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表现性评价“切入点”研究①

2022-11-22 11:24郝良群
中小学德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表现性思政课思政

◎郝良群

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建设思政“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强“课程群”。从蕴含的形式看,“‘大思政课’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于一体,集网络思政、文化思政、实践思政于一体,贯穿于课堂活动、日常生活、学术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或文化活动等。”[1]对于高中思政课教师而言,其本质上即立足国家思政课教学这一主阵地,统整开发与学生成长及生活密切相关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将其分为四类,即“学理型”思政课、“实践型”思政课、“流动型”文化思政课和“网络型”思政课。而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发挥着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师教学的重要功能。“大思政课”涉及多维生活场景和多元行为,更适宜采用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由来已久,一般指“基于课程标准,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量规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结果做出判断,获取学习目标达成的证据,促使教学系统中情境、任务、评价等要素高度协调与配合,以促进教与学的开展”[2]。新版高中思想政治和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都将表现性评价作为重要的评价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基于此,我们可将“大思政课”的表现性评价定义为:以学生在不同类型思政课的行为表现为评价客体,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具体学习任务所表现出的调用必备知识、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辨析与评价、预测与选择等学科关键能力为核心,进行分析、评说与确证。其力求基于不同类型思政课学生表现的特质,强调从“情、意、行”等方面,多场景、多维度评价学生。把握“大思政课”表现性评价“切入点”,有助于联通“学校-家庭-社会”思政教育,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立体育人功效。

一、“学理型”思政课:聚焦问题解决,“思维过程”表现精准化

“学理型”思政课即在《普通高中思政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课标)指导下的国家思政课,课程目标指向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育。素养的核心成分是思维,素养导向的“学理型”思政课突出真实情境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其表现性评价以核心素养为总指向,着重考查学生的现象观察与分析、价值判断与选择、问题解决与参与等方面的能力。

以必修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内容为例,其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五个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坚定“四个自信”。教师一般通过呈现相关学习材料并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思维,拓展其视野:

材料一:西方自由主义认为,现代化是私有化基础上的个人解放。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引发了整个社会的阶级分裂、贫富分化、价值冲突和社会对抗。加尔布雷思指出,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进入生产的产品足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富裕社会。但如今的美国,一方面是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是日益深化的贫困;一方面是物质产品、私人产品的过剩,另一方面是精神产品、公共产品的不足。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共同富裕,在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史无前例地消除了困扰中国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如今,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活动内容包括:一是结合材料一,说明西方现代化带来贫富分化等现代性危机的根源;二是结合材料二,概括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三是比较材料一、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活动要求:小组交流活动任务,概况不同成员观点;小组代表运用课程学理进行交流展示;尊重同伴,讨论时长约3分钟。聚焦学生在解决上述问题过程中的参与状况、思考深度、概况维度和推导力度,可制定如下表现性评价表:

表1 思政课堂学习表现性评价表

在讨论活动中,若学生不主动参与思考、不聚焦解决问题的要求,无疑是学习过程中表现较差的体现,需要教师“引导”其进入学习状态;若学生能够从所有制的角度概况中西现代化目标的差异,说明其具有比较识别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辩证分析的能力,科学精神得以彰显;若学生能够概况出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等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则说明其不仅理解了材料内容,而且思想认识水平在提升;若学生能够通过比较说出“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批判和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五个文明’共同推进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等生成性内容,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政治认同意识和较为准确的表达能力。

运用表现性评价能够张扬思政课的理论价值,推动深度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实现自我成长。教师则通过实施表现性评价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实现价值引领,压实“学理型”思政课的目标要求。

二、“实践型”思政课:凸显观点表达,“价值倾向”表现真实化

“实践型”思政课是校内“学理型”思政课的延伸,多与学校在节假日或特定时期组织的德育活动融为一体,兼具实践活动性、理论应用性、思想教育性、政治宣传性等特性,形式上主要包括具有思政特色的研学旅游、特定的社会调查、符合社会需求的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观看红色电影及研讨、主题演讲与红歌演唱等。实践型思政课运用表现性评价,应立足新课标倡导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在实践学习后的观点表达,观察其真实的价值倾向,从而实现价值引领。

其表现性评价的关键在于找准学生的政治认同点、思想共鸣点、活动参与点、情感触发点、兴趣集合点,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和引导。例如,为了帮助学生铭记历史、缅怀英雄,更好地理解公祭英烈这一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我们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分批参观“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教师要求学生在参观后完成两个任务:一是以“爱国心重于行”or“爱国行重于心”为辩题,探究新时代如何爱国;二是以“红色文化看传承,穿越时空来对话”为主题,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给烈士们写一封回信。这一活动的表现性评价着重观察学生的三方面表现:一是在实践学习中的情感表现;二是在实践学习后的观点表达;三是在完成任务中的真实价值倾向。三点内容能级逐级提升,从中能够评价学生的必备知识、表达能力以及表达过程中真实的价值倾向。

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庄严肃穆,但在谈到“新时期我们如何爱国”时,有同学出现了偏激的观点。这真实反映了部分学生对南京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华民族从沉沦中奋起的苦难与辉煌历史的认识不到位,对“爱国心和爱国行”的价值判断存在的误区,进而在价值选择上容易出现两个极端: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爱国行为。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将展开针对性的价值引导,并为“学理型”思政课相应内容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方向。通过表现性评价任务的完成,学生在体验中生成,在生成中辨析,在辨析中认同,在认同中践行,从而实现了“实践型”思政课的价值引领。

对于“实践型”思政课,教师要始终以实践为基,以学生的活动表现为要,以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实践认同、情感认同、思想认同为指向,引导学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让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落地生根”。

三、“流动型”文化思政课:强调辨识选择,“价值践行”表现适切化

“流动型”文化思政课指广阔的社会课堂,包括学生生活的家庭、社区、商场、公园等各类公共场所营造的文化环境。这些是影响思政课的重要因素和重要的教学资源,由于其文化内容常常是变动的,学生也是相对流动的,故从社会大环境育人的视角,称之为“流动型”文化思政课。社会大环境是由多样性的小环境构成的,学生正常上课时间在校园内,其余时间都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正是在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学生形成了各种观念、办事方法、目标追求、处事习惯和人生信条。

社会大环境中有些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对高中生而言,有些文化必须坚守,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义勇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些文化由于全社会都对其只有浅层认识,作为高中生也只能“观望”,如少数家庭在社区内组织的祭祀活动;有些文化则需要学生能够明辨是非的,如跌倒的老人能不能搀扶等。因此,在“流动型”文化思政课堂中,表现性评价至少应该关注以下维度:

一是能否带头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自己的言行与社会主旋律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二是能否主动弘扬敬老爱亲、见义勇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能否积极主动地向社会中优秀标杆人物学习,自觉承担能力范围内的家庭及社会责任;四是能否不参加、不围观自己不熟识或低俗、庸俗的文化活动。上述四个维度切合学生思想言行的自然形成过程,符合人的价值观形成的实践规律,既彰显了社会大环境的风尚水平,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办学目标的要求。

由上述四个维度,可以看出学生对待“流动型”文化思政课中各类文化的态度及成长心态。学生能否坚守主流文化、优秀文化,弘扬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社会文明发展,关系到他们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和人生追求。

“流动型”文化思政课中运用表现性评价是即时的,又是不可或缺的,评价主体不限于教师,而是包括广大群众、社会团体、政府宣传部门等,突出即时性、真实性,却具有持久性、广泛性的影响。用好“流动型”文化思政课表现性评价,不仅能够更好地弘扬社会主旋律,彰显社会正能量,而且能引导学生实现“知行统一”,推动社会优秀文化由“潜”向“显”转变。

四、“网络型”思政课:注重行为偏好,“学习行为”表现规范化

信息时代实现了现实课堂向网络世界的拓展,让学习内容与方式实现了差异化、多样化,学习过程呈现循环化,学习交流带有个性化,学习评价凸显及时化。“网络型”思政课加速了思想观点的传播速度,创新了主题教学、热点教学、在线教学、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等教学方式,成为学校思政课建设必须关注的新领域。学生的选择体现着其偏好,从中可以看出其关注点,并由此观察其真实的态度、价值观等。因此,“网络型”思政课着意立足媒介素养提升,其表现性评价注重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下列切入点必不可少:

一是学生网页选择与关注的内容。重点关注学生时常浏览的网页是否属于主流媒体,传播的内容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浏览的内容是否与思政学习或相关课程学习有关。二是学生的网络话语包括网络留言。重点包括学生在关注网络新闻或网络新鲜事件后的评论,由此评论可以看出其观点倾向性及网络素养。三是学生推送的网络视频信息。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推送的视频是否低俗,能否符合或引导社会主流舆论,能否遏制网络谣言、网络暴力,能否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四是学生利用网络的作为。是通过网络搜集相关学习信息、交流有关学习心得,通过网络云平台,观看各种类型的网络展览馆、纪念馆及红色电影等,还是利用网络平台推送搞笑的内容,甚至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质疑。五是对待网红的网络认知与态度。在各类网红频出的时代,高中生借助网络,是欣赏借助才艺与道德坚守而出名的网红,还是欣赏搞怪投机甚至是不惜一切手段满足人们的窥私欲、审丑欲而出名的网红。对待不同类型网红的态度,也反映了高中生的网络素养。

由上述五个方面的网络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的胸襟与视野,思想境界、媒介素养的高低,从而帮助“大思政”教师和家长、社会明晰育人的努力方向。思政教师在教学中可主动借助网络云平台,将教学内容切换到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的网页上去,如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网、光明网等。着重引导学生观看党员事迹、模范业绩,听听党中央发出的时代声音、看看网络中的中国故事及宣传的中国精神,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进行纠偏。当然,这种网络教育行为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并借助网络对其行为作出科学性评价,从而实现价值引领。

关注上述四类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学生表现,并运用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思政课的提质增效,优化思政课的教与学,更是为了集众智以启智、聚合力而润心,实现思政课教学由“选拔优先”向“素养培塑”的转变,实现学科理论与生活实践的知行合一,“观点外塑”与“价值内生”的和谐统一。用表现性评价增进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切实发挥“大思政课”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表现性思政课思政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国当代表现性水墨人物画的特色与发展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