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酒水知识与调酒技能》课程思政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03 03:53方堃
南北桥 2022年13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 摘要 ]

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育训并举,要重视立德树人,遵循落实“六个下功夫”。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构建理论教学与思想引领双元结构,采用灵活编制教学设计,科学、系统地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等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创新意识、自学能力、职业道德等职业精神,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尝试,实现协同育人。

[ 關键词 ]

课程思政;酒水知识与调酒技能;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13.048

1 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新使命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与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要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坚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强调形成一种课程思政的课程观,同时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不能被取代。科学的课程思政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课程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相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因子融入课程之中,丰富专业课内涵,挖掘其育人价值,拓展其教育教学功能。

2 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现存困境及课程解析

2.1 课程思政内涵与建设要求

课程思政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设计及实施紧密结合,目的在于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基因式”地融入专业课程,将教书育人的要求落实在课堂教学上。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涉及职业态度、职业价值观、职业操守等职业素质教育要求,是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的“切入点”。

课程思政是强调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梳理与提炼,思考如何针对学生学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才能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思考如何在专业课考核中融合学生职业技能水平掌握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建设要求。

2.2 课程思政存在困境

2.2.1 专业授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薄弱

“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负责密切对接职业岗位,将岗位要求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备从事企业真实岗位的能力,侧重经济效益产出;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政课程完成,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此类观点不绝于耳。近年来,少数教育者“迫于生计而传道、并非因信仰而育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核心原因是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薄弱。

2.2.2 专业授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薄弱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没有经过系统性、专业性思政教育的培训,导致其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薄弱。在课程思政教育表现出“迎合化”“生搬硬套”等简单形式,生硬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组合。学生难以获得耳目一新的体验感、茅塞顿开的收获感、酣畅淋漓的满足感,难以形成同频共振的使命感和躬行实践的成就感。

2.3 酒水知识与调酒技能课程解析

酒水知识与调酒技能课程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从事餐饮企业与酒店酒吧岗位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课程。本课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注重教育与引导学生崇尚勤劳肯干、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培育学生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项目策划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

酒水知识与调酒技能课程通过改革,组建校企创新教学团队,积极推动课程创新改革教学目标实现。校企教师参与多渠道、多层面思政教育培训,主动树立思政教育意识,坚持“立德树人”,杜绝与思政教育“拉错调、讲跑调、唱反调”。课程教学团队通过与校内思政教育老师围绕社会热点话题与国内外社会政治环境发展变化,研讨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切入点,规划设计课程思政内容,协同促进课程思政内容的深度开发等等。通过与课程校外合作企业、酒吧经营者探讨“满意加惊喜”的服务理念,“诚信为本、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与业界资深调酒师交流精益求进的工匠精神等,多渠道、多角度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结合本课程特点、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形成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契合。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建设要求,酒水知识与调酒技能属于管理学专业课程,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主动关注社会热点与现实问题,学会理性分析与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形成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3 创新设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3.1 构建“共同性”理论教学与思想引领双元的课程内容

梳理酒水知识与调酒技能课程教学内容对接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见表1),将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统一,将课程思政知识与专业课程知识创新融合。例如: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创新鸡尾酒与主题酒会策划时,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反思、通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作为鸡尾酒创意来源,利用中国经典白酒创新设计 “醉清风”“夜长安”等体现中国元素的鸡尾酒,通过此活动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民族文化自豪感,强化学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意识。

3.2 突出重点、灵活多样地编制教学设计

酒水知识与调酒技能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严格遵循个体认知发展规律。通过科学把握、抓住核心,深度挖掘、突出重点,系统设计、确保质效,等等办法,促进专业课程内容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酒水知识与调酒技能课程授课对象是大二学生,他们基本形成了职业观念。本课程的思政教育侧重点相应地向职业认同转移,创新地将社会热点案例与专业课程知识相结合。比如,讲授“酒水知识”教学内容时,以中国著名白酒品牌“茅台”为例,引导学生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形成民族自豪感。

本课程协同合作企业开发活页式新形态教材。随着社会环境变化适时将思政元素分层次、有取舍地融入活页式教材对应的章节及知识点。以“酒吧运营管理”教学内容为例。根据2020年7月国务院会议提出“对首次创业并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可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的时事要闻,教材对应设立任务情境:小陈在某五星级酒店酒吧工作两年后,想与朋友回家乡合伙开一間酒吧。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乡酒吧的发展情况及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小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学生跟据课程内容,分小组讨论并形成酒吧调研方案,对不同类型酒吧的运营现状进行调研,编制调研报告并互相分享。再比如,教师以“国务院推出若干举措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强化创业意识与创新精神,结合国内消费市场繁荣发展现状,树立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信心,实现“循序渐进式”职业素养成长,引导学生形成坚持初心、爱岗敬业、勇于担当、超越自我的精神品质。

以“大型宴会中服务员不小心将酒洒在客人身上”为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意识到严谨认真态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形成专注工作过程、追求卓越、体知躬行的劳动意识;依托职场劳模、业界大师、技能大赛冠军的事迹视频,开展职业精神教育,提高职业认同感;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为传统课堂教学扩展与补充的作用,如职业教育成果展示周、合作企业周年庆、校内外会议接待等活动,此类活动可有效检验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同时真实情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情操;课外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等在线学习平台丰富课程思政的形式,突破传统教学空间、时间限制;等等。通过灵活多样地教学设计,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达成“以情育人、以情优教、以情促学”的教学理念。

3.3 科学系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3.3.1 科学设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专业课程作为“三全育人”中重要的教育环节,针对设定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结合专业课程内容、采用创新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首先是评价主体。课程思政评价主体包括专业课教师、班级辅导员、班委、课程学习小组、班级评议小组、学生个体。其次是评价维度。教学效果评价侧重考察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教师应聚焦学生对本课程对应岗位和本专业对应行业的兴趣、喜爱、认可、忠诚等不同层级的接受程度,评价学生对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与诚实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会程度;学习小组应围绕学生“课上+课下”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进行评价;班级辅导员应关注学生学业行为、班级活动、专业社会活动参与度的变化等并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是评价结果。考核以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积极探索“过程化、综合性”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考核评价的激励与反馈作用,课程考核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组成。

本课程过程性评价是基于逐级递进的课程内容设计考核评价点。例如,“鸡尾酒调制”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按照“高星级酒店酒吧出品标准完成一杯指定鸡尾酒调制”为题考核:考核评价小组由课程教师、学习小组成员、班级同学(模拟客人)组成;考核内容包括礼貌迎客、器具准备、操作动作、调制流程、出品质量、器具回收等环节。该考核除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之外,还考察学生服务意识、严谨认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负责规范的职业态度等。

3.3.2 系统开展课程思政评价活动

首先,采用过程性、发展性、纵向性评价准则。课程思政的评价应关注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日常教学过程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考查学生个体纵向发展,避免学生之间横向比较。

其次,课程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统一。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有机融合,课程过程性考核检验思想政治阶段性教育效果,如专业态度、职业认同、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

最后,提高课程思政评价结果的效用。一方面,专业课程教师应善于总结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情况,不断改进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另一方面,班级辅导员应与专业课程教师沟通,及时收集学生日常思想发展情况,为其评优评先、奖助学金、入党等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3]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07-20(14).

[4]陶志欢.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困境及其应对[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1):70-77.

[5]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 作者简介 ]

方堃,男,江苏常州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酒店管理职业教育。

[ 项目名称 ]

广西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9〕63号)。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