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党史教育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培养策略

2022-11-03 00:20宋昆宇王高萍
南北桥 2022年13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党史教育

宋昆宇 王高萍

[ 摘要 ]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党史学习教育对于青年来说十分有必要,运用党史对青年进行教育和引领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树立理想信念。本文从党史教育对青年理想信念培养的重要意义展开,分析现阶段党史教育在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党史教育、促进青年树立理想信念的培养策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让他们能够切实地做到“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积极地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的好青年。

[ 关键词 ]

党史教育;青年;理想信念;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13.021

1 党史教育对青年理想信念培养的重要意义

党史不仅记载着党百年以来的奋斗历程,更重要的是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而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践行者,有必要让青年在接受党的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中将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四个重要历史时期取得的历史成就了然于胸并奋勇前行,党史教育促进青年树立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深入研究和开展如何通过党史教育促进青年树立理想信念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党的历史研究需要以特定的视角去看待,不同年龄段的党员干部对党史观察和学习的角度不同,事物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特有属性,青年人更需要专门性的党史学习。青年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又处于培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至关重要,让青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孜孜不倦地研究历史经验与规律,必将扩宽党史教育的维度、促使青年真正做到明理、增信、崇德以及力行,将党的事业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另一方面,党史是助力青年成长成才的丰厚精神养料,学习党史可以让青年更加深刻地知道从哪里来,党史更是指导青年学会如何做人做事的方法论。学懂、弄通党史,有助于青年在党史中汲取干事创业的智慧、筑牢信仰根基以及涵养精神品格,使每一名青年在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红色知识,同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让党史教育真正在青年的头脑中为树立理想信念生根发芽,做到“学党史、知方向、践行动”。基于此,在推进党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持续加强党史教育促进青年树立理想信念策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让青年在学术浓厚和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党史教育知识。

2 现阶段党史教育在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可以发现,当前很多青年在党史教育中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效果不佳,存在一些有礙正确价值观确立和发展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之策,现将上述问题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接受党史教育的时间短,无法激发学习热情

根据相关的走访调研发现,很多单位及其党组织没有持续对青年进行党史教育,使得一部分青年党员干部因为接受党史教育时间短而缺少学习党史知识的热情。这个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暴露了相关党史教育组织者或管理者对青年党史教育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青年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教育知识的积极性。此类问题主要体现在青年日常学习党史知识的各个环节。比如,有的青年党员干部认为党史学习教育耽误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仅在党支部举办的党史教育讲座上听听课即可,更有甚者直接不参加相关活动,认为教育活动的授课内容枯燥,时间也不长,自行应付学习即可。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党史教育时间不足的问题,减少了青年努力学习的动力。

2.2 部分党史教育的内容存在碎片化、零散化问题

调研显示,虽然大多数单位的党组织都能够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也组织举办了很多场专项化的党史教育课程,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党史教育中课程内容不系统规范,存在碎片化和零散化的问题。具体来说,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在于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党课讲授者的组织协调和学术能力存在问题。而在问题的表现上,这种碎片化和零散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有的党员干部表示,听完党史教育课程之后,感觉教师的授课内容很有学术水平,但超过了自己的接受能力范围,有些内容没有听懂,无法在头脑中对党的相关阶段历史知识形成完整清晰的脉络,导致后来再听到相关知识的时候还是不能活学活用。所以,从上述一些青年党员干部的学习情况可以看出,这就是零散化和碎片化的记忆知识产生的不良后果。

2.3 党史教育的形式对于青年来说缺乏具体性与创新性

尽管党史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党史教育的工作人员也能尽量采取更多的形式来开展活动,但现阶段还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一些党史教育的形式对于青年来说缺乏具体性与创新性。这个问题不仅让青年党员干部在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乏兴趣,也使其在学习党史教育具体知识的时候感到十分困难。具体而言,多数党史教育书籍没有考虑到青年的认知特点,青年党员干部对党史教育课程当中一些宏观或者微观的知识内容理解不上去,更难以消化和发扬其中蕴含的思想精神。这主要是因为青年往往从感性出发,希望看到一些生动与活泼的历史,以往采取的章、节、目的体系不能较好地满足青年的学习兴趣,同时一些党史教育的形式缺乏具体的讲解和实现方式的灵活创新,也就是说,教育活动的组织引导者没有将比较抽象和宏观的党史知识通过创造性的讲授形式具体地表现出来,致使青年在学习党史教育时难以取得更好的学习体验,长此以往,必将不利于其进一步深刻领悟党史知识内容和真谛。

3 完善党史教育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培养策略

3.1 突出组织化,做到青年党史教育的常态化与持续性

针对一些青年接受党史教育的时间短而无法激发学习热情的问题,首要的解决之策就是要突出政治引领、加强青年党史教育的组织领导、统筹谋划青年党史教育的实施、制定详细的青年党史教育方案等,要使党史教育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培养具有牢固的组织保障,进而让党史教育在常态化与持续化的轨道上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具体而言,一方面,加强党史教育对青年理想信念培养的重视程度,此时需要建立起常态化与长效化制度机制,成立针对青年的党史教育领导小组,让正确党史观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地树立起来,让广大青年能够学会抽丝剥茧,提炼重要启示和规律性认识,以便在日常学习和专题学习中不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同时,还要学会低下身子,倾听青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样才会在开展党史教育的过程中瞄准重点。另一方面,在上述有力的组织保障支撑之下,在对青年进行党史教育之时还应懂得融入日常、抓在日常,做到常学常新、常学常悟和常学常得,推动党史教育向广度扩展、向深度挖掘以及向深处发力,这样才会解决青年接受党史教育的时间短、无法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实际问题,进而为持续化的党史教育不断助力。比如开展集中性、经常性与深刻性兼顾的党史教育课堂,将百年前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的追求真理与燃烧理想的党史知识融入主题团日、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日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广大青年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学懂党史知识与坚定理想信念。

3.2 依托学习阵地,加强党史教育培养青年理想信念的全面性

面对部分党史教育的内容存在碎片化、零散化的现实问题,应该依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进行线上云端与线下现场党史教育,以及搭建党史教育基地等学习阵地,打造出系统化与全面性的党史教育,重点在于抓住青年在党史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和相应的突破重点,在引发青年思考、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培育青年主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意识。在这个层面上,应该清晰地明确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相应责任与作用,以及党史教育的“路线图”,推动青年在党史教育中更好地明确目标、找准方向。为了能够给各位青年提供系统性的党史知识,有必要与“青年大学习”“党史天天学”等活动相互结合。比如,为了深入推进青年党史宣传教育走深、走实,可以定期邀请党校的党史教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将许多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党的历史故事分成具有理论体系的专题,并针对不同的专题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授课效果。可以从与青年相关的生动故事入手,既要讲清楚前因后果,又要讲清来龙去脉,做到党史教育的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此外,在教育基地开展党史教育时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载体将青年受众的互动体验融入其中,贯穿“一幅图胜过万卷书、一次体验胜过千言万语”的理念,借助科技的可视化技术,在“全息投影、裸眼VI”等氛围之中跟随一帧帧图片与一段段声音重温党的百年历史,进而推进党史教育入脑与入心。

3.3 找准契合点,创新党史教育培养青年理想信念的形式

为了能够让党史教育的形式增加具体性与创新性,首先就要在党史教育的题材选择上注重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换言之,在宏观层面上侧重党史教育的逻辑清晰、目标明确,即提纲挈领地讲清楚党的历史发展主题与主线,而在微观层面则要讲好党史的缘由,真正让青年在内心深处学懂、弄清为何要学习党史、如何学好党史。展开来说,在宏观的党史教育层面,应该以“整个党的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唯有如此,才能让青年在内心深处真正地理解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轨迹,才会更加坚定理念信念及树立起干事创业的万丈豪情。在微觀视角下,创新党史教育培养青年理想信念的形式,就是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进行细致化、系统化的讲解,以及通过情境化、沉浸式方式解读红色诗词、红色歌曲、红色家书等,多维度展现内涵丰富的党史知识。又如,可以借助“面壁十年图破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等诗词引导青年体会与传承爱国精神、长征精神;还可以讲解结构分明与意境高远的《红船情》、抒情与激情相结合的《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让青年在催人奋进的红色歌曲中唤醒红色记忆;也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展示和讲授分析老一辈革命家所撰写的红色家书,让青年们看到优秀党员是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的过程,使他们进一步感悟到共产党人的坚守大义和使命担当。通过上述找准契合点、党史教育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创新形式能更好地激励广大青年不忘初心、阔步前行。

4 结论

综上所述,党史学习教育对于青年来说是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尽管现阶段仍存在一些青年受党史教育时间短而无法激发学习热情、部分党史教育的内容存在碎片化、零散化的问题,以及一些党史教育的形式对于青年来说缺乏具体性与创新性等三个方面的常见问题,但通过突出组织化,做到青年党史教育的常态化与持续性;依托学习阵地,加强党史教育培养青年理想信念的全面性;找准契合点,创新党史教育培养青年理想信念的形式三个方面的有效策略,就一定能够让党史教育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新的高度,从而更好地提升广大青年的爱党爱国之情以及形成和发展其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真正地做到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和更加坚定自身的理念信念。

参考文献

[1]冯留建. 新时代青年党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J]. 人民论坛,2021(26):58.

[2]陈欣,王秀成. 试论党史教育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培养[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1,31(4):9.

[3]张岩,唐洪鹏,李新纲. 雷锋精神融入高校党外青年学生党史教育路径探析[J].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21,42(2):42.

[4]魏扬明. 新时代高校加强党史教育的意义及路径研究[J]. 吉林教育,2021(32):6.

[5]王浩. 浅析新时代如何加强青年学生党史教育[J]. 决策探索(中),2021(12):50.

[6]黄兆萍. 论党史教育对青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四维涵养作用[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5(5):6.

[7]刘思南,李朝阳. 青年党史教育常态化开展三维论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6):50.

[8]张馨月. 党史教育融入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探索[J]. 成才,2021(15):22.

[9]项珺婧. 加强青年党史教育要突出“四化”原则[J]. 中国共青团,2021(12):20.

[10]姚传江. 强化青年党员党史教育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J]. 青年与社会,2019(9):24.

[11]李兵兵,王军福. 新形势下加强青年学生党史教育的路径分析[J]. 知识文库,2018(14):200.

[ 作者简介 ]

宋昆宇,男,江西吉安人,中共吉安市委党校,助教,本科,研究方向:党史。

王高萍,女,江西萍乡人,中共吉安市委党校,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政治学。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党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题解教育『三问』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