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工干部如何做好思政教育

2022-11-03 01:17周丽娟
南北桥 2022年13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工作

[ 摘要 ]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化的推广和发展、数字媒体的发展、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我国逐渐步入自媒体时代。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各行业和领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自媒体为宣传和推广工作、信息传递和共享利用等提供了技术和平台,能够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但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也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和数据,对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内部管理与管控工作以及思想教育等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就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学工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就如何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激发自媒体的优势,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等有所启示。

[ 关键词 ]

自媒体时代;高校;学工干部;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13.038

当前,我国已经逐渐步入信息时代和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自媒体得到了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各行业和领域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自媒体的发展对于高校管理工作以及发展来讲机遇和挑战并存,同时也推动了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要积极引导高校政治工作过好网络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同时要加强高校学工干部思政教育工作,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和自媒体,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确保自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有效发挥和体现,并强调持续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理念、内容、途径、方式、路径等的创新。

1 在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1.1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类平台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的应用,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机遇,促使自媒体优势的发挥,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和优化。首先,打破时空局限,拓展思政教育空间。自媒体具有开放性、及时性、信息传播范围广等特点,而且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传递者和创作者,借助自媒体平台,教师可以随时上传教学信息和资源,学生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和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广泛地获取信息和资源,打破了高校思想教育传统模式在时空方面的局限性,拓展了思政教育空间,有助于实现各项有利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利用,实现了这些资源和信息大范围的传播,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和知识体系,增强了思政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范围,提高了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其次,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增强思政教育的互动性。自媒体的信息传播和传递能力强,具有双向互动性的特点,几乎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在自媒体时代,学生个体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和提供者,自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科学应用,极大地增强了教育过程的互动性,为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也方便教师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可利用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平等自由地交流。最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借助自媒体平台可实现微课教学、线上线下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和直播教学等,增强了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带给了学生更好的课程体验,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1.2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对思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将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充分的认识到网络双刃剑的特性。而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各项挑战,主要是因为以下因素导致的。首先,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受网络开放性、双向互动性、虚拟性等的影响,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再加上网络监督和自媒体管理机制不健全,很多人在言论自由的同时不遵守自媒体管理制度,而且很多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错误观点、负面信息、不良思想和论断等影响,甚至成为不良信息、负面思想的传播者,如在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传播一些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不利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甚至会诱发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导致一些违法乱纪等事件的出现。而高校持续加强思政教育,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指导,确保其在使用网络的时候能够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构建良好和谐的网络环境,尽可能地降低网络负面舆情造成的影响。但很多学生的自制力不强,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甚至遭受网络诈骗等,在网络中迷失自我,这些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关注点。其次,教育者权威受到挑战。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更好地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和权威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自媒体时代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源的渠道以及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但很容易出现学生根据兴趣接收思政信息的情况,只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不重视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且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态缺乏有效的把握,当学生过度依赖自媒体教学的时候,在课程上就容易出现开小差、不积极、不主动甚至是不配合的情况,长期缺乏教师的科学引导和指导,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不利的,学生更容易受到一些负面信息和思想的影响。

2 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

2.1 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开放、协同及主体间性教育观念

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要正确地看待和利用网络和自媒体,要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确保自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有效发挥和体现,持续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理念、内容、途径、方式、路径等的创新。首先,利用网络教育的开放性。强调科学运用自媒体平台进行教学,以有效拓宽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和丰富思政教育的形式,实现各项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利用,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在自媒体平台上传一些教学资源,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和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广泛地获取信息和资源,随时随地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去学习和获取思政资讯。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教师要为学生推送有利的教学资源,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识别不良信息和内容,尽可能规避自媒体平台上错误观点、负面信息、不良思想和论断等对学生成长和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凸显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需要强化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沟通,自媒体的发展能够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需要构建师生间平等自由交流的关系,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积极自主地学习。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和特点,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最后,要全面认知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要创新教育开放、协同及主体间性教育观念,提高思政教育信息化水平,借助自媒体平台和技术,实现更大范围的思政教育,扩大教育工作以及一系列活动的影响面和覆盖面;强调借助网络平台,持续扩大高校思政教育的领域,整合相关資源信息,增强思政教育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要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网络资源协同的思政教育模式,方便思政教育以及交流讨论等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同时,强调借助自媒体平台大范围的宣传、推广、组织,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借助网络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大数据等技术,量化分析收集到的有关学生思想的信息,在互动交流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借助自媒体平台吸引学生和干部积极参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讨论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弘扬新风正气等。

2.2 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要基于网络平台和自媒体平台,结合实际教育工作的需要,持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搭建,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和实施提供科学支撑。例如:借助信息技术和自媒体平台,创设智能教师,借助微博、公众号、抖音等,实现思政教育内容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教学,在该系统平台内学生也能更方便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还可以创建班级微信群等,随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就时政热点问题、社会上的重大事件等开展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讨论。此外,还可以利用微课、微视频、直播、动漫等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高校思政教育,使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受时空限制,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3 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双刃剑的特性,重视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并促使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更好地迎接自媒体给思政教育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首先,需要保证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牢牢把握当前网络的发展形势,紧贴学生的认知特点等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努力打造一个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舆论环境。强调在思政教育工作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各类信息进行选择、分析、判断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其在借助网络和自媒体平台庞大信息的时候,能够识别和判断哪些是不良信息,规避不良信息造成的影响,以免在网络下迷失自我。其次,强调通过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网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网络自学和网络自律能力,促使其在面对网络信息的时候,能够对其进行辩证的思考和分析,日常坚持做到不传播不健康信息、不参与引导负面舆论、正确对待和使用互联网。最后,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合理地加入网络安全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律法规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适当地增设这方面的通识课程,引导学生在网络中自觉规范言行举止,理性准确地分析舆情,自觉地传播正能量信息,规避负面舆情、不良信息、极端事件造成的影响。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维意识,将热点事件、问题、话题、案例与思政教学融合,在课程上讨论和分析网络热点、社会热点、网络舆情,在拓宽高校思政教育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做到对错误观念不传播、不推广、不捏造。通过加大对学生网络中的知、情、意、信、行等各个方面的科学引导和正确指导,促使学生能够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看待和分析网络舆情,坚定理想信念,规避网络舆情中的恶意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2.4 加强自媒体环境监督管理

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是双面的,为有效规避一系列负面影响及其造成的损失,在思政教育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和学生科学引导之余,还需要认真做好自媒体环境监督等一系列工作,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环境。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自媒体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密切关注学生的网络浏览记录和思想动态,针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心理等进行及时纠正。要定期检查网络平台,及时删除不良信息,并加强学生发布消息账号的有效管理,对于传播不健康内容的實施封号处理。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以确保学生能够自觉规范自身的上网行为和言行举止,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关,做到不传播、不发布不健康的内容。还要作出正面的舆论引导,教师等要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在网络中宣传先进的文化和思想,维护高校思想阵地不受网络负面信息的侵染。此外,还需要提高网络安全技术防护,铸造一道坚固的网络安全堤坝,有效防治网络陷阱、网络信息泄露等一系列问题。

3 结语

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也推动着单位组织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手段等的创新和发展。自媒体的发展,在简便和丰富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存在更严重的网络舆情以及思政教育方面的问题,不健康、负面的网络舆情和上网行为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高校学工干部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在激发和提高学工干部责任意识,强化政治观念,坚定理想信念,规避不良思想的影响,减少不规范行为和违法乱纪行为等方面作用突出。新时期,高校学工干部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牢牢把握自媒体时代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强调科学利用自媒体平台和计算机网络工具开展网络政治工作,同时也强调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促使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以实现更高标准和目标的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翟颖. 自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干部网络思想引领话语权的四重构建[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9):146-148.

[2]张晓丽. 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构建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11):105-106.

[3]吴志鹏.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创新分析[J]. 吉林教育,2020(32):42-43.

[4]王昕. 自媒体时代中学生思政教育创新路径浅析[J]. 基础教育论坛,2019(33):59-60.

[5]掌海啸.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策略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6):56-57.

[ 作者简介 ]

周丽娟,女,宁夏青铜峡人,银川能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