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FL学习者学习策略研究*

2022-11-23 05:18高艳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者

高艳艳 梁 钢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9)

引言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英语教育得到迅速普及。现如今,国家级在教育系统的不同层面,通过降低英语教学年龄的措施,以及通过教育系统中的关键考试确保该学科的重要性,推动了英语教育的发展。

在大学,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前都会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1-2]。英语能力优秀的学生可能会选择英语专业,或国际贸易、经济、金融等专业。对于大多数高校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都离不开英语学习,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学生需要学习英语,学好英语。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前往美国和欧洲的大学接受研究生教育,而这些高校的申请条件普遍都需要英语水平测试,例如雅思和托福考试。

中国有世界最大的EFL学习者群体。EFL和ESL是相对应的。EFL指的是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在中国,英语是一门外语,所以是EFL。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就是EFL学习者。ESL指的是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是针对母语非英语的并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学习者的专业英文课程。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中国EFL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区别。本研究同时也进一步探索了个人学习策略的深层次原因。本研究的数据基于中国EFL学习者的个人调查。个人调查的内容包括语言学习策略量表(7.0版)。

一、研究概述

研究语言学习策略的工具有很多,但是语言学习策略量表是最常用的工具之一。Hosenfeld(1977)是较早研究二语阅读策略的学者,他分析了学习者的二语阅读策略,认为阅读者使用的策略主要有:边阅读边思考意义并预测意义、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对已读过的内容作标记来解释生词、研究图解并使用其中的信息来帮助理解、阅读题目并从中做出推论、参考注解、辨认同源词、使用常识来解释不熟悉的单词和跳读等。很显然,该研究中阅读策略仅被解读为具体的阅读技巧,理论性不强[3-4]。

随着研究的深入,阅读策略研究从阅读技巧的探讨逐渐上升为理论层面,如Block(1986)从策略使用层次和方向,依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将阅读理解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分为全局策略(global strategies)和局部策略(local strategies),前者与篇章整体理解有关,包括预测内容、识别篇章结构、整合信息、阐释文本等,后者则与理解具体的语言单位有关,包括改述、重读、解决词汇难题等。Oxford (1990)将阅读相关的策略归纳为认知策略、记忆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等,理论性更强,同时也暗示阅读策略是一个涉及学习者个体差异和社会因素等的复杂系统。在1990年,Oxford基于先前的研究发展了语言学习策略量表,使语言学习策略更具体化。Oxford把语言学习策略分为直接和间接学习策略两大类。直接学习策略是指有意识的头脑学习过程,而间接学习策略是指不涉及目标语言的支持语言学习的策略。

很多关于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基于Oxford教授发展 的 语 言 学 习 策 略 量 表(Strategy Inventory of Language Learning)(SILL)。SILL(7.0)特别设计用于ESL学习者(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和EFL学 习 者(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研究。ESL和EFL的区别来自教授英语的国家的母语。ESL教学存在于母语是英语的国家,EFL教学存在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国家。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并支持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使用相关的策略,特别是在语言学习初期。(Chamot,1998;Cohen,1995;O’Malley & Chamot,1990;Oxford,1990;Oxford & Cohen,1992).Cohen(1995)从定义方面强调了策略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Green and Oxford(1995)强调学习策略是在课堂里,是可以由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也就是说,通过学习策略培训,学生们会更加有意识地使用学习策略。Oxford,Lavine,and Crookall(1989)讨论了渗透在交际语言教学中的四大交互原则。这四大原则给课堂环境的四个启示有:①改变课堂组织;②使用真实的交流方式和过程的使用;③使用积极学习模式的使用;④增加策略训练。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来自中国一座沿海城市的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的中国EFL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并发现其性别和年龄上的不同,并探索其中的原因。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是:

1.中国EFL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是否有年龄和性别的区别?

2.中国EFL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的差异和选择的有什么深层次原因?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EFL学习者的调查问卷共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个人信息部分,收集与研究相关的参与者的个人信息。例如,年龄和性别等用于分析的信息。第二部分是语言学习策略量表(7.0版)。

语言学习策略SILL(7.0版)由奥克斯福德教授(1990)基于先前的研究发展语言学习策略量表,使语言学习策略更具体化。该量表共有50道题目,分别涉及六种语言学习策略:记忆,认知,补偿,元认知,情感,社交。这个问卷是学生的自我评分,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作答,五分制。

2.数据分析

所有的数据的收集由SPSS-PC22.0分析。Cronbach alpha分值用来检视这次调查的三个部分的数据的效度。所有描述性和推论性数据,和所有分析方法都基于三个研究问题。描述性数据用于筛选区别参与者的性别年龄等信息。独立样本t检验被用于探索在语言学习策略量表(六项策略)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区别。

四、研究结果

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第一个研究问题,显著性水平是P<0.05。

SPSS软件输出的描述性数据用于描述中国EFL学习者对于个人学习策略的主要观点。

根据SILL语言学习策略量表评分参考,参与者的得分平均分为3.5到4.4分数段和4.5到5.0分数段的,是该策略的高频率使用者;得分为2.4到3.4分数段的是该策略的中频率的使用者;得分为1.0到1.4分数段的是低频率使用者。中国语言学习策略量表内关于中国EFL学习者的六项策略得分,SPSS描述性数据显示如下:元认知(Mean=3.54)和认知 (Mean=3.46)策略,然后是情感 (Mean=3.40)和补偿(Mean=3.39)策略,最不经常用的是和社交(Mean=3.30)和记忆(Mean=3.25)策略。SPSS软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了基于性别和年龄的中国EFL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的区别[5-6]。

另外,基于解决第一第二个研究问题,SPSS软件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了基于性别和年龄的中国EFL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上的区别。首先,不同性别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之间的差别是不显著的,F(6,495)=.984,p=.436>.05;Wilk's Λ=0.988,partial η2=.012.同时,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大学三年级,大四四年级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比较中,大学一年级和大学四年级学生在记忆策略上有显著差异,t(443)=3.255,p=.001<.01,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比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会更多地使用记忆策略;同时,元认知策略上也有显著差异,t(443)=2.338,p=.02<.05,大学四年级学生比大学一年级学生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策略[7]。

五、结论

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发现中国EFL学习者,基于性别和年龄,他们的语言学习策略的具体信息。结果表明,中国EFL学习者中,性别因素在语言学习策略上差异不显著。这个结果是普遍认可的。学习者的性别是不能被操纵和控制的。年龄因素上,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比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会更多地使用记忆策略;大学四年级学生比大学一年级学生更多的使用元认知策略。基于第三个研究问题,这个结果也印证了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大一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初期,偏重记忆,各种基础知识的积累,与中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相似。大四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就有了不一样的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注重对于学习方法的探索,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多方面练习,向别人学习等[8-9]。

针对这一研究结果,英语教师应该首先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性别对于学生有固定的模式思维。其次,在教授不同年级的学生方面,教师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给大一年级的学生布置较多记忆积累的作业,给大四年级的学生更多探索、自我学习的作业,给大二、大三的学生多布置实践方面的作业,发展学生多方面英语学习能力的机会。

同时,基于研究结果,笔者建议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设计外语学习策略系统的教学,主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开展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教学前调研;第二,关注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发展轨迹,并适时干预其策略学习进程;第三,实施形成性学习策略教学评估;第四,实现语言学习策略教学和实践在课堂环境和课外学习环境的融合;第五,实现策略输入形式多样化;第六,实现策略内容衔接的连贯性。这样可以在教学中做好研究调查,做到教学研究两不误。

结语

这个定量研究的结论是中国EFL学习者中,性别和年龄因素对于英语学习策略的影响。本次的研究结果发现性别因素在中国EFL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年龄因素在中国EFL学习者某些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有显著差距。具体地说,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比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会更多地使用记忆策略;大学四年级学生比大学一年级学生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策略。

英语学习对中国的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学习策略的使用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学习习惯,而且还会有各种社会因素、教育因素的影响。中国的英语教师们可以利用本次研究结果了解中国EFL学习者的学习特点。

关于影响学生学习策略的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对于英语技能的训练,今后的研究者们也可以进一步研究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学习者们的使用的语言学习策略的不同。

这个结果也可以帮助EFL教师们了解学生们,并在教学环境中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引导,在学习策略上予以指导,最后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元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元认知理论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高中生历史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Learner 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FL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