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探析

2022-11-13 08:41侯晓静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客户

侯晓静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太原 030062)

1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

1.1 是商业银行寻找新利润增长点的现实选择

从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来看,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存贷款的利率差,其充当中间商来赚取其中的差价。但是,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贴现利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定价,加之金融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壮大,金融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受到显著影响,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面对存贷款利率差不断收窄的情况,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加之国内整体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境,银行贷款回收压力增大,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此来保障银行长远健康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对于资本要素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银行经营所需要面对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是商业银行寻找新利润增长点的不二选择。

1.2 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当中,我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外银行开始进驻我国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虽然我国本土商业银行相较于国外银行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如品牌优势和已有网点的便利,但随着国外银行进驻时长和数量的增加,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不断减弱,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尤其在我国商业银行依然只关注传统中间业务,对于交易类和衍生类金融产品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下,随着商业银行竞争的不断加剧,发展中间业务已经成为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3 是推动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绝佳选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不断普及和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不断应用,我国互联网金融获得了高速的发展,金融服务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明显改善,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这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整体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产品较为单一等问题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较大的困扰。随着金融脱媒的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亟待进一步转型和升级。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来看,非利息收入已经占据其总收入的近1/2,这充分说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远远高于国内商业银行,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来看,发展中间业务是推动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绝佳选择。

2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投入不够

金融科技的应用能够有效推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引进先进科技,加大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但从整体上来看,科技投入相对较少,相较于国外大型商业银行而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科技水平依然较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科技水平还存着较大的差距。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水平。

2.2 中间业务产品同质化严重

随着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并不断增加商业银行的业务品种,以此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总体来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产品品类更加丰富,中间业务的规模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对于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投入明显不足,产品创新力较弱,虽然中间业务产品在不断丰富,但大多还是集中在银行卡类、结算类等劳动密集型业务上,中间业务产品的层次相对较低,交易类、衍生金融品类等的中间业务产品较为缺乏。虽然这些产品也能够为银行带来一定的营业收入,但其基本上大同小异。商业银行之间的中间业务产品相互模仿的情况较为常见,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这不仅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缺乏竞争力,同时也难以满足市场上客户对中间业务的需求,不利于构造良好的中间业务发展环境,对中间业务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2.3 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

中间业务作为我国金融业务中尚未被全面、深入开发的领域,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业务,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懂得金融贸易等多方面的知识,能够熟练使用各种金融工具,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了解并掌握现代金融科学技术,即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需要复合型专业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相对较为缺乏,且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其创办的时间相对较长,受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整体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专业性不强,对先进金融科技的了解较少,难以满足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需求。而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招聘和人才培养情况来看,精通金融、管理和金融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始终匮乏,人才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商业银行的产品研发能力降低,产品的推广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受限,其成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因素。

2.4 中间业务缺乏系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

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经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从中间业务产品研发、销售到售后都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和规范的流程,有专门机构进行统筹和跟踪,产品更新快,服务水平高,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但在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管理分散在银行的不同部门,缺乏系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商业银行每个不同的部门在工作流程和方式上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部门之间难以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中间业务难以在部门之间实现良好的衔接,对中间业务的开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其一,缺乏系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对中间业务产品的营销和推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导致产品的销售效果欠佳;其二,也难以保障产品的售后服务,产品出现问题后各部门相互推诿、无人负责的现象屡见不鲜,客户的体验感差,售后服务水平低;其三,对客户行为偏好等数据的收集也不够准确和全面,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缺乏基本的市场数据支撑,产品难以满足市场发展所需。

3 新形势下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

3.1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及时对银行业务系统进行升级更新,提高银行的业务办理效率,促进银行间信息的沟通。同时,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深化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其已有的科技优势,推进自身中间业务的发展。比如,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企业海量的客户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安全优势,二者合作开发微信小额贷业务,满足客户日益增加的小额、高频贷款需求,积累自身的客户群体,并培养客户良好的信贷习惯,推动自身的中间业务在新形势下能够稳健长远发展。

3.2 提升产品的创新性

中间业务产品能够不断推陈出新,进而满足客户日益多变、个性化的需求,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进一步提升中间业务产品的创新性,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向高端的中间业务产品方向发展,避免一直集中于低端产品,同时也可以考虑发展代客理财、证券业务等成本相对较低、收益较为可观的业务,延长和丰富自身的产品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重视对客户消费习惯、投资偏好等各方面数据的收集,并依托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中间业务创新,以便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变和个性化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

3.3 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不仅要精通金融知识、法律、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商业银行要想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重视对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中间业务发展的关键岗位,通过不同的途径招聘和挖掘相关复合型人才,提升其福利待遇,搭建中间业务发展的基本人才框架。另一方面,对现有的中间业务从业人员加强培训,尤其是关于创新性中间业务的培训,邀请外面专业人士定期开展培训的同时,也要有银行内部经验丰富的管理层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不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符合中间业务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3.4 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

为了推动中间业务发展,商业银行应该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将中间业务的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先进的金融科技,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应该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部门,统筹中间业务发展,对中间业务产品的研发、营销和售后统筹管理,提升客户相关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针对性地对产品进行更新,转变营销模式,提升售后服务质量,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存贷利率差的不断收窄,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加之金融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发展中间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寻找新的利润点、进行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但在实践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的创新性、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客户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为什么你总是被客户拒绝?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如何有效跟进客户?
做个不打扰客户的保镖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23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