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机制构建与实践

2022-11-03 00:55魏再冉程雁
南北桥 2022年13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级大学

魏再冉 程雁

[ 摘要 ]

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旨在根据大学生的英语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差异,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级指导,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取得明显进步。本文列举了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从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级、制订科学的分级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选择适合的分级教学教材、建立规范的分级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论述了笔者学校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机制的构建与实践,并指出了教学实践仍然面临的问题和继续努力的方向。

[ 关键词 ]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机制;构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13.045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多为“大锅饭”式的教学模式,将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混杂在一起,进行统一的班级授课,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一成不变,往往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消”,学生的英语差距越拉越大。因此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分级教学,从而有效解决大学英语教学耗时长、收效微的矛盾,势在必行。本文将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相关理论,机制构建与实践进行详细论述。

1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理论依据

“因材施教”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语言输入假说”理论等教学理论为大学英语依据大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级教学提供了坚实牢固的理论基础,指导着分级教学改革实践深入开展。

1.1 “因材施教”理论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出并实践了因材施教理念,他根据自己丰富的讲学经验指出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更有针对地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人就像培育花木,要先了解花木的不同特性,根据具体情况浇水施肥,教育培养,这样才能称作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每个人都有某方面的天赋,教育者应该努力发现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挖掘他们的禀赋、特长,并加以正确引导,为他们创造充分表现和发展的条件,这也是国外最早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因材施教已经成为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之一,教师既要细心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更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平衡发展。

1.2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马斯洛和罗杰斯是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该理论主张创新和自我实现能力,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考虑不同个体的具体需要。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是多层面的,按照所追求和满足的目标不同,人的多重需要构成一个从低到高呈三角形递进的序列系统。罗杰斯认为,人类本能具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一种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直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力。根据这一理论,每位学生都有各自有别于他人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动机,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这些个性化需要和学习动机,并依此划分等级进行分级教学,才能给予学生更加有效率、有针对性的指导。

1.3 “语言输入假说”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把学习者当前阶段的语言水平定义为i,下一阶段语言水平定义为i+1。此处的1是指当前语言水平与下一阶段语言水平之间的差距。只有学习i+1水平的语言知识,才能促进学习者语言的发展。如果学习者只接触已经掌握的知识或其接触的知识超出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则难以对学习者语言习得产生促进作用。语言输入的作用是激活人的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而语言习得机制被激活的必要條件是恰到好处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因此,可理解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决定因素,教师应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可理解的语言材料,而语言材料的可理解程度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以因材施教为基础的分级教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2 我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机制构建与实践

2.1 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级

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级是确保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新生入学后,学校统一组织入学英语测试,对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考核,根据测试成绩,并结合高考英语成绩,将新生分为A、B、C三个级别。入学英语测试和高考成绩的平均分排名在前15 %的学生为A级,这些同学英语基础比较优秀,已经掌握了2000以上的词汇量和基本的语音、语法等知识,英语的各项能力表现突出,适合学习难易程度较高的内容,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排名居中的70 %的学生为B级,这些学生英语基础一般,词汇量约在1200至2000之间,有一定的语音、语法等知识,英语的各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排名在后15 %的学生为C级,本校春考生和艺术类考生也归为此级,这些学生英语基础较弱,词汇量低于1200,语音、语法等知识薄弱,甚至达不到当前阶段的基本要求。对于不同级别采用动态管理,即随着学生后续测试成绩的变化实行升级或降级动态管理,同时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级别。

2.2 制订科学的分级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因材施教”是分级教学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智商、动机等因素分别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努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取得明显的学习成效,力求不同级别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和提高。因此,在实施分级教学活动之前,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确定好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并安排教师进行研讨、修改并最终定稿,然后报学校主管部门通过并实施。任课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改变以往一刀切的“大锅饭”式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级别学生的特点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2.3 选择适合的分级教学教材

选择适合的分级教学教材是确保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顺利开展的又一前提条件。教材提供教与学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分层教学的教材要遵循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促进各个级别的学生获取知识、习得技能,打好语言基础,提高交际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的不同需求。笔者所在学校在分层教学前,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研究讨论,最终选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一代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本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文件的精神,结合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编写的一套通用英语教材。《新一代大学英语》(发展篇)针对英语基础较好、英语需求较高的学生,于2015年出版。经过三年的使用,“发展篇”以其先进的编写理念和一流的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基础篇”与“提高篇”以“发展篇”的成功经验为基础,结合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学实际进行编写,为更多的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新一代大学英语》的基础篇、提高篇、发展篇有效贯彻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高校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教材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发展目标”,要求分阶段设计,既体现不同侧重,又实现循序渐进,支持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及学生特点安排教学。教材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兼顾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出的“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与“发展目标”教学要求为目标,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五级能力描述为参照,进行设计和编写,满足不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根据这套教材各个级别的特点,考虑各种因素与实际情况,我校决定A级学生学习“提高篇”,B级学生学习“发展篇”,C级学生学习“基础篇”。

2.4 建立规范的分级教学评价体系

我校综合新生入学英语测试和高考英语成绩,结合新生的英语基础及学习特点,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级别,制订了科学的分级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选择了适合的分级教学教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分级考核评价方式,建立起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方面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为辅。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线上、线下自主学习情况,阶段性测试及期末测试等进行评价,综合分析。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进度和效果等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之间可以就情境对话,角色扮演,音频、视频作业等进行相互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对不同级别学生所学习的语言知识,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能力,交际技能,学习目的、动机,学习方法和策略,思维判断能力等进行对应等级的评价。例如:按分级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对学习不同级别内容的学生做不同难度的测试,A级的学生要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B级的学生要求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C级的学生要求达到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在评价方式方面,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等。评价标准方面实现统一化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统一化评价是指在各个级别的阶段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中,用统一试题对学生学业进行客观定量评价。在个性化评价中则通过学生课堂表现、自主学习等情况进行主观定性评价。两种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全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校构建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多元评价体系,有效地激发了各层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各项语言技能日益提高。

3 大学英语分层教学面临的问题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和管理相当复杂,实践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分级方法问题。目前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三分法、两分法、“分级+模块法”等。这些方法都是依据高考英语成绩或入学测试成绩,或将二者相结合进行分级,偏重读写,忽略听说,忽视学生听、说能力和语言技能需求存在差异,因此这些分级方法、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与实践;其次是教师和教学资源优化开发问题。只有建立稳定的教学团队,实行团队合作,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只有合理开发教师资源,才能更好地解决分级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和高度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的提高和发展,因此開发和优化教师和教学资源尤为重要。最后是分级教学管理问题。分级教学管理过程非常复杂,对教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管理过程存在过于复杂化或过于简单化两个极端,教学管理的复杂程度使得很多倾向于分级教学改革的院校望而却步或中途不了了之,因此进行分级教学改革一定要迎难而上,持之以恒。

4 结语

我校构建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涵盖A、B、 C三个学生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级别,分级教材的选择以及分级教学与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针对学习不同级别课程的学生特点培养相应的语言运用能力,逐渐提高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考研英语的通过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升了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即使在改革过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诸多挑战,教学团队全体成员和学校相关部门还需继续探索与实践,迎难而上,推陈出新,将我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推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M]. New York:Longman,1983.

[2]朱亚玲,裴学梅. 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现状成因、研究对策的探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2):180-181.

[3]陈平,陈仕清. 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8(12):48-50.

[4]周芬芬.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研究[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90-98.

[5]佟琳琳.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拓展类课程建设的研究——以天津天狮学院为例 [J]. 校园英语,2017(6):73-75.

[6]李蜜.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7,4(52):197-198.

[ 作者简介 ]

魏再冉,男,山东德州人,山东华宇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英美文学、大学英语教学。

程雁,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华宇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跨文化传播。

[ 项目名称 ]

本文系山东华宇工学院课堂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大学英语》课改阶段性成果,编号:2021KG-53。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级大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