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2022-11-20 01:37☉曹
小学生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技能目标

☉曹 斌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式逐渐多样化,教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而学生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教师的教来掌握运动技术。但因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学习方式,导致课堂效果的不同。因此,如何对一节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进行分析与评价,而且能够从新课程标准教育理念的高度作出正确的解释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

目前,小学体育教师大部分为专职院校毕业,如何更准确地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课程教学质量,离不开对体育教师“教”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正是需要对不同水平段的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学”的评价进行研究[2]。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合理性选择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是以教学目标统领整节课的,对于一节体育课,如何选择和安排教学目标十分重要。在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以及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上必须充分结合教材,结合学情,从而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

比如一节水平二阶段的立定跳远课,因为学生大部分已经在水平一阶段学习过,到水平二阶段再次学习,学生会认为太简单,从而没有激励性。又比如说在学习水平二的体操技巧动作时,由于动作难度大,往往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在选择一节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时同样需要考虑到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选择的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教师“教”的多方位评价

在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主体性和主导性都要关注,而两者的关系也是密切的。在具体的小学体育课堂评价中,要关注教师“教”的多方位评价。比如:小学的韵律操课堂上,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能关注到所有学生;对于那些不喜爱跳操的高年级男生,教师是否做到用多种教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样,对于那些上下肢不协调的学生,教师是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教法,让学生循序渐进,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自主探究,并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去体验,获得成就感,使学生能够掌握运动技能,得到身心发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否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练习技能、自主探究也是重要的环节。评价教师的“教”不仅仅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教授技能,而是如何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三、学生“学”的多样化评价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改变了之前过于关注教师的表现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传统评价模式,逐步建立了以学论教的新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因为小学处于三个水平段,各个水平段的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掌握能力都是不同的,学生是否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及自主探究都是需要小学体育教师考虑的问题。

针对不同水平段的学生要有多样化的评价,不能一种方式一用到底。学生的参与度、技能技术水平以及身心发展都是可以从学生的“学”中体现,所以小学体育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更要进行多样化的评价。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升,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比如:一节水平三的技巧课中,教师在讲授完技能要点后往往会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同时可以创造一些自己的动作,教师在其中进行保护与帮助。

这时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举一反三,用教师教授的方法自我设计动作,从而淡化教师的主导,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动作的设计与展示,能够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经过展示,教师再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学习热情会更加饱满,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但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由,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同时也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引,使其动作标准,达到终生健康的目标[2]。

(二)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是评价一节体育课的重要环节,体育课堂中常常会出现相互合作的环节。比如体操课上需要同伴间的保护帮助,各种形式的接力跑游戏,需要学生相互分工和相互合作。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合作、与同伴进行竞赛是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评价学生“学”时,要及时指出学生的这一特质,表扬这种合作精神。

还有一种交流合作需要警惕,就是教师抛出问题,学生相互交流,你一言我一句,看似热闹,实则学生并没有进入状态。这个时候教师结束讨论,邀请学生进行阐述最后总结,这种合作不是真正的合作,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合作意图。因此,合作交流必须有深层次的东西,在评价学生的“学”时也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本质意义是什么。

(三)学生探究、思考能力。对于小学生,探究和思考往往很难,但是真正在评价学生“学”的时候,需要去关注他们是否在课堂上进行认真练习、观察、分析和总结。比如在水平一的双脚跳单绳的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观察出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跳绳,比如反跳、单脚跳、双脚跳、跑跳这些技能;是否有哪种方式能够跳得更快的疑问;是否对于教师说的双脚跳绳跳得最多存在疑问。然后展开讨论,再听听学生是如何进行回答的,他们的想法是否值得思考、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意,这些都是评价学生探究和思考能力的重要依据。但是要注意,有的课上一些问题毫无价值,就没必要进行探究,教师要指引学生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四)学生的情绪体验。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情绪体验也是重要的评价依据。小学生喜欢这节课的内容,都会在他们的精神状态上体现出来,只要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就可以知道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浓厚度。教学中,常常会有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得知教学内容时有沮丧表情,到后来逐渐开心,再到主动参与练习。小学生的心理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即使自己不喜欢的内容,也会因为教师的教学手段新颖、课堂氛围浓厚以及学生之间的积极练习而改变。因此,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具有浓厚兴趣,练习时是否心情愉悦,学习愿望是否不断加强。

(五)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有参与学习和练习的热情往往是看学生全程参与度以及学生的练习密度。有些学生心情愉悦地参与整节课,但却是热闹地玩耍,练习密度没有跟上就是假的参与热情。学生在一节体育课上除了需要积极参与学习、练习和创造,如认真学习教师教授的动作,积极参与小组间的相互练习和讨论,也要看学生在每次练习时是否达到预计的密度效果,只有双方面达标才是真正的有参与热情[3]。

四、教学效果的多层次评价

在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综合评价后,要看一节小学体育课是否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还要结合新课程标准,考察是否达到四维目标。即在运动参与目标中学生是否真正通过课堂学习参与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体验到运动乐趣与成功;在运动技能目标中各类学生是否真正通过课堂学习到了体育运动知识,掌握到了运动技能和方法,增强了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在身体健康目标中学生是否真正通过课堂学习掌握到了基本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塑造了良好的体型和身体姿态,全面发展了体能和健身能力,提高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中学生是否真正通过课堂学习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会了调控情绪的方法,形成了合作意识与能力,具有了良好的体育道德。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关注教师的“教”变为更关注学生的“学”,多种评价方式也促使一线小学体育教师在研究教法中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技能目标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