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2-11-20 12:14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民联镇寄宿制小学李世明
家长 2022年20期
关键词:人教版英语课堂德育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民联镇寄宿制小学 李世明

“德育教学+学科教学”已然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向,教师正在积极落实德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工作,并尝试通过各种教学途径来加强学科教学与德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本文先讨论了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教学问题,然后针对小学英语与德育的有机整合这一课题展开深入分析,以期提高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随着德育教学力度的加大,小学英语教师时刻注重将德育教学落实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旨在发挥英语教学特有的德育功能,让学生不仅习得各种英语语言知识,掌握各种英语学科的语言技能,还可在英语课堂的德育氛围下健康成长。教师将德育这一核心的教学元素融入英语教学活动后,更能突显英语教学的整体性。教师如今需要不断加强的教学工作就是探寻更多样化的教育策略,协同实现英语课程的知识教学目标与德育教学目标。

一、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教学问题

(一)教师对教材中德育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承载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若教师的教学资源开发意识不强,则往往会倾向于给学生讲述专业的英语知识。这种做法在传统课堂中屡见不鲜,虽然新课改的实施,让教师逐渐提升了教学能力,但是在教材德育资源的开发这方面做得不到位,没能创设一个适合开展德育教学的英语教学环境,导致英语教学的德育教学实效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二)教师采取的德育引导方法缺乏科学性

即便是教师将德育教学资源融入英语课堂,也仍然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教育作用,让学生能有意识地从德育的角度去理解英语知识,并且在锻炼英语语言表达技能的过程中,自觉地吸收德育知识,提升个人在语言交际中应有的德育素养。然而有些教师运用的德育引导教育方法不够先进,没能起到科学的德育教学效果。对这一问题,英语教师需在研究英语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针对性地探究英语课堂中的德育引导教育方法。

(三)英语课的德育缺乏实践教学平台

有的小学生虽然从英语学习中汲取了德育知识,也适当地提升了自己的德育素养,但是其德育实践能力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英语教师没能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德育实践学习机会,使其在英语课堂中对德育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层面上,这不利于学生将德育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场景中。教师应重视这一德育实践教学活动的不足,合理组织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根据某种生活需要,将德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德育行为。

二、小学英语教学与德育的整合意义

(一)德育能滋润原本枯燥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单纯讲授英语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容易形成一种枯燥乏味的语言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对语言内涵进行有效的感知,也难以让学生获得有效的语言学习体验。教师从德育的角度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反而能发挥德育的人文熏陶作用,滋润原本枯燥乏味的英语教学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愿意融入这一氛围中接受德育熏陶,同时提升英语知识的学习素养。

(二)加强文化知识在英语课堂中的传播

教师扮演着文化知识传播者这一角色,而文化知识承载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英语教师若是在课堂中利用这样的文化知识来展开教学,不仅可将英语文化知识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即时的德育,还可让学生从新的角度来理解语言内涵。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拥有不少承载着丰富文化知识的内容,教师可依托这些教学内容,推进德育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发展。

(三)实现英语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一直都是教师落实以德树人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在“德育+英语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将这一教学目标融入英语教学,引领新时期的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英语知识的学习中体会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内涵,使其在提升英语知识水平的同时,还可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素养,同时实现英语语言教学目标与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三、小学英语与德育的整合教学策略

(一)依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

真实的语言情境既能让学生深刻体会语言的真实内涵,还能让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学会对语言知识内涵进行更深层的理解。教师可基于此,将德育内容融入语言情境,让学生能语言知识中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在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Hello!”一课中,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的是与他人打招呼、与他人进行自我介绍、与他人告别时的礼貌用语。从这部分知识内容来看,教师应围绕“文明礼仪”这方面的内容来展开德育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先创设这样的语境:“学校开学啦,见到了好多新面孔,想到能交新朋友就很开心,呀,那里有个小朋友,上前打招呼去……新朋友很乐意和我一起玩,放学后还很高兴地说再见……”在教师的趣味引导下,小学生会进入到这一语境之中,自觉地运用新课中的语言知识来进行相应的语言交流,如“Hello”“Hi”“I’m……”“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Bye/Good bye”等。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教师还可让学生思考:“在交新朋友的时候,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让新朋友对我产生好印象呢?”许多学生听到这个问题时,都会认为自己需要学习一些文明交往的礼仪,才能让对方觉得自己很有礼貌。于是,学生会主动学习新课中关于文明礼仪这方面的德育知识,并自觉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又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Let’s eat!”一课中,教师也可从中挖掘到关于文明礼仪的德育资源,因为这一课讲述的是与饭桌礼仪相关的一些文明礼貌行为。

教师可整合这节课中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语言知识,包括以下几点:1.礼貌地向他人拿取自己喜欢的食物时,用“I’d like ……,please”这一句型;2.回应他人的请求时,可以使用“Here you are”这一语句;3.礼貌地询问自己是否可以吃某种食物/喝某种饮料时,可以用“Can I ……,please?”这一句型来表达自己的意愿;4.对他人的行为表达感谢时,要对对方说“Thank you”或者“Thanks”这句话;5.回应他人的感谢时,可以使用“You’re welcome”这句话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些知识点都蕴涵了文明礼仪相关的德育内涵,教师要从德育的角度,引导学生对相关语言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与运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时,还要提升学生应有的德育素养。

(二)合理设计德育教学主题,开展主题式德育教学

主题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个主题,然后在主题范围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教师要将德育教学全面贯彻在英语教学之中,则可依托主题式教学法,对学生开展集中性的德育教育。在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Meet my family”一课中,教师可围绕“I love my family”这一德育主题来展开教学,向学生抛出各种相关的问题,如“Do you love your family?Why?What does your father do?What about your mother?Are you proud of them?”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都会自然而然地在心底释放自己对家人的情感,乐于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人,也敢于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情。而且这些问题也涉及了不少本节课的英语知识点,能帮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为了让学生获得较佳的德育学习效果,教师可让学生准备2~3 分钟的演讲内容,通过演讲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且讲述自己对家人的爱,提出一些孝顺父母、兄友弟恭、爱护弟妹的建议。这无疑在英语课堂中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德育氛围,熏染着学生的德育情操,有利于培养学生建设和谐家庭的思想道德修养,实现这节课的德育教学目标。又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My friends”一课中,教师也可提取特定的德育主题来展开德育——“How to make a new friend”。学生可在这一德育主题下展开深入的独立思考,讨论交新朋友的技巧。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交新朋友的经验,介绍自己的新朋友,描述自己新朋友的模样,或者说一说自己喜欢新朋友身上的哪个优点。学生可在这一德育主题下对“交朋友”产生准确的认知,并掌握一些与朋友相处的技巧,同时也可让学生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诀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依托德育实践教学活动,推进德育的深化发展

教师应适当地组织学生参与丰富的德育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从实践活动中更深刻地理解德育的精神内涵。目前许多教师开展的德育教学流于形式,或者更多的是向学生传递理论性的德育知识,导致学生下了课后,很少对这些德育知识进行实践性的运用。为了改善德育实践教学的不足,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从实践体验中学习德育知识。在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In a nature park”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亲身走进自然公园,观赏各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激发自己内心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让学生心里形成一种热爱自然的情感,这种情感能驱动学生主动去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界的生命。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观自然公园后,运用英语知识来写一篇呼吁大家保护自然环境的倡议书,进一步增强学生心中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又如,在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What would you like?”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围绕“favourite foods”这一主题设计调查问卷,自主选择调查对象,调查他们最喜欢的实物,然后制作一份菜单,再在“到餐厅吃饭”“为顾客提供餐厅服务”的情景下展开角色表演,通过角色对话与肢体表演的方式,灵活地锻炼自己对新课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这一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增强自己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还可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

(四)从丰富的英语词汇中,提取有效的德育资源

引导学生从小积累丰富的英语词汇,是小学英语教师开展语言教学的基本教学任务。以往教师都是让学生理解英语词汇的含义,并对其进行识记、造句。这样的词汇教学单调乏味,学生遗忘英语词汇的概率并不小。对此,教师可将德育与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根据英语词汇,围绕某个德育内容展开学习,使其在德育熏陶下加深自己对英语词汇的记忆,提高其对英语词汇的掌握能力。在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I have a pen pal”一课中,从“pen pal”这一词汇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我的笔友”这一德育内容展开学习,让学生联想一下,自己如果交了一个笔友,那么他/她会是什么模样的呢?交什么样的笔友,会对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呢?这可让学生发散思维,在脑海里勾勒一个理想中的笔友,想象一下笔友身上美好的品质、温暖和善或热情大方的形象。例如,从“hobbies”这个词汇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围绕“好习惯助益一生”这一德育内容展开学习,从课文中学习更多描述人们健康生活习惯的词汇,并从德育的角度,了解人们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德育内容时,对英语词汇也有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又如,从“live in”这一词汇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观看不同地区的风景图片,并让学生自主搜集更多关于这些地区的资料,如风土人情、建筑风格、民间故事等。通过这一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可学习到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还可塑造学生的文化品格,达到德育的目的。

(五)开展合作讨论活动,将德育融入英语交流中

教师将德育教学与英语教学有机融合时,应注重增强课堂上的热烈学习氛围。对此,教师可在英语课堂上抓住某个德育元素,设置相应的合作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展开有效的英语知识学习,同时从中领悟深刻的德育内涵,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合作性的讨论活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智慧,从不同角度挖掘德育知识,让合作学习小组的学生受到更多的德育熏陶,实现英语教学的立德树人教育功能。在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What’s he like?”一课中,教师可让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后,围绕“某人物的人格魅力”这个德育内容展开讨论。每个学生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都可谈谈自己喜欢的某个人物,然后用“She/He is……”这个句型来描述他/她身上的性格特质。比如,“She is funny.”根据这一人物特点,学生可继续讨论一个人的幽默性格带来的魅力,讲述一下自己从这类人物身上获得的快乐。又如,“He is kind.”学生可根据这类人物的亲和力展开讨论,从这类人物身上寻找平易近人、待人和善等特质。在这一合作讨论环节,学生也可讨论自己的偶像,从自己喜欢或欣赏的人物身上寻找闪光点,使其潜移默化地在这些人物的榜样作用下健康成长。

总体而言,自“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等教育理念被提出来后,许多教师都在尝试各种能加强德育工作的方法。将德育全面融入学科教学中的教学举措,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因为这项举措能切实帮助教师实现德育教学目标,同时也实现了学科教学的育人目标。小学英语教师在这样的德育教学背景下,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推进了英语教学与德育教学的有机整合,协同提升了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能力与综合德育素养。

猜你喜欢
人教版英语课堂德育
《中国德育》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