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的思考

2022-11-21 13:16胡林燕陈悦
现代交际 2022年6期
关键词:弗洛姆弗洛伊德个体

□胡林燕 陈悦

(南昌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31)

弗洛姆是著名的德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中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学说在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并获得了各个层面广泛的关注,产生了重大影响。总体而言,弗洛姆的重要贡献在于将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思想进行综合和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性格理论。他运用社会性格理论分析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也利用该理论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因此,要理解弗洛姆的思想,“社会性格”这个概念是无法回避的,同样,要评价弗洛姆的学术成就,也必须从这个理论入手。

一、社会性格理论的产生背景

在弗洛姆的诸多理论中,“社会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社会批判分析的重要维度。通过这一概念的提出和运用,弗洛姆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其独特的视角。弗洛姆表示,马克思虽然清晰地认识到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态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的关系,并由此指出了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并未将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受制于经济基础的问题讲清楚。因此,弗洛姆认为他提出的“社会性格”概念可以弥补马克思这一理论上的不足。弗洛姆说:“我认为,运用精神分析这一门工具就能弥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这一不足之处,就能阐明连结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种纽带——其一便是我所说的社会性格。”[1]38

除此以外,当时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理论上的挑战也是弗洛姆提出这一理论的原因。弗洛姆的思想受卢卡奇的影响非常大。在卢卡奇看来,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忽视了意识形态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补充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空白,在当时的西方特别是法兰克福研究所中是一种常见的思想路径。弗洛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性格”学说。他认为,通过这一理论视角,可以很好地解释意识形态是如何控制人的心理,驱使人们按照某一目标行动。通过这个理论,弗洛姆完成了他对资本主义,尤其是纳粹的分析和批判。

简单地讲,社会性格概念可以看作原本仅限于对个体心理进行分析的弗洛伊德性格理论的社会化应用,即将分析的对象从个人拓展到整个社会。在弗洛伊德提出性格理论之前,主流的心理学观点认为,性格就是人的行为特征,可用以“表明某一人特点的行为模式”。而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性格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它并非行为本身,而是行为的基础。了解人的性格,不仅要看其行为特征,而且要看其行为的思想动机,尤其是其无意识的内驱力。这就是说,性格的形成涉及人心理的内驱力。在内驱力的作用下,人们行动,感觉世界,最终形成观念。弗洛伊德在确定了性格特征的动力学性质之后,进一步指出,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代表了在生命过程中人的能量被引向某一方向的一种特殊形式。弗洛伊德对这种性格内驱力的来源,只是从生物本能中找寻其中根源,也就是将性格与性能量——力比多相联系,而弗洛姆则认为这样简单地分析内驱力的来源是远远不够的。弗洛姆认为,他“所提出的性格理论与弗洛伊德的性格理论主要不同是,性格的基本基础并不是力比多组织的各种类型,而是一个人与外界关系的特殊类型”。因此,弗洛姆在弗洛伊德的内驱力理论基础上提出社会性格理论。

二、社会性格理论的内涵特征

“社会性格”这一概念,指的是群体所共同表现出的性格因素,这种因素可以被解释为社会相似的心理能量结构,它的构成受到其所处社会结构影响,特定的社会通过这种无形的力量使得特定社会功能得到发挥。从概念上看,社会性格是指“同一文化结构中的大多数人共同具有的性格核心”[1]82,然而这个“大多数”并非简单地将个体性格以数学的意义进行累加,而是依据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因素影响每个个体性格综合呈现出的结果。结合马克思的思想,弗洛姆认为社会性格是社会生产力对社会成员的一种隐式影响通道,其结果是特定社会中的个体会形成一种适应于该社会的特殊生存形式。在其影响下,社会的每个个体都会形成一种与社会性格相配适的个体性格,这种个体性格对个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动特征起决定性作用,而社会性格的作用亦会将个体成员的行为驱使于符合社会整体利益。作为特定社会中的具体存在——个人,其心理能量的释放必须遵从该社会所许可的方式。在看似自由的环境中,个人实际上是被社会性格所约束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弗洛姆说,社会性格“将外在的需要内在化,并且驱策着人的精力,使其用在一个特定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工作上”[2]。因此,社会性格是一种心理能量的特殊形式,影响着生活在特定社会中成员的生活方式。

社会性格是如何影响社会中的生活的每个个体的?弗洛姆认为,有两种途径:一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二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社会实践方式,而这种实践方式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分化。社会性格通过对某一社会中的各种有效用的途径去影响每个个体成员。而作为生产和社会实践方式的交织点——家庭,特别是家庭中的父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中介环节。社会性格对个体的影响最早是由父母来实现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通过日常的家庭生活,孩子的性格中含有父母的烙印,另外家长通过其言传身教将社会的特征传递给子女。除此之外,社会性格还能够基于社会中的思潮、宗教、教育等工具对个体的性格产生影响。可以说,社会性格是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基础,同时,人们的思想和理想也可以从这种社会性格中汲取自身的力量和吸引力。在社会性格的作用下,人们“作为人类存在物的真正利益总不能超过由各种观念的影响和灌输给他们而产生的虚假利益”[3]18。人们在貌似自由的社会中工作和生活,在表面的自由背后,社会中的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而为了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整个社会要求人们无意识地屈从。

三、社会性格理论的作用意义

动力心理学理论能够说明社会是如何产生社会性格,而社会性格又是如何产生并制约适应于这种社会性格和滋养它的各种观念与意识形态的。而这一点恰恰是可以被引入马克思的理论中,并用以解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自然联系问题。

社会性格具体由哪些要素构成?其作用又有哪些?弗洛姆认为,社会性格可以被视为是一个集合体,即在一个特定社会经济结构汇总,起主导和规范作用的各种观念、理想的总和。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双向中介环节,也就是说经济基础影响各种作为上层建筑的观念形态都少不了它,同时,如若各种观念、理想要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也依赖它的作用。在这种双向中介作用下,社会个体的社会无意识被压抑。在弗洛姆看来,这种社会无意识指的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大多数个体因被压抑而无法达到的意识水平的精神领域。由于个体的无意识中会存在一股反抗社会的心理能量,而一旦这种能量被社会性格所压抑,则会导致个体心理异化,从而用一种消极状态面对社会。因此,为了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每个具体社会形态都会用社会性格这种“工具”压抑社会中的每个个体或特定阶层中的个体成员,使他们无法意识到存在于自身无意识中的种种渴望突破现实的心理冲动。可以说,如果一个社会愈不能代表广大成员的根本利益,则表现出的这种压力愈大。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除原始社会阶段之外,社会利益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果大多数个体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被欺骗,则会表现出怨愤,甚至会生成危害社会存在的思想或行为。由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被压抑,人们不得不接受许多幻想来补充,而这些幻想是由意识形态灌输给人们的。通过各种形式,意识形态控制着人们的头脑,压抑着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将现实与幻想混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人们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生活。

这种压抑产生的根源除了意识形态的灌输外,在弗洛姆看来,更重要的是由于人的本性中“对孤立和排斥的恐惧”。弗洛姆说:“人,就以他是一个动物而言,他所最怕的是死亡,而就以他是一个人而言,他所最怕的则是完全孤独。这种惧怕要比弗洛伊德概念中对阉割的惧怕还要严重,它是不让人察觉到被禁忌的情感与思想的主要原因。”[4]这就是说,人要生存必须与他人交往,而这种与他人进行联系并协调一致的需求是人最强烈的欲望。人若失去这一联系,将导致神经错乱。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个人会把意识形态所宣传的一切当作“真理”来接受。社会的观点、信仰和情感比自身的理性和感觉更为真实。“人们把社会所承认的那些陈腐的思想视为真正的、现实的、健全的思想,那些不符合这些陈词滥调的思想却被当作是无意识被排斥在意识之外。”[1]133

弗洛姆的这一观点与马克思关于“不是意识决定他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意识”的观点相同。在马克思的观点中,人是由于全部潜能被压抑从而产生具有自由的幻觉。“意识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一种最虚伪的意识和各种压制力量的作用。同意识一样,无意识也是一种由‘社会过滤器’所决定的社会现象,‘社会过滤器’使大多数真实的人的经验无法超越无意识和意识。”[3]29通过对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认为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经济力量及其在政治上的代表影响乃至决定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所有行为。而精神分析理论则从另一个方面进行了诠释。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样,精神分析也承认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在他的理论视野中,每个人是最陈旧的和最进步的情欲冲动的潜能综合体。也就是说,人就是每个既定社会的经济集合和社会力量所塑造的潜能,这种潜能表现为意识和无意识。意识代表着“社会人”,即由现实社会所规定的人的状态,而无意识则是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的一种冲动。尽管这种无意识会被压抑,但是不会消失,它终将爆发,从而使人改变这个原本使他畸形的社会制度。因此可以说,“社会变革和社会革命不仅由与旧的社会组织形式相冲突的新的生产力所引起,而且也由人的社会条件与不可变更的人类需要之间的冲突所引起”[3]20。

四、社会性格理论的现实运用

精神疾病能与个人相联系,从而使个人成为病态的、不健全的人,而整个社会同样会患上精神病成为病态社会。这一观点是由弗洛伊德在其《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弗洛伊德认为,假如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存在相似之处的话,那么诸多的文明社会同样会像个体一样由于“进步”潮流压迫而患上“精神病”。社会精神病的致病因素极其复杂,对它的分析治疗也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虽然任务是艰巨的,但是弗洛伊德依然坚信“尽管有许多困难,我们仍然可以预料,总有一天,有人会敢于从事文明团体的病理研究工作”[5]。

弗洛姆受过系统的精神分析临床训练,他不仅采用传统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还从社会病理角度帮助病人。在将精神分析和社会分析相结合形成社会性格理论之后,弗洛姆将该理论运用于所处时代、社会分析和批判之中。弗洛姆以社会性格为标准,指出判断一个社会健全与否,不应该仅从物质角度进行衡量,而是要更全面地分析,应该看这一社会能否满足人的基本精神要求,是否有利于人的自我实现。社会是否健全,必须从人性与社会的关系来判定,看社会能否满足人性的基本需求。在对人类生存状态、推动人类行为方面进行全面和历史的分析之后,弗洛姆归纳了人性的基本需求有以下几种:一是与他人相联系的需要与自身独立性的需要;二是超越自己,创造性的需要;三是寻根、寻找安全的需要;四是认同感与自我肯定的需要。在这些基本需要中,最重要的是爱和创造性工作的需要。他说,当人越发现自己与自然不同,越加变成一个“个人”时,人就别无选择,只能在自发的爱和创造性工作方面把自己和世界联系起来。人的精神健康的特征是:有爱与创造性的能力;有自我肯定的意识;能够抓住自己内在与外在的实在,是以爱、理性与信心来生活的人,是尊重自己与他人生命的人。由此,社会性格的健全必须要以促进人性的健全为目标。“健全的社会,能够拓展人之爱人的能力,与对工作的创造能力,并扩展其理性与客观性,以及使其具有自我肯定的意识。不健全的社会,则造成相互的憎恨与不信任,将人变成供他人利用与压榨的工具,剥夺他自我肯定的意义。”[6]78

基于上述思想,弗洛姆以时间为线索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形成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性格的变化过程进行比较。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他认为在19世纪资本主义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对工人进行无情的剥削。资本对人进行最大限度的压榨,而在道义上却是正确的。“人之利用人,表现了身为资本主义制度基石的价值体系之真义所在。用死的资金,雇佣活的劳动……拥有资本的人支配‘仅’拥有生命、技术、活力与创造力的人。‘物’的地位高于人。”[6]87-88与这种社会特征相适应的是,社会性格表现为最大欲望是对资本和财富的占有,人服从于非理性的权威,思想和感情都受到压抑。而随着20世纪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扩大,资本主义的特征也在转变,即人的数字化和抽象化。每个人被看作一个抽象的实体,被看作一个数而表示出来。人每日皆为抽象忙碌,越来越脱离具体的生活,产生一种疏离,即异化现象。“所谓疏离,就是一种经验方式,在这种经验方式中,人体验到自己像个异乡人。我们可以说,他变得对自己都感到陌生。他并不觉得自己是他小天地里的中心,是他本身行为的创造者——他所体验到的是,他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后果,都成了他的主人,他服从这些主人。”[6]102由于社会特征的转变,整个20世纪的社会性格也转化为消费的性格。消费行为应该是一项具体的人的行为,其中包含人的感觉和身体的需要以及美感。在消费中,人应感到自己是实在的,有人情味的,有判断力的,消费行为应当是表现出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情感的经验。但是,在当今社会中,消费本身变成了目的,消费的“主要目标不再是拥有物品,而是不断地消费,以此去填补他那消极、孤独和焦虑的内心空虚”[3]22。这种社会性格不但影响着消费活动本身,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弗洛姆分析西方社会后归纳出的特征,实质上就是马克思所主张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面。马克思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人是什么而不是人拥有什么或利用什么的社会。他要把人从其物质欲望的链条上解放出来,以便使人成为非常清醒、活泼和敏感的人”[3]2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应该提倡适度消费,而不是过量消费,这个度的衡量标准是消费的目的决定的。在健康的社会中,消费的目的是满足那些基本的、真正属人的需求。而在当今高度工业化的国家中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不但应该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找原因,更应该从社会所倡导的无限消费找根源。社会主义正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社会目标,是一个努力建立生产方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适应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弗洛姆强调贯穿于马克思著作中的理论是有关于人的理论。但是,马克思并未很好地解答这一问题。因此,将心理分析引入其中是必要的。在弗洛姆看来,人的本质是人在自然中的现实存在与超越自然之间的矛盾。可以说,人的自然存在是在一个偶然的时空中、在没有自我意识甚至与其意志相违背的情况下抛入这个世界的,同时人又因天赋素质的缺乏,因他的自我意识而超越自然。人在脱离自然时即获得了自由,也失去了心理上的安全感。为了重新获得安全感,有两种方案,一是退回到动物阶段,使自己重新变成物,放弃理性和爱的能力;二是通过将人改造成为一个自由人——不单单是挣脱无限扩张的物质欲望的枷锁,同时能够尽情自由充分地发挥个体全部潜能,从而形成个体与同伴、个体与自然的一种新的融合关系。这种自由人将自己的存在归于创造性的活动。而后一种方案则是弗洛姆所推崇的。

五、社会性格理论的启示

对于一种学说、一种理论的评价、发展,应当辨证地进行,既要学习其优点,剖析并继承,又要认真地评价缺点,寻找其根源,批判并反思。因此,思考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的启示也应从优势贡献和局限反思正反两方面进行。

1.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的贡献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弗洛姆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他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找出了其中的弊病并开出了处方。这一理论的积极方面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弗洛姆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元素创造性地与弗洛伊德的性格学说相结合,构建了以多重社会因素分析为切入点的社会性格结构学说。弗洛姆首先从批判弗洛伊德突出人的性格的形成中的自然因素——生物本能入手。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人的性格是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而在人的性格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此种分析方式正是马克思理论著作中经常采用的。弗洛姆从社会历史这个宏大的背景来剖析人的性格结构,使得精神分析从一种微观的心理学发展成一种宏观的社会理论。在此基础上,弗洛姆将“生产性”的概念引入人的性格学说,以取代弗洛伊德常用的“自我”概念。而“生产性”概念的使用,把人的主体性对性格的影响凸显了出来。在弗洛姆看来,意识、活动和价值的主体是人,而真正具备主体性的人必须具有生产型性格。具有生产型性格的人既能从艰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也能摆脱生物本能的驱使,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全的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弗洛姆的性格学说较弗洛伊德的理论而言,弗洛姆更加全面、更加开阔,将弗洛伊德所开创的性格理论从心理学领域提升到了社会科学层面。

二是弗洛姆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性格理论,不但拓展了精神分析理论的理论视野,从个体层面提升到整个社会层面,而且使得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中的两者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得到了补充。在马克思的学说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存在相互影响的,但是两者之间怎样影响,马克思并未做出详尽的论述。而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社会性格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而正是通过社会性格又支配着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从表面上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基础,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形态是直接相连的,但是实际上,在这两者之间是需要社会性格作为中介的。弗洛姆的这一综合,使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解释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流派——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2.弗洛姆社会性格理论的局限

就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而言,对问题的分析有其深邃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局限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弗洛伊德所创立的未经科学证明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他的社会性格理论和相关探讨具有很大的假设性。实际上,尽管弗洛姆看到了压抑的意识形态和心理结构之间的相互渗透,但是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之间的关系在其理论体系中仍是不清楚的,心理和社会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

其次,弗洛姆在分析影响社会性格的形成因素时,过分地强调政治经济制度因素的作用,而对其他因素诸如生物的、自然环境的,以及相对于性格的其他因素没有进行分析。在他的遗漏中尤其忽视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对社会性格的决定作用。同时,他夸大了社会性格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社会性格看作社会发展的动力。

最后,基于社会性格理论,弗洛姆提出的有关社会改造纲领具有循环论证的特性。他认为一个全新的人,即具有生产性性格的人的出现需要社会提供其得以存在的条件,只有社会中那些阻碍人的个性发展的因素清除掉并建立起一个适应其发展的社会制度,这种健全的人才会出现,而社会实现其改造的根本途径在于个人本身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在于人们在心理上建立起新的“价值——信仰取向体系”。这样,他的理论就陷入了一种循环论证。

纵观弗洛姆的社会性格理论,不但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性格理论,而且很好地补充了马克思学说中的不足之处。弗洛姆提出的这一理论,为我们分析当今社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维度。

猜你喜欢
弗洛姆弗洛伊德个体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走过独木桥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弗洛伊德案目击者含泪作证
论爱之人:弗洛姆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不乐多冤
漫画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