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2-11-24 11:52张峰峰张亚琦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评价

张峰峰 张亚琦

中小学德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均指向培养人、教化人,帮助学生面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道德难题与挑战,做出符合社会规定和价值判断的行为,进而实现道德成长的目标,过上内心安宁的幸福生活。从中学生成长为大学生实际上是人由“个体化的我”向“普遍性的人”进行转变[1],而这种生活体验与角色的变化就需要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开展。同时,中小学良好的品德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一个自然人发展成为国家公民的重要起点。一个人只有在中小学阶段接受了良好的品德教育,才能保证其在大学阶段最大化地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因此,了解德育一体化的内涵与价值、探明德育一体化建设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是有效提升大中小学德育效果的重要途径,更是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成为真正的“道德人”的必要手段。

一、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内涵与价值意义

德育一体化建设是指将“立德树人”的德育要求落实在大中小学课程、教材和教学之中,从而进一步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配合,教育内容逐层发展、螺旋上升的一致性连贯体系与德育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环节一体化的有效系统,以提高大中小学德育的连续性,进而取得良好持续的德育成效。从横向的角度来看,德育一体化强调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使各种教育力量的价值导向逐步趋于一致,确保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立体格局。从纵向角度来看,德育一体化强调各学段德育要由浅及深实现纵向衔接,总体呈现螺旋式上升状态。因此,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德育一体化建设是道德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由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四阶段”理论,到柯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均论证了人的道德发展必须遵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规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人成长的各个时期所接受的道德教育之间也应该是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从中小学阶段到大学阶段,学生对于道德的学习接受能力越来越高,也被期待着道德水平越来越高,从开始只关注个人利益到逐渐关注他人和集体利益,是一个阶段连接着下一阶段的。换言之,人的道德发展具有整体性,每个人的道德成长都是不可拆解的一个整体,每个发展阶段也都是不能代替和逾越的。因此,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是遵循人的道德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二)德育一体化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适应成长中的各种变化

学生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身份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可能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生从仅局限于自己的私人领域向关注广大社会群体的公共生活转变。环境的变化、角色的变化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更多的利益冲突、角色冲突以及交往冲突。德育需要关注人的完整生活,也只有关注到了人的生活的完整性,德育才能真正地帮助人去面对、去解决道德成长中的挑战与问题。人的完整生活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种生活场域的融合,而德育一体化强调的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立体格局。因此,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完整生活的现实关照,帮助学生开始从关注“别人如何对待自己”转变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别人”,从只关注“个体化的我”转变为关注“普遍性的人”,使学生逐步适应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

(三)德育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形成更加健全的教育生态系统

德育一体化建设意味着大中小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评估标准等方面进行统一,形成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德育一体化建设还意味着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将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进行有效联合,构建纵横融合、立体式的教育生态系统,以科学合理的一体化教育、管理体系助力学生的道德成长。

二、德育一体化建设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由于中小学生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有所不同,大中小学的教育环境也千差万别,且大中小学的有效联系及沟通机制不够完善,由此导致德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着困难与挑战。

(一)德育存在分散化风险

第一,德育目标存在分散化风险。在当前的大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中,已经具有比较明确的德育目标,却少有系统化的目标整合。各学段分散的德育目标缺乏对总目标的全面认识与把握,无法很好地实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且在德育过程中,德育的目标往往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割裂,没有具体考虑学生的年龄和思想水平,因此也就不能有效地将其落实到各项具体措施当中[2]。

第二,德育课程内容存在分散化风险。从课程横向设置看,德育课程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与军训实操、升旗仪式等活动,但由于缺乏整体设计,导致这些课程出现内容分散、简单重复、针对性不强等缺陷。从课程纵向设置看,各个学段的课程内容互不相通,各成体系,无法形成一个逐层递进的统一整体。

第三,德育渠道存在分散化风险。学校是德育主渠道,甚至有时候几乎成了唯一的渠道。但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仅依托学校这一主渠道,还需要与家庭、社区等其他渠道进行联动。只有实现了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的有机整合,才能实现德育效果的螺旋上升,以便更好地完成育人使命。

(二)德育学科、德育资源协调整合机制缺乏

一方面,德育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以道德观念为基础,面向学生的日常生活,基于真实事件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并做出行为反应。虽然各级各类学校已经较为明晰地区别了各个阶段的德育任务,但学生学习的内容会有些重复,也很难知晓德育过程中是否存在知识的遗漏。这反映出目前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课程体系仍然不够清晰明确。另一方面,学校在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商,很多相关项目与活动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处于独立探索、独立工作、互不联系的状态。总而言之,由于缺乏德育学科之间的整体协调机制和德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德育资源的全面探索较为匮乏,各阶段德育的衔接存在着间隙加大的现象,德育一体化建设成效难以保障。

(三)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3]。德育工作者与学生作为德育的实践主体,是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但部分教师未能摆脱陈旧德育理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坚持将内容生动的德育教学限制在固定狭窄的教育框架当中,以课程考试分数作为主要教学结果,并不重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及变化;甚至为了确保课程中的基本知识教学,简化或直接忽略课堂中的探究性德育学习活动,致使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养成等问题被忽视,学生参与并体验德育的探究学习过程完全变成了教师个人的知识灌输。

(四)德育一体化建设与现实生活体验脱节

小学阶段,学生思考能力发展模式不成熟,对死板的知识内容不太感兴趣。中学阶段,尤其是随着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学校、家庭、学生往往只知道应试,忽视了德育,导致学校德育的吸引力急剧下降。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为深奥难懂,教学管理又比较松散,导致大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较低。无论在中小学还是大学,学校的德育相关课程多强调教材、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带来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学校也更关注教师教授书本理论知识,忽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过多地局限于教室和课堂之中。本应回归生活的道德知识却停留于书本之中,德育工作者传授的新概念、新思想,时而浅显易懂,时而难如天书。这种与现实生活割裂的德育,也就丧失了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关注生活、反思生活、超越生活。

三、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基于当下德育一体化建设面临的困境,结合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内涵,本研究认为可以从建立纵向衔接的资源共享机制、家校社“互哺”机制、评价和保障联动机制三个方面助推德育共同体的生成,创建新时代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新格局。

(一)建立纵向衔接的资源共享机制

德育一体化建设需要协调好与之相关的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类主体的责任,整合不同学段所拥有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使之从分散割裂状态逐步转向一体化。人力资源方面,需要建立各学段交流沟通互动机制,给处于不同学段的教师提供交流授课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平台,以便“求同存异,优势互补”。课程资源方面,在兼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开展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课程,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优势和不同学段优势,打通大中小学德育资源平台,取长补短。实践资源方面,可以建立特别的专用于各个不同学段交流实践的场所,为学生发挥道德学习主体性提供场所与环境支撑。在不同的实践场所中,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用课堂中学到的道德知识解决不同的道德难题,以此实现道德知识与道德生活的完整衔接。

(二)建立家校社“互哺”机制

学生的德育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但是仅仅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不足以达到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理想效果。真正的德育一体化建设需要秉持全面发展的理念,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格局[4],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哺”机制。人永远无法脱离家庭而单独存在,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始终对人起作用[5]。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定期开展家、校德育分享交流会,做好家庭之间、学校之间、家校之间在学生道德发展方面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有效沟通,最大程度地发挥家、校在德育方面的有效合力。学校可以通过德育评价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家长在日常德育中所遇到的问题也要及时地反馈给学校,帮助学校对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做出调整。只有这样,学校、家庭之间才能有效形成德育共同体。除此之外,社会教育在人的道德成长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我们不能将学生当做温室里的花朵,不让他们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德育真正要做的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历练中成长。因此,社会应该与学校、家庭建立良好的互助体系,三方不断地努力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德育一体化建设的立体化格局。

(三)构建具有层次性的德育评价机制

人的道德具有整全性,是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综合体,新时代的德育评价应该是评价主体对被评价对象的内在德性与外在德行的双重评价,以此才能明确学生是否做到了“知行合一”。但当下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高低则主要以卷面考试及教师的主观评价为主,存在评价主体、评价手段的单一化倾向。因此,国家德育政策在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上需要明确综合评价模式的主导地位,还要注重多样性的德育评价方法的运用[6]。换言之,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需要构建一套具有层次性的德育评价机制。具有层次性的德育评价机制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将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诊断、预测、反馈与调控等功能,从而净化德育环境,完善德育存在的不足,保障德育一体化建设有效推进。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评价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