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开展班会的管理模式研究

2022-11-23 01:07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班会辅导员班级

洪 淼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0)

引言

主题班会是指围绕时事热点话题和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以及各类与学生自身发展有关议题所开展的多样化的活动[1]。班主任及辅导员按照学校德育要求和各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展开教育活动。主题班会是班级辅导员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战场,是学校组织管理工作最有效的形式之一[2]。但是,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当代大学生特征的改变,特别是00后的中国大学生的思维转变,使主题班会设计本来的政治教化功效越来越弱。因此,不少大学生都对主题班会举办与否觉得无所谓。怎样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成长,如何开展好主题班会的设计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3]。所以,目前怎样创新主题班会设计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并突出主题班会的育人功效,是大学辅导员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辅导员必须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好主题班会,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成效[4]。由于当前主题班会设计中普遍有选题无针对性、表现形式僵化、学生参与度差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主题班会设计的功能无法得以有效发挥[5]。而作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解决目前主题班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更好地实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辅导员开展班会的重要性

1.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

主题班会通过举办主题积极向上、内涵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能够把正面、积极向上的观念和信息,通过不同形式传达给学生,为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新的力量与养分,并为其带来深刻的社会印象,进而使大学生能够主动地检视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理念,并进行自我批判教育工作,从而帮助其实现自我管理。另外,通过主题班会设计的准备与实施流程,给学生们创造了一种自我组织、自我发现、自我挑战和自我提高的有利学习平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技巧、协调能力和应激能力等,全方位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2.强化班级凝聚力,增强学生归属感

主题班会的成功举办需要辅导员的带动和全体班级学生的共同投入,即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辅导员把学生们的关注力和兴趣爱好聚焦在一起,同时调动学生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热情,从而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们对班集体的归属感,也可以为全班树立较好的班风,打下扎实的发展基石。这对今后完善班级制度、确保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有很大好处。

3.发展班级内各类人力资源,培育学生管理领袖

辅导员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人员和指导人员。辅导员可以指导学生组织好一个主题班会,这涉及班会中各个环节的策划人、主持、演员、活动等参与者的提前筛选与分配,辅导员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班级中有文艺、绘画、摄影、学生管理、组织、活动策划等各种特长的学生,从而激活学生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领导的各种才能,从而训练学生管理领袖,协助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

4.加强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提高辅导员自我成长

辅导员也应尽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会作为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其也可作为学校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在主题班会设计的筹划与举行过程中,可以有效增进学生之间的认识,从而提高学校学生对辅导员的认同感,为日后的学生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主题班会的设计活动也是辅导员进一步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平台,在精心筹划与组织主题班会活动的过程中,辅导员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组织管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技巧、写作水平等均受到了训练与提升。

二、主题班会开展的现状与问题

1.主题班会开展现状

(1)学生参加主题班会的情况

班会是现代班级体制构建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班会开展教育,在校大学生们既可谈论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交流政治思想和学习经历等,但现今在校大学生们主动参与主题班会创新的愿望并不强烈,甚至很多在校大学生还须辅导员和班委的监督方可参与。究其原因,大致有这样一些方面:第一,00后在校大学生们个性比较强烈、不愿意被人束缚,更愿意做自由的事情;其次,由于传统班会教育的内容比较陈旧老套,没有吸引力,所以这种班会的模式更多表现为学习一些政策性文件,这也是造成学生们不愿意参与传统主题班会的主要因素;其三,主题班会的表现形式单一,学生往往对辅导员唱“独角戏”“演讲会”等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非常反感,空虚乏陈的说教方式极易导致学生的抵抗情感。

(2)辅导员对主题班会的实施情况

辅导员对班会功能定位掌握得不准。部分辅导员因为职业倦怠导致工作责任感的减退,对班会设计也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往往领导抽查就认真准备,缺少领导抽查就敷衍了事,甚至是缺少了具体的班会题材,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往往出现辅导员在台上说得慷慨高昂,而学生却在台下听得不以为意地现象。这样的主题班会非但不能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且还会削弱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自信心和认同性,从而拉远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2.班会开展的主要问题

(1)班会形式僵化

班会流于形式的问题较多。如果辅导员责任感不强,对必要的班会活动疲于应付,总会在固定的时段、固定的活动场所内重复一些无谓的说教,使得学生们容易产生反感情绪。就算前期题材选择的很好,也常常因为班会形式过于死板,而降低了主题班会的成效。

(2)选题针对性不强

主题班会的选题十分关键,直接决定了学校主题班会的教育成效。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主题班会成效之所以不太理想,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主题选择没有针对性。当代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络十分密切,思维也十分活跃,其学业、生活、心理健康等均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辅导员们要把握住选题,必须要选取与大学生自身思维、学业、生活等相关的题材,比如就业问题、时政焦点等,学生们对这种题材较感兴趣,社会认可度很高,也愿意积极投入。

三、班会开展的管理模式

1.主导与互动相结合

在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员在班会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同时,辅导员也应利用互动性教育的优点,在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必须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尽管自己是教育工作者,但与大学生之间一样也是平等的,需要充分听取学生的建议,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能力,对学生积极向上的言论加以引导。只有保持沟通过程的均衡性,学生才能敢于并且愿意与教师沟通,这样才可以合理表达教育理念,从而保证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

2.传统模式与主题班会相结合

传统的班会模式是指以学校、上级部门下发的大学生思想成长相关文件为基础,通过线下会议的方式进行传达,并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只是作为单一的倾听者,学习效果较差。但是,传统的班会模式也有着方便管理、方便时间协调等优点。尽管主题班会作为一个新的教育载体,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辅导员运用主题班会开展思想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就必须要借鉴传统方式中的各种优点,这样使二种方式互相融合,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11]。所以,辅导员在班会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还必须与学生进行实际有效的沟通,例如:通过采用互动的沟通方法等对学生在就业方面甚至是学业等问题上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样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确保了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监督与引导相结合

由于部分大学生的自控力相对较弱,所以常常会发生道德价值观断裂的现状,例如:社会利益物质化、享乐主义等,而这都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员还需要通过主题班会时刻了解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动态。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个人思想言行等要加以有针对性的教导,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在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们仅仅使用主题班会的开展来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加以监督,而不给予学生适当的积极指导,那就不能够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优势[12]。这时辅导员就需要主动出击,把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及其相关的优良传统传递给大学生们,把大学生培育成为富有民族正义感和荣誉感的新时代年轻人。

4.班会开展的过程管理

(1)明确选题方向,找准选题

要开好一次班会,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个鲜明、积极并且吸引学生的主旨,这需要辅导员,对学校当前的社会学科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方向有较高的思想认识,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准确抓住重点,从而才可以根据当前学生发展的社会环境特征、学习内容、心理状态等,把握有利于学生积极发挥的选题方向。如传销危害、网上借贷陷阱、职业、学历提升等。有了好的主旨,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才能把班会设计的效果发挥到实处。所以,明确班会主题是开展好班会的基础。

(2)创新班会形式,提高互动

首先,要改革"说教式"的传统模型,并积极探索实践演示型、案例式、辩论型、集体辅导型、促进班会创新模式从单调、沉闷、无趣向活泼的过渡,从而提高主题班会设计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切实提高班会教学效益。班会构成思想明晰、内涵丰富、吸引人的总体构架,这是班会最终在开展时可以引起广大学生兴趣、取得良好教育成效的重要基石。所以当班会主旨确立后,就必须结合班会的预期目标,对主题班会策划的基本内涵与具体环节深入思考,以形成清晰的组织脉络,并做出详细的活动策划书,其中所涉及的要点主要有:主办时间、举行场所、活动版块设计、每个环节涉及的场所、学生展示的环节、总结时间等。

(3)注重主题班会前中后期的开展

班会开展不能只注重主题班会的某一阶段的开展情况和效果,应当从主题班会开展前、开展中和开展后多方面入手,切实提升主题班会的开展效果。主题班会开展前,辅导员应当明确班会主题内容,深入学习相关文件,了解相关知识,为主题班会的开展夯实思想基础。其次,辅导员还应当明确相应责任划分和主题班会具体流程,分权、分责到各班委,从流程上确保主题班会的正常开展。主题班会开展中,辅导员应当加倍注意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效果,认真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同时应当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主题班会学习中的难点和疑问,并及时为学生答疑。另外,辅导员也需要做好主题班会纪律的维持以及相应流程的记录,为主题班会的开展效果提供保障。主题班会开展后,辅导员不能有只注重开完班会,完成任务,而不注重后续效果的态度。主题班会开展后,辅导员还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在主题班会学习中的难点和建议,结合主题班会记录,对主题班会学习效果和开展效果作出评估,从而在流程、内容等方式上作出改进,为下一次主题班会的进步作出相应努力。

结语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骨干队伍,是大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大学阶段是学生与社会接触前的最后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给学生做好思想引导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把握好班会这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积极创新班会模式,更新理念,刻苦钻研,有效地组织开展好主题班会设计,以开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新局面,促进“三全育人”氛围的形成。

猜你喜欢
班会辅导员班级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班级“无课日”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