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策略研究

2022-11-08 07:00徐道林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核心素养

◎徐道林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一中学,甘肃 兰州 730200)

本文系甘肃省教学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252.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掌握新的教学方式,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情确立教学目标、任务以及内容,以此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更好地面对高考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现状

在新高考改革中,学生即将面临不分文理科的局面,这也是新高考政策中的一个标志性的内容当不再划分文理科后,学生难以掌握试卷难度新高考改革前,教师会依据文理学科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师无法进行差异化教学,而是一视同仁但是,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选择政治、历史、地理学科或者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时,数学学科的教学方法将会存在差异基于此,面对同样的数学教材、同样的数学试卷,教师需要将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结合,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积极应对高考的挑战,而这也对教师教学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及新高考政策的颁布,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要求基于学生现实水平发展、关注学生未来全面发展需求并激发学生发展潜力

(一)教学内容缺乏新意

在实际教学中,高考是教师教学标准的一个标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都是依据高考范围设立的简单地说,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将注意力放到考试大纲、课程标准上,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新高考的具体要求在新高考背景下,考试更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检测数学学科具有灵活性、逻辑性以及极强的应用性,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依据高考大纲开展教学,必然无法达到新高考改革的具体要求,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对学生后续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学生创新意识薄弱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数学学科特性决定的,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符合数学核心素养提出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教师需要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因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张,教师往往将重心放在传授学生解题方法方面因此,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应用能力日趋薄弱,导致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

二、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对数学教学产生的影响

(一)对新高考政策进行解读

从结构层面来看,新高考政策主要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以及学业质量等方面内容,政策还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另外,在新高考政策中有具体的案例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从教学理念层面来看,新高考政策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数学课程目标层面来看,新高考政策将原本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这两个课程目标发展成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这四项数学课程目标从数学教学目标层面来看,新高考政策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二)新高考政策实施后对数学教学产生的影响

第一,教师教学层面教育学专家通过对近几年的数学高考试卷进行分析发现,数学高考试卷中的题目难度逐年上升,试卷考查的内容和解题的步骤也逐年增多例如,有关“集合”的选择题,近几年数学高考试卷都涉及了集合的表示和交集、并集的具体解法,难度也在逐年上升新高考改革制度实施后,高考数学试题难度下降,但是教师仍需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这一目标融入日常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第二,学生学习层面新高考改革取消奥数加分这一项,因此,学生的学习重点发生改变在新高考背景下,奥数只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拓展项教师的教学需要针对新高考政策进行变化,教师应当进行分层教学,基于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新高考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一)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从提出到实施已有多年时间,它逐步深入学校的日常教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是,学校以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教学形式仍然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产生了不利影响,核心素养的提出与实施,能够使教师对践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进行反思和完善目前,我国以学生为根本的素质教育质量评判标准及制度体系还不完善,而核心素养体系的确立则是解决素质教育遗留问题中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尝试通过贯彻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促使素质教育得到更好的推进

(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个性、自主能力等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新高考背景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措施

(一)立足考纲,落实基础教学

高考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都意义重大高考题通常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考查学生自主思考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修订的数学教科书从立德树人标准出发,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文化以及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进而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内容,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在新高考背景下,高考试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占比更多,这样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对此,教师教学应当立足高考大纲,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着重讲解教材中的数学理论知识、概念、规律等,引导学生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学习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深入挖掘数学教学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第一,数学中的主要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函数题目、解析几何题目都涉及函数与方程思想,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构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进而用函数与方程思想解题第二,分类与整合思想分类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基本的逻辑方法,有合、有分,先分后合是分类整合思想的本质属性第三,数形结合思想高考试卷的选择、填空部分侧重考查学生数形之间的转化能力,在解答题中则较常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严密性,突出的是由形到数的转化还有很多数学思想,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通过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

(二)日常教学重视创新

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节奏较快,教师应当立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训练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在中学阶段,学生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数学题型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一味地灌输知识,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其无法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对此,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逐渐散发,尝试一题多解,进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比如,教师讲解具有开放性、探索性的数学题目时,可以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在某些数学问题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尝试使用多种方式解题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数学题目进行归纳,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使学生掌握解题的规律

(三)通过沟通,促使学生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沟通及交流是不可或缺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不应再让学生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数学公式、定义等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实现多样化教学

高中数学知识复杂、逻辑性强,要想在新高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数学基础,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多样化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打造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要想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对教材知识进行整合和创新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枯燥、内容较多,传统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教学思维然而,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应用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形象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多样化教学

(五)开展小组讨论

新高考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多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创新教学方式例如,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例如,讲解“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立体几何”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应用纸板材料制作不同的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结束语

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不断优化传统数学教学内容及方式,使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连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学需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数学思维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