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研究

2022-11-03 04:50陈晓智
南北桥 2022年13期
关键词:信息化系统管理

[ 摘要 ]

伴随着信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已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由此可知,信息化系统给企业管理所带来的利好无疑是非常巨大的。而大數据的出现更是给信息化系统赋予了更为强劲的信息化特征,使其应用优势更加明显。本文从大数据的产生及其与信息化系统的相关影响出发,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构建策略,以更好地促进信息化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

[ 关键词 ]

大数据;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13.013

伴随着互联网电商行业的发展,大数据开始出现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互联网计算机软件技术行业的兴起。企业管理信息化就是一种建立在分析国家民众经济基础之上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企业信息化囊括各行各业,意在整理好企业内部信息,细化企业外部信息,对整个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革新,使整个社会步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鉴于此,企业更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抓住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机遇,通过智能化信息来改革和创新自身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模式,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提升企业价值。

1 大数据时代的产生与发展

大数据的产生源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它的产生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据相关数据显示,百度与谷歌两大社交平台的搜索数据每日已达上千PB,除这些互联网公司巨头之外,传统行业的大数据规模也是十分的巨大,尤其是物联网的出现,更使得传统行业内传感与监控类数据数量高速增长。譬如在生物基因测序工程中,其每秒所产生的数据也是以PB为单位。在通信行业中,随着手机、微信等通信工具、软件的普遍使用,它们所产生的数据量也是以指数的形式增长,这些现象都充分体现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速度,彰显着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

2 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概念和发展

关于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概念,《理论学习与研究》一书中是这样阐述的:企业在现代化时代背景下,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发企业需要的信息资源,最终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从这一概念中可以看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实现企业现代化,而企业信息化的实现又必须立足现代信息技术。到后来,很多学者认为企业的信息化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外延和内涵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拓展和演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不但需要企业对自身的业务进行重组,还要对企业内部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让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

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最基础的信息化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企业将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借此来实现信息化。如运用单片机、电子监控设备等。

(2)运用信息技术处理相关数据。在这一阶段,企业对各个软件平台之间紧密的信息交互过程更为重视,运用信息技术来处理与生产、财务等工作相关的数据。

(3)在企业的辅助管理和决策系统中应用信息化系统。例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这一阶段是更高层次的信息化管理。

3 应用大数据技术对构建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重要意义

大数据技术有着诸多的特点,其数据量大、使用场景丰富,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多项要求。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在数据的处理上基本上都是手动输入,这种处理方式不但会有很大的概率出错,而且还会出现数据的遗漏。而运用大数据技术则完全不一样,其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节省大量的人力,还能从源头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在管理模式上,大数据能够及时地进行更新,不断地进行完善,其对信息的处理质量也远非传统的处理方式能比的,可以更为准确地向企业提供相关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例如,运用大数据技术所收集到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等,就能够为构建数据指标体系提供重要的依据。为此,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构建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使企业向客户所提供的服务更为精准,更具针对性,使客户获得更优质的体验感受,让企业在同行的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4 构建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作用

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企业管理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企业管理更为精细

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意在使本身的制度和流程更加完善、详尽,使企业的各项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成果可以有效促进其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企业的信息化系统亦可以作用于精细化管理,使其运作更为精细。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企业的各项制度和流程的实施过程更为快捷、有效。

4.2 目标成本控制更为准确

以往,企业在制订目标成本计划时所凭借的基本上是制订人的经验,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支撑。在计算实际成本时,也只是依据传统的数据报表进行计算,显然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取的实际成本数据欠缺准确性,并且在核实的过程中还会耗费企业较高的成本。而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为其目标成本计划的制订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参考,为实际成本的核算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实现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实时比对,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3 管理视图更具多样性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下,下属员工递交给企业决策者的报表都比较原始,所呈现的管理视图也比较简单,且决策者从中获取想要的信息需要花费很大的心思,但在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情况下,决策者可以看到更为清晰明了的报表和更加多样的管理视图,通过系统的处理,管理视图可以依据报表快速生成,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4.4 考核与激励更具效果

通过运用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绩效考核的无纸化,企业对员工的考核结果亦可由系统自动计算出来,所展示出来的考核过程与考核结果更为公开透明。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及岗位的晋升挂钩,可以使员工更加重视自身的考核结果,激励员工不断地提升自己,以获得更好的考核结果。

5 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5.1 人力资源投入不足,信息化管理不完善

当前,企业管理信息化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投入不足上。部分企业受本身经费的限制,并未对信息化系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没有引入相关的技术人才,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仍然归于传统。专业的人力资源投入是建设信息化系统的基础,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投入,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必然会受到限制。也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并未对其进行相关的完善,最终使得其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5.2 企业人员对大数据的认识不够全面

大数据出现的时间虽不长,但其所具有的优势却显而易见。就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对大数据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比较生疏,为此很多企业所制订的管理计划与其发展理念难以实现统一。此外,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能都得到良好的解决,譬如数据安全问题就是一个令企业管理者头痛的大问题,一旦出现企业数据的泄露,必然会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6 大数据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策略

6.1 加大人力资源与资金投入,全员参与,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中,人力资源投入与资金投入是其中的两个关键影响因素,只有把握好这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使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性能实现最优化。为此,企业应当在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前,制订相关的人力资源计划与资金投入计划,尽可能地加大这两方面的投入,以确保信息化系统的各项功能能够满足自身的管理需要。在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企业应当立足科学,从科学的角度让企业人员全体参与。运用科学的标准和意识来规范信息化系统,应当遵从可以利用的相关条件,确保系统的顺利开发。此外,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之后,还需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和维护,使系统的运行能够始终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使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的拓展。

6.2 科学合理地制订系统开发计划

一般而言,信息系统的开发计划由可选择的开发方式、具体的开发方法、开发预算等几个方面组成。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开发方式是开发出先进的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前提。当前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十分迅速,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更是层出不穷,运用先进的技术和开发方式可以使所开发出来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效率空前最大化。目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进行系统开发;第二种是企业委托社会上具有相关开发经验的机构或人员来进行系统开发;第三种是企业利用现成的软件包来进行开发;第四种则是企业与社会上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机构或开发人员进行合作,共同进行系统的开发。由于开发管理化信息系统是一个周期较长、花费较大的一个工程项目,为此企业应当在进行系统开发之前,做好与系统开发相关的资金预算,以确保开发过程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

6.3 采用专业化、标准化的开发过程

专业化、标准化的开发过程是构建科学有效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保证。专业化指的就是企业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要聘请相关专业的人士,从专业的角度对整个开发过程进行主导,在大数据视角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开发。标准化则是在立足专业的同时要兼顾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来制定开发过程。也就是说,在进行系统开发之前,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整个开发过程设置成几个开发阶段,再根据各阶段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制订阶段性的开发计划,目标明确地进行系统的开发。此外,标准化的开发过程还需要做好与开发相关的文档和法案的存档,以便能够更好地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扩展。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还应当对开发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控制,以便能够从大局上来把握整个系统的开发。另外,在进行系统开发时,应当将系统的各项功能尽可能模块化,最好是形成通用模块,这样就可以为后续增加新的管理功能奠定基础。

6.4 维持企业管理数据安全,彰显大数据的作用

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并且这些大数据会涉及企业的销售信息、核心技术、客户信息等内容,一旦这些数据受到破坏,就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威胁。因此,维持企业数据安全是企业信息化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企业中,由于多種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企业的数据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性,企业应当设立数据安全管理部门,通过该部门的专项管理来提高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对此,企业可以在所有的办公电脑上安装防病毒软件,防止外来病毒损害数据,同时根据不同的数据种类运用不同的数据安全保障技术和加密技术,并对一些重要的敏感的数据设置相应的权限,以此来提高对数据的管理质量、安全性。在大数据视角下,企业要想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各相关人员能够正确地认知大数据和信息化系统,将大数据技术合理地运用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此外,为加速大数据视角下的企业信息管理进程,企业还应当力求信息化系统向着集成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来强化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7 结语

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十分迅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利好。通过构建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实现全方位的信息化管控,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加快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脚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挖掘数据资源,优化企业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方海诺. 大数据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J]. 信息记录材料,2021,22(6):25-27.

[2]李嘉男. 大数据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J]. 商展经济,2021(3):113-115.

[3]高成材. 大数据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研究[J]. 数码世界,2020(12):206-207.

[4]李宁. 大数据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研究[J]. 现代商业,2019(12):102-103.

[5]许励. 大数据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5):195-196.

[ 作者简介 ]

陈晓智,女,河南孟津人,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管理会计。

猜你喜欢
信息化系统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