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校章程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2-11-16 07:51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张亚强
青年心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五育章程普通高中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 秦 旭 张亚强

“章程”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学校章程旨在落实全面依法治校,为推进学校现代化治理提供重要保障。学校章程反映的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愿望,是校内的纲领性文件。它从宏观上把握学校的发展方向,规范办学行为,是学校的灵魂所在。任何一部章程都应与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历史积淀、教职工集体意愿紧密相关,成为每一所学校“量身定制”的文化品牌。

一、章程建设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章程是普通高中办学的总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推进依法治校,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切实加强学校章程建设。学校章程是学校内部管理的全局性、纲领性文件,是学校自主管理、自我约束、依法接受监督的基本依据。

教育部倡导各学校“要依章程自主办学,以章程为统领,努力完善规章制度”。《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任务分工》中提出,要“加强学校章程建设,能够依照章程规范管理学校”,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学校章程是普通高中办学的纲领性文件。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类似于绩效考核、教学常规等,都必须以学校章程为制定依据。通过章程,学校可以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工作进行自主处理而不受外界干涉,同时政府、社会组织及个人等也能够参照章程对学校工作进行更好的监督,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章程建设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普通高中在我国的学制系统中处于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处于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阶段,承担着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任务,是学生品格形成和自主发展的关键阶段,具有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意义。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一直以来,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根本问题就是要探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而“立德树人”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时代性回答。新时代,普通高中必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自身办学实际,努力挖掘校本资源,依据学校章程办学,积极推进依法治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中稳固抓住三个着力点

研究发现,符合学校办学实际的章程遵循法律法规,依托先进的教育理论,充分体现了民主性、参与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有利于学校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构建,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与管理理念,代表了学校的办校特色与发展方向,有利于普通高中学校的制度化建设。

由于当前高中学校章程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章程执行力度不强、部分师生轻视学校章程的重要性、章程缺乏完整的体系建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发展。为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就要在实践中稳固抓住以下三个着力点。

(一)在“立德树人”中突出德育的灵魂作用

学校章程要体现党对教育的价值定位——“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立足实际探究这个教育根本性问题的新时代新答案,才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体而言,在指导学校开展具体工作时,要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正确领导,有效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保学校每项工作的方向正确、方法正确、途径正确、优质高效。

首先,学校章程要体现在德育教育方面。“德为才之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根基所在。“立德树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要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以传承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念。

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还要注重与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相结合,构成全方面、多角度的育人格局,通过丰富德育教学内容、创新德育教育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德育教育真正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头脑,动心而力行,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建构“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

学校章程要能体现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厘清“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这“五育”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培养高素质人才。在这“五育”之中,德育为先,起着一个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成为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其次,智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能为其他各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依据。最后,体育教育是实施各育的特技保证,美育是全面教育的深化,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手段。

建构“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建设相应的学校育人课程,将“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课程纳入学校章程的建设之中。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要积极发挥章程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五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专业素养强的教师专业队伍。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导向,深入开展“五育”课程建设。加强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时代新人。

(三)探索特色化校本发展路径

学校章程是一本规范学校运行的指南。普通高中的办学重点是文化教育,因此文化建设对普通高中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体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同时优秀的学校文化也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在普通高中的文化建设之中,要寻求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本职的教育教学工作。其次,要转变发展理念,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以章程建设为契机,打造符合本学校实际的特色发展战略,引领学校的各项工作迈入合理规范、科学高效的发展轨道。

1.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校章程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学校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具有特色的学校章程。要努力打造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在考虑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这样的特色办学理念,才能很好地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章程建设要实现特色化校本发展路径,走学校办学共性与个性有效融合的特色办学道路。要塑造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紧追时代步伐,革新办学理念,开展高中入学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文明素质;要提炼学校精神,注重校风、校训的建设,凝缩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方向,进而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2.以生为本,在活动中发展学生

普通高中以国家课程方案为指导,要强化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志愿服务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要建立以科技、体育、文艺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表演、优秀成果展示等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章程建设要坚持“全面+特长”的育人思想,用选择支撑特长,用规范保证全面,更新教育理念,凝练学校精神,丰盈办学思想,明晰育人目标,依托独特的当地文化,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要以活动发展学生,唱响特色旋律;以环境熏陶学生,畅想特色未来,进而实现活动育人、环境育人,促成全面发展,成就精彩人生。

三、结语

新时代,普通高中必须稳固抓住上述三个着力点,加强对章程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的校本研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学校章程建设和制度体系建设,促进学校章程建设与学校办学实际、办学特色的有机融合,彰显学校章程建设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引领作用。围绕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探索学校特色化校本发展路径,打造学校“名牌”,以生为本,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五育章程普通高中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学校交出智慧答卷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地方高校大学章程建制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