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下的高校教育管理路径探究

2022-10-21 17:20苏改芸昌吉学院新疆昌吉801100
公关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人本校园思想

文/苏改芸(昌吉学院 新疆昌吉 801100)

引言

如何做好高校管理一直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难题。一方面,高校需要有一定的秩序,良好的校园秩序可以清除高校中的不良影响因素,组织学生有序地开展校园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勤奋地参与到学习当中,高校校园需要自上而下的约束;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在校园生活中必须尊重他们的独立思维和隐私,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因此在校园生活中需要给学生们预留独立空间,这与加强约束的目标又存在着矛盾。而为了平衡这样的矛盾,解决校园管理中的问题,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就非常适应当下的校园环境。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模式成了教育改革的目标,本文将围绕这一教育改革目标,对高校人本管理模式的建设路径进行探讨。

一、人本管理模式的内涵

1.人本思想的内涵

人本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幸福感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个体独立性的思想。人本思想认为人并不是“性本恶”的,尊重人的需求、满足人们的欲望是正当的,而将人视作被动接受指令的机器、要求人们必须为了满足某种抽象的要求接受管理、不断压抑本性是错误的。人本思想认为人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独立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和因人而异的发展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以这三个方面的需求为核心,制定发展目标。以高校教育为例,为了满足学生的独立思想,就要给学生保留独立思考的空间,要让学生们敢于对学习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独立的思考与评价;为了满足学生丰富的感情,应当做到在校园内营造人人平等的氛围,让学生不会感觉到因为自己是来接受教导的就低人一等;为了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目标,就应当开展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2.人本管理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特点

为了在高校校园的教育管理中体现出人本思想,就应当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模式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以往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高校教师往往被视为学生的“家长”,不但地位比学生高,还能够为学生决定包括学习生活在内的许多事务,学生是纯粹的“被指导者”,而在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上,教师不再具有无条件介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天然权力,学生开始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其次是人本管理模式的氛围性,与其说人本管理模式拥有某些特定的举措来满足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将人本管理描述为一种气氛的营造更为恰当,在高校的人本管理模式下,学校不再用指令和规章约束学生们的行为,而是在一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们的思想,通过引导学生的内在品格营造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二、营造高校的人本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1.人本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下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承担高校的社会职责,高校应当转变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管理模式,而人本管理模式就非常适应当下的高校教育改革需求。首先,人本思想中包含对人自主发展空间的保护,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本思想认为因人而异的发展目标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一基本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因此,在采用人本管理模式的校园中,学校会鼓励学生们自由发展,允许学生们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评价,在这样的培养过程中,学生们会逐渐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信,从而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其次,人本管理模式会在校园中营造出一种师生平等、和谐有序的氛围,这种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逐渐养成温和理性的待人品格,提升学生们的内在素质,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带入社会当中。

2.人本管理模式下的校园具有更加和谐有序的环境

以往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家长制作风,而高校学生由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对接受自上而下的教导抱有抗拒心理,学校的教学氛围并不和谐有序。针对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在学校内部推行人本管理模式来解决。人本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所有人都看作独立的、有需求的个体。因此在人本思想的指导下,人们会形成一种比较平等的关系,这一特点可以运用在高校教学的管理当中,比如,可以转换教师的角色,改变以往教师“自上而下”的教导者的身份,将其转变成与学生有共同目标的合作伙伴,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作。

3.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除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外,高校的人本管理模式还可以间接地对课堂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增加教学的有效性。人本管理模式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高校人本管理思想强调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是学校存在的根本意义,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以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有利为原则,将学校的这一办学理念实践在学校的工作中、传达到学生的心理,有利于学生转变思想,积极的配合课堂教学。其次,人本管理思想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为学生的自由发展预留了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人本管理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计划不是由其他人施加给学生的,因此学生的抗拒心理也比较少。总而言之,高校在人本管理模式下更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吸收知识,让高校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提升。

三、当下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管理中存在家长制作风

受传统教学管理思想的影响,一部分高校在校园管理中存在着家长制作风的问题,比如,有的学校认为对学生的管理越严格越有效,于是在管理学生生活的时候制定了比较严格的规章制度,结果造成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抗拒;有的学校不重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意见,且不告诉学生他们的意见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根据学生们反映的情况在学校管理上进行修正,校园管理缺乏民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的上下级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比较分明的,在校园生活中很明显就能看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很少有机会决定学校事务。上下级关系分明的模式加上校园环境的相对封闭,很容易滋生出家长制作风;另一方面,传统的师生文化也对校园内家长制作风的出现造成了影响,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文化思想传统,但其内容单纯地强调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对学生要受到什么样的对待很少提及,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不少教师都认为家长制的管理方式是理所应当的。

2.高校管理中把握不好距离

当下,绝大部分的高校都采用的是寄宿制的管理模式,学生们不但需要在学校内进行课业学习,还需要在校园内进行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高校管理就不可避免地会涵盖对学生们的生活管理。但是在高校校园的生活管理中,学校一方经常出现把握不好管理距离的问题,有的学校管理得过于严格,除了宿舍的门禁和定时熄灯的时间限制以外,还规定了学生早晨必须从宿舍离开的时间,甚至连学生在学校食堂停留的时间、回到宿舍后的活动也被严格地限制了起来;有的学校则管理得过于宽松,甚至于基本上只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秩序,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缺乏关注,这样的做法又导致了学生在校园内的日常生活秩序混乱,出现了诸如公共空间环境脏乱、学生缺乏规范的作息规律等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学生的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把握不到位,不是认为学生没有私人空间,必须接受全方位的管理,就是对私人空间的认识过于机械,认为学生的日常生活不需要学校的干涉。

3.高校管理中存在师生关系的隔阂

调查研究发现,当下在高校校园中,教师和学生对于当下师生关系都不太满意,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往往认为己方为了学生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往往并不配合,在课堂上不听讲,抗拒教师的管理,经常让教师感到疲惫和失望;而学生们对教师的态度则比较矛盾,有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太少,感觉不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有的学生则认为教师管理得太多了,对学校管理有一定的厌拒心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已经独立了,不愿意将自己的需求直接了当地表达出来,而教师为学生花的心思又往往是教师单方面进行的,因此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在师生之间缺少交流的背景下,学生和教师就会出现隔阂。

四、人本模式下优化校园管理的策略

1.消除家长制作风

以往在传统的师生关系文化和校园独特环境的影响下,在校园管理中很容易出现家长制作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人本主义思想予以解决。比如,学校可以对教师开展宣传活动,重申学生的主体性,在宣传过程中除了老生常谈的“学校以学生为本”的话题宣导外,还可以依据人本主义的原则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解析。如:学生的独立思想能力是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要在学校教学中为学生的独立思考留下空间;受到平等的对待是学生理所应当的需求,教师应当积极地满足这一需求。最重要的是学校要促进学生和教师角色的转化,要让教师们意识到自己和学生是求学之路上向着同一目标前进的伙伴、盟友,而不是给机器下达指令程序的“操作者”,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关系是“合作式”的;此外,对教师的宣导还要有实际例子做支撑,要对常见的家长制做法进行批评教育,借此让教师注意避开类似的行为。通过类似的宣导活动,教师可以正确地认识到师生关系的本质与要求,由内而外的转变管理作风。

2.把握好管理的距离

在以往的高校管理中,往往存在着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力度把握不到位,不是过于严格就是过于宽松的现象。针对这种问题,我们要利用人本思想的原则,对高校管理的距离做好把控。首先,学校要区分好学生的个人空间和学校的公共空间,在人本思想中,独立个体的个人空间是每个人自由分配的,任何人都不能干涉,而在公共空间当中,由于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交集和摩擦,因此必须要维持其秩序,这是利用人本思想把握管理距离的基本途径。而为了合理地利用这一途径,学生就必须对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进行严格的区分,并且在工作中予以实践,学生在个人空间内的活动学校不必干涉,而对于会危害公共秩序的行为则必须要予以管理处罚。此外,学校对校园公共空间的管理策略也必须要保证其合理性,一方面,学校对公共空间的管理要保证严格,对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一定要依规处罚,在学生心目中强化“公共空间的秩序不可破坏”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还要注意控制处罚的力度,做到任何处罚都有规则依据,规则本身不应过分严厉。

3.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人本主义的高校管理模式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是一种合作的平等关系,而为了强化这种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应当进行积极的交流。比如,可以在新生的入学仪式上就将高校内师生的合作关系的形式宣导出来,让学生们知晓学校的管理模式背后是什么样的思想,鼓励学生配合这种关系,还可以鼓励教师向学生宣导科目教学的教学策略,让每位学生均能了解到专业教学计划以及学习重要决策制定的原因和具体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学校的重视,间接地让学生们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尽可能地减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此外,还要在学校的管理中体现民主,重视学生对学校政策的意见,可以实施校务公开制,把高校校务管理做到公开化、透明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学生的看法存在偏颇,也需耐心地解释缘由。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提升高校的工作水平和教学管理质量,在校园管理中学校应当做到以人为本,强化人本理念的核心,通过鼓励师生交流、把控管理力度等措施营造出民主化、透明化和精准化的校园管理模式,从而使校园环境变得和谐有序。

猜你喜欢
人本校园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人本计算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浅议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八戒审猪
阿吾(一首)
应让人本教育成为中学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