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禧诗歌易学及遗民思想特质

2022-10-22 11:19周婷王利民赣南师范大学江西赣州341000
名作欣赏 2022年30期
关键词:美利遗民故国

⊙周婷 王利民[赣南师范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明清易代之际的魏禧一直是以古文享誉天下,被誉为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因其古文成就之高掩盖了他诗歌方面的艺术成就,所以他的诗歌并不为人所重视。目前有关魏禧诗歌思想内容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学者们在论文中捎带提及,魏禧诗学观及其文学思想的研究中也有略微阐述,并没有对其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非常细致的研究。事实上,魏禧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并且他的诗歌创作具有非常鲜明的思想特色。本文拟对魏禧诗歌进行文本细读研究,以期展现长期以来为人所忽略的魏禧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易学思想于诗歌的渗透

魏禧是江西宁都人,明朝灭亡以后于宁都翠微峰讲学,魏禧讲学之处曰“易堂”,魏禧于此处读易讲史,不事清朝。魏禧是易堂九子的核心人物,其在易堂讲学期间写作的诗歌具有浓厚的易学思想,蕴含着魏禧对人生进退出处的思考。例如魏禧的咏物诗《笔铭》:“著书万卷,我无一字。”底下还有魏礼的评论:“成功者退,美利不言,是宰相本领。等闲从笔上说出,大奇。”这里的“美利不言”即出自《易·乾》:“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魏禧这里以“著书万卷,我无一字”来吟咏笔,就是化用了易学思想中的“美利不言”来赞美笔这一物体的美好品质。继而魏礼评论道:“成功者退,美利不言,是宰相本领。”即能够功成身退,以一切美好的东西来有利于天下,却不说出来为天下谋利的做法,这是宰相的本领。“美利不言”为宰相本领,魏礼此处评诗仍旧保留八股气息。在魏礼看来,魏禧在这里以宰相本领来赞誉“笔”,非常奇特。魏禧此处借咏“笔”,来表达自己渴望像笔一样“美利不言”,得以匡复旧国并功成身退。魏禧的易学思想不觉已深入日常生活之中。

魏禧于易堂读易讲史,易学思想流泻于其诗句之中,了无痕迹。魏禧组诗《读史杂咏呈药地大师》十首之三《申屠子龙》中“二女异心,不可同处”,同样也是化用《易》中句意。《易》曰:“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易》经在此处指的是此二女虽同处一室,但貌合神离。而魏禧在《申屠子龙》这首诗歌里反其道言之曰:“二女异心,不可同处。”此处的寥寥数语看似是魏禧在评价汉末隐士申屠子龙的功过得失,实则褒扬方以智的避难态度。方以智为了躲避马、阮之难,独身入西粤,留在西粤数年。魏禧将方以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避难西粤比作汉末隐士申屠子龙,赞美其不与朋党。魏禧此处巧妙地化用《易》经对方以智的避难行为表示高度肯定。由此,也可间接看出魏禧诗歌化用《易》经思想已达化境。

二、愤激思想以笔作剑锋长

宋代的文学家普遍关心国家政治和社会,描写民瘼和抨击时弊是宋诗主流。因而宋代诗歌具有浓厚的说理意识,其负面影响就是说理有余而灵动不足。魏禧创作的很大一部分诗歌都具有浓厚的说理意识,流露出向宋诗学习的痕迹。魏禧的满腔愤激与不平全部都倾泻在了诗歌当中。

魏禧诗歌中的说理意识很是耐人寻味,《躁箴·示内作》就是一首典型的说理性质的诗歌。诗歌一开始就说道:“人之性情,莫病于躁。”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内子性情急躁的劝诫。魏禧自身性情是比较急躁的,他能谆谆劝慰内子并写出这首《躁箴·示内作》,说明魏禧认识到急躁对一个人的损害。魏禧一直积极地谋划着反清复明,但他深知一切只能从长计议,不能急功近利。这首《躁箴》不仅是对内子的一种劝诫,更是魏禧对自身性情的一种积极暗示,但这种类型的诗歌就显得枯燥而缺乏诗味了。魏禧诗歌中还有一些对节妇的赞扬,也可看作魏禧表达自己对明朝的拳拳忠心,颇有《楚辞》香草美人的象征意味,例如《叶烈妇诔·有序》《拟钟建新婚诗·有序》《季芈答诗》等。《叶烈妇诔·有序》这首诗是写烈妇谢氏为保忠贞不甘受辱,自刎而死。魏禧高度赞扬此烈妇行径:“妇既烈止,义从如水。人智也生,妇智也死。”魏禧身处明清易代之际,他的内心始终对明朝保有一种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魏禧以烈妇谢氏自比,这位烈妇能够为了保全名节而从义如水,那么魏禧作为大丈夫更不愿身仕二朝。魏禧于此处剖白心迹:他作为明朝遗民宁愿选择隐居宁都翠微峰,即便苦不堪言,也不愿意身仕清朝。《拟钟建新婚诗·有序》《季芈答诗》借男女之间彼此心许来表达自己绝对忠诚于明朝,即“千秋万岁,以报君王”,即便时间推移,沧海桑田,魏禧对明朝的忠心至死不渝。

身处明清易代之际的特殊时期,魏禧亲身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历史变局,其间的屈辱与满腔不平令他难以释怀。不平之鸣发而为诗,因此他的诗作中常常是笔作剑锋长,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一腔热血成为他自然而然的选择。如《魏叔子诗集》卷六《宿江尔慈药室出所次百官图占骰掷之除拜悉以国制激劝兼有复览佳诗率尔有作》:“自愧非苓术,多君置药囊。周官留六博,大雅接三唐。对酌樽前酒,同眠地下床。无端耳热处,见此即神伤。”这是一首追念故国的诗歌。魏禧在江尔慈药室以旧有的明朝官制来掷骰子把玩类似古代六博的游戏,忽然想起明朝故国,不觉黯然神伤,无比追思故国。再如卷六中的《竹桥桃花》:“庭际双桃树,开花不自娱。行来九十里,才见两三株。山木知兵力,春风感爨余。幸逢群盗息,处处有田庐。”一句“山木知兵力,春风感爨余”写尽明末清初之际生灵涂炭之境。连山上的一草一木都知晓清兵的残酷无比,春风感慨只有烧火做饭的工具在。魏禧看到眼前苍凉的境况,不禁发出感叹:“幸逢群盗息,处处有田庐。”虽然外界环境遭受迫害非常严重,所幸的是这帮强盗般的士兵终于停止了烧杀抢掠,到处都有人民居住的农舍,有人就有希望在。从魏禧的诗歌中,我们可以间接看出明末清初之际兵匪战乱对人民造成的伤害。魏禧目之所及是清兵到处残忍加害于百姓,所到之处“行来九十里,才见两三株”,此句之描写令读者对魏禧所处环境之恶劣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明清之际,民众饱受兵匪战乱之苦,战乱之地甚至连草木都不能幸免。魏禧企图反清复明,无奈时势已去,只好将心中不平吐之为诗,以笔作剑锋长,转而在诗坛上开疆拓土,将本该用于反清复明的雄才形诸笔端,强烈控诉清朝统治者的残酷暴行。魏禧本身已是明朝遗民,自身难保之际,还能对清政府的所作所为发出控诉,并且以诗补史之缺漏,可见其实为清代之“杜甫”,亦可称之为清代之“辛弃疾”。严迪昌《清诗史》认为:“此一时期的诗人大多际遇不幸之甚,他们辗转在剧烈震荡的生死波谷间吟唱不绝,是又一种‘国家不幸诗家幸’的史诗心音,从而为上述稽考提供着丰富的史实。”

三、遗民思想于其创作中的体现

作为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的特殊群体,清朝一统天下之后,魏禧不肯为清政府效力,因此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另外的一个身份——“遗民”。清政府在刚占据中原时采取极端的政策,血腥地对人民实施烧杀抢掠,试图以武力强硬压制人民的反清情绪。魏禧作为明朝精英文人,内心非常抵触清政府的高压政策。魏禧面对明朝覆灭、清朝暴虐的情境,内心异常痛苦,无时无刻不在谋划着反清复明,这在他的诗歌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登雨花台恭望》《拜杨文正公墓有序》《重登燕子矶》等具有浓厚遗民特色的诗,以及《卖薪行》《孤儿》等深刻反映清初社会现实的诗,这些诗作无疑是魏禧泣血之作。魏禧的这些诗歌当中流露出鲜明的遗民思想。

在魏禧的诗歌创作中,遗民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当推《登雨花台恭望》《拜杨文正公墓有序》《庚戌九月雨后重登燕子矶见伯季旧题怅然有怀》等,这些诗歌是魏禧少有的直抒胸臆之作。作为内心深处极具节义的明朝遗民,魏禧在反清复明的中期其实也已经意识到恢复明朝的困难,于是他开始远游吴越拜谒故陵。在金陵雨花台,魏禧写下了《登雨花台恭望》这首诗:“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从容半旧卿。歌泣不成天已莫,悲风日夜起江声。”雨花台位于金陵城,金陵曾经是南明王朝的旧都,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也在此处。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魏禧登临雨花台,心中的悲凉与愤恨涌上心头。第一句可谓魏禧四十年甘守贫困不愿出仕的自我剖白,可见为匡复旧国而操劳的魏禧已经逐渐意识到岁月不饶人,年岁分明才四十却已经有苍老之感。“此日麻鞋拜故京”,“麻鞋”是布衣的代称。杜甫曾有“麻鞋见天子,衣冠露两肘”来表达自己对唐王朝的忠心,魏禧此处“麻鞋拜故京”有异曲同工之妙。来到金陵故地,看到眼前旧日山河,他不禁感慨万千:“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山河破碎,兵匪之乱已经延及金陵雨花台,故国园陵都遭劫乱,金陵城中不复旧日美好景象。“牛羊践履多新草”,魏禧在此处将清兵洗劫民众的满目疮痍展现得一览无遗。最让人为之痛心的是“冠盖从容半旧卿”,造成山河破碎的罪人,正是故国不积极备战的那些人。阉党马士英等人的不作为致使清兵入侵断送明朝。故国已是遍布疮痍,魏禧作为前朝旧臣,悲从中来,痛苦万分。魏禧对故国一片赤诚,却不能做出任何改变的那种无奈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庚戌九月雨后重登燕子矶见伯季旧题怅然有怀》也是这种带有浓厚遗民思想的诗歌。登临燕子矶,故国之思弥漫心头,魏禧心中怅然:“不知故国几男子,剩有乾坤一腐儒。”这后一句“剩有乾坤一腐儒”实则化用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乾坤”代指天地,这一句诗内涵丰富,包含着魏禧自嘲而又自负的双层含义。魏禧一方面是说不知道还有几个故国的男子依旧忠心不二地对待明朝,天地间怕是只剩下他这么一位思想言行还停留在明朝的读书人了;另一方面是直接表明反清复明已经不太可能。魏禧逐渐意识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明朝的的确确已经是过去式,但是魏禧依旧感念旧国。茫茫天地间,本属于故国山河的一草一木,如今已满目疮痍。魏禧虽身在草野且人微言轻,但他始终心忧故国。试想明清易代之际,有多少文人曾经是明朝的股肱之臣,现如今都已经身仕二朝,天地之间像魏禧这样的始终为明朝效忠的“一腐儒”能有几人!魏禧其他充满着遗民思想的诗歌还有很多,如《出郭行》《入郭行》《从征行》《拥被》等,以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来表现清兵残酷镇压起义军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面对清政府的高压政策,魏禧采取迂回婉转的方式以诗补充史实,一些咏史诗和咏物诗以含蓄蕴藉的笔法曲折隐晦地表达其遗民思想,如《秋虫五章》《咏史诗和李咸斋》等。

四、结语

在文学史上,魏禧一直以古文著称于世,诗歌甚至被认为是其余事,但从以上对魏禧诗歌进行文本细读可以看出,魏禧诗歌的思想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明清易代这一历史事件给魏禧带来极大的心灵冲击,也给他的安身立命造成了一系列困境。身处明清易代之际的魏禧有着一颗匡复旧国的赤诚之心,他不愿意身仕二朝,所以他选择隐居于宁都翠微峰读易讲史。正是因为读易讲史的这段经历,魏禧对易学的理解更为精进,魏禧诗歌中流露出来的易学思想正是他安身立命的处世哲学。身处易代之际的社会局势中,魏禧满心所想是如何匡复旧国,所以魏禧诗歌当中的不平之鸣随处可见。他以笔作剑锋长,在诗学史上开疆拓土。时代所迫,魏禧耳目所闻所见是清朝统治者残酷的军事征服与民族压迫,这更激起了魏禧身为明朝遗民的责任心。面对破碎的旧日山河,魏禧以诗歌抒情言志,这些都是魏禧诗歌当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思想写照。魏禧作为易代之际的典型人物的所思所想通过他的诗歌向读者一览无遗地展现出来。“歌以咏志,诗以言情”,魏禧在众多诗歌当中融入易学思想表现个人的态度。魏禧诗歌当中的易学及遗民思想体现了其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兼具复国政治情怀的诗歌特点。

①〔清〕魏禧著、胡守仁等校点:《魏叔子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06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②严迪昌:《清诗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③〔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494页。

④〔唐〕杜甫撰、〔清〕仇兆鳌详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303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猜你喜欢
美利遗民故国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康复的影响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伤心人别有怀抱
故国·青铜
品朱耷《安晚帖》诗画,悟“真”情
遗民傅山的书法艺术探析
月光如水
试论清初边塞词中的遗民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