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竞争力与发展态势分析
——以贵州大塘仡佬族村为例

2022-09-27 10:46朱丽求王来辉
文化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仡佬族塘村村寨

冯 润 朱丽求 王来辉

一、引言

56个民族共同谱写了我国灿烂丰富的中华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文化。2009年9月,国家民委和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共评选出1057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以仡佬族文化为主的村寨共有6个。目前,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重视,学者们主要从评估指标体系[1]、旅游开发[2-3]、文化遗产保护[4-6]、乡村振兴[7-8]等方面开展研究。总体而言,研究成果较为广泛、丰富,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很少有学者就某一特定民族的特色村寨进行深入探讨,而科学合理地认识某一特定民族的村寨发展状况,对系统规划和全面保护该民族文化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本文以仡佬族文化为主的特色村寨为例,选取位于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大塘村作为主要调查点,对比分析入选的其他5个仡佬族特色村寨,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基于SWOT框架,对大塘仡佬族特色村寨旅游发展态势进行细致探讨。

二、大塘村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指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并可投入旅游生产的景观,划分为原赋的和外生的两类。原赋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9]。自然景观如山东的泰山、广西的桂林山水,以名山美景作为旅游吸引物;人文景观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贵州的西江千户苗寨,以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作为旅游吸引物。外生旅游资源指那些专门为旅游业打造的人造景观,如深圳的世界之窗和各种主题公园。相对于此,贵州大塘仡佬族特色村寨拥有较好的原赋型旅游资源——民族风情文化和自然生态。

(一)民族文化资源

大塘村是一个仡佬族、苗族、汉族、土家族等多民族杂居的村寨,其中仡佬族占大塘村总人口的58%,村寨文化以仡佬族文化为主,包括傩戏——高台舞狮、“三幺台”文化、传统民居建筑、民族手工艺等,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开发潜质,可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一,仡佬族傩戏是以驱邪逐鬼、祈福纳吉、圆满人愿等民间祭祀仪式为主要表现内容,并吸取了民间歌舞、戏剧的一种民族艺术。傩戏涉及的民族和地域广泛,其中仡佬族的高台舞狮就属于傩文化中的一种具体形式,融合体育、武术、杂技等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解仡佬族的一张文化名片。传统的高台舞狮表演多在春节期间举行,舞狮队大年初一出门,走村串户,在事先搭建好的高台上表演耍狮,舞狮队表演完,户主以钱或粮打赏。其二,“三幺台”是仡佬族接待贵宾的最高礼仪,包括茶席、酒席和饭席。第一台茶席,宾客入席先喝油茶,主人再摆上糖果、核桃、花生、板栗、瓜子、红薯干、油炸土豆片等小食。宾客相互请茶,男女青年唱仡佬山歌;第二台酒席常以猪心、肝、舌、肚片、香肠、卤鸡等作为下酒菜;第三台饭席菜肴最为讲究,一般有烧白、猪脸、酥肉、木耳、黄花、笋子、海带、豆腐丸等,如今还增加了鸡、鸭、鱼。“三幺台”结束后,宾客相互寒暄,散席离开。“三幺台”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吸引着外来宾客前来体验仡佬族的传统民俗文化。其三,仡佬族民居建筑多为木架结构,厚木板装镶作壁,青瓦盖屋顶,外面用白石灰做墙。居屋通常为三间五柱落脚结构,中间为堂屋,两侧为厢房,每间厢房又各隔为前后两小间,前一间作厨房,后面一间作卧室。民居墙壁以绘画和雕刻工艺装饰,体现生者与死者神灵共处,寄寓了仡佬族的传统信仰。除了居住功用,还兼具美学、教育、祈福的价值内涵,是较好的旅游开发资源。其四,仡佬族手工艺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满足了本民族的生活需要和审美情趣,主要体现为雕刻、服饰、刺绣、编织、锻造、剪纸、竹扎等几种工艺类型。

(二)自然资源

贵州大塘村地理区位条件好。背靠磨盘山,80%的景区位于大沙河国家自然保护区之内,景区总面积40 000余亩,有超万亩生态林、竹海等绿色森林资源。气候凉爽舒适,与周边的武隆县形成强烈的气温反差,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空气清新的独特气候特征,在周边旅游客源市场中有一定知名度。各种待进一步开发的溶洞奇岩和自然景观,主要有东流河溶洞、打鼓洞和正子千城门洞,其特点是洞中有洞、景中有景,形状各异自然生长的石柱、石笋错落有致。溶洞的底部有小溪流水平淌穿流,里面是层层叠叠的平坝,大塘村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仡佬族特色村寨旅游竞争力对比分析

分析大塘村仡佬族特色村寨旅游发展,应当对比分析其他仡佬族特色村寨的旅游发展现状以得出科学结论。首先,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向当地旅游管理部门进行指标选取咨询,并结合民族特色村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特点,兼顾可操作性,设计了10个指标对大塘村及其他5个仡佬族特色村寨旅游发展情况作综合评价。这10个指标包括自然资源(X1)、民族文化资源(X2)、仡佬族占比率(X3)、人均年收入(X4)、年旅游接待人数(X5)、民宿客栈数(X6)、森林覆盖率(X7)、耕地占总面积的百分比(X8)、高等级公路(X9)、观光农业园(X10)。其中,自然资源(X1)以各村拥有的3A级以上的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评价值;民族文化资源(X2)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评价值;高等级公路(X9)按照各村寨是否有高速公路、国道通过进行对比评价。

其次,采集6个仡佬族特色村寨相应的10个指标数据(截至2019年底),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各仡佬族特色村寨旅游发展数据

再次,对表1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每一变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除以该项变量的标准差,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影响,然后求出相关系数矩阵R,如表2所示。

表2 相关系数矩阵

最后,计算特征值。由相关系数矩阵以及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计算得出特征值,如表3所示。

表3 主成分累积贡献率

续表3

由表3可知10个主成分特征值,根据选择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前3个主成分。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高达90.76%,提取的信息较为充分。

最后,对第1主成分λ1=4.29、第2主成分λ2=3.249、第3主成分λ3=1.536分别求出其特征向量e1、e2、e3、e4并计算各变量X1、X2……X10在各主成分上的载荷得到主成分载荷矩阵。由载荷矩阵可知:X1、X2、X3、X8、X10在第1主成分上的载荷较高,可将第一成分命名为旅游资源。X5、X6在第2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将第2主成分命名为外部资源。X4、X7、X9在第3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大,将第2主成分命名为其他因素。将数据矩阵与载荷矩阵的乘积

表4 旅游发展因素评分

可以得出每个仡佬族特色村寨在各主成分上面的得分,即可看出所有指标因素的评价情况,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大塘村在第1主成分(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上排名第二,说明大塘村资源禀赋良好,具有较好的旅游开发潜力;在第2主成分(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民宿客栈数量)上排名第一,说明大塘村旅游接待设施完备,目前能够完全满足游客过夜需求;在第3主成分(人均年收入、森林覆盖率、高等级公路)上排名第三,说明大塘村旅游环境有待改善:交通状况不够良好,需要进一步改进;经济条件不佳,需要加强对外宣传,将旅游发展作为提高当地经济收入的有效动力。

四、基于SWOT的旅游发展态势分析

根据对大塘村内部旅游竞争力的对比分析,结合当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基于SWOT框架(态势分析法),对大塘村进行旅游发展策略分析,如表5所示。

表5 大塘村旅游发展态势与策略分析

(一)优势分析

首先,大塘村优质、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异质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完全流动性,这与周边其他资源相比,可获得持续的竞争力和优势。异质性指资源的独特和与众不同;不可完全模仿是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形成的特定文化造成的;不完全流动性则是指当地的旅游资源如果离开了民族地区,就失去了原来的面貌和价值。大塘村不仅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这里聚居着以仡佬族为主的多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古朴、浓郁。仡佬族傩文化和“三幺台”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到此观光游览;民族传统手工艺具有独特的民族属性,是自古以来当地仡佬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这些仡佬族文化的独特性、原真性和鉴赏性为当地特色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价值。其次,大塘村享有“黔北要塞”的区位优势,毗邻重庆市武隆县黄莺乡,距道真县城67公里、武隆县城34公里,离国家级名胜风景区——仙女山45公里。至武隆、彭水,既可入长江航运,又可通渝怀铁路、渝湘高速,交通便捷,形成完整的交通路网。站在高耸入云的磨盘山上,重庆市武隆、彭水两县的山川历历在目,可谓一眼看三县。最后,大塘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气候舒适宜人,温度、湿度适中,空气负离子含量适宜,适合养生度假,是追求休闲健康、避暑度假的旅游胜地。

(二)劣势分析

首先,大塘村缺乏精英人士和相关专业人才对村寨民族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导致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不足。“精英”最早由帕雷托提出并定义为“在自己活动圈子具有最高才能指数的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精英”特指能力出众,受过专业训练,在村里各大小事务中掌握一定权威,对他人具有指引带动作用,尤其在民族地区,还很可能是精通某种民族技艺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然而目前大塘村发展旅游业,基本还是处于当地村委会指导,部分村民自发参与,未能形成市场化的旅游发展态势。当地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其中就包括掌握传统手工技艺、仡佬族傩戏表演、唱仡佬族山歌,以及会修建仡佬族民居的文化传承人才。而留下来的村民则仅通过开设民宿客栈、小型餐饮、开展民俗表演等参与其中。如果外出打工的精英人才能发挥所长,将民族技艺与当地旅游相结合,那必然会极大地促进大塘村旅游业的发展。其次,大塘村地处道真县边缘地带,经济落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本县区域内的其他旅游村相比处于劣势,主要体现在:其一,出行交通不便,磨盘山景区与大塘村之间并没有开通旅游车辆,这导致游客出行十分不便,大大制约了大塘村的旅游发展;其二,旅游休闲活动场所匮乏,目前大塘村仅有一处休闲广场,活动设施单一、陈旧,没有儿童游乐场、餐吧、精品小店等常见的休闲场所,更别说新兴的娱乐设施,难以满足游客需求,旅游体验大打折扣;最后,大塘村缺乏民族特色餐饮,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旅游体验需求更多样化,除了玩好更要吃好,特别是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观光游玩的客人,总是希望能够品尝特色的民族美食,并借此了解当地的民族风情,然而大塘村的餐饮业经营从食材的选择、制作工艺、食具的配套,到餐厅的外观装饰、内部设计等都没有很好地突显民族特色,无法吸引游客再次光临,因此,也很难实现推广民族饮食文化的目的。

(三)机遇分析

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众收入的普遍提高,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人向往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这为休闲旅游业的兴起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发展。因此,当地政府不失时机地抓住市场机遇和政策机遇,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旅游发展规划,如人才引进、营销推广、配套设施修建等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将大塘村旅游业发展与村寨建设相结合,可加快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一体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四)挑战分析

“原真性”具有原创、真实、非复制的含义。近年来,已有学者对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遗产真实性被破坏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认为许多旅游产品的开发脱离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而变得粗俗和商品化,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受到极大挑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旅游业为了迎合外地游客的各种心理,对文化商品进行非真实性包装改变,导致当地民族文化式微。大塘村拥有丰富的仡佬族文化资源,但在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仡佬族传统文化原真性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其一,仡佬族传统民居建筑,大塘村在修建新村一、二、三组楼房以仡佬族传统民居样式建成,供生态移民搬迁村民居住,但村民为迎合旅游业发展进行改造,将原有的二层加盖为三层楼房,破坏了原本的仡佬族特色民居屋顶样式和墙面风貌;其二,传统民俗歌舞表演,为了迎合时下的审美取向和游客的视觉体验,当地的民俗歌舞表演逐渐蜕变得更加世俗化和商业化,民俗文化的真实内涵被商业表演重新演绎和诠释,民族文化氛围大打折扣。

以自然资源、气候特征吸引游客的目的地旅客接待量季节性波动较大,制约了旅游发展。以避暑度假为主的大塘村常常出现夏季游客爆满,价格上涨,冬季无人问津的状况。特别是在10月份以后,很难看到前来游玩观光的游客,餐馆和民宿突然变得冷冷清清,经营状况堪忧。究其原因是大塘村旅游产品开发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成熟与完善,具有仡佬族特色的旅游体验还无法满足旅客除养生度假之外的其他休闲娱乐需求。

五、结语

综上,大塘仡佬族特色村寨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拥有较好的旅游资源禀赋,为开发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也存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旅游精英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备和交通状况不佳等劣势。面对当前休闲旅游兴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塘村旅游业才开始正式步入发展阶段。当地政府部门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推进大塘村作为仡佬族特色旅游示范点,并积极融入武隆旅游圈。但面临民族文化“原真性”受到挑战、旅游季节性十分明显的问题,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只有联合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找准定位,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在当前民族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发展仡佬族特色村寨旅游业,要以深度挖掘、发挥民族特色村寨生产资源和文化内涵为指导方针,以民族民俗文化为核心,以绿色生态自然资源为轴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最重要的是让村民参与到特色村寨建设中来,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当地人享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猜你喜欢
仡佬族塘村村寨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锅巴粥
传统回归之仡佬族“哭姊妹”婚俗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
在灯塘村(外一首)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
仡佬族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深入界塘村三冲屯开展扶贫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