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奖励:一种新教育方法的多维透视与解读

2022-11-18 02:44王世铎
教育评论 2022年5期
关键词:惩罚情感教育

●雷 云 王世铎

一、反向奖励作为一种新教育方法提出的必要性

(一)反向奖励开拓了现有关于教育中奖励研究的新视域

奖励是对个体或群体正确或良好的行为给予的肯定性评价,具有激励、促进、强化等积极效应。[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正确、积极的行为实施奖励,而且要对学生不良、消极的行为实施奖励。笔者将后者称为“反向奖励”。作为一个新鲜的学术名词,反向奖励较少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认为,反向奖励不失为促进学生道德、学习行为等朝着良好方向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

对反向奖励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可以突破原有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中关于教育中奖励的本质[2]、意蕴[3]、价值与功能[4]、实施原则[5]、艺术[6]、适用性特征[7]、困境[8]等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图在为“反向奖励”正名的同时,对反向奖励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做一些解读,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与启迪。

(二)习得性无助理论为反向奖励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

笔者提出反向奖励的观点是基于习得性无助理论。所谓习得性无助,指因遭受反复的失败和挫折而习得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消极的心理状态。[9]个体在遭受挫折后会产生无助感和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进而形成放弃行为。这一过程中会伴随个体后续动机水平下降、情绪体验消极等现象。

基于该理论,笔者认为,在教育活动中会出现一些学生由于自身学业成绩、文体活动等方面表现不佳,以及自身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而产生习得性无助行为。对这部分学生群体,教育工作者更应给予高度的关注与关切。如果这部分学生在学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与自信心较少,而失败的体验却越来越多,那么他们会更多地采用自我封闭与自我保护行为,进而放弃尝试与努力或产生退缩行为。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Friedrich Adolf Wilhelm Diesterweg)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起和鼓舞。”[10]成功的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唤醒并重拾自信心。当学生个体有不良或错误的行为时,教育者应帮助他们克服内心的障碍与无助感,不断突破自己、成长进步。这一过程就需要借助外力,即反向奖励。反向奖励是现时代提倡的一种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更人性化体贴关心学生的教育方法,能够充分体现现代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

为此,正确把握反向奖励的内涵,厘清反向奖励的适用对象,加强反向奖励的实践性智慧与反思,使反向奖励体现其应有的教育意义,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奖励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反向奖励的内涵界定及适用对象

(一)反向奖励的内涵界定

反向奖励是在奖励一词基础上演化得来的名词,为了明确反向奖励的内涵,有必要先了解奖励的内涵。奖励在《教育大辞典》中被界定为“对个人或集体正确、良好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或表扬。”[11]在《心理学大辞典》中,奖励被界定为“对学生学业成绩和良好行为的肯定性评价,它能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快。”[12]

也有学者认为,奖励是教育者通过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的形式,对受教育者的好思想、好行为进行肯定、激励的手段。[13]可见,奖励作用的指向对象是个体或集体表现出的正确、良好的思想与行为。心理学将奖励看作一种积极强化,即对个体或集体表现出的良好行为给予正强化的方法。

按照“属+种差”的定义方式,反向奖励这一概念从属于奖励的一种。但在种差方面,反向奖励在作用的指向对象上与奖励完全相反,反向奖励作用的指向对象是个体或集体表现出的错误、不良的行为,是对学生不良的表现行为给予适度、适当肯定性评价的一种教育方法。反向奖励作为教育中奖励的一个新角度,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它不仅是一种人性化以及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新教育方法,而且是蕴涵着巨大威力的新教育方法。

(二)反向奖励的适用对象

如果说不良表现行为的学生是“顽石”,那么教师就是对“顽石”不断地进行雕琢的“工匠”。因为只有经过教师的雕琢,才能把 “顽石”打磨成美丽的“玉石或鹅卵石”。反向奖励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并不是所有具有不良表现行为的学生都适用,笔者将反向奖励适用的学生类型与特征分析如下。

从适用的学生类型来说,反向奖励主要适用于在班级中学习缺乏内在动机、意志力、成绩较差、缺乏自信心、调皮不遵守班级纪律、欺负同学等类型的学生。

从适用的学生特征来说,一是具有较低的自我评价的学生,这类学生更容易丧失达到自己理想状态的信心。二是有较高潜在自尊水平的学生。个体的这种潜在自尊主要起着一种驱动性作用,它为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追求提供了最原始的驱动力。[14]正因为具有潜在的自尊需求,才使人们不断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身价值的最终实现。[15]笔者认为,在出现不良行为以后,具有潜在自尊心的学生能够为更好地认识自我以及有效地控制并调节自我的行为提供可能性前提。三是有换位理解与思考之心的学生。换位理解与思考是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调节剂。对于不良表现行为的学生来说,如果自身具有换位理解与思考之心,他们就更容易站在教师的角度看问题,能理解教师对他们进行反向奖励的目的与初衷。可见,换位理解与思考之心是保证反向奖励实施效果的一种心理机制。如果一个学生不具备上述“三心”,教师的反向奖励必定收效甚微。

三、反向奖励实施的意义

(一)倒逼学生不良的学风、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转变,对学生起到友好的警醒作用

每个学生面对自己不良或不佳行为的应对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学生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改进;有的学生则采取放弃或默许的消极应对方式。对于后者,就需要教师运用反向奖励法,善于发现这些学生身上的优点与亮点,对这些学生进行反向奖励与引导,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这部分学生总会找出一些客观理由为自己辩解,反向奖励教育法则对这些学生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借此使学生不良的表现行为转化为正向的表现行为,发挥反向奖励对这些学生友好的警醒作用。

(二)有效地刺激并促使不良表现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与情感,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的优势潜能

诺丁斯(Nel Noddings)认为,人生的各个时期都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都是人的基本需要。[16]关怀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关系,它的维持和巩固既需要关怀方对关怀对象的需要做出反应,也需要关怀对象的认可和接受。[17]反向奖励就是给予这部分学生群体以理解、接纳、尊重、认同和关怀。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进行表扬与评价,会促使个体在得到尊重与关怀的基础上获得积极的情绪与情感。这种积极的情绪与情感可以使人更自信,更具自我悦纳能力,并由此触发个体其他方面的行为朝向好的方向转化。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推动个体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18]积极的情绪与情感能促进个人优势潜能的充分发挥。反向奖励能使这部分学生群体在高压或将被击溃的情形下具有自我稳定性和自我组织能力,将潜在的危机转变为机遇。

(三)促使教师对不良表现学生的认知进行调试,有利于探索新的学生容错纠错方法

如果学生长期因为自身的表现而陷入教师的批评之中,他们的认知会发生扭曲,甚至长时间对自我产生焦虑与怀疑等情绪,这种认知过程中的障碍也被称作不良认知,即歪曲、不合理、消极的信念和思想,其往往导致情绪障碍和问题行为。[19]

反向奖励能够对不良表现学生失调、歪曲的认知进行有效调试,使他们形成新的自我认知。这种案例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出现,如在学校教育中,有的学生因为调皮或学习不好被罚站等。当学生表现不佳时,教师更多采取的是惩罚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甚至造成伤害。笔者并不否认教育活动中惩罚的存在价值,而是认为,教师还可尝试反向奖励这种相对温和的教育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要用热爱人、尊敬人的精神教育儿童。[20]

四、实施反向奖励的有效策略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反向奖励这一新的教育方法时,需要把握有效的实施策略,最大程度地提升反向奖励的实效性。

(一)教师应秉持客观、发展的观念看待每一位学生

一方面,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孔子说:“过,则勿惮改”[21],意指人有过错不要怕改正。教师对学生犯下的过错要抱持不怕改正的心理,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学生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学习与成长的过程。教师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达到最佳状态,并帮助学生在不完美的状态中实现自我完善的成长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并抓住反向奖励这一教育契机。

其一,教师可以在相应的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为充分地了解学生做准备,在活动中发现与寻找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与缺点。

其二,教师可以多创造机会与每个学生进行友好的交谈,在交谈中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并多渠道收集每一位学生的信息。教师不仅对每一位学生有相对客观、准确的了解,而且要尊重学生身上的不完美,将学生视为发展中且亟待完善的人。

(二)教师应具备实施反向奖励的高超艺术与智慧

任何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活动分离的做法必将导致人性的扭曲。[22]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反向奖励艺术,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其一,晓之以理。使学生获得语言上的肯定,并帮助这部分学生群体修正原有的动机,促使其激发内生动力。

其二,情感鼓舞。帮助这部分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的信心。他们得到教师的情感关怀,便会被教师的情感关怀感化,进而内心产生对教师观点的情感认同,从而改变原有的不良表现行为。

其三,学会等待。这是教师实施反向奖励后的一种智慧体现,教师不能急于要求学生在行为上立刻发生改变,而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其四,后续效果的追加处理。在等待一段时间以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其进行后续效果的追加处理。若学生未能产生积极的情感认同和相应的正向行为,教师应采用具有靶向性的深度访谈法,通过积极的语言沟通,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动机和情感状态,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局限,进而降低其不良行为的生发几率,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

(三)把握反向奖励运用的界限与空间

所谓反向奖励运用的界限,指教师在实施反向奖励的过程中要善于识别反向奖励适用对象的类型与特征。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针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选择适合实施反向奖励的学生。

所谓反向奖励运用的空间,指教师要善于控制反向奖励的周围情境。教师创设反向奖励情境的目的,是改变学生因习得性无助而出现的学习动机水平下降、情感体验消极等状况,让反向奖励更能够发挥并促进不良表现学生的意义与价值。学生往往缺乏对教师这一举措的正确认知与判断,不能完全理解教师对不良表现学生进行反向奖励的真正目的与初衷,当教师对个别表现不良学生进行反向奖励时,其他同学可能会产生误解与盲目攀比、嫉妒等负面心理,进而出现不利于学生道德成长的可能性,严重影响班级良好教育环境的形成。

为此,教师在对不良表现学生进行反向奖励时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心理感受,身边尽量不要有太多学生,以免不同学生之间产生横向比较,尽量减少学生对教师实施的反向奖励产生不公平感知,避免发生本末倒置的状况。

(四)教师应处理好反向奖励与惩罚的关系,发挥两者的整体功效

反向奖励在实施的过程中虽然对不良表现学生具有积极意义,但并非是万能的良药。而惩罚一直是公认的用来降低不良行为发生概率的矫正方法。[23]教师在对学生的不良表现行为进行修正与矫正时,需要把握好二者的分寸,综合施治,注意整体效果。

具有较低自我评价等特征的学生产生不良的行为时,教师如果立刻对其进行惩罚,会影响这类学生群体的积极性、自信心,为此教师应先对其进行反向奖励。在这类学生群体行为逐渐改变以及自信心逐渐提高以后,教师可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针对这类学生群体的不良表现行为适当地增加惩罚,但一定要注意惩罚物的选择、惩罚的时机、惩罚的变化性等。

此时,教师切记不可盲目地以反向奖励取代惩罚,而应全面把握反向奖励与惩罚的辩证关系。总之,对于学生的不良表现行为,教师不要一味地惩罚,也不要一味地反向奖励,而应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在两者之间进行切换。

反向奖励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有一定的适用对象以及适用条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相应的艺术性与灵活性。同时,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反向奖励并不是修正学生不良行为的万能的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效地运用,其宗旨就是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帮助学生形成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其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猜你喜欢
惩罚情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航空信带来的惩罚
情感
Jokes笑话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