色观念融入到各种发展中,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维护人民的公共健康,更好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等其他领域,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础。

(四)协整检验

对数据进行面板协整分析,来考察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如果通过了协整检验,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方程回归残差是平稳的,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对原方程进行回归,此时的回归结果是较精确的。对数据进行Pedroni协整检验和Kao检验,结果过如下表4:

表4 协整检验

由结果可以看出,在Pedroni协整检验中Group pp、Group ADF、Panel pp和Panel ADF的P值为0.00,同时Kao检验P值为0.01,综合两种检验结果得出该数据通过了协整检验,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方程回归残差是平稳的。

四、结论与建议

由上述实证论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医疗保健支出和医疗机构人员的投入并不能有效抵制环境污染对于公共健康的负向影响。同时各省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和各省每万人均医疗机构人员对于公共健康的影响都较大,因此我国要加大对于医疗人员的栽培和医保政策的发展,结合目前的疫情状况,无论是研究治疗方案还是病人的相关治疗和日常都离不开医疗人员,对于医疗人员的需求快速增加,各大高校需要扩大对于医疗专业的招生名额,加大对于医疗人员的培养,同时也要提升对于医疗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医疗保健支出,国家提出的医保即社会医疗保险需进一步进行完善。明确基本医保的基本的内涵和外延,清晰界定责任边界,通过制定医保待遇支付清单管理制度,加强医保待遇支付管理,实现医保制度可持续。

2.各省人均GDP对公共健康变化影响占第二位,对此我们要审视生存状况,正确评价经济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已不追求于经济高速度发展。而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近几年,国家对于脱贫事业高度重视,至今我们已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因此需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坚定信心、埋头苦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增强我国科技应对国际风险挑战的能力。

3.环境污染对公共健康具有负向影响,其中两个代表变量即各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对公共健康变动解释能力较低,但依旧高于各省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同时,各省工业排放量对公共健康的解释能力除自身外最强。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也一直关注。教育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方面:通过增加社区环保工作,组织社区人民进行环保工作,在保卫社区环境的同时,也增强了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也要开展更多对于环保的宣传,培养人民的环保意识,做好垃圾分类、多乘坐公共汽车减少尾气排放等日常环保小事;政府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猜你喜欢
对数医疗保健死亡率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医疗保健和技术:数字医学的开端
明晰底数间的区别,比较对数式的大小
比较底数不同的两个对数式大小的方法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基于Lee—Cater模型对我国高龄男性死亡率的预测
基于Lee—Cater模型对我国高龄男性死亡率的预测
活用对数换底公式及推论
神奇的对数换底公式
恶性肿瘤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