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机制与指向:身份认同的视角*

2022-11-24 11:52段志贵胡梦迪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28期
关键词:乡贤专业教育

段志贵 倪 娟 胡梦迪

有关教师专业成长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参照陈京军等专家的研究[1],我们把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界定为乡村教师个体在乡村教育专业领域内专业情意、专业化理念、专业成长行动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不断吸纳、更新、拓展、深化和丰富的过程。由于城乡发展的基础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均衡,使得当前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教不好”现象依然存在[2]。如何因势利导,解决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困难或问题,进一步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新时代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课题。有研究提出,“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3]。身份认同把社会性、人本性、专业性、学术性融于一体,强调乡村教师的生命价值和他们对教学生活的意义。如果教师缺乏对自身专业成长的认知和体验,那么任何外在力量的推动都无法取得预期成效。这就是说,没有乡村教师对其职业的自我认识与身份认同,就不可能有其真正的专业成长[4]。为此本研究指向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立足我国国情特点,建构基于身份认同视角的新时代乡村教师专业成长运行机制。

一、建立“下得来”的吸引机制,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情意

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概念中,“专业情意”是指教师对所任教学科专业有积极情绪体验并能坚持。“下得来”,就是说乡村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该有着一种特定的优势,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其中。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拥有一大批热爱乡村沃土、乐意为乡村教育做出贡献的教师,是实现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更是乡村教育得以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为此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行政部门联合起来,制订相关政策,加强待遇激励”[5],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区域范围内的教师流动机制,以不断提高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着力提升广大乡村教师的专业情意及其奉献乡村教育的工作热情。

(一)制定面向乡村教师的倾斜政策

一些发达国家会在国家层面上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充分保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优质与高效,确保乡村教育的健康、持续、有效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乡村教师对自我职业的认同。以日本为例,在日本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中明确把合格的乡村中小学教师纳入政府公务员序列,并早在1954年就颁布实施了《偏远地区教育振兴法》,基于立法的视角确立了乡村教师的身份、地位以及接受培训等方面的基本权利[6]。与此同时,还特别注重在经济上向偏远乡村地区教师倾斜,对表现优秀的乡村教师给予“特别增加补贴”,极大地强化了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度,提高了他们对乡村教师职业的工作热情及其专业成长的动力。

统一城乡教师工资待遇并制订有别于城市教师的特殊优惠政策,是吸引广大教师到乡村任教,并提升乡村教师专业情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诸如实行“满足最低任职年限即可评聘高一级职称”的倾斜政策,制订并落实乡村教师乡村工作津贴、边远艰苦地区差别化生活补贴政策,在租房买房、子女上学、参加培训等方面享受优惠的政策条款,大力表彰服务乡村教育10年、20年、30年以上的教师,举办乡村教师光荣退休仪式等,多方面关注乡村教师的物质需要及精神需求,努力增强他们的职业尊严感、自豪感以及身份认同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把维护乡村教师的利益诉求与引领他们履行教书育人的工作职责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增强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让怀揣乡村教育情怀的人,在乡村学校三尺讲台上施展才华,用心教书,用爱育人,追逐梦想。

(二)建立县域范围内教师流动机制

合理、有效的社会流动支持下的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激励机制,能够吸引优秀教师,驱动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有效地促进乡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并极大地促进地方教育均衡发展。有人乐于在城里教书,有人则愿意在乡村任教,理想的状态是就近就业。因此,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根据乡村学校教师需要,并结合广大教师个人生活与工作需求,打通城乡通道,合理流动。基于现实的考量,可以将乡村教师服务乡村教育的期限适当缩短一些(当然也不能太短,太短了则变成一种走过场),让城乡教师间的流动成为教师队伍的一种常态。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把实现城乡教师流动纳入县域(或地市级)五年发展规划中去,以加强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计划性、发展性与连贯性;要突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总要求,加强相关条款的激励性和导向性,充分引领区域内教师有计划地向乡村学校(特别地偏远地区的乡村学校)流动;要对服务乡村教育的所有教师进行跟踪服务,建立台账,记录参与交流的教师服务期内的师德师风、教学理念、教学业绩、教研能力等多方面表现,并逐年考核,服务期满后还要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不断地探索、总结,逐步完善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城乡教师平等的发展机制,激发乡村教师学习意愿和工作热情,促进他们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本领,实现专业成长。

二、建立“留得住”的滋养机制,增强乡村教师的专业化理念

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概念中,“专业化理念”是指教师职业专门化的观念。据相关统计,我国乡村教师流失情况严重。让乡村教师“留得住”不能仅依靠政策或行政命令强制执行,而要让乡村教师从内心被乡村文化牵引,认同这份职业,感受这份职业的意义,自觉自愿地留下来,这才是实现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真正保证。

(一)注重乡土文化滋养

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乡风民俗,离不开乡土文化。也只有在乡村社会文化生活的积极参与之中,乡村教师才能更多地了解乡村社会的风土人情、文化生态,理解乡村社会的政治、经济现状,感受到乡村社会有别于城市的独特气息和人文景致。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的一个基本切入点,就是要增强广大乡村教师对乡村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认同,本质上说就是对乡土社会文化的认同。为此,在乡村教师岗位的双选上,要兼顾不同教师的不同文化背景;在区域性教师流动过程中,要增强灵活性及其人文关怀,解决乡村教师的实际困难,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社会性需要,增加较为灵活、人性化的政策措施,解决其照顾家庭、两地分居等问题,为其安心教学工作解除后顾之忧[7]。着眼于乡土文化及其社会交往的认同,乡村教师的招聘可以立足本土化取向,加大本乡本土子弟的送培力度,此举不但可以解决乡村贫困生因学致贫的问题,也可以让乡村子弟学成归来反哺乡村教育,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二)重塑乡村教师形象

正如《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所描述的那样,乡村教师要“立足乡村大地,做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8]。这是我国现阶段对乡村教师作用和地位的权威刻画,标志着乡村教师不仅要在乡村学校承担教书育人职责,还要积极投身到乡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去,为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乡贤”。乡村教师“新乡贤”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乡村教师、学校、乡村三方的共同推进。首先,乡村教师要有强烈的“新乡贤”意识,明白自身在乡村社会中的责任与担当,提升自己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为乡村振兴付出自己作为“新乡贤”应有的努力。除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乡村教师要立足乡村实际,累积“新乡贤”角色担当需要的知识技能,掌握现代科技,不断提高作为“新乡贤”角色担当的现代能力[9]。其次,学校要为乡村教师“新乡贤”地位的确立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时间之余,给予乡村教师了解乡村广阔空间和乡土文化丰富内涵更多的自由,支持他们为乡村建设建言献策,可以将乡村教师为乡村振兴所做的贡献纳入考评体系,以促进广大乡村教师“新乡贤”作用的真正发挥。最后,乡村需要开放渠道,给“新乡贤”提供用武之地。为了让乡村教师发挥教育教学的文化教育作用,可以搭建平台与乡村教师交流乡村文化建设、乡村经济建设、乡村发展规划等事务,并给予乡村教师必要的协助,尽可能地让乡村教师参与到乡村治理中去。

三、建立“用得上”的助推机制,激活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行动

有研究提出,乡村学校为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各门类课程,“79.3%的乡村教师需要教授2~4门课程,另外有4.8%的教师需要教授5~8门课程”[10]。乡村学校的生源特点决定了许多学校学生数不足,只能单轨制办学,许多必修课程缺少专业对口的教师。因此,乡村教师的专业不对口和“用不上”是常态。助力乡村教师“用得上”,既是一种教学情感,也是一种教学信念,需要广大乡村教师正视乡村教育现状,克服困难,服从统一安排;厚植乡村教育情怀,全力以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专业潜能;增强内在动力,掌握全学科教学本领,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在行动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一)厚植教育情怀

“专业不对口并不影响专业人员在岗位上继续发展,关键取决于专业人员能否在岗位上高效率地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11],“留住乡村教师的关键是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教师提供职业阶梯计划”[12],充分激发他们专业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一切首要的是激发乡村教师的乡村教育情怀。《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专门提出要“厚植(乡村教师的)乡村教育情怀”,充分体现了乡村教师教育情怀的重要性。为此,一要贴近乡村教师的内在需求,帮助他们加强职业理解,增强职业情感。如果有专业不对口的课程,要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渠道或机会,帮助他们化解学习困难,提高教学信心。二要加强对乡村教师的人文关怀,传承乡村教育事业的神圣使命,并通过乡村学校学生成长个案分析以及优良师生关系情意的宣传与体验,提高他们的自信与创造力。三要在不断丰富教师职业内涵的同时,提升乡村教师的奉献精神与进取品质。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引领广大乡村教师向先进典型学习,争做“四有”好老师,为乡村教育事业、为乡村孩子们的成长奉献一切。

(二)增强内在动力

让乡村教师扎根乡村,热爱乡村教育,从普通走向优秀,仅仅落实乡村教师经济待遇是不够的,还需要从精神层面让他们得到持续的尊重和激励,使其产生不竭的工作动力[13]。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政府政策支持以及乡土文化等都是外因,自身的内驱动力则是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决定性和关键性因素。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持续的、长久的,唯有乡村教师产生内在的对成长的愿望与需求,才能实现对自我的不断超越,走向成熟。因此,我们要助推乡村教师主动适应乡村环境,提高个人担当,履行岗位职责,树立发展意识,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树立目标,不断发掘自我潜能。态度决定一切,实干才是最响亮的语言。促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引领教师踏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建构扎实的专业基础。只要秉持终身学习理念,就会发现教育教学上许多问题有待探讨,就会感受到自己也能通过学习和探索,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这种改变,不仅是自己的收获,更是对学生的负责,可以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四、建立“教得好”的培养机制,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概念中,“专业素养”是指教师经常性反思自我专业方面的不足,不断夯实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能及其教学基本功。注重乡村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既是加强乡村教师从“能教会教”走向“教得好”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障。

(一)在实践反思中成长

许多乡村老教师在乡村学校工作一辈子,非常勤奋,也很敬业,其精神让人感动,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只顾年复一年地“埋头拉车”,而忽视“抬头看路”。正因为缺少必要的教学反思而专业成长缓慢,令人惋惜。没有反思的教学,只是经验的累积,不会带来观念上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升。事实上,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瞬间灵感的再现及其进一步地深入思考,通过收集平时教学中的感悟心得,反思对学生学习疑问的解答,寻找现象背后的教学原理,整理教育教学心得,并汇集典型案例,就能使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升华、内化成为有自我特色的教育智慧。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反思,才能理解那些看似普遍、实则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也才能把握教学规律,在专业成长上获得更大进步和发展。

(二)在教研活动中提高

对乡村教师来说,教研非但是必要的,更应该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助力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有效的教学教研一体化平台,首先需要建立“教”“研”同步的理念,为乡村教师发展提供支持。建立“教”“研”同步的理念一方面体现在乡村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在备课、上课、考试、批改作业各个环节中研究反思,关注教学效果,进行教学总结,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观课和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并作为永久的资源反复研习使用,在“教”“研”同步的理念下,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引领下开展的集体学习研讨活动中,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联合教研,发挥专业引领、带动辐射的作用,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和质量提升助力。注重问题引领,加强教学教研的同步协调,必将助推他们突破专业发展瓶颈,更有效地促进其专业成长。搭建有效的教学教研一体化平台是确保乡村教学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保证,为此,要共享教学经验。教师之间要打破教学“各自为政”的局面,相同学段、相同学科的教师要互通交流教学经验,城乡之间的教师也可以做好适时沟通。县域范围内、学校集团内、邻近乡镇间的城乡教师,都可以共享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猜你喜欢
乡贤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支部+”乡贤护航乡村治理
部分专业介绍
乡贤文化丛书(套装,共10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人大代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