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tland手法结合悬吊训练对颈源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2022-09-27 10:53罗卫黄志锐孙巨李陶韬黄臻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复发率本体颈部

罗卫,黄志锐,孙巨,李陶韬,黄臻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1400)

颈源性眩晕(source of cervical vertigo,SCV)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居眩晕类疾病中第1位[1],易反复且呈年轻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眩晕、平衡障碍、局部疼痛等症状,甚至还可引发中风等并发症[2-3]。目前,主要有药物、针刺、手法、手术等治疗方法[2,4],各疗法效果不一,但因费用高、治疗周期长、毒副作用等因素,致使仍缺乏有效可行治疗方案[5]。

Maitland手法作为一种关节松动技术,有国外学者发现其对SCV有一定的治疗效果[6]。悬吊训练是一种运动技术,近年来频繁被应用于脊柱相关疾病中,在提高本体感觉和肌肉功能,以及巩固疗效上具有优势[7]。然而,目前却鲜见Maitland手法结合悬吊训练对SCV的治疗报道,疗效未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Maitland手法结合悬吊训练对SCV患者的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神经内科就诊的SCV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年龄26~67(48.77±11.93)岁,病程2~24(9.50±4.76)月;治疗组男5例、女25例,年龄33~70(47.07±10.41)岁,病程2~24(9.33±6.23)月。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PYRC-2021-078)。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8]和《眩晕诊治专家共识》[9]的标准,拟定诊断策略如下:①反复眩晕,伴颈部疼痛、部分活动受限,或伴耳鸣、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②上述症状于体位变换时易发生,颈部活动时可加重,呈持续或间断性;③影像学检查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或椎体失稳或寰枢关节半脱位、椎间盘突出等;④多普勒超声(TCD)提示血流速度异常或双侧血流不对称;⑤排除耳源性、眼源性、脑源性眩晕等。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在20-70岁,自愿参加临床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近一个月内未接受Maitland手法和悬吊训练治疗等。

1.3.2 排除标准①存在颈椎畸形、骨折、外伤及有颈椎手术史或有手术指征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③有严重心脑、肝肾、精神病者;④伴有脑、耳、眼源性等眩晕疾病;⑤依从性差,不能依照研究方案进行治疗,或未能完成全程治疗等。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选用Maitland手法治疗,包括:①分离牵引:取仰卧位,术者左手置于患者下颌部,右手托住后枕部,身体后倾并借力将头部向后做纵向牵引;②旋转、侧屈摆动:取仰卧位,术者一手托住患者头部,一手置于下颌部,双手同时发力使头部向左、向右旋转和侧屈;③按压棘突:取俯卧位,术者双手指叠放同一颈椎棘突上,将棘突向腹侧推动;④侧推横突:取侧卧位,术者一手拇指置于颈椎一侧横突,另一手固定,将横突向对侧推动;⑤松动椎间关节:取俯卧位,术者拇指置于横突与棘突间,向对侧按压。手法等级和力度依术者评估且患者耐受为度,每次20min,每日1次,一周5次,持续2周。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悬吊训练,选用挪威Redcord悬吊系统,包括:①颈部姿势控制训练:取仰卧位,头部悬吊置于无弹性中分带上,高度与身体约呈水平,膝关节微曲,将患者头部调至中立位且微屈保持2分钟,并高频小幅度抖动悬吊绳,共练5组,组间休息30秒;②颈部肌群训练:取仰卧位,头部悬吊置于无弹性中分带上,高度与身体约呈水平,膝关节微曲,宽悬带置于两侧肩胛骨下并接弹力绳悬挂,患者保持头颈部稳定后枕部下压中分带,并肩胛部用力抬离床面3~4厘米且保持2分钟,术者同时高频小幅度抖动弹力绳,共练5组,组间休息30秒。先手法治疗后悬吊训练,每日1次,一周5次,持续2周。

1.5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Vertigo,ESCV)、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静态平衡功能等指标进行评定,并记录两组患者眩晕症状缓解的时间和复发情况及疗效情况。

1.5.1 ESCV评分:用于颈源性眩晕的评估,包括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与工作及心理和社会适应,总分30分,得分越高病情越轻[10]。

1.5.2 NDI评分:用于评价颈椎功能障碍,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1],反映生活能力受限程度和对生活质量影响,得分越高症状越重[12]。

1.5.3 静态平衡:定量平衡可用于SCV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是一种定量指标。选用高信度和效度的Prokin平衡仪(意大利TECNOBODY公司,型号252)[13],测试睁眼和闭眼时的静态平衡,包括运动面积、运动长度等,且数值越小说明平衡稳定性越好[14]。

1.5.4 眩晕缓解时间与复发:记录两组眩晕症状缓解的时间,时间越短表明见效越快,并于治疗后1个月进行随访,以症状再次出现或加重视为复发,复发越少,表明远期疗效越好。

1.5.5 疗效标准:引用相关文献的制定标准[15],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四个级别进行评定,具体如下:①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患者恢复至发病前生活;②显效:症状与体征明显减轻,偶尔出现眩晕,但对正常生活基本不影响;③有效:症状与体征有改善,但劳累后出现眩晕加重和颈项部不适,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均受影响;④无效:症状与体征基本无改善,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严重影响。

1.6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以(±s)表示,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以M(QL,QU)表示,组内采用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组间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无序计数资料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ESCV评分和NDI评分的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间的ESCV评分和N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ESCV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ND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ESCV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NDI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ESCV评分和NDI评分比较

2.2 两组静态平衡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睁眼、闭眼时的运动面积和运动长度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睁眼、闭眼时的运动面积、运动长度数值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睁眼、闭眼时的运动面积和运动长度数值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睁眼静态平衡结果比较

表3 两组闭眼静态平衡结果比较

2.3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

经治疗后,治疗组显愈率为70.00%,对照组的愈显率为33.33%,治疗组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ƒ,P)

2.4 两组眩晕缓解时间与复发情况

经治疗后,治疗组在缓解眩晕所需时间上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一个月随访时,治疗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13.33%,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36.67%,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眩晕缓解时间与复发情况

3 讨论

SCV是一种因颈源性因素引起,以平衡失调、眩晕为主要特征,并伴有交感神经症状等一类眩晕综合征,是临床中诊治的难题,需高度关注[16]。目前,SCV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有血管压迫、交感神经刺激、颈本体感觉紊乱、偏头痛等机制学说,但多数学者认为本体感觉紊乱可能是主要原因[3]。尽管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终归与脊柱颈区的相关性很大。研究发现,颈部有大量丰富的感受器,当颈部肌肉疲劳和受到创伤及退行病变等时,颈本体感受器会遭受损害,引起紊乱产生错误信息[17],使得与前庭和视觉信号之间的信息输入不对称或不匹配[18],并因长期劳损等因素使局部肌肉痉挛和小关节退变或错位,从而刺激或压迫从中穿行的交感神经和椎动脉,进而引起眩晕、疼痛、平衡障碍、恶心呕吐等症状[19]。因此,在制定治疗策略时应从这些病理因素着手。

目前,研究发现SCV患者的症状不会自发缓解[20],但在关节松动手法介入后,症状便可得到改善,这与松解局部痉挛肌肉,缓解疼痛、提高活动范围、改善本体感觉紊乱等有关[21]。本研究的结果与既往研究一致,发现对照组采用Maitland手法后,可提高SCV患者的ESCV评分、降低NDI得分、快速缓解眩晕、提升平衡能力、整体疗效可观,进一步验证了Maitland手法的疗效。不过,随访时对照组中却有11例复发,复发率达36.67%,提示远期疗效一般,这在Yaseen的研究中也被提到[22]。因此,Maitland手法虽有效,但效果持续性存在局限。

然而,有研究提示颈部运动锻炼能改善SCV患者的症状,并可降低病变的复发率[23]。悬吊训练作为运动锻炼的一种,以神经肌肉激活技术为理论基础,具有缓解疼痛、激活核心肌群、提高本体感觉和姿势控制等作用,还可改善肌群功能及稳定性,恢复正常运动模式[24],所以往往既能改善症状,又可保证疗效的持续性,降低复发率,是运动锻炼方法中不二的选择。故本研究的治疗组在施用Maitland手法后又进行悬吊训练,结果发现二者结合后对SCV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更大程度的降低NDI得分、提高ESCV评分、缩短眩晕缓解时间、提升平衡能力,并在随访时仅4例复发,复发率为13.33%,显著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优势明显,显著降低复发率。显然,这是悬吊训练协同作用后的结果,可能是悬吊训练在手法基础上,可进一步放松肌肉和改善痉挛,缓解压迫或刺激;同时,不稳定平面上的低负荷等长训练和小振幅快速抖动,既可提高肌肉力量和抗疲能力,又可激活深层肌群,动员更多肌肉参与,纠正颈本体感受器紊乱,保证本体感觉的正常传入,从而改善颈部功能、缓解疼痛、控制眩晕,提高平衡能力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治疗组闭眼下的静态平衡比对照组提升更为显著,而视觉剥夺后的平衡更多以本体感觉、前庭觉等调节,但本研究并未有前庭训练,所以这可能与治疗纠正颈本体感觉紊乱有关,间接验证了本体感受器紊乱是SCV的发病机制学说。

综上所述,Maitland手法对SCV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的改善眩晕症状和颈部功能,提高睁闭眼时的静态平衡能力,是SCV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疗效持续性差,患者易复发,而在结合悬吊训练后二者可产生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更显著,更快缓解眩晕症状和提高颈部功能与静态平衡能力,降低复发率,在近期疗效与远期预后上优势明显。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缺乏空白对照组,随访时间较短且随访指标单一,病例数较少等,仍需后续研究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复发率本体颈部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放风筝注意三件事
眼睛是“本体”
造出一个天鹅颈
一种新型水平移动式折叠手术床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