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颗粒溶液灌肠结合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2022-09-27 01:54郑銮英张丽萍刘湘晖马哲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20期
关键词:灌肠盆腔炎颗粒

郑銮英,张丽萍,刘湘晖,马哲河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 510220)

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病程迁延难愈,并且复发率也非常高,会对临床预后造成明显影响[1]。现阶段,随着女性生活方式及工作压力的增加,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使得盆腔炎发病率也增加,同时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2]。针对盆腔炎常是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通过用药杀灭病菌达到缓解病症的作用,而长期研究表明常规方法治疗的效果不佳,无法彻底杀灭定植的病原菌,使症状反复发作,并且单纯西医用药会因为用药量持续增加,导致持续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中医将盆腔炎纳入“带下”、“痛经”、“徵瘕”范畴,在对疾病治疗上显示多种中医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中药灌肠治疗是指将中药溶液经直肠给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方法比口服给药效果满意,可以更有效的发挥药物治疗效果。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则通过中药、直流电、超短波协同作用,使得药物可迅速发挥作用,促进相关症状的缓解,持续并且稳定作用,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而近年来对于中药颗粒溶液灌肠结合直流电中药导入治疗的应用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次研究中采取前瞻性分组对照方法,探讨应用中医方法联合对治疗盆腔炎的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门诊在2018 年1 月-2021 年10 月治疗的80 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组间资料如下:观察组40例,年龄21~51 岁,平均年龄(33.42±2.41)岁;病程3 个月~10 年,平均(5.13±0.66)年;疼痛VAS 评分3~6 分,平均(4.65±0.86)分。对照组40 例,年龄20~51 岁,平均(33.26±2.39)岁;病程4 个月~10年,平均(5.11±0.63)年;疼痛VAS 评分3~6 分,平均(4.71±0.83)分。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及病程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临床表现[4]:腹部疼痛坠胀,腰骶部疼痛,常在疲劳或者月经前后症状加重,白带明显增多,出现低热四肢乏力表现。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宫颈可见充血以及水肿,阴道后穹窿部位明显触痛,宫体稍大存在压痛,活动受限并且子宫双侧可见明显压痛,单侧与双侧附件区触及包块。B超检查:子宫直肠凹陷见不规则无回声暗区,子宫单侧或双侧回声明显增粗,出现炎性包块。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关于湿润瘀阻型的标准,主症小腹疼痛、带下色黄或量多或有异位;次症腰骶胀痛,经期腹痛加剧,低热起伏,月经不调,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盆腔炎诊断标准的患者。(2)年龄18~55 岁,临床资料完全,无精神障碍,对灌肠与药物治疗均无禁忌。(3)既往无盆腔病史,入组前1 周未进行性生活。(4)本人或者家属均是知情同意同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2)经病理组织确诊恶性肿瘤疾病及血液疾病患者。(3)无法耐受药物治疗或者灌肠治疗者。(4)合并严重急慢性感染情况者。(5)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情况者。(6)既往盆腔炎、性生活史。(7)其他非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盆腔痛。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是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盆腔炎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安抚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以良好心态迎接治疗,提高依从性。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主要是应用左氧氟沙星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053,规格0.1g*10s)口服给药治疗,0.2g/次,3次/d,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观察组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中药颗粒溶液灌肠。使用的中药方:毛冬青颗粒50克,野菊花颗粒30 克,白花蛇舌草颗粒30 克,败酱草颗粒30 克,延胡索颗粒30 克,赤芍颗粒30克。将中药颗粒用150 毫升开水溶解后放置38-40度,用一次性灌肠器插入肛门15-30cm,中药灌肠时间选择在每月月经干净后2 天开始治疗,保留灌肠30 分钟,每天1 次,一周7 次为1 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2)直流电中药导入。在保留灌肠期间,采用河南三浪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出厂的SanLang Medical 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中药离子导入仪,型号:SLC-006,将电极放置腹双侧关元,神阙,双侧肾俞,双侧大肠俞六个穴位,中极板贴敷浸润灌肠药方的纱布药垫上,置于小腹部位置,具体以药汁不滴落为止,用腹带绑紧固定,且借助沙袋进行持续性加压,电流输出强度在49-90mA,感觉局部存在针感并且向周围散射最为适宜,输出频率1频,持续时间20min,治疗选择在中药保留灌肠期间,一天1 次,一周7 次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总有效率 疗效评价标准[5]。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均是正常,停药1个月未见复发;显效:症状体征以及各检查指标显著改善;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未见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数×100%。

1.5.2 炎症指标 治疗前后均是采集空腹静脉血液4ml,将血液标本置入抗凝试管中,将试管置于离心机以3000r/min 的速度持续离心15min 分离血清待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

1.5.3 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2.2 CRP、IL-6 治疗前的血清CRP、IL-6 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炎症指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IL-6水平变化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IL-6水平变化比较()

注:与治疗前相比,①P<0.05;与对照组相比,②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或者盆腔组织周围发生的炎症病变,发病机制主要是病原体通过宫旁结缔组织,首先侵及浆膜层,发生输卵管周围炎,然后累及肌层,而输卵管黏膜层可不受累或受累极轻。病变以输卵管间质炎为主,其管腔常可因肌壁增厚受压变窄,但仍能保持通畅。轻者输卵管仅有轻度充血、肿胀、略增粗;严重者输卵管明显增粗、弯曲,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增多,造成与周围组织粘连。盆腔炎的典型病理性变化主要是盆腔局部组织出现增生,具有病情持续时间长、久治不愈及反复发作特征[6]。盆腔炎具有一定传染性,主要病原体包括外源性及内源性,其中外源性病原主要是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内源性病原体则是女性阴道内细菌,细菌经宫颈进入子宫、输卵管等部位引起感染[7]。

针对盆腔炎,西医主要是采取抗生素治疗,常用治疗药物主要是左氧氟沙星,该药物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对多种病菌具备良好的杀菌作用,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时间大量用药却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因此临床中积极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盆腔炎主要为经期及产后胞宫胞脉空虚或者淤积胞中所致,余浊未尽、房事不洁、劳伤过度、体质虚弱导致湿热或寒湿之邪日久化热,气血互结,蕴积于胞脉及胞络而致病[9]。此外部分研究学者认为,盆腔炎病机主要是气血失调、冲任失固,病位主要在肝肾部位,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以及功能,受湿热寒邪侵体可使营血损伤,价值妇女善情志抑郁,多思多虑,肝气不畅引起气滞血瘀,冲任气急受阻发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中医治疗上需以行气、活血化瘀、清热除湿为主要方法[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采取中药颗粒溶液灌肠联合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西药治疗。分析原因主要是中药灌肠主要是通过肠道局部灌充药液以后,通过肠壁的吸收,利于肠壁半透膜的渗透性,迅速吸收药物起到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于肠道附近的器官比如盆腔、腹腔以及肠道局部炎症、感染等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研究应用的灌肠方,是在广东省中医院“复方毛冬青灌肠液”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经验总结,改良为具有特色的中药灌肠方,方中使用毛冬青具有活血通脉、清热解毒功效;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清风散热、消炎功效;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功效;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排脓功效;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功效;赤芍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功效,主要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利湿、行气止痛功效[11]。在灌肠方选择上,应用了中药颗粒干预,中药颗粒属于一种简单、方便及易携带的中药,可以很好的克服传统汤剂煎煮费时、费力及不易掌握的缺点,达到提高用药便捷性。

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方式配合中药灌肠方式,主要是可以通过直流电作用使中药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汗腺以及毛囊管口导入至皮下,之后经血液及淋巴液带入至深层组织,发挥药物在病变部位治疗的作用[12]。此外应用直流电也能有效扩张血管及改善血液循环,明显增加血管壁通透性,调节局部营养及代谢,发挥消炎、松解粘连以及镇痛的效果,通过中药灌肠与直流电协同配合促进盆腔炎吸收,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盆腔炎发生发展过程并无病原体,典型病例改变主要是细菌感染后机体出现过度免疫应答,使得疾病发生[13]。盆腔炎免疫病例损伤为疾病主要病理变化,炎症因子CRP、IL-6 释放可直接影响盆腔炎疾病治疗以及临床预后。所以对盆腔炎应用合理方式缓解炎症反应至关重要。在对疾病治疗上,应用中药颗粒溶液灌肠,应用的中药颗粒经现代医学显示在抗炎作用上有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毛冬青注射液以及有效成分可以起的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缓解炎症反应[14]。野菊花水提取物及挥发油均是有良好抗菌活性,野菊花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强,此外也野菊花水提取物与挥发油均是有明显抗炎以及免疫抑制作用。白花蛇舌草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将以上中药颗粒经灌肠方式干预,可以直接作用病灶部位,起到抗炎杀菌作用,而在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方式,在导入的刺激下充分发挥药物作用效果,缓解患者炎症反应[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药颗粒溶液灌肠联合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的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西医治疗,分析原因主要是中药颗粒作用效果缓和,经灌肠给药往往只是对胃肠道刺激,引起恶心呕吐,而在结束灌肠后通常能自行缓解,这样使得治疗安全性高,容易被患者耐受。

综上所述,盆腔炎的治疗中,相较于常规西医抗生素治疗方式,采取中药颗粒溶液灌肠联合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缓解患者炎症反应,且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但是本次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主要是选择病例数量少,后续可通过进一步研究取得更有价值的结论,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灌肠盆腔炎颗粒
颗粒间距对煤粉颗粒着火和燃烧行为影响的理论研究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灌肠机专利技术综述
清洁颗粒也可以环保
制何首乌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