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娜,李 锟,庞 榕,张翠利,王聪颖
(黄河科技学院 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
《药物化学》课程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药物化学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生产和研发新药的基本操作能力,它能够锻炼学生的基本科研技能,培养良好的工作能力,为学生未来开发研究新药和适应社会需求奠定基础,在《药物化学》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理论知识向实践检验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如验证性实验过多、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实验、实验内容片面、考核方式单一等等[1-3]。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意识和综合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必须更加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升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学习、学生发展和学习效果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根据药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对现行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逐渐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在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增加开放性实验的设置,逐步建立形成性成绩评价考核体系等,保证药物化学实验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5-6]。
传统的药物化学实验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流程已提前预设好,学生依葫芦画瓢就能很容易得到实验结果,这种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药物化学》是一门涵盖药物的发明发现、药物合成、理化性质和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规律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了众多学科中的知识,所以实验课不仅只操作有机合成的内容,也会对相应的药物作用靶点、目标产物的提纯和表征、理化性质鉴定及其生物活性评价等内容进行整合。另外,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讨论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与小组同学进行深入沟通探讨,最终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的经验教训与实验改进方案,也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新的实验形势下探索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7-8]。设置实验内容时,也可以适当多增加开放性实验,这些都是为了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和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将学习能力培养作为培养目标,实现课程体系向能力体系的转变,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只是对实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比如,教师在实验课上尽力的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的操作步骤,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这难以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探索精神和对科研的创新能力。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与学生积极适应自己的新定位,对实验教学积极改革、适应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今的高校课堂呈现出更加精彩纷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构建学习目标,利用各种网络媒体,开展多媒体教学为主,以纸质教材为辅,整合视频教材并将视频提前在线上公布,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引导学生在实验前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预测与分析,争取达成能力目标[9-11]。
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药物化学实验课中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准确考核学生是实验课教学的最终目的,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果性评价是传统的药物化学实验考核方式,主要内容包括出勤、实验报告和实操。这种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不全面,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和公正[12]。形成性成绩评价注重考核过程,分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下主要关注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自主探索能力、实验报告和课后反思的整体情况;线上主要关注学生经过实验操作之后的掌握程度和思考情况。这种多维度、过程性考核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保证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药物化学实验形成性成绩评价考核体系分别为:出勤+实验前预习与思考+实验操作与实验态度+实验报告+线上思考及简答题+组间互评=10%∶10%∶30%∶30%∶10%∶10%。这种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强调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在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更不能忽视学生所取得的成果和一些创新性的项目进展,并且通过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节教和学的有效比例,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强调学生的参与,从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13]。
课程思政是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思政这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最根本的任务,也是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相呼应的[14]。药物化学实验课,作为药学学科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有重要的比重,对药学人才的专业素养培养与提升有着重大的影响。我国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对药学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能够培养药学学科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涵养。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掌握药物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并且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15]。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需要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这样就可以为人们指引正确的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采取了唯物的看待历史的观点,认为社会变化是辩证的,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6]。药物化学实验中也蕴含着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元素,可以将客观现象验证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结合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例如:通过观察、准确记录、课后讨论具体实验现象和结果,培养客观的、辩证的专业素质;小组之间建立协作关系,在实验过程中遇到较困难的问题进行小组之间的沟通探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优良道德品质;通过课前学生自己设定实验方案、课中讨论观察实验现象、课后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能够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与创造能力[17]。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专业知识,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虽然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知识体系复杂,规律性不强,需要识记的知识点较多,在课程思政导向下,基于药物的分类及常见药物的发展历程,结合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体内代谢及其药代动力学特点,用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进行渗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新药研发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为从事新药研发、药物的生产工艺等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18]。
良好的专业实践教学,不仅在专业能力培养上可增强学生对药物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实验技能的操作,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模式将优秀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融于课程,是当前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19]。需要实现教师角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转变,课程体系要转变为能力体系、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为主。要顺应时代教育发展方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实验室硬件水平,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质化、均衡化,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重视学生身心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推进教育事业高速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药学人才。
在新时期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培养一大批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学生迫在眉睫,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必然需求。这不仅要求在平时点点滴滴的教学中,药物化学相关教师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思想上与时俱进,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的综合素质[20]。在平时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课后还要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比如,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专业文献,之后写一些关于某类药物的研究进展或者某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研究进展的相关论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又可以充分了解药物发展的新方向,还可以提高观察、想象、归纳总结的综合能力,同时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毕业论文或者相关研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物化学实验,作为药学类学生的重要专业实践课程,其教育教学改革意义重大。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定位、学生的特点及时代要求,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中,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最终目标。将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改革的运用和课堂思政的融入,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同时设置开放性实验、进行形成性成绩评价方式,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真正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