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做好小学和初中数学衔接的教学策略

2022-11-08 07:00刘文涵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趣味性数学知识阶段

◎刘文涵

(兰州新区实验教学联盟方家坡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

初中数学知识相较于小学数学知识难度不断增大,教师所教学的内容需要学生用更多时间理解、消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新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设计更贴切的实践数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从趣味性教学入手,针对初中前期一些难度较低的课程,运用一些趣味性的手段让学生融入课堂;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与复习,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初中阶段应该掌握怎样的学习方法、养成怎样的学习习惯;再次,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课程进度,帮助学生理解初中数学的概念;最后,教师需要调整作业量,让学生逐渐适应初中学习强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注意事项

从数学知识的角度来看,虽然小学阶段的知识与初中阶段的知识有关联,但两者在表现形式、学习要求及知识难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节奏不适应、思维跟不上、自信心缺失等情况所以,为了保证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平稳、顺利地度过“磨合期”,做好对教学衔接注意事项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注意学生状态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并保证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教学角度来看,小学与初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以每一个学科都需要做好衔接教学数学作为最具代表性、难度最高的学科,其教学衔接难度相对较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衔接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要注意学生的状态,这里包括学生的兴趣状态、思维状态及行为状态等多个方面以兴趣状态为例,因为知识难度的加大,学生很有可能出现学习兴趣下降的情况,这会直接导致他们在课堂中出现主动性缺失,不愿意互动等问题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在衔接教学中始终保持较为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着重关注他们的兴趣变化又或者在行为状态方面,当学生出现兴趣缺失、畏难心理时,他们会在课堂当中出现课堂学习热情不足,与教师进行互动时不愿意思考等情况,这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进一步做好观察工作,让学生逐步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节奏,从而进一步提升衔接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二)注意教学方法

在数学学科的衔接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顺利、平稳地实现思维习惯、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就必须做好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控制,通过具有“提前量”的教学策略带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例如,小学六年级教师可以尝试以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提前感知和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初中数学教师则要在初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沿用一些小学阶段学生比较喜欢和擅长的学习方式,在衔接的关键期有效引导与辅助学生学习然而,从当前的数学衔接教学来看,很多教师都没有做好这一方面的设计,这让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后出现了强烈的“水土不服”原本在课堂上非常活跃的学生变得沉默了;很多学生都出现了无法完成作业的情况;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出现了断崖式下降;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等问题,这让初中数学教学遇到了巨大困境所以,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阶段做好对教学方法的设计,真正做到一切教学工作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

二、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实施策略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教学当中,学生很容易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教学的学习效果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学习方式,做好衔接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工作至关重要

(一)趣味性课堂的设计

相较于初中数学知识,小学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而言,生活中的实例更具有趣味性因此,学生会被一些趣味性的知识吸引初中数学知识理论性更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初中阶段,由于课程的趣味性降低,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难度更高,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让学生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应用趣味性的学习方法衔接小学课堂与初中课堂在初中阶段,教师应当运用趣味性教学方法保障学生能够完全融入课堂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解答更多题目,增加学生学习强度但是,初中阶段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需要合理运用趣味性教学手段,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较大的课程容量紧接着,教师需要逐渐减少课堂中的趣味性讲解内容,增加课程容量,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趣味性的生活实例对于小学刚升初中的学生而言,学生可能无法迅速接受从生活数学到理论数学的过渡,因此,教师多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融入度,充分发挥衔接性课堂的作用

(二)微课学习的实践应用

科技不断发展,微课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学阶段,教师往往需要利用视频进行教学由于小学数学课程简单,教师一般在课堂上播放其他教师已经录制好的视频而初中阶段的学习与小学阶段的学习不同,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堂上播放其他教师已经录制好的视频,学生将无法理解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因此,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将讲解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至网络中,让学生能在课后学习,反复观看,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微课能够有效节省学习时间,丰富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对此,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一个问题进行多方位的讲解,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例如,教师制作简单的微课,让学生在课后观看,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后加强复习,从而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制作预习内容的微课,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在学生预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后,教师进行翻转课堂,让学生讲解在课前所学习的微课知识点,使学生对本节课讲解的知识点产生较深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在课堂中讲述的过程中出现过多错误,教师可以先对需要进行讲解的学生进行提问,确保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少出现错误

(三)教学规划的合理设计

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合理设置教学手段和教学规划才能够完善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融入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但是,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有差异,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教学规划,确保教学手段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教学计划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为了衔接小学阶段的课堂学习,初中教师在教学规划时还需要尽量为学生着想,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同时,在一个教学班级中,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师需要合理设置教学规划,保障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某时期的学习状况调查问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让学生能够顺利衔接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

(四)课后作业的衔接准备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后作业比较少,有时教师不布置课后作业,但是初中阶段数学作业量骤增,作业难度不断上升,学生一时间无法适应对此,教师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会感压力过大,从而提高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让学生能够融入初中数学的课堂学习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教师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要求过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无法完成作业的情况对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作业量以及完成情况,再布置相应梯度的作业量,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学情绪,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便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简单的作业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设计作业时,不要只从习题库摘抄题目,要充分地反映教师对作业的思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

结 语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较为简单,学生在刚学习知识点后不一定能够顺利应用于解题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教学,让学生能够融入课堂环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数学知识阶段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