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三级救治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探讨

2022-11-27 00:46周艳ZHOUYan吴滨WUBin甘解华GANJiehua
医院管理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脑血管远程医疗

□ 周艳 ZHOU Yan 吴滨 WU Bin 甘解华 GAN Jie-hua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且严重的疾病,治疗费用高昂、治疗过程复杂,已成为近年来致残致死率最高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1-2]。目前,推进“健康中国”、“健康扶贫”建设的瓶颈主要在于医疗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及利用性不强,特别是存在着偏远、贫困地区重大疾病救治能力低下、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建立快速、高效、精准的救治信息网络是“健康扶贫”、“健康中国”的战略要求,同时在临床救治中快速鉴别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把握救治时机,对于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意义非凡[3-4]。本研究以脑血管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基于互联网平台,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角度出发,提出建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三级救治信息网络,旨在为后续相似平台的建立及应用提供参考。

脑血管疾病三级救治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背景。当前我国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存在较多问题:(1)脑血管疾病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可及性较差、资源较少、救治水平较低,医疗救治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特别是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山区救治水平及救治资源严重落后;(2)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救治资源不足,患者的医疗救治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3)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资源缺乏信息技术支持,一方面不能及时有效精准定位危急重症患者发病地点,从而第一时间采集现场信息和医学信息,另一方面,不能及时有效的将信息与向各协作医疗小组、单位等传递及共享,从而第一时间获得心电监护、医学指导和救治。

2.建立目的及意义。脑血管疾病三级救治信息网络建立围绕脑血管疾病智能预警、高危人群健康干预、远程救治、联合救治以及移动救治的需求,基于大数据、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三级救治信息网络设计开发,在医疗救治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并发挥其特殊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建立该网络将改变现代医疗服务模式,促进跨学科的深度融合,将优质的医疗服务精准提供给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将零碎的医疗救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真正达到互通互联的目的,将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提高脑血管疾病及危急重症的救治水平及综合防控能力;响应“健康中国”、“健康扶贫”的政策,将信息技术惠民和医疗惠民相结合,促进优质资源向贫困、偏远地区延伸,改善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公平性。

脑血管疾病三级救治信息网络平台的架构

1.总设计思路。建立主体为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心依托为区域内拥有信息化基础、医疗技术雄厚、专科特色明显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重要组成部门为区域内二级综合医院,同时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进行充分整合,在脑血管疾病医疗机构间搭建互通信息桥梁,实现真正医疗资源共享;打破学科间壁垒,完整融合信息技术及医疗服务,并应用于救治第一线,实现联合医疗、移动医疗、远程医疗;打通医疗救治各个环节,通过分级诊疗、疾病预警、双向转诊、院前急救、远程医疗、疾病康复医疗救治等全程提高服务质量[5-6],推进救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及时性,全面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2.网络平台开发及应用。(1)依托脑血管疾病及危急重症患者医疗救治、预警的智能数据采集设备和系统,实现实时体征监测,避免错过患者重要医学体征指标的采集;(2)建立医护论坛、医疗新闻在线等板块,医护论坛为医护人员经验共享提供交流平台,医护人员可将救治过程中的难题、经验等在论坛中求助、检索,以便赢得更多经验和时间为患者提供服务;医疗新闻在线则定期自动采集更新最新医疗、护理前沿信息,即学即用,学习与实践一体化;(3)借助在线媒体、5G网络、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辅助诊疗环境的搭建,将医疗数据和诊疗方案进行真实呈现和有效传递,为远程诊疗指导提供一定技术保障;(4)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让多学科参与到复杂场景中,实现治疗方案的快速决策,有效缩短相关诊断时间,为远程智能辅助诊疗提供一定技术保障。

3.四个核心子平台的设计

3.1 移动急救、远程急救平台。该平台主要包含建立移动急救和远程急救服务网络、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急救流程、移动急救和远程急救医疗数据中心以及搭建医疗救治互联网云服务平台[7-8]。其中基于信息技术的急救流程的子要素包含现场医学数据采集系统、移动急救、预警服务、数据传输与分析系统、现场急救团队及远程急救平台等。

3.2 交互的联合救治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包含智能支持脑血管疾病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及联合救治中心。三系统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综合性联合救治平台,实现远程管理、远程手术、远程示教以及康复指导与医疗救治资源调度等功能[9-10]。

脑血管联合救治流程:(1)应用智能支持系统联合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和院前急救,判断基层医疗机构能否进行单独有效救治,若无法单独完成,则由系统通知救治中心进行资源整合、调度,请求并通知能够救治的大型综合医院进行远程指导;(2)能够救治的大型综合医院接受请求后,安排卒中救治团队对患者医疗数据进行查阅并判断病情,快速确定救治方案,并通过远程会诊、远程示教、远程手术等进行指导并联合救治;(3)诊疗完成后,由大型综合医院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后续康复工作。

3.3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的高危、急症人群智能预警平台。该平台主要包含建立智能预测规则库和预警信息模块、采集多维度和多方面医疗健康数据、采取多层次健康干预措施。因该平台的开发建立融合了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其系统吞吐率较高、扩展性和实时响应较好,不仅能通过各医学传感器有效实现实时采集生命体征的功能,还能通过智能分析深入了解患者健康信息,从而提供实时健康保障。

3.4 综合指导和教育平台。该平台的建立将融合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远程手术示教、远程康复指导,护理指导等,发挥大型医院治疗的专家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基层医疗机构等提供诊疗技术指导和支持,在区域内起到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11-12]。

4.制度体系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建立脑血管联合救治管理制度、平台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医疗救治团队绩效考核与建设评价标准与制度、危急重症患者智能预警方案以及相关示范项目管理规定等规范与制度用以保障平台有效整体运营。

脑血管疾病三级救治信息网络平台的问题与挑战

1.多形式、多渠道、全覆盖的医疗数据采集及传输。医疗数据采集的精准和速度是作为互联网医疗救治的重要的第一步,也是患者诊疗判断的基础,但目前关于医疗数据采集存在数据噪音多、指标复杂、远程监测困难、监测不全等问题,且上述问题均对医疗救治、服务质量具有重大影响,需进一步研发、设计能够对各项指标进行精确监测的设备、传输数据手段。

2.基于互通互联技术的预警模式及医疗救治服务。互通互联技术的预警模式及医疗救治服务需要精准并及时的医疗数据采集,但基于医疗数据采集尚存在诸多问题,且数据采集后需智能分析并挖掘患者病史、病理、救治信息等,同时协同各级别、各区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进行救治。这要求基于多种技术的资源规划、创新救治流程路径、救治方式、协作体系等。

3.虚实结合的互联网诊疗环境搭建。这不仅要求远程患者病灶真实,呈现在医护人员面前时让其具有沉浸感,还需要采用多种医疗媒体形式对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救治方法进行相应的远程指导,要求成熟稳定的5G网络、媒体在线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支持用以辅助诊疗环境的有效搭建,将医疗数据和诊疗方案相结合以有效传递并真实呈现。

4.准确、快速的远程智能辅助诊疗。在多学科参与复杂场景预警及医疗救治情形下进行快速决策,需要结合大量数据、案例的智能推理,并对该数据、案例进行精准分析,以确保诊疗快速、准确。

讨论

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显著而逐年增长,该病并发症较多且致残致死率也较高。目前我国医疗救治服务未形成固定、统一、成熟的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导致我国救治水平和医疗资源参差不齐,危急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较低[13-14]。近年来,我国建设急诊信息化系统的速度虽然逐年提升,但普及率及发展水平仍然处于低水平,甚至在贫困地区、偏远山区医疗救治仍然以电话联系为主,这导致救治效率较为低下,且在救护车前往救治点时因为地点偏差、信息交接遗漏等问题极易发生患者等待时间较长而延误最佳抢救时间耽误病情治疗,最终影响预后[15]。因此,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救治信息网络平台对于提高救治水平、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意义非凡。

脑血管疾病三级救治信息网络平台是一个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的省、市、县三级救治网络体系,建成市县级急救中心,提升省级中心救治能力。建立以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为主体,区域内拥有信息化基础、明显具有专科特色、医疗技术雄厚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为核心依托,辅以区域内重要组成部分的二级综合医院,并对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充分整合,将其发展为重要力量。该平台的建立依托于无线通讯网络、远程视频技术以及移动通信设备,对患者病情、救护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将呼吸、脉搏、血氧等监测数据传回急诊科,在线医生迅速判断后对病情变化情况及具体动态了然于胸。同时,若遇到疑难杂症,该平台亦可通过移动端和电脑传输实现现场在线指导,对患者进行有效、快速医疗救治,在此期间院内各医护人员则能启动脑血管疾病“绿色通道”,对各个救治环节无缝衔接,并充分整合急救资源,有效联动各专科病房、各辅助科室,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可视化技术,保障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救治,最终降低病死率。

脑血管疾病三级救治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对救助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对管理过程的控制以改进对于信息化技术的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的、高效的、便捷的管理模式。该平台不仅改变了护理人员传统工作特点,避免工作与培训的冲突,通过平台还能获得护理最新技术、最新动态、最新科研信息,利于其拓宽视野及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同时,该平台操作方便快捷,数据处理能力高效,显著提高院外急救反应能力及急救处理能力,进而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急救快速化、准确化、规范化,改善医疗急救管理,最终提高急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此外,该平台的建立为应急事件、大型活动提供了多角度多方位的信息联动,真正实现城乡联动、统一指挥的运行机制,明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突发事件共同协作能力以及急救现场的救援成功率,不仅节约了医疗系统物力、人力资源,还将各方面资源整合达到最优利用和配置,减少急救纠纷和事故的发生,这对于提高救治水平、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意义非凡。

猜你喜欢
脑血管远程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远程求助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2020年上海市崇明区脑血管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专家告诉你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都要注意些啥?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体检别忘查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