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11-20 10:20张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初级中学
教书育人 2022年7期
关键词:导图文本内容

张崇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初级中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多文本阅读,能够扩大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促进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对学生阅读速度、语文素养以及阅读习惯都有很大的作用。为此,本文将对多文本阅读的实践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一、多文本阅读的内涵概述

近些年来,随着广大语文教师益发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多文本阅读得以被研发出来。在此种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同学生按照语文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以特定议题为准据,遴选一组文章,其后,教师带领学生按照预定的议题开始阅读。从性质来看,多文本阅读乃是对传统群文阅读方式的凝练处理,通过此种处理模式,实现了横向阅读活动对纵向阅读活动的替代,让学生的阅读面得以扩展,阅读速率获得提升,并且帮助学生在进行多文本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语文知识体系的架构,探索出适合自身的阅读路径,最终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切实提高。

在组织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致的把握以及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洞悉,为学生设定不同的议题,以便能够让学生在遴选适宜自身阅读兴趣的议题之后真正得以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并且让学生能够领会到从不同角度对问题加以审视的方式,进而可以通过对比去发现不同,从而达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举例而言,均是以描绘人物形象为内容的文本,但是描述的切入点和选取的视角存在不同,当学生对这样的文本内容加以阅读之后,其能够实现对人物形象更为立体的认知。借助多文本阅读活动的开展,将会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所在。特别是相对于传统的单一文本阅读活动而言,多文本阅读将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入。

二、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扩大阅读量,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

就多文本阅读活动而言,其需要学生在特定议题的指引下,对不同的文本内容加以阅读,由此便让阅读课的教学半径由课堂中延展到课堂之外,从而让学生的阅读视野随之扩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进行多文本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其阅读量获得了提升的同时,语文知识体系亦得到了完善的契机。具体而言,学生通过多文本阅读实现了对自身语法知识的丰富和储备、文学常识的积累等。此外,多文本阅读活动建立在特定的议题基础之上,由此确保学生的文本阅读活动有了明确的指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文本的中心思想与内涵。

(二)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运用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组织授课,具体的做法是: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中的字、词、句加以逐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文本的中心思想。可以发现,此种教学模式将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并且难以对文本阅读活动产生真正的兴趣,最终的阅读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将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议题基础上展开自主阅读,因为有了预设议题的明确指引,学生的阅读目标将得以明确。同时,在学生完成多文本阅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阅读心得的分享、阅读方法的交流以及阅读经验的共享,由此确保了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以及分享过程之中实现对文本内容及其主题思想的深层次把握。这样将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而当这一感觉在学生心目中生成之后,其后续便无需教师的督促,便可以自行进行文本阅读,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有利于实现课内外阅读衔接,有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学生形成阅读兴趣后,教师便应当着手实现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叶圣陶在阐述中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任务时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应当实现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由此可以说,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亦应当致力于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语文新课标之所以着重提出语文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多文本阅读,其目的也在于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当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后,其将进行自主阅读。同时,新课标进一步指出阅读活动应当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展开合作阅读,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投身于阅读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在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拓展自身的阅读思路,丰富自身的阅读方法、强化自身的阅读体验。当前一个时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最大问题便是课上阅读活动同课下阅读活动未能形成协同效应,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之中习得的阅读技法并未应用到课外阅读活动之中。课上用来阅读的课文素材也多是零散的,这些现象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多文本阅读的实践策略

(一)为多文本阅读制定科学的、翔实的教学目标

为了保证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事先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特别是对于多文本阅读教学活动而言,学生需要同时对较多的文本进行阅读,如若教师未能帮助其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则将导致学生陷入无序、无主题阅读的怪圈中。因此,教师所设定的多文本阅读教学目标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所开展的阅读活动获得明确的目标指引,从而能够依托对阅读目标的遵从,实现对不同文本内容的有效、有序阅读,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不同文本内容的洞悉与把握,使学生的阅读水平获得提高的同时,亦达成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增强。在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表现情况加以关注,帮助学生通过多文本阅读活动领会如何做到融会贯通。为此,教师应当向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或者将阅读文本的内容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分析与讨论热情,这样将达成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精心选择文本,优化组文方法

在多文本阅读过程中选择哪些文本非常关键,如果选择不当,无法起到多文本阅读应有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精心选择文本,优化组文方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文本的选择:(1)以文章主题组文。比如,可以通过选择《背影》《荷叶·母亲》《散步》三篇文章,让学生分别感受深沉的父子之情、无私的母爱、真挚的子孙三代情。(2)以文章作者组文。根据同一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组文。比如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进行对比阅读,引领学生感受苏轼的豪迈奔放和婉约深情。(3)以文章情感组文。根据文本表达的相同情感进行组文。比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登岳阳楼》都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可以组合学习。(4)以文章体裁组文。按照体裁也可以进行组文,能够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该体裁的特点。例如可以将古代名家苏轼、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议论文、现代名家鲁迅、梁启超、钱钟书等人的作品以及国外名家的议论文放在一起,以供学生欣赏,同时精心讲解其中的一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时代、国别、地域、作家都有不同的风格,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视野的目的。

(三)在多文本阅读中渗透阅读策略

为了提升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解和传授科学的阅读策略,当学生掌握这些阅读策略之后,其不但能够提升自身的文本阅读效率,同时亦能够增强自身的阅读能力。尤其重要的是,当学生领会和掌握了教师所传授的阅读策略之后,其将由此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具体可供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阅读策略包括下述几种:

1.求同法

此种阅读方法要求作为阅读者的学生在进行多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要洞悉不同文本的共同点。举例而言,同样是以父母为主题的文本,在描述双亲之爱时选取的角度不同,有的文本内容展示出双亲慈爱的一面,有的文本内容则展示出双亲严格的一面,学生应当找出其共同的地方。

2.比异法

此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活动,发现不同文本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举例而言,同样是过年,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是热闹、欢乐的,而梁实秋的《过年》则是无聊、累人的。

3.整合法

举例而言,不同的文本对鲁迅的描述存在不同,一些文本将鲁迅视为伟人,一些文本将鲁迅视为普通知识分子,一些文本指出鲁迅的性格偏激,一些文本认为鲁迅为人随和。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活动,并要求学生对不同文本所描绘的鲁迅形象加以整合,由此将学生心目中鲁迅的形象变得立体、丰满。

(四)结合多文本阅读落实以读促写

1.在多文本阅读中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手法

从初中生所提交的作文习作来看,之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完成的作文内容空洞、文笔乏味,主要原因在于其写作模式较为单一,未能在写作中进行创新。可以说,这是学生写作手法匮乏的一种表现。为了达成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写作眼界的扩展。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应当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即,借助多文本阅读活动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如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了多文本阅读活动之后,应当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这些文本使用了哪些写作技法,每一种写作技法的优点为何。借助这样问题的提出,将会帮助学生实现深度思考,进而达成了对学生多文本阅读效度的保障。

2.在多文本阅读中引导学生仿写、扩写

在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结合刚刚阅读的文本内容开展仿写、续写以及扩写练习,这样便达成了读写结合的目的,使学生实现将阅读过程之中习得的知识实现向写作领域的迁移,如此能够让学生的写作素材获得积淀,并且丰富自身的写作素材。在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的过程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增强,举例而言,在带领学生学习了《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后,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对紫藤罗花的描写技巧,帮助学生回忆概括以前学过的《春》《观沧海》等描写景物的方法,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相关写作技能并做到合理应用,即可在日后写作中灵活应用,以便提高写作作品的综合价值;在续写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皇帝的新装》等文本,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联想,进而激活学生思维、挖掘学生写作潜力,可为写作作品附加多种魅力;扩写活动,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写作更规范、更得体,避免学生在写作中犯较大过错,也可保障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

(五)适当留白,鼓励学生独立阅读与揣摩文本

传统的一堂语文课40分钟,要在这40分钟内,阅读少则三四篇、多则七八篇的文章,教师和学生的阅读理念必定会产生深刻的变化。教师不可能有很长时间讲解,不可能有很多的提问,也不可能要求学生完成许多的题目,更不可能像传统课堂那样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教师必须要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为此,在实施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获得阅读的自主权,将自身定位为学生从事多文本阅读活动过程的引导者,让学生从中获得专属于自身而非教师的阅读体验。为此,适当的留白就有必要了。因为多文本阅读的过程中,由于文本内容较多,如果教师过多地解读、分析,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思考,也会使课堂枯燥无味,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有的教师在进行多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收获更多,设计了满满当当的课,使学生一节课下来非常疲惫,教师也口干舌燥。为此,应该为课堂做“减法”,将不重要的内容留到课后完成,课堂上展示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讨,让学生有成长的空间。

(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多文本阅读

在每次组织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活动之前,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制作阅读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将会让学生在对多篇文本的阅读过程中,理清和明确自身的阅读路径,遴选适宜的阅读技法。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先行实现对一组文本的浏览,以此实现对不同文本内容和结构的大体认知,其后,要对每一篇文本加以快速阅读,以便能够从中获取初步的阅读体验,并将之作为绘制思维导图的素材。最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上添加内容,诸如学习目标、阅读当中所需要着重把握的段落、语词等。在思维导图绘制完成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对彼此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交换检查,以便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可谓是半壁江山,教师应该利用多文本阅读来充分挖掘阅读的价值,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认知,并且使学生在多文本阅读中提升分析、整合、比较、思辨的能力。

猜你喜欢
导图文本内容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