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2022-11-03 15:27熊柏祥
南北桥 2022年13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院校管理

[ 摘要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办学规模,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相较于过去都有着明显的提升和进步。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高专院校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越来越多的院校采用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手段,逐渐下移工作重心,创造出校院两级管理工作局面。基于此,文章首先就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内涵进行了概述,深入分析了高职高专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效率质量的主要策略措施。

[ 关键词 ]

高职高专;学生管理;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13.043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校院两级管理本质上是为了鼓励院校、院部积极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全面系统化地开展管理工作。一方面,校级的管理利用国家相关教育方针、政策指导,加强对学生的宏观管控;另一方面,院部的管理则是对院校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校规校纪进行有效的贯彻落实,充分立足院部发展的实际需要,与时俱进,革新优化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及教学目标。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两种不良的教学现状:第一,院部任由学生自由发展,没有对其行为进行管控;第二,以上级命令为指引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没有充分凸显出自身的管理特色。

1 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概述

高职高专院校要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必须正确看待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深入分析其内涵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意识到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第一,高职高专要准确定位学生管理工作,迎合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传统关系,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管是教学工作还是学生管理工作,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为其提供多元化的服务,这样的管理定位响应了国家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号召。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当前社会,大多数学生家长也会认为学生成绩不好就会就读高职高专,因此对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存在一定的歧视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高专的生源质量较低。

第二,有效明确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要转变自身传统滞后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对于人才发展的实际需要,转变错误认知,准确定位工作目标。具体而言,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管理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闹事、不出事即可,这样的管理工作是消极的,忽略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全新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教师不仅仅要保证院校秩序,同时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明确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尊重并理解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 高职高专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一些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但从整体上来看,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当前工作现状不理想、不乐观。第一,生源质量较差,无法有效提升。生源质量不仅仅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不良影响,社会及家庭的认知、院校本身的不重视以及学生的错误理念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生源质量偏低的不良现象;第二,教师缺乏对管理理念的正确认知。所谓学生管理工作,顾名思义其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一系列管理工作。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定位,甚至严重错位。部分教师没有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尊重学生,也没有激发自身的自主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第三,缺乏高超的管理手段、管理模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教学理念还是管理手段,都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革优化。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高专的学生思维十分活跃,但并没有树立起健全完善的价值理念,尤其是当前社会,传统理念与现代理念的碰撞、多元文化思想的渗透,都使得学生的个性特征、思维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工作要发挥其本身的价值作用,也必须与时俱进,紧密围绕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变革创新。

3 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效率质量的主要策略措施

3.1 明确学生管理的工作中心,实现以人为本的柔性化管理

我们可以将学生管理工作划分为以下三个类别。第一,常规工作。常规工作指的是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性工作,包括行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等。第二,重点工作。这一工作会基于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体现差异化的特征,具体而言:大一阶段的学生要快速适应新环境、新学校,转变自身的专业思想认知并学习全新的学习方法、学习模式;大二阶段的学生要积极考取英语三级证书及计算机二级证书,同时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大三阶段的学生则应当为自身的就业发展做好准备,高职高专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高职高专院校重点工作的内容也有着一定的差异,必须充分立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情況及职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明确重点工作。第三特色工作。各院部要充分立足专业教学的特征,积极组织开展多元化的特色活动,如文体活动,也可以基于现实需求,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等。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常规工作要贯彻落实到日常管理中,重点工作要着重分析、重点开展,特色工作则要由专人来组织。对这三者我们可以理解为,常规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起点,重点工作则是中心,而特色工作是精髓所在。不管是何种工作都应当以学生为主,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发挥示范典型的功能效用,切实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具体而言,高职高专院校可以设立三好学生、优秀干部、进步奖、积极分子奖、就业积极分子奖等相关的荣誉,对在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具有明显进步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全校范围内树立起学生典型,鼓励其他学生以此为榜样,不断端正自身的言行举止,提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刚性到柔性、感性到理性的有效转变。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创新发展,为其后期的有效就业夯实基础。

3.2 基于教学目标,构建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

3.2.1 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目标

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否实现稳定有效的就业发展,能否快速适应社会企业的岗位工作,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同时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作用,发动教职员工的关系网,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明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同时将学生的信息传递给企业,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就业途径。基于现实情况,搭建起健全高效的就业基地,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而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应当意识到自身的潜能优势,准确定位自身职业,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树立起积极正确的就业目标。

3.2.2 设置科学合理的班级考核率

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充分立足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重难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估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置班级合格率,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高素质、高水平,成为技能型、应用型优秀人才。具体而言,管理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即考试通过率、英语三级通过率、计算机二级通过率、课程合格率、学位证书、毕业证书获得率等。当学生完成一个目标时就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如果班级中的某一个学生全部达标,此时则要对班主任进行奖励,可以通过提高其薪酬待遇、职称评优、职位晋升等方式方法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整个班级也应当被评为先进班级。

3.2.3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运行保障机制

要切实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必须以强有力运行保障机制作为前提和基础。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贯彻落实学校制定的一系列校规校纪,还应当在班级范围内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采用切实可行的策略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同时针对管理工作中涉及的活动经费,也要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将记账与出纳分离开来,切实提高经费管理的效率。与此同时,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使所有教师都充分意识到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并全身心投入其中,按照校规校纪、规章制度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并做好相应的档案记录,实现办事流程有理有据、有档可查。

3.3 树立良好学习榜样,发挥学生典型的辐射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以将院校看作是一个大集体、小社会,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会存在多元化的关系,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与其他同学保持着朋友关系,他们不仅仅是学习伙伴,也是成长过程中的朋友。不管是教师、优秀学生还是普通学生,都是校园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一些优秀学生是联系其他学生与教师的关键纽带,其发挥的作用价值是教师无法取代的。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当加强对其的关心爱护,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手段激发优秀学生的价值作用,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校园范围内大力宣传优秀学生的光荣事迹,不断扩大其校园影响力,从而发挥学生典型的辐射作用,对普通学生进行熏陶感化。

3.4 创设管理平台,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4.1 建立年级主任负责制的教学管理平台

高职高专院校的扩招增加了在校学生的数量,班级数量、容量也随之扩大。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每一个年级都应当选派一名有责任心、有高超管理能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担任年级主任,对整个年级的事务性工作、管理性工作全面负责,明确职权范围,确保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不会出现相互推诿、推卸责任的不良现象。与此同时,年级主任也要充分发挥自主性,激发工作热情,对本年级的教师、学生进行综合指导,全面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3.4.2 建立班主任的量化管理工作平台

量化管理工作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量化,将实际内容落到实处,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活动、每个月召开一次班会、每周与学生谈心一次、每周要到班里听课一次、每周要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一次、每周要检查学生宿舍一次、每周要解决学生的一个实际问题、每一学期都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班主任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从多个方面关心爱护学生,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的学生管理工作应当明确学生管理的工作中心,实现以人为本的柔性化管理,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班级考核率,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运行保障机制,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发挥学生典型的辐射作用,建立年级主任负责制的教学管理平台、班主任的量化管理工作平台、学生自我管理平台,切实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秋. 当前形势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及模式研究分析[J]. 2022(8):12.

[2]张得志. 高职高专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探析[J]. 商情,2020(2):25.

[3]张芳豫.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探究[J]. 創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4):2.

[4]阳振忠.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办法[J]. 2020(5):16-17.

[5]邢国荣. 高职高专院校在特殊时期期间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J]. 新丝路上旬,2020(9):1.

[6]王震.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宿舍管理体系现状与改进[J]. 科教导刊,2020(28):2.

[7]邓惠良. 新时代依法治校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 2020(2):22;24.

[8]陈军.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建议探讨[J]. 大学,2021(10):3.

[9]余泓,刘成宾.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及模式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4):287-288.

[ 作者简介 ]

熊柏祥,男,湖北咸宁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本科,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院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