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科学内涵与思想建构研究

2022-11-21 13:16袁鸣于静
现代交际 2022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理念

□袁鸣 于静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顺应历史进步潮流,凝聚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其根本目的就是更好地推进人类文明发展,更快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522这一理念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超越西方政坛和思想界设置的理论陷阱,坚定维护人类历史发展是依靠人民创造的基本观点,包含对所有生活共同体及其价值观的尊重与接纳。

一、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论学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人性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一开始并非一个完整的人,而是通过不断劳动脱离了动物界,创造出人本身及其社会属性,即人性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尊重人性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以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理论学说为人性前提。

(一)“现实的个人”及其社会性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对人的问题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在马克思之前,哲学家们就常常对人的本质这一命题进行讨论。如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人只是绝对精神的载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思维运动的产物;费尔巴哈极力反对黑格尔的理论,他认为人是抽象的,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并把感性看作人的本质。马克思则将人置于历史和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关系中进行考察、判断与定义。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具体阐发了“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把实践观点引入对“现实的个人”的研究,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原则,看到了现实社会对人的本质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又坚持了辩证法原则,看到了随着社会实践发展变化,“现实的个人”的交往活动往往受到制约,被限定在一个可能性空间内。这一理论不仅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观念转变,也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确立了前提和出发点。一方面,现实的人为了满足生活和生理需要,必须同自然界发生各种联系,占有生活资料,进行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活动,并在实践中构成了人类社会。但现实的人不可能孤立地进行生产生活,必然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人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人类特有的、根本的属性——社会性。“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同时,随着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改变。

1.“现实的个人”是自然中的个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3]人类自诞生起就孕育在自然界之中,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保证人类基本生存,没有自然界,人类也就失去其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适应自然,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然界中许多事物为人类所用。因此,人在面对自然时并非无能为力而是渐渐趋向和谐共生,由此人的现实性在自然界中得到了体现。

2.“现实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人不仅有其自然性的一面,更有其社会性的一面。一方面,人在社会中进行生产活动时必须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关系;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类个体的努力。马克思正面说明了“现实的个人”既不是神学化的结果,也不是异化的产物,而是与生产相联系,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3.“现实的个人”通过实践而存在

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实践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方式。“现实的个人”作为实践主体,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把自己同动物区分开来。实践活动包括的生产劳动不仅外在地使自在自然变成属人世界,也内化人本身,创造出一系列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换言之,“现实的个人”是处在特定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人。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建构符合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理解

生存中的个体人类,之所以可以形成并归附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因为所有个体人类都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中,都必须依循和适应各类自然规律及法则,也就必须生活在群居状态之中,加强相互依存程度,并相应地具备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需的一切成分、要素、结构、特征、效用与形态。而建立在人类群居生活基础之上,并为人类群居生活状态所支撑、维系、稳固、延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可以为所有个体人类提供必要的生存安全保障,也可以使不同个体人类之间通过各尽所能的分工、竞争与合作,有效、有序地获取、占有、生产、加工、改造、经营、分配、利用、消费各类物质资料与生产条件,从而维持生存。不同的个体人类之间,在共有的、多样的、变化的,必定会反复处于或者进入各种缺失状况的生存需要的推动之下,通过取长补短、拾遗补缺、互助互利等途径,有效维持共同生存,并不断建立和维系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会因时空变迁或局限而消失,现实人类的生存活动始终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葆有活力并具备可持续发展性的基石和依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存续和稳定也始终都会是现实人类能够维持有效生存的重要保障和依归。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人性前提上坚持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理论学说,和基于抽象人性论的西方普世价值观不同,关注现实个体的生存境遇与社会关系,具有更强的正义性。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希望与世界各国人民形成价值共识,一道解决人类生存中面临的疑难问题,加快消除世界发展的贫富差距,与其他国家和不同文明实现同向发展,共同走向人类的美好未来。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取得的成效来看,自该理念提出后,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显著加快,地区冲突问题得到一定缓解,经济发展增速明显,种种成就都表明这一理念切实可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一起来实现共同发展。”[1]525-52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维系人类共生共荣的使命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结合起来,是对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生动实践,反映和维护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与核心利益,竭力实现人类共同价值。

二、“和而不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础

“和而不同”是中国哲学和政治文化传承的核心之一。“同”指反对事物间的差异性,“和”指尊重事物间的差异性。这一思想集中强调了社会不同团体和利益有共通之处,可以求同存异,追求不同利益团体的共生共存,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理性和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础正源于此,它提倡应在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尊重每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谋求共同发展。“‘和’文化是习近平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建构与实施中提及次数较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文化。”[4]

(一)“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历来憧憬和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提倡对基于不同时空背景、不同经验需求、不同立场、不同阶段下的不同观念,应站在客观角度,以己推人,保持尊重与包容,而非唯我独尊、不容异己的狭隘心理。事实上,面对多元化世界,人类社会一定会出现不同声音,其中确实存在严重甚至完全错误的观念,但也有部分声音,仅是由于彼此间文化背景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实践经验不同和价值取舍不同而存在误解。对于不同的声音,如果坚持站在自身固有成见的角度,缺乏包容、尊重和理性心态,便无法进行具有建设性的沟通,我们要学会去伪存真,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远大胸怀。在“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坚持存其地、交其人、通其利、得其心的交流互鉴,为世界文明增添了一抹亮色。

(二)“和而不同”贯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

人类生活在一个由1.49亿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和3.61亿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以及超过75亿人口组成的广袤星球中,各国命运与共,全世界人民都是一个共同体,展现出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互相融合的趋势。全球化是21世纪最鲜明的时代标签。这一时期,社会流动性加快,国际贸易更加频繁,在知识、信息和互联网等领域交流增多,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愈加明显,为世界带来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历史大势,破解时代之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明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这一理念旨在宣传多赢共赢概念,不仅尊重各国合理关切,还积极打通民间交往渠道,破除交往壁垒,扩大不同国家之间文化融合与对外开放程度。同时,倡导将合作内容扩展至许多新型领域,如太空飞行、深海探测、网络安全等,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不仅推动了中国与其他国家持续友好健康发展,更促进了人类文明永续发展进程,超越心理和地理距离,超越不同价值观冲突,在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差异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使各国不再陷入文化或民族对抗,共同追求人类长远的永恒的利益、身份和认同,充分展现人类多元文化凝聚相汇而成的命运共同体的深厚魅力,这也正是中华文化“和而不同”思想的精髓体现。“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5]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不管身在何方,病毒都拥有相同的传染性和致命性,全世界都面临一个共同抉择——消灭疫情。在保持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只有各国携手应战,凝聚成为人类命运与共的结合体,才能最大限度上减轻疫情损害。中国积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达则兼济天下的高尚胸怀,成为第一个参与全球疫情援助的国家,用互帮互助代替自私自利,向全世界共享抗疫经验,为世界秩序恢复做出重要贡献。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科学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提供给世界各国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中国方案,它不再重复弱肉强食、霸权至上的逻辑法则,而是与各国及各国人民一道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表明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密相连,应当同舟共济,同心同德。

(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政治上推崇相互尊重、共同协商关系,与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扩张所建立的霸权至上观点完全不同。中国坚定维护主权独立原则,提倡和主张尊重各国自主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和制度,坚持让他国共同地平等地参与各项发展决策,坚信各国及人民都有权平等发表意见,让那些在西方话语体系中的“失败国家”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无论是建立规则还是解决矛盾都应该平等协商,由双方共同商定、共同遵守,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提条件、提要求,反对以霸权威胁或强迫他国接受不平等条约,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二)经济上要和衷共济、共同发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成为全球经济面临的共同挑战,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念的正确性、前瞻性和现实针对性。中国始终将自身定位为多边贸易体系的拥护者、倡导者和捍卫者,坚持互利合作,让世界各国平等享受全球化发展红利,实现共同繁荣;坚决遏制损害贫穷国家并破坏世界稳定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制裁等行为;通过连通全球市场,弥补发展鸿沟,加快全球化、多边主义和经济一体化综合发展进程,增强各国经济系统和全球金融环境的活力与生命力,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三)文化上要多样交流、互鉴共存

历史上,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一些遗留冲突,如民族仇恨、领土争夺、殖民统治等,导致国家间沟通程度不深,世界文化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各国文化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断,才能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开放、包容、和平的交流姿态推动文明互鉴,让多元文化共生并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依托下,中国通过各种方式为不同国家和文化相互连通提供了广阔平台,把世界重新连通在一起,使世界各国和不同文化加深了解,相互借鉴,解决矛盾,寻求合作,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以实际行动逐步实现世界文化共荣共生。

(四)安全上要加强对话、应对威胁

近年来,世界安全局势陷入低谷,地区冲突不断,热点问题激化升温。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思中,国际社会应以清醒的眼光看待日益增长的全球安全威胁。一方面,要坚持携手应对粮食安全、信息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存在的安全威胁,加强国际安全战略合作,完善和发展国内外各类安全威胁情报共享和分析能力,以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为基准,建立多层次防御体系,采取强有力和协调一致的全球安全对策。另一方面,应积极推动建立健全适应时代需求的国际安全准则和法律体系,填补国际安全法空白,制定明确且具有约束力的法律义务,限制和惩罚不计后果的损害别国和世界安全进程的不法行为。

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和实践,各国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参与其中,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发展。今后,这一理念也将继续为国际社会注入强大信心,带来强劲力量。

四、共商共建共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现路径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逐渐碎片化和分散化,全球产业链缩短,机遇与挑战并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通过协商、共建的路径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诸多难题,让世界共享发展果实,实现互利共赢。

(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基本内涵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茶马古道、大运河、丝绸之路等,是一种跨地域、跨部落、跨族群的贸易交往渠道,也是共商共建共享实践路径的现实雏形。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公开场合阐述了这一原则的基本内涵,指出,共商共建共享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路径,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商,就是各国在国际合作中处于平等地位,无大小强弱之分,彼此尊重、共同协商、互联互通、开放思想,寻找共同利益的交汇点。同时,尊重各国对自身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各国政府与民间加强沟通交流,解决好合作各方的正当利益诉求,共同应对挑战,以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国际纷争,将文明冲突化解至最低限度。共建,就是不拉帮结派,无贫富之分,各国合作共建。激发有关国家建设热情,开创地区新型合作模式,打通多条贸易路线,开辟绿色通道,创建优质的贸易、商业和外交关系。积极引导全世界人民共同参与,调动各类主体参与社会建设和治理的能动性,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强调加快与各国联合完成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国经济质量,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人们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实现共建国家同向发展。共享,就是不分肤色、信仰、种族、国别、性别、年龄、财富等,都具有相同的人格和尊严,都有权掌握自己的命运,让世界各国及其人民在经济、生活、教育、文化、科技、医疗、生态、互联网等方面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路径

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要构建一种新型国际合作发展理念,即立足于和平、开放、稳定等前提条件,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治理原则,最终实现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但指明了世界应向哪个方向走的重大问题,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近代以来由西方主导建立的霸权体系、殖民体系和帝国体系,消除了这些不良体系带来的世界愈发割裂、贫富差距扩大、极端主义、民粹主义等恶果。这一理念规划明确、思路清晰,对世界持开放态度,与各国转型战略高度契合,以全人类为中心,超越民族、国家和阶级局限,着眼于世界整体的、长远的、共同的利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综观国际国内大势,坚持认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6]

在孤立主义抬头、全球治理陷入混乱的背景下,中国致力于改善世界民生,促进共同发展,实现这一核心思想的重要实践路径就是共商共建共享。一方面,利用共商共建共享的实践路径积极构建全球经济合作新框架,探寻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合理整合世界经济板块,提高能源集中利用效率,平衡陆海文明,打破行业和地方保护主义,建立稳定统一的国际市场,为发展中国家创造大量发展契机,形成多边化发展业态,由以邻为壑变成合作共赢,使世界进一步结成发展共同体。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打通地区性合作体系,与各国联手打击贸易垄断行为,为世界各国建立多维联系平台,既盘活现有机制存量,又添加新的增长点,使越来越多的政府和民间组织提高沟通效率,增强合作力度,让发展动力源源不断,地区经济迈上新台阶,解决了许多依靠市场经济无法解决的难题,使世界各国及人民普遍感受到全球化发展带来的繁荣,也进一步将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相对接。在新时代,共商共建共享不仅是中国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提出的实践举措,更是希望世界不同文明一同发展的真诚祝愿,并且回答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利、共赢。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带来的阻隔与乱局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疫情面前,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唯有携手合作、摒弃分歧才是终结疫情、降低其对世界经济与社会负面冲击的唯一途径。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唯一难题,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局部冲突、贸易纠纷、气候变化、地区贫困、发展不平衡等难题都是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面临的巨大挑战,唯有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共商共建共享为重要实践路径,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才是应对挑战、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

五、结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带着自己的智慧走向世界。我们应继续以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思想指引,与各国加强合作,努力共建一个“人人有学上、学成有所用”的美好世界,一个“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共享”的美好世界,一个“发自内心尊重和赞美人类多元文化”的美好世界,一个“积极扭转气候恶化、为后代留下安全洁净”的美好世界。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爱的共同体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命运的更迭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