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与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2-11-03 09:45周茜
南北桥 2022年13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金融绿色

[ 摘要 ]

“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提出的核心概念。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金融业协调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尽管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因此,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企业发展理念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金融业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从而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各产业转型,对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期望对进一步推动相关行业的科学研究有所启示。

[ 关键词 ]

绿色金融;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13.028

在新时期,金融业需要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需要增强绿色金融意识,关注“绿色低碳经济”。毫无疑问,要完成真正的“绿色金融”,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并非易事。根据实际状况分析,当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分析在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关策略,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更好地发展。

1 现如今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所遭遇的问题分析

1.1 经营管理理念与经营目标有待改善

银行等金融企业在其经营管理理念和目标中都非常重视股东利益的利润最大化,绿色金融的发展也因此遭遇了价值缺失的问题。我国从事绿色环保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但缺乏科学合理的融资方式。因此,他们只能选择私人借贷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也使银行等金融企业失去了制约和把控这类公司发展的功能。

1.2 公司结构不完善

绿色金融的增长欠缺安全性。放眼世界,许多业界知名的金融机构明确提出了“协调发展”的价值核心思想,创建了自己的自然环境工作部门、自然环境整治理念和自然环境执行联合会。上述工作部门或个人在金融企业拓展业务时,享有一票否决权或工作监督权。然而,我国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不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细节,也缺乏相关的责任机构。因此,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1.3 专业产品、专业人才、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

在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建设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研究、环境保护与节能计算、生态环境保护、对环保和节能产业最新政策和规范的响应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相關技术标准和法规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此外,现阶段部分人才结构不符合绿色金融项目实施和环境保护评估的规定,绿色金融产品的服务类型没有详细规定。虽然一些银行在绿色金融行业开展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在产品研发和营销推广方面积累了相应的工作经验,但相关细节仍有待完善。

2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述

2.1 绿色金融可以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对社会资源可持续综合利用的贡献已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根据综合案例分析报告看出,制定绿色财务管理决策可以为改善和配置自然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不仅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可以为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创新发展创造更加多元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绿色金融还有利于缓解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主要矛盾,帮助企业运用合理合法的技术手段规避风险,促进区域产业布局的改善和调整。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传统金融业逐渐向绿色金融转变,金融企业的绿色环保理念和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理念得到强化。这种转变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精益生产模式和生产流程的转变上,这将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基于宏观经济分析,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关键前提。因此,“绿色金融”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2.2 促进产业、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自然资源配置,促进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于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相应的产业链将呈现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趋势。总体而言,绿色金融能够正确引导社会发展资金流入,从而促进产业布局调整和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聚集营运资金支持相应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这一进程的支持作用不容低估。根据宏观经济分析,在绿色金融的直接影响下,“绿色产业”还将产生规模经济,促进人力资本、企业产品及其流程的空间迁移,从而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快速发展。在上述变化的直接影响下,市场体系可能更加健全,政府主管部门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增加了新的可能性运用,支持中小企业运用合法合理的手段规避经营风险,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在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下,中国传统的银行业逐渐向“绿色金融”转型;而随着技术转型,传统金融机构的绿色环境理念和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理念进一步完善。而这些变化的效果最后也将反映到企业精益生产模式和生产流程的改革上。此外,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于改善现阶段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可以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条件下,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相应的努力。

3 快速发展绿色金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战略分析

3.1 加强金融业队伍建设

金融企业要想快速发展绿色金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必须加强金融产业队伍建设。这项任务是改善和实施各种任务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在各类绿色金融企业产品的研发和营销推广中,必须选择具有足够工作经验的项目经理及其财务分析师,为特殊企业产品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方案,以确保在绿色金融业务范围内及时实现相应的人才储备。在此基础上,中国金融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绿色金融企业的相互合作,确保在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层面得到相应的支持。只有严格遵守规范,落实相关规定,才能在产业升级的新趋势下促进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

3.2 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

绿色金融企业的产品创新也是相应行业实际操作中必须特别关注的一小部分工作。最常见的方式是推出绿色债券投资,不仅能发挥市场经济在监督和保护公司室内环境义务方面的作用,还能发挥销售市场的引导作用。在评估和上市时,企业必须将生态和环境保护义务的实际履行情况纳入分析和管理体系,以限制公司的个人行为。在此基础上,公司必须高度重视绿色债券企业产品的推出,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更多低成本、长使用周期的流动资金。这方面的具体操作也可以彻底解决公司主导的生态保护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最后,巨灾保险和绿色衍生品的持续改进也是金融机构应该认真实施的一小部分。改善金融产品对生态环境治理和自然环境风险的管理,可以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生态环境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推广绿色信贷政策

绿色信贷的实施可以为未来绿色低碳技术、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金融机构可以在相应领域的实际操作中尝试制定多元化的贷款政策。关键是要降低经济资本占用指标值,优化银行信贷业务规模,优化贷款利率,加大对绿色环保项目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必须努力解决生产过剩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公司的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因此,金融机构应该限制污染室内环境的工程项目的基本建设数量。如果将外部环境纳入风险评估和贷款审查体系,将有助于防范相应的风险。

4 我国实施绿色金融的必要性分析

4.1 从自然生态来看

虽然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在高度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首先,中国正处于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GDP的快速增长,粗放型生产过程以相对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生态平衡破坏为代价,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过于依赖社会经济发展数量的增加,忽视了社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二是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够发达。从产品出口来看,国内出口商品主要是原辅材料和半成品加工。这种出口方式会给生态资源带来沉重负担。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和人力资源的改善以及总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污染物的快速增加,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越来越重的负担。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口增长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便会进一步损坏自然生态环境。一些地区政府为了一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考量外部环境因素开展整修,建设损坏自然生态环境。上述因素导致国内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因此中国现阶段执行绿色金融政策尤为迫切。首先,在现阶段必须通过大量的周转资金来保护生态环境和治理污染物。这部分周转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但当前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缺口巨大。因此,需要绿色金融体系适合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填补流动性缺口。其次,能源危机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应该积极解决生态资源问题,应对当前的能源危机。现阶段我国电力能源利用效率低,消耗严重,面临电力能源短缺的问题。为了应对能源危机,我国需要足够的营运资金作为后盾。一方面,提高電能在生产、制造和管理中的利用效率,开发节能环保产品;另一方面,将绿色金融应用于太阳能、核能和风能等电能开发消耗较大的方面。这种发展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保证流动资金的回报,进而促进金融业的绿色协调发展。

4.2 从经济发展来看

从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角度来看,自然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损失方面,高收入国家远远低于低收入国家,矿产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损失甚至降至零。然而,由于商品交换、货币和资产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业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是国家社会经济的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利用金融技术影响自然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方案是未来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4.3 从金融机构自身来看

首先,金融业的未来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1994年,国务院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了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地位。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明确的发展战略规划,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金融业繁荣和未来发展的根本原因。作为特殊的公司类型,金融机构还应考虑其运营的安全风险和利润环境风险。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和环境规划署的金融服务和自律组织UNEPFI指出了这一趋势背后的原因:①不良的室内环境表现会降低金融证券客户的盈利能力,最终严重危及债务安全,提高客户还款的安全风险,或增加保险公司理赔的概率;②大量与室内环境有关的情况正在或可能对金融业产生重大影响;③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可以减少资源和材料的损失,如电力损失、差旅费、办公用纸等,可以节约成本,甚至提高效益;④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建立了与室内环境相关的内部安全风险管理流程,以评估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安全风险,并最终防止环境污染的基础丧失;⑤金融机构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客户、员工甚至群众,逐渐提出金融机构对室内环境的需求,甚至立即质疑金融机构投资的具体原因和环境影响。由此可见,环境污染问题不仅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也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能否扬长避短,取决于金融机构能否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以适应绿色发展的战略规划。

5 结语

总体而言,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金融企业自身快速发展的必然需要和发展趋势。在现阶段,我国首先应创建全中国的绿色价值观,提高整个社会对绿色价值观的理解,提高对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其次,要参考海外调研、分析和实际行动的经验,根据中国的实际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分析和具体实施行动。

参考文献

[1]刘华珂,何春.绿色金融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检验:来自中国272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投资研究,2021,40(7):37-52.

[2]周韩梅,黎涛瑞.绿色金融、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J].当代金融研究,2021(增刊2):37-49.

[3] 赵雨丝.浅析绿色金融与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J].上海商业,2021(23):24-25.

[4]雷汉云,王旭霞.环境污染、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统计与决策,2020,36(15):18-22.

[5]蔡宗朝,夏征.绿色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9,39(4):78-81.

[6]迟腾,徐佳明,闵泓喻.绿色金融体系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21(12)179-181.

[ 作者简介 ]

周茜,女,海南海口人,肇庆开放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金融绿色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绿色低碳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