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转型与实施路径*

2022-11-24 11:52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劳动时代生命

李 丽

智能时代背景下机器生产代替了部分人类劳动,在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人类体力劳动、方便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社会中人类对劳动的依赖程度降低,导致很多学生从未亲身体验过劳动的过程,形成不愿劳动、不爱劳动、不尊重劳动人民、不珍惜劳动成果等错误的价值观念,不能深刻理解劳动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而在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劳动的工具、形式已然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劳动教育已不能满足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期待,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应面向未来,依托数字红利、技术优势,积极推动劳动教育转型,充分发挥出劳动教育对于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劳动教育的本质与价值

恩格斯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世界。劳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获取物质资料的手段,也是适应和改造自然的方式,基于劳动基础上的价值交换也是社会发展的最底层逻辑。同时劳动也是连接人类主观世界和现实客观世界的纽带,人类通过劳动达到自我价值肯定、满足精神世界的需求。由此可见,劳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人创造社会的手段和途径,构成了社会的实践基础,同时也是人主观能动性以及本质作用发挥的体现。因此劳动也是人作为社会的主导者和自然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同时,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现在的成就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众志成城的辛勤劳动。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3]。因此,不论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劳动都将是人类生活中的永恒主题。

劳动教育是五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全国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4]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明确了各学段的劳动课程实施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劳动基本要求。

中国作为农耕大国,劳动一直是国家发展和运行的基石,“耕读传家”历来是中国民族传统家训家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传入中国,提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国从此开始重视劳动教育,注重教育上的知行合一。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当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点工作”[5]。《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劳动教育要“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体现时代要求”[4]。因此新的劳动教育的实施必须结合智能时代推陈出新,把握新时代的劳动需求,积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更具育人性、前沿性,满足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传统的劳动教育存在诸如教育者观念落后,重视不足,教育内容枯燥,方法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新劳动教育发挥其价值的“绊脚石”。做好劳动教育转型工作必须明晰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对症下药”,并找到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劳动教育之路。

(一)传统观念轻视劳动与劳动者

从孔孟的“樊迟问稼”“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苏轼的“贱农而贵末”等可以看出古代士族阶层对农业、手工业等劳动者的轻视甚至排斥,并逐渐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观念。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强行分离,是社会分层的开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地位、人生价值逐渐有了高低贵贱之分,造成了封建社会统治阶层既需要劳动者的劳动服务,又看不起劳动者的尴尬局面,继而影响了社会对待劳动者及劳动教育的态度和认知。

(二)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自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学也,禄在其中也”“学而优则仕”等反映了古代的教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培养的是“谋道不谋食”的君子,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劳动教育既然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自然会被忽视,因此古代学校教育不具有培养劳动者的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强调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但是实际上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学校教育更偏向于在考试中所占权重比较大的科目,劳动教育在真实的教育中是被忽视的。家长和学校往往只见成绩不看能力,重智轻劳现象突出,劳动教育观念落后。从而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地位不高的现状。

(三)智能时代新生产方式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劳动起源于人类自身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但由于现代科技进步导致生产方式发生改变,部分劳动已经被效率更高的机器劳动所代替,人对劳动的依赖和重视程度开始降低。加之智能机器生产对劳动力价值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简单的、重复性的体力劳动能给人带来的收益空间被挤压,人们辛苦劳动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造成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排斥、轻视体力劳动。在智能时代,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使脑力劳动被过度强调,体力劳动的价值被忽视,社会上部分人对劳动者的看法也有失偏颇。

三、智能时代下劳动教育的转型

回望历史,劳动的形态和社会的发展始终保持一致。劳动教育若想发挥其应有价值,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当下时代人类对劳动的需求。目前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仅对传统劳动教育发出了挑战,同时也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改革创新带来了契机。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应主动适应时代,借时代之风积极转型,迸发新的活力和生机,发挥其对人和社会的应然价值。

(一)转向以历史为载体的劳动教育

自有历史便有劳动,劳动教育应以历史为载体,在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开展劳动教育,起到“弘扬传统美德,振兴中华文化”的作用。“勤劳”一词最早出现于《诗·大雅》:“克勤克俭,以敬为务”,可见古时的人们就已将劳动视为一种美德。《耕田歌》《种菜歌》等,体现了文人名士们对于劳动人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纵观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许多都与劳动息息相关。博物馆的陈列也往往以劳动工具的进步表现历史的进程,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的是生产力的进步。劳动教育与历史文化的融合,让劳动课程更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使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历史的美,在体验文化的魅力、感悟劳动价值的同时,逐渐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民族自信,成为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二)转向生活化、实践化的劳动教育

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完满生活,只有回归生活视域,才能让劳动教育回归教育的根本,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因此,劳动教育必须在生活中进行,回归生活本真。劳动本身具有实践属性,脱离动手实践的劳动是不存在的。实践是劳动形式化的外部表现,是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劳动转化为实践,通过实践改造自然和社会,建立起社会结构和体系。因此劳动和实践两者紧密相连、相互依存,劳动教育和动手实践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而以往只重视理论和书本,开展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劳动教育背离了人和教育的发展规律。《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动手实践”,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实践属性,指明了劳动教育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向[7]。因此,劳动教育的开展需秉承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在“做”中成长,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生活化、实践化。

(三)转向创新型的劳动教育

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劳动形式发生了改变,2021年8月国务院出台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中就提到,要“推动简单重复的工作环节和‘危繁脏重’的工作岗位尽快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加快重大安全风险领域‘机器换人’”[8]。这就意味着大部分的简单、机械劳动将不可逆转地被机器所替代,人所从事的劳动也将更加复杂化、更具有创造性。基于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方式。新的劳动教育应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将智能时代的新技术、新业态融入劳动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处于智能变革的环境中,并能够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中逐步适应并发展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工智能不仅仅用来代替部分人力劳动,还可以作为高级工具辅助人类,从而拓展人类能力和创造性”[9]。因此借助人工智能,将相关技术运用到劳动教育中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动态变化需求是劳动教育的新出路。

(四)转向生命性的劳动教育

劳动是人的本能需求,人通过劳动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自我价值的肯定。因此,劳动也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具有强烈的内在生命意义。劳动的缺位将会使人陷入窘境,导致否定自我价值,人生观崩塌,对生命的漠视等问题。因此,劳动教育应以“人的幸福”为旨归,在劳动教育中彰显生命的意义,通过教人幸福、帮助人找寻生命意义的教育,滋养青少年的生命。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劳动教育是创造幸福生命的教育,应让学生在理解劳动意义的基础上,理解生命的进程和意义,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深刻体会劳动是个人生命发展的需要。生命性的劳动教育是对生命本质的激活与升华。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要立足生命教育、全人教育,通过生命性的劳动教育培育“新生活”的方式,让学生们获得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和体验美好生命过程的机会。

四、智能时代下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智能时代背景下借助技术优势进行劳动教育,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能打破学科壁垒,创新劳动教育新路径,将劳动教育与历史文化、自然生活、科学技术、生命教育等融合,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劳动教育与历史文化融合

劳动教育是处于特定文化背景中的教育,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劳动教育思想本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又要适应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体现文化特色。因此把劳动教育和传统历史文化有机联系起来,可以形成感受、感知、感悟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既能够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达到育人的目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以节气农耕、四大发明、传统美食、手工布艺、手工编织、茶的制作等综合劳动教育课程为主线,可以将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合,打造全新的综合劳动课程体系,生动体现民族精神、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历史文化为基础进行的劳动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探索中增强文化认同感,使爱国情感、家国情怀在心中生根发芽,使传统文化成为印刻在新一代劳动者生命中的印记。

(二)劳动教育与自然生活融合

《内则》有言:“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劳动自古以来就是在自然生活中实践并运用的。真正的劳动教育,从来都不在课本的字里行间,而在地头田间,在日常生活点滴之中。因此,劳动教育应该在真正的劳动中进行,应该成为连通学校和现实世界的桥梁。以农耕生活、农业生产为例,学生在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能够认识各种农作物,在参与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劳动的艰辛,深入理解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让教育回归生活,让自然成为教育的天然课堂,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真知、磨砺意志。

(三)劳动教育与科学技术发展融合

教师要与时俱进,紧跟科技发展,将科技融入劳动教育过程,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方式,培养创新型、高水平的劳动队伍,推动人口数量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劳动教育模式。这既是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生存之道,也是智能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在日常劳动教育中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给学生埋下“科学研究的种子”。教育者要积极思考劳动教育与科技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设项目式科技创新与劳动体验、科技与劳动通识、创意智造与智慧劳动、AI劳动、智能机器与劳动等以科技与劳动为核心的特色校本课程。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进行体验式的劳动实践。相关管理部门也要积极建立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科技+”现代新型劳动试验区。

(四)劳动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全人教育,是滋养人的生命、促进生命成长、最终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教育。因此劳动教育与生命教育在本质上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也可说劳动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起始。劳动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结合应以劳动教育为载体,以生命教育为依托,不断提升和丰富学生的生命质量,引导学生感知生命意义、过程和价值,激发学生的生存、生长、生活、生命意识,最终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和家长可以多组织学生参与既具备劳动体验又蕴含生命安全的教育活动,以动物保护和植物种植等劳动课程为例,学生们通过劳动培育生命,经历生命成长的过程,培养对生命的情感,提升对生命的感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明白珍惜生命的道理。而成功培育出的生命又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劳动的价值,从而进行自身价值的肯定,认识到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命安全观,最终形成劳动不止、生命不息的人生态度。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生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