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高校管理会计课程建设研究

2022-11-13 08:41张旭光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

张旭光,石 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呼和浩特 010010)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发生较大的转变,特别是对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速上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应及时调整会计人才培养方向,不断培养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综合性高校,管理会计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讲授,且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较为陈旧,与实务脱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导致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现实需要。由此可见,高校管理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然而,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企业、社会等多方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合作,共同助力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如何借助企业等高校以外社会主体的实践教学资源,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实用性,是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值得高校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高校管理会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课时不足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虽然将管理会计课程列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但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相比,管理会计课程的课时过少。管理会计是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学科,且具有系统性和难度,在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公式、统计、图表和计算等相关知识。然而,课时不足一方面会导致教师在每学期的讲授中时间非常紧张,相关重要内容无法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讲解;另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对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表面,难以做到深入理解和掌握,严重影响了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2 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

管理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随着现代经济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的管理会计手段、方法等变革速度也逐渐加快,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速度。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过多地偏向于理论讲授,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尤其与企业的实践交流不够,无法推动管理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与时俱进。例如,管理会计授课环节往往侧重于讲授变动成本法的基本理论、本量利基本原则、全面预算编制程序等内容,对管理会计实践的实务分析,特别是管理会计实践应用企业的案例分析仍然比较缺乏,这也极易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把握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实践应用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和提升。

1.3 教学手段与形式有待革新

管理会计聚焦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灵活性,属于个性化会计,而非社会会计。管理会计教学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灵活掌握会计方法、数学方法、统计方法等多种方法,又需要学生深入了解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的优劣。因此,“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已难以将丰富的管理会计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无法充分理解与应用相关的知识。因而,基于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这一特点,高校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手段,引入优秀的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校企合作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4 师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课程高质量建设应当以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为基础。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知识丰富、潜心教学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是建设好一门课程的重要保障。不可否认,管理会计课程教学需要紧紧围绕我国现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高校需要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而此过程离不开管理会计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人们常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然而现实教学中教师甚至没有“半桶水”,这也是当前众多高校管理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因而,管理会计课程建设同样需要授课教师时时关注最新管理会计发展趋势与前沿内容,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尤其是针对当前高校教师财务实践经验、管理会计实务经验不足的问题,更应该通过引入校企协同培养的模式予以解决。

2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势与重要作用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高校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其中,协同在我国《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资源或者个体,保证其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高校协同育人就是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合理配置和利用各方优质资源,全方位协同与合作,有效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

高校要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对科学知识与优秀人才的要求,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教育模式。可以说,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时代主题。新形势下,校企协同育人是指以高校和企业为主体,通过将各方优势资源进行共享,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性活动。同时,在此过程中,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可以构造层次递进的、实现校内外联动的实践教学环境,建立满足专业和学科发展需要并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等方面的协同育人探索,将高校的教学、课程安排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既能避免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生产实际相脱节,增强高校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也能加强高校学生与优秀企业之间的相互认知,帮助学生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增强其主动学习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可以说,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创造便利的就业条件,也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进而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管理会计课程建设中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不仅有利于整合学校、企业等各方优势资源,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与办学质量,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还将有助于校企双方在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大范围内实现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在此模式下,高校可根据管理会计教学和科研资源,并利用企业管理会计的实践和实务案例优势,与企业协同开展多层次的管理会计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联合培养,实现管理会计人才供需双方的深度融合与精准对接,提升学生管理会计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对提高高校管理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现代企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高校管理会计课程建设优化路径

3.1 增加课时,推动会计核算型人才培养向管理型人才转变

作为财务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管理会计课程建设需要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导向,结合新时代会计改革与发展趋势,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全新信息技术,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高校管理会计教学和科研优势,增加管理会计的课时,明确管理会计课程与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之间的界限,避免内容上过多重复与交叉,并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推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着力培养既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业财融合能力及较高职业操守的管理会计人才。

3.2 借助企业实践资源优势,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高校应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与企业合作,搭建管理会计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校方与企业双向育人培养制度,共建实习和实践基地。以企业生产实践为依托,借助企业真实的案例资源,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并根据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活动。高校尤其要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习实践管理流程,引导学生深入企业、扎根基层,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带着“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思想投身到社会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3.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

管理会计知识具有灵活与系统性,因此高校需要探索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影响下,高校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有效融合,整合线下教学资源与线上虚拟资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手段信息化程度,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针对管理会计实践性强的特点,高校要引入企业实践资源与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课程讲授,加强校内、校外联动,校企协同育人,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能力,以及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3.4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高素质师资的培养

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导向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一,高校可以根据管理会计课程建设特点,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育人意识,推动教师积极研讨教学方法,坚持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与专业课程的隐性教育并重,逐渐打造具有管理会计专业特点与时代思政特色的教学师资团队。其二,高校要根据国家、社会及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促使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储备。特别是在数字时代,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技术,把创新思维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在教与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学术能力强、教学业务精湛的高水平管理会计教师。其三,加强师资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高校可采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依托学校理论方面的优势与企业实务实践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校企双方管理会计方面的交流、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

4 结语

管理会计是财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因此高校应以国家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高校管理会计教学和科研资源,加强与企业合作,借助企业管理会计实践资源优势,与企业进行协同育人,积极推动管理会计教学改革,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校企合作五反思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