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有效策略

2022-11-20 12:14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幼儿园师桂玲
家长 2022年20期
关键词:经典著作国学内容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幼儿园 师桂玲

我国在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过程中,保留了无数的经典文学作品,是中华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其中不仅蕴涵了民族意义和精神内涵,也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幼儿人格建立和思想发展的有效辅助手段,本文讨论了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有效策略实践研究,阐述了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现状、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具体策略。近年来,幼儿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愈加得到重视,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我国幼儿教育领域也早就有所涉猎,但始终收效甚微,其中不仅仅是教学模式过于传统,主要原因是对传统文化的选材和幼儿园对其不够重视。因此,选择适合幼儿的国学经典著作开展诵读活动,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现状

我国自20 世纪90 年代起,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的小学和幼儿园内全面落实中华传统文学作品传播活动,但是传播效果并不显著。其主要传播对象是小学生和幼儿,通过对小学生和幼儿宣传并要求其背诵《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百家姓》《笠翁对韵》等国学经典著作。但事实上,大多数幼儿园对国学经典著作诵读的重要性并没有清楚的认知,导致在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中也只是遵循了形式主义或者进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观念,以及人文思想意识都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开展优秀国学著作教育对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全面培养幼儿的人文思想,发展幼儿的记忆力水平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并且由于幼儿时期是培养一个人的学习习惯、自信心、记忆力、学习兴趣等能力和意识最好的时期,是建立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因此,通过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学习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思想、完善道德观念的最佳手段。但目前幼儿园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开展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大多数幼儿园仍然更加重视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双语能力培养,以及一些为小学学科知识技能的基础培养。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在长时间的技能水平发展和能力培养过程中忽略人文思想的培养和人格塑造,在长时间的知识灌输下不仅会失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能力上也会出现更加刻板的状态,不利于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和求知欲望上的掌握。

二、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

(一)锻炼幼儿表达能力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对提升幼儿的口语能力、认知能力、道德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在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幼儿阶段是人类语言表达能力建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能力的未来发展状况能产生终身的影响。幼儿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能对诵读内容形成认知,在不断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使其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师的引导和教学下,配合诵读使幼儿对生字、生词的发音更加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拓展认字量,使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更加稳固。例如,在幼儿园普及《弟子规》的诵读,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认识生字,从《弟子规》的总叙部分开始,让幼儿先对“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形成印象,然后带领幼儿辨认句子中的生字,使幼儿在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能拓展认字量,并且将其内在含义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解读给幼儿,使幼儿能在诵读的过程中懂得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进而幼儿就能在产生一定理解的情况下树立自信,并对诵读内容进行更好的记忆,也更加乐于表达和展示自己所学的内容,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

(二)强化幼儿读写能力

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活动,能强化幼儿的读写能力。幼儿在诵读过程中不仅能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也能使幼儿在反复的阅读过程中对文字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在不断阅读和复习过程中逐渐对经典著作的内容产生理解,最终掌握文章中的精神内涵。此外,由于幼儿的记忆力和好奇心都非常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能不自觉地丰富自身的识字量,并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掌握更多生字、生词的发音和写法。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升自身的读写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能掌握更多字词的用法。例如,在诵读《千字文》时,其作为我国经典文学作品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启蒙文学作品,通读全篇具有较强的韵律感,全篇经过简化字、归并异体字后,从最初的一千个不重复汉字最终整合为九百九十多个相异汉字。通过带领过幼儿诵读《千字文》,不仅能依靠其字数多的优势增加幼儿的认字量,还能依靠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层次感,提升幼儿对生字发音和写法的学习效果,使幼儿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大量生字。同时其韵律感强的特点,也会使幼儿在诵读内容条理清晰、对仗工整的引导下更加快速地熟悉全文。

(三)提升幼儿人文素养

国学经典指的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著作,其中蕴涵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在幼儿时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能培养幼儿获得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是非观,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独立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判断标准,同时使其逻辑推理能力得到锻炼。此外,由于国学经典中使用的都是文言文,其对事物的描述缺乏具象化的特点,因此,通过对文言文的了解和学习也能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并且使幼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下得到人文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带领幼儿诵读“成语接龙”类作品时,主要是通过成语接龙的游戏形式,为幼儿普及成语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成语背后的传统文化内容和民族精神。一般用文言文形式表述的成语故事内容,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通读文言文,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配套的小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文言文的内在含义,使幼儿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将文言文和故事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既能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力,提升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又能使幼儿对文言文产生初步了解,另外还能使幼儿在学习成语故事时加深对故事内容和精神意义的感受,逐渐通过成语故事加深幼儿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幼儿的人文素养得到一定培养和提升。

三、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的具体策略

(一)结合游戏诵读,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的特点是年纪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强烈,因此幼儿普遍喜欢做游戏这种活动方式。而在学习过程中导入游戏模式,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活动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能使幼儿投入学习,却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枯燥、乏味。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到一起,形成游戏链,使幼儿不仅在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掌握了国学著作中的内容,也使幼儿能始终处在学习兴趣中。通常来说,在幼儿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教学方式有复读法、接龙法、节奏法等,在幼儿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将这三种游戏方式结合到一起。

例如,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先通过复读法使幼儿熟悉诵读内容,采用教师读一句、幼儿读一句的方式展开教学,因此也叫跟读法。待幼儿熟悉诵读内容后采用接龙法进行学习,也就是通过接龙游戏进行教学,第一个幼儿说第一句、第二个说第二句,以此类推,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更加集中精力,加深幼儿对经典著作的印象。在幼儿对著作内容基本形成记忆后转换为节奏法进行游戏,使幼儿在诵读过程中通过拍手或拍桌椅击打出节奏,让幼儿在教师的示范中跟随节奏进行拍手和诵读,这样既能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又能锻炼幼儿的律动感,使幼儿在边拍边说的过程中增强手脑协调能力,进而加深幼儿对国学经典韵律的感受。

(二)结合生活诵读,加深幼儿认知

结合生活进行诵读是指教师或家长在生活场景中引导幼儿进行即兴诵读,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没有准备和思考的实践,往往没有游戏诵读具有明确的目标。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往往有许多整理、等待的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等待的时间将国学经典诵读引入等待过程,使幼儿在等待过程中进行对国学经典著作的复习,让学生在整理、等待的过程中诵读国学经典著作,加深幼儿对著作的认知,使幼儿能在整理过程中自觉诵读国学经典著作内容,并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诵读结束前整理完毕或回到队伍中,使幼儿既加深了对著作内容的印象和学习,也使幼儿在整理过程中更加有序。

例如,在幼儿室外活动结束后,教师在整队过程中,可以提醒幼儿开始背诵诵读活动中所学的内容,可以是文章、诗歌等内容,在幼儿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诵读,调动幼儿的思维活跃性,使幼儿能有意识地思考、回忆,借此加深生活化教学的作用。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幼儿加深对诵读内容的记忆,也能有效保证幼儿在整队过程中的有序性,使幼儿不会在整队过程中出现乱走乱动的情况。通过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幼儿诵读,使幼儿认知能力能得到进一步深化,使其思维发散能力得到加强,增强其自主思考能力和学习自觉性的培养。

(三)结合技术诵读,丰富素材积累

结合技术诵读主要是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设备为幼儿拓展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认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互联网技术的信息收集功能和传播功能,充分挖掘不同的教学辅助素材,使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开展能有效与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拓展幼儿园国学诵读课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渠道,使幼儿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习更多的国学经典内容。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支持,开展现代化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教学,使幼儿能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内涵,提高幼儿的思想水平发展和思想意识形态建立。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对卡通形象、动画片感兴趣的特点,为幼儿播放《三字经》《中华上下五千年》等动画故事,通过卡通形象的讲解,提高讲解内容的亲切感,拉近幼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使幼儿在更加通俗易懂的氛围下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动画中简单、温馨的故事情节,感受国学经典故事中的内涵。由于幼儿在这一时期具有较高水平的记忆力,因此,幼儿在经过动画故事解读国学经典著作内容后,能形成更加立体的印象,在诵读相关内容时,脑海中会浮现相关的动画情节,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下对国学经典著作内容的诵读学习的空白。

(四)开展诵读活动,全面提升素养

在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同样要注意培养幼儿建立健全的学习思想和学习心态,制订不同的激励计划,保证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能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通过开展比赛锻炼幼儿的抗打击能力,当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失败、受挫时,教师要及时出现并给予干预,疏导幼儿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白失败的原因,以及挽救的方法。幼儿在教师的及时疏导下能逐渐调节自身情绪,即便在诵读比赛中没有获得最终的胜利,也进一步获得了调节情绪时的能力,以及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抗击打能力,使幼儿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提升自我思想意识形态,让幼儿在比赛过程中获得坚强的优秀品质。

例如,幼儿园可以开展诵读活动,通过组织诵读比赛,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激励的手段调动幼儿的竞争意识,使幼儿在比赛过程中,完善自身的能力水平发展,提高个人素质,建立协同合作意识,巩固知识积累。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意对活动目标的设立,要发展幼儿能力为终极目标,使幼儿在比赛过程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比赛的胜利。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评比活动,使幼儿在诵读活动过程能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水平,对每次活动的形式和细节进行创新,保持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而幼儿在定期评比活动过程中能加深对诵读内容的记忆,使记忆力得到锻炼,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不断发展综合能力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能有效完善幼儿的思想意识建立,对发展幼儿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另外,结合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遵循“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能进一步使幼儿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提高人文素养、道德意识,建立是非观念、巩固知识积累,全面发展幼儿的能力水平。

猜你喜欢
经典著作国学内容
“垂”改成“掉”,好不好?
马恩经典著作引用的学术出版规范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材料成形及控制专业经典著作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