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的路径及保障

2022-11-20 12:14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族小学张积新
家长 2022年20期
关键词:劳动理念课堂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族小学 张积新

由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幅度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所以在日常教育环节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对小学生而言,劳动教育能加强学生对劳动的认知程度,能让学生意识到劳动的高尚。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教育或家庭劳动,能落实我国劳动教育目标,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后续的社会发展道路奠定基础。小学劳动教育是教育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教师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响应国家教育政策的表现。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日常教育课堂为主要阵地,积极落实开展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专业技能,让学生能对劳动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正确看待劳动者的身份。本文将主要探讨小学劳动教育的教育路径以及教育保障。

一、劳动教育的现状

由于国家大力倡导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由于国家的新型教育方案推行时间较短,新型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改革政策并没有深入人心。小学教师对这些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案,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在实际教育环节中,教师仍然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习惯以及良好学习思维的培养。目前劳动教育对教师而言,仍然是一种新鲜的名词,劳动教育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小学教育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学习以及社会发展道路的重要影响,通过开设劳动课程,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以及劳动观念。国家正大力倡导劳动教育,培养社会群众的道德意识以及核心素养,教师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针对劳动教育开展深度学习,明确新型教育理念,提高劳动教育的教育质量。目前由于受到了我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部分的教师都忽略了对学生劳动意识以及德育里面的教学。往往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更有甚者,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判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评价标准。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单一局限的教学评价标准,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受到了禁锢,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不仅严重拖慢了我国的教育改革进程,也影响了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以及身心健康的良好培养。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而言的重要意义。

二、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

想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仅凭借浅层次的劳动教育还远远不足,更应该结合班级学情渗透劳动理念,强化思维认知,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首先,小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活经验较为浅显,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知,言行举止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此时深度践行劳动教育理念能营造出和谐、积极的集体氛围,全面落实劳动思想,激发他们的自主实践意识,具备主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就劳动教育现状来看,及时调整教育方向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认知,在小学时期便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他们的行为能力尚处于养成阶段,仅靠单一的理论知识讲解使其难以构建完善的思维体系,教师将劳动理念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劳动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受到正确的理念影响,为劳动教育的实践和进一步拓展打好基础。再者,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能有效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以往的劳动教育形式浮于表面,学生常常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动完成劳动任务,难以感受到劳动趣味。创新的劳动策略为各个主体之间增加了互动与交流的空间,大家在集体的氛围下共同完成劳动任务,承担个人的责任,树立道德意识和劳动标准,互相沟通,反复实践,以此达到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最后。劳动教育的实践能为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内心发展需求提供平台。小学时期开展劳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勤劳的品格。开展有效的劳动教育使教师能感受到自身的德育教学角色和承担的任务,走进到每个人的内心中,通过观察他们的劳动表现、心理状态,为其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这样的辅助平台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落实劳动教育政策

无论是社会各界、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贯彻落实劳动教育政策,让这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能充分渗透小学教育环节。通过在小学阶段开设劳动课程,能让小学生充分理解劳动的真正内涵,扎实上好每一节劳动课程,让日常教育课堂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提高劳动教育的教育质量。学校应该增设一些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按照国家的指导意见以及教育部门下发的规章制度,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每一个人的责任权属,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以及责任心。学校应该出台相关教育政策和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劳动教育政策,确保劳动教育课堂能具备应有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教师应该将劳动课作为自己的主要教育任务,充分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认真开展劳动课程教育工作。学校可以制定相关的教育制度,将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作为期末的考核任务,保证劳动教育课堂的教育课时以及教育质量。劳动教育并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责任,这需要学生家长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最恰当的、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劳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研究出最具有教学意义和教学价值的教学方法,落实各项劳动教育制度以及教学政策。

(二)培养教师的教育能力

目前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培养教师的教育能力,有效提高我国综合教育水平,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学习空间,让教师能定期学习当前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培训任务,为教师提供去其他优秀学校学习的机会,学习那些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法,再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制定符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前,应该先深入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深度钻研教育大纲的内涵,把握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活跃课堂教育氛围,让小学劳动教育课堂重新焕发生机和光彩。通过运用新型教育手段,驾驭小学劳动教育课堂,有效组织相关劳动教育的开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育环节,激发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劳动教育前,教师应该进行集体备课,通过集思广益,听取不同教师的教育意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共同钻研教育内容和教育步骤,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公开课,面对全校师生,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进行观摩,通过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能学习到更多优秀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多听,多看,多想,多实践,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才能研究出最恰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用最省力的方法,为学生创建出更高质量的教育课堂。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动手实践是劳动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亲自动手,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劳动环节。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单纯采取口头讲述的方式,应该鼓励学生动手,真正参与劳动教育环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展劳动教育环节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前事先准备好本节课将会运用到的实践材料,然后在课上进行示范讲解,之后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反复练习劳动技巧。在进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以及想法,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通过亲自动手,能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亲自动手的乐趣,还能体会到劳动学习的意义。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相关安全知识,告诉学生当危险发生时如何进行自救或急救他人。劳动教育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摆在第一位的,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避免意外的发生。劳动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联系日常生活实际,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帮助学生更快速地完成自身的劳动教育任务。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在熟悉的氛围下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营造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劳动学习的重要性,只有真正体会到劳动的价值,才能珍惜现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四)积极改善教学手段

目前由于受到了我国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大部分的教师和家长都忽略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国小学劳动教育是十分薄弱的,也是十分匮乏的。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改善教学途径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学的严谨性。通过重视劳动教育,能改变教学现状以及教学困境,不仅能实现人才的综合培养,还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进而让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环节。无需教师和家长的强迫要求,有效提高劳动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让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意义和教学价值。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根据学生的特殊学习心理,制定特殊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技巧,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寻找到最恰当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心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教学问题,从根源上改善劳动教育现状。教师可以利用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意志品质,让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劳动教育环节。通过有效的劳动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以及意志品质同时还能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学生而言,不仅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学生的社会发展道路以及人生历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结语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也是劳动教育工作开展的黄金阶段,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这一关键阶段,结合教育实际,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在进行劳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立德树人以及生本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生涯奠定基础。通过劳动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理念,让学生能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劳动理念课堂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甜蜜的烘焙课堂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欢乐的课堂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