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校园文化引领功能

2022-11-21 13:16胡敏
现代交际 2022年6期
关键词:现代性校园文化课程思政

□胡敏

(东华大学 上海 201620)

在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中,“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关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议题。学界围绕“课程思政”的理念、目标、内容、价值等基本理论主题进行了相对系统的阐述,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应当看到,其中相当一部分成果是从课程论的视角,在高校课程体系内部谈“课程思政”,而未能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更为宏观、开阔的实际效应,特别是思想文化效应。高校校园文化凝聚着学校的办学观念、育人情怀和治理理念,在培育大学生成长成才和高校铸魂育人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分量和地位。高校校园文化既是社会思想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观念保障。“课程思政”具有鲜明的文化功能,因而能够成为高校文化建设重要的抓手。本文立足当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语境,从“课程思政”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入手,揭示高校“课程思政”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蕴与机理。

一、高校校园文化:“课程思政”育人效应的现实载体

从系统论角度看,高校的育人活动表现为一项系统化的实践过程,其中既包括微观层面的课程,也包括宏观层面的制度规范,还包括中观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等。在高校场域,校园文化承载了育人的价值意蕴,以文化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的育人效果。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各种器物、制度、精神等形式的文明成果,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也因价值观的多样性而呈现出形态上的多样性。这其中,高校校园文化便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它立足高校场域,反映高校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对高校师生发挥教化与引领作用,既是高校文化乃至高校组织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也是高校发挥立德树人价值的重要载体。

当前,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视域下思考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基于现代性文化对高校的冲击,直面高校校园文化的“现代性”负效应,而这也成为发挥“课程思政”校园文化引领功能的问题意识。

总体来看,在我们身处的现代社会大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性的影响。特别是伴随高考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师生关系平等化的影响,加之网络文化弥散于校园,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大众化、平等化倾向。高校校园文化往往被纳入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现代工业文明条件下的文化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鲜明现代性的特征:首先,现代性锻造了高校校园文化中平等的文化主体。自16世纪一系列改革及启蒙运动以来,随着世俗化及启蒙平等意识的崛起,文化不再是精英群体的专属品,文化逐渐摆脱神圣,以世俗化的面目展示于社会大众面前。文化本身也成为社会大众生活化的拥有品,不再变得稀有、神圣,旨在满足社会大众需求的高校校园文化在现代性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及娱乐化传播载体的推动下应运而生。其次,现代性催生了人们在文化判断上的工具理性标尺。今天我们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感受到的另类文化现象,都关乎现代性文化提供的工具化价值标尺。在现代性的作用下,文化内蕴的精神价值趣味被实用性、娱乐性所取代。人们注重感官的享受及实用性,却淡化了文化内蕴的时代使命、人文精神和以文化人的育人价值等。最后,当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在大众传媒、网络媒介的传播下,与现代性带来的媒体包装和技术化、商品化的营销联手,使高校校园文化借助现代大工业流水线生产及商业化的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流水线商品生产的一部分。可以看出,高校校园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人们的思想文化需求,表达人们的实际需要和文化品位。

从现代性的视域看,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现代性维度,现代工业大量复制以娱乐性为主要特征的流行文化,适应现代社会成员大众化的审美,也渗透到高校校园影响广大师生的文化审美。现代性文化追寻平等化的价值取向,尊重每个人的个体需要。在此影响之下,高校校园文化不免具有平等化的倾向,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性,文化背景、活动方式、教育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存在较大差别,对于文化的需求各不相同。每个学生既是文化的生产者,又是文化的消费者。但问题在于,这种尊重平等主体的文化传播往往又采取了齐一化的方式。高校校园文化产品不再是个体性、体验性的产品,而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经过了外在形式、商业化的包装。高校校园文化为迎合学生的需求,容易采用商品化、娱乐化的营销手段进行宣传。尤其是在现代商业传媒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在现代传媒的助推下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和审美品位。

从更为开阔的视域看,高校作为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对高校产生系统影响而形成的文化形态。现代性是充满了“悖论”“二重性”的矛盾体。一方面,现代性改变了传统的、封闭性的社会特征,崇尚个人和理性、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等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现代性与之相应地也会出现负面后果,如过度的个人化、原子化造成的关系疏离,经济上的工具理性化等,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尤其是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塑造作用。现代性的这种二重效应,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在反映现代社会人们思想文化特征的同时,也会对社会系统尤其是思想文化领域产生深刻效应。

特别是对于高校治理与立德树人工作来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成为重要的实践载体,它对师生的思想品德涵养、校风建设乃至学校的育人工作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具体来说:一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政治认同。高校育人工作承担了将政治价值观念传达给师生,以实现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与认同的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反映了社会大众的价值需要,承载着社会民主、平等的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借助现代传媒方式将其承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广大师生。二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参与意识,提升其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借助诸多实践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他人的机会,练就师生的参与品质,提升其实践能力。三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对社会多元文化景观的引领作用。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性文化是迎合社会大众的文化,它能满足社会大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从服饰、饮食、语言、审美、生活方式、价值观、道德标准、理想信念等诸多方面,丰富并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可以说,现代性塑造多元的社会文化生态,保证了社会宽松的文化氛围。但社会多元化文化生态仍需积极向上的价值引导,在这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为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传输“正能量”,在契合并满足师生乃至大众文化需求的同时,发挥积极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审视

一般而言,“课程思政”即课程育人,是指高校各门课程都需要发挥育人效果。若从高校育人系统来看,“课程思政”可以拓展至整个高校育人过程,“课程思政”又突出强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在内的高校育人各环节都能真正发挥出育人的实际效果。在此,“课程思政”既有本体性的育人功能,又发挥拓展性的育人价值。“课程思政”建设虽聚焦高校课程建设,却能够牵动学校“立德树人”的整体系统布局,对高校系统内部各项建设起到贯穿式的指引作用,这自然也包括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从这个意义上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高校系统及其治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承载着高校师生对社会文化的诉求。前者意味着校园文化成为高校发挥治理功能乃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载体,校园文化建设构成高校铸魂育人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后者则反映出社会思想文化所具有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等丰富意蕴,成为社会思想文化影响高校师生的“桥梁”。与此同时,社会思想文化在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积极的社会文化效应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负面的社会影响。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亟待提升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力

对于一个良序社会的文化结构来说,必须要有主流、主导文化加以引领,既起到引导和统摄多元文化的作用,也发挥主流价值观对社会系统的整合作用。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也难免受到外部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社会大众多元的思想文化往往更能契合大学生群体日渐多元化的思想需求。特别是在现代性社会,校园文化深受社会现代性的影响,那种快餐化、商业化、感官化的大众文化侵蚀到高校场域,使得高校校园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盲从性,亟待合理的主流价值引领。事实上,作为体现大学核心价值、传递立德树人信念的重要载体,高校校园文化理应承担起积极引导学生思想成长、切实提升铸魂育人效果的价值引领力。然而,现实却是大众文化中日益凸显的个性化、庸俗化等倾向,伴随着感官化、娱乐性以及“去中心化”的思维方式,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佛系”“躺平”“内卷”心态的助推者。由此,高校校园文化缺乏主导性、神圣性,不仅难以为高校治理与立德树人提供观念保障,也势必降低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弱化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力。高校校园文化容易造成价值导向上的盲从,甚至有些完全处于“随大流”的现实状况中,这也就意味着需要进行思想领域的有效引导。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亟待克服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现代性思想文化的“烙印”。尤其是当今高校校园文化本身就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现代性特征,如若对其不加以合理引导,自然容易引发包括高校师生在内的广大社会成员的“现代性”危机。当然,这主要体现为“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内心世界萎缩,精神生活空虚。现代性带来了日益滋长的经济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官能主义等,从制度层面削弱了人们的批判性和超越性,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思想文化效应,如个体的原子化、道德冷漠、生存的孤独感、无根感等。特别是在后现代文化助推之下,人们追求个人的感官体验、视觉刺激,其整体奉行的“不要规则、怎么都行”的价值信条解构了一切神圣的、信仰的、共同性的精神纽带。这些都对当下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了较大冲击。

3.高校校园建设亟待提升师生应有的文化品位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文化体验逐渐呈现出感官化、物欲化特征。商业化的思维方式与运作方式容易左右校园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师生关于文化的审美趣味,甚至“将受操纵的娱乐式的、游戏式的生活视为舒适的生活,把他人(经济或政治精英以及媒体)的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把社会的要求和强制当成个人自由,进而不知不觉间遗忘甚至丧失了自己”[1]。此外,受现代性文化生产模式的影响,大众文化受制于资本逻辑,文化与资本的“合谋”让广大受众常常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使“闲暇的人不得不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的东西”[2]。鉴于现代性的影响,人们的文化审美标准直接与工具理性、感官体验紧密相关,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趣味往往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在资本逻辑与传媒力量的助推下,高校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依附性强化,其应有的价值意蕴与“以文化人”的育人效应难以得到切实展现。

总体而言,置身于现代社会的高校校园文化之所以深受社会文化的“侵扰”,难以有效发挥其育人效应,其社会根源在于现代性自身具有的二重性。正如郑杭生所言,现代化是这样一个状况,“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包含痛苦相伴”[3]。现代性是当下所有人难以逃遁的“宿命”,高校校园文化也概莫能外。一方面,现代性为社会思想文化赋予灵动的时代气质,有效地促进了个体的解放,是推动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的精神气质;但另一方面,现代性也使人们不得不承受丧失方向感和意义感带来的困顿,以及工具理性引发的一系列思想文化困境,如意义的失落、心灵的漂泊、疏离感等等。这些既需要现代性文化的“自我净化”,同时也需要高校合理设计、科学谋划校园文化建设,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同联系。

三、理论基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文化意蕴

“课程思政”是高校发挥课程体系育人功能的一项系统举措。“‘课程思政’指向一种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这一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注重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的统一。”[4]它强调各门功课都具有育人的功能,注重发挥各门课在育人过程中同向同行的合力效应。从内涵上来说,“课程思政”包含两个维度:第一,任何课程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任何课程教师都应承担育人的责任。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融入到各门课程之中,犹如“融盐于水”,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元素内蕴于各门课程。

从性质上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仅仅是一项教育教学活动,而且是一项文化建设的活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所传递的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本身就是社会政治系统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意识形态的功能,具有鲜明的政治文化属性。高校本身就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的场域。高校通过课程建设方式完成育人的要求,同时也实现国家层面的社会思想文化与价值观的有效传递。课程关系到育人,凝聚了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的合理文化构件,它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为核心内容,其本身就是“以文化人”的重要形式。课程论研究表明,课程的实质指向知识背后的价值意蕴,这些价值本身就是社会思想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5]可以说,课程既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课程的内容凝聚了社会的思想文化,既传承了过往的历史文化传统,也体现社会成员现实的思想文化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课程可以视为一个文化概念。进一步地看,“课程思政”可视作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高校场域的具体落实与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更具有重大的文化战略意义。

从微观的视域看,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微观场域中塑造并呈现出来的文化样态。它既是社会文化在高校领域当中的反映和体现,又与高校系统其他要素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守护并支撑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其相对独立性。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配合、相互支撑,发挥协同育人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治理与立德树人的“软环境”,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精神条件。高校“课程思政”的有力推行,离不开良性、健康的校园文化支撑。与此同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又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当校园文化遭遇现代性的“侵蚀”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只有发挥其在育人方面的价值指引效应,才能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高校师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就此而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有力应对高校校园文化所遭受的现代性冲击及其引发的负面思想效应,在净化校园风气、纯洁学生心灵层面发挥应有的价值。

可见,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植根于“课程思政”内蕴的文化属性。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自身就担负着社会思想文化功能并且需要与社会思想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有机互动、相互配合,共塑高校育人格局。特别是伴随着“课程思政”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推进,以“课程思政”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将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论题。关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文化属性,有助于营造适宜的文化场景,发挥高校“课程思政”的文化功能,进而既能完整把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也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效果。

四、路径探索:高校“课程思政”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如上文所述,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进入高校空间的基本表现形态。高校校园文化的发育状态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文化建设乃至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也影响着社会大众的精神状态。与此同时,社会外部文化生态直接关系到高校校园文化自身建设情况。两者之间应该形成互塑、互动的有机联系。在实践中,尤其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需要注重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发挥“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助力作用,探索“课程思政”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1.夯实内容建设,大力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从内容维度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高校校园文化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结构的完整和有机运行,应该与社会外部文化环境保持一致性。如果我们把高校视作一个“小社会”,那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部就需要健全的政治文化生态,尤其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浸润”和“支撑”。一旦高校校园文化缺乏鲜明的价值属性与价值内涵,就难以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呵护者”与社会思想文化的“领跑者”。以“课程思政”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从内容上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涵。这就需要积极地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借助多种形式和载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之中,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内涵与审美趣味。同时,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内涵式发展,发挥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系统的引领作用,进而着力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

2.借助新型媒介,拓展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

互联网时代,面对全新的智媒环境,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凭借新型媒介的推动,发挥其应有的阐释力和引领力。以“课程思政”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善于利用新兴媒介,对高校校园文化中存在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民粹主义、犬儒主义、拜金主义等各类社会思潮和非主流价值取向,应当及时干预和引导,以合乎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收方式来实现“入脑入心”、铸魂育人。当今,随着云媒体、大数据、元宇宙等的广泛推广和运用,面向大学生群体的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个体化、智媒化。因此,高校育人工作亟须拓展意识形态传播的时空跨度,占领思想文化建设阵地,坚决抵制社会不良思潮和思想文化倾向对高校师生的侵扰,帮助其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者与育人工作者们应当善于运用多重媒介,通过微博、微信、QQ、各类短视频等载体,加快构建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平台,主动抢占和开拓新的文化宣传阵地,激发其鲜活、有机的生命力,自觉提升自身媒介素养,让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保持在一致性的育人轨道中,使得二者始终同频共振、有机互融。

3.优化外部环境,营造呵护大学生成长的优良社会风气

从系统论角度看,社会文化系统的作用发挥状况关系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健全的社会思想文化氛围以及良好的校园风气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精神支撑。缺乏宽松、良好的校园风气就会抑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空间。即是说,外部的社会文化条件是否风清气朗、校园文化是否积极向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状况。因此,无论是“课程思政”建设,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要破除单一化的决定论思维,只有将它们置于社会系统之中,深入到支撑它们的社会思想文化条件之中才能真正加以把握。“从根源上讲,我们要走出道德教育的困境,首先要走出道德危机,那就是要治理和改造我们的社会,形成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6]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发挥“课程思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就是要从外部条件入手,为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为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群体营造出风正气清、理性平和的外部成长环境和思想文化场域,进而帮助他们增强价值认同、凝聚思想共识。

五、结语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亟待展现其文化属性,在完成育人的任务同时担负应有的文化功能,积极引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共同塑造高校育人的整体格局。“课程思政”发挥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当需夯实内容建设,大力开展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借助新型媒介,拓展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阵地;优化外部环境,营造呵护大学生成长的优良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现代性校园文化课程思政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牛仔少年的孤独:论《骏马》中现代性对西部空间的争夺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米花之味》:现代性焦虑的现实书写与文化表达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