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理念下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2-10-21 17:20王梦涵齐鲁医药学院山东淄博255300
公关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课程

文/王梦涵(齐鲁医药学院 山东淄博 255300)

前言

课程建设是指根据教学基本立场,将课程作为教学载体,充分挖掘专业课程内容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并将其有效融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和吸纳相关知识理论。将课程建设理念充分渗透于专业日常教育教学环节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实现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医学专业的学生肩负着治病救人的重任,因此,加强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思政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未来更好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1.推动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工作

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优化,医疗行业对高质量、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根据这一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在2009年就开始重视对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发布一系列文件,帮助和指导医学教育行业工作的不断推进,督促医学教育高效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就曾针对医学专业教育的改革工作提出过相关意见,并指出,想要进一步实现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就应重视日常教学环节中的课程建设工作,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基础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要加强学生对综合素养的认知,培养学生对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认同感与责任感,从而促进人文教育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将维护人们健康权利作为职业岗位责任。在如今开展协同育人教育教学工作的背景下,重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加强对学生进行优质的素质教育,无论是对学生未来发展,还是医疗行业以及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2.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专业人才

重视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就是为人们生命健康安全服务。在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应将培养出德学兼备的医学专业人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在加强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提高医学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医德的培养,并将其作为日常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新时代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单靠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因此,学校应将传统的单一素质教育转化为全方位素质教育,不仅要在思想政治课堂中为学生讲解相关理念和理论知识,还要将多种育人元素充分融合于其他各个专业课程,落实和拓展学生素质教育的渠道和资源。在医学专业的教学环节中,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才能让培养高质量、高技能医学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符合新时代社会行业发展的需要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对医学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在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行业人才的竞争压力较大等因素,致使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对物质的追求,且想法更加现实,受到这种成长、学习环境的影响,部分医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出现对未来工作、生活缺乏信心的情况,未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后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此外,由于医学专业自身特点,如学习时间较长、内容难度较大等原因,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如专业学习的态度不积极,甚至厌烦、反感等心理,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优秀人生价值观念的建立和形成。总而言之,加强对医学专业学生课程建设教学工作的探索和积极落实,能够引导学生成为德学兼备的医学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未来全面发展。

二、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具体路径

1.重视提升医学基础课程管理建设工作

重视课程体系改革工作的前提,是对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有效梳理和管理建设,为课程建设工作的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看出,学校在推动课程建设的改革工作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学校方面应对医学专业学生开展基础专业课程教学阶段的课程建设以及相关管理工作。在正式建设、完善教学体系之前,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对基础课程建设、具体教学组织的实施队伍、整体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的探讨和研究,强化所有专业基础课程的育人功能,根据课程实际教育理念,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开展课程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以此落实协同育人理念在基础课程中的实施。将其细化来说就是,学校在制定医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专业能力提升以及人生价值观念引领这三个方面。针对专业基础课程的理念和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促进德育元素在课程教学环节的充分融入。在育人元素与基础专业课程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学校应注重学生成绩评教、学校督导组监督听课等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并制定相应的育人教学监测点。

2.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的育人能力和意识

学校是布置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领导主体,教师则是相关制度和工作的教育实行主体。教师在教学育人和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推动课程建设工作的主要教育力量群体。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实现从专业课程的角度上开展对育人元素充分结合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工作,教师能够有效利用自身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将知识与价值的教学内涵相融合,促进课程思政工作真正有效地落到实处。正式开展课程建设教学工作时,应重视加强相关教师队伍整体的育人意识,培养教师对思想教育的充分了解和认知,只有教师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对相关工作进行积极有效的落实。学校可以开展教师上岗培训环节、党建工作者示范课、课程建设主题研讨会、教学技能竞赛等多样化的培养形式,引导教师对课程建设形成正确认知,并加强这一方向的教学技能,促进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更重视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同时,要重视教师对相关教学技巧的提升,推动思想层面教育在教学环节的全方位融合。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的集体备课环节中,应注重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加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和技能,提升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相关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身作则为学生创造出优质的榜样力量。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注重对教师团队的管理工作,构建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在教师职称评定、资格评定、评优测评等工作中,坚决遵守公平公正原则。

3.深度探究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中育人元素

只有充分挖掘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育人元素,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课程建设教学工作,在课程建设的教学理念中,思政才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方向。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程的了解,才能发现其育人功能。所以在开展医学专业课程建设工作时,应对专业课程中的思想层面教育元素进行充分挖掘,结合专业课程自身特点有效融入相关教育元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加强对课程学习的关注度,对相关知识产生情感共鸣,自觉主动地吸收相关专业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素质。比如,课程内容涉及医学专家的科研成果时,教师可以将其医学事迹作为课程建设的切入点,让学生对医学专家的事迹、精神进行深入了解,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于教学内容中;或者涉及人体血液的基础知识课程时,可以提升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从而促进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除此之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对生命的敬意,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认知和意识。重视医学专业学生对人文精神和职业岗位精神的学习,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在未来能够更好发展,在社会中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建设高效的课程建设工作,最终目的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课程建设工作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指导方向之一。通过对部分学校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教学方式进行研究后发现,最高效的课程建设教学方案就是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志愿活动或是相关时事的研究调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践学习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将实践教学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加强课前课后的连接能够高效提升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中课程建设的落实,真正实现全方位、多方位的育人工作。教师可以借助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拓展现代化的思想层面教育领地,让学生的课程建设工作不仅融于学习还能渗透于生活之中。开展课程建设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学科知识竞赛、思政精神主题演讲等活动,加强学生对课程建设的认知,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到偏远地区进行义诊等,鼓励学生利用自身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病患,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行业岗位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重视医学专业的课程建设工作,无论是对学生未来发展还是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协同育人的背景下,学校应重视对教师队伍教学理念的培养,督促教师在相关基础专业课程中挖掘和融入全面育人元素,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技能。在教学环节中关注学生基础课程育人元素融入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优秀的人生价值观念,树立明确的未来发展目标,尽力全面、充分的实现自身价值。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