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山第三中学:“进新”德育育卓越强者

2022-11-22 11:24王立文张添翼
中小学德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卓越习惯校园

◎徐 静 王立文 张添翼

徐静,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湖北武汉,430040;王立文,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湖北武汉,430040;张添翼,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9。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致力于打造学校特色德育品牌“进新”德育,全面提升学校育人实力,培养国家和民族所需的卓越人才。

一、“进新”德育的基本内涵与提出缘由

“进新”德育的内涵基于对“进”与“新”的理解。首先,“进”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教育是促使人进步的事业。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进”也被用来表达一种贵在坚持的精神。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其次,“新”依其词义解释,有如下方面:“薪”的本字,木之始伐谓之“新”,引申为初始的、新的事物;性质改变得更好,与“旧”相对,如推陈出新;一种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和性质,新时代、新观念、新思维;等等。《礼记》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更是对“少年”与“新”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进与新紧密相连,二字连用,表达了通过日积月累的进步,达到更新、出新、创新,成为时代新人的目标。此外,“进新”德育与“进心”“尽心”谐音,表明德育追求入行入心,学校教师尽力尽心。由上所述,“进新”德育正是倡导学生日进日新,奋发有为,做心智卓越的强者。

“进新”德育是区域德育品牌“砺·新”的校本表达。从二者的联系看,一是都基于相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二是都有相同的德育目标。前者如数字经济形态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基本结构;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研发与普及标志着进入智能时代;世界秩序、国内民生受到疫情巨大冲击,不确定性成为生活常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需高质量创新性人才,等等。后者则强调基于学生道德成长需要,让每一个学子求新、更新、出新,开拓人生新路,成为时代新人,拥有幸福人生。

从二者的区别看,主要是定位不同。“砺·新”德育基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需求,定位全区的德育方向与思路,强调凝练区域的精神气质,即在奋斗中求发展、在磨砺中勇创新。而“进新”德育则勾连于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德育经验。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卓越教育”,即培养心智卓越的强者。卓越并非一蹴而就,要求学生耐心、认真地过好每一天。“进新”德育强调日进日新、奋发有为,正是成就心智卓越的时代新人的日常阶梯。学校早期德育经验注重实践体验,但对实践体验的发展性、系统性、累积性和创新性意识不足,因而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进新”德育,更好地对接卓越教育。

二、“进新”德育的三阶段发展与四领域支柱

“进新”德育在总目标基础上,确立进阶目标,明确各年级重点,并依据陶行知的“每天四问”架构内容领域(见右表1)。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基于此,学校将代表健康的勇毅、代表学习的勤奋、代表工作的责任、代表道德的文明作为“进新”德育的四个支柱,以小步子前进的方式指引、促进师生天天进步,逐步更新、优化习惯和品格,稳步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表 1 “进新”德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三、“进新”德育的特色创建路径

第一,做好德育主题分解,夯实校本四个支柱。把勇毅分解为走进军营、做好课间操、睡眠管理、培养自信、心理调适、人际沟通技能等主题。把勤奋分解为预习、听讲、笔记、作业、复习等习惯培养,阅读习惯、科学探究习惯培养,调研项目开展等主题。把责任分解为感恩父母、分担家务、致敬教师、做班级主人、做校园主人、做社区主人、保护环境、模拟联合国等主题。把文明分解为掌握礼貌用语、班级纪律状况提升、讲究公共卫生、防止校园欺凌等主题。第二,办好四节两会,营造多彩校园氛围。首先,围绕勇毅领域,组织秋季运动节、春夏踏青会。秋季学期通过时间跨度长的运动节弥补运动会育人效果低下的弊端。春夏季节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在春天感受生机勃勃的生命力量,在夏季感受蓬勃进取的繁荣景象。其次,围绕勤奋领域,组织春季读书节、秋冬科技博览会。设计读书节活动方案,通过书籍推荐、经典诵读、美文评析等活动评选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举办“校园科技博览会”,将富含“智造”元素的科技产品引入校园,同时展示学生们自己动手制造的精彩创意成果。再次,围绕责任领域,开展志愿服务节。三月份,参加学雷锋活动;四月份,参加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五月份,参加美化校园的植树、种花劳动;六月份,参与社会卫生服务活动。最后,围绕文明领域,组织缤纷文化节。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春节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的德育实践活动。第三,点-线-面落实习惯养成,培育卓越品格。首先,用好班会课。围绕德育目标,基于学生成长,开发系列班会,形成优秀班会活动课例。其次,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实践,以周为单位推进习惯养成教育。充分结合“勇毅、勤奋、责任、文明”德育主题开展活动,把教育贯穿到各项活动之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等。最后,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每个班都有优良班风。构建班内外、校内外德育网络,组织好班级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猜你喜欢
卓越习惯校园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上课好习惯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