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时效性探究

2022-12-03 18:09郭子叶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医学生爱国爱国主义

郭子叶

(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1]。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医学生作为医护人员的储备军,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还要有爱国主义精神,学校要紧紧抓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医护人员。

1 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有关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学术论文非常多,但涉及医学生爱国主义及培育现状的文章则很少。经调查研究发现[2-11],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深厚、爱国立场坚定,但是仍有少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爱国意识薄弱、爱国行为盲目、欠缺理性精神等问题。同时也表现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系统性不完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密切、学习途径单一等问题。

分析显示,中国2005—2010年,培养了470余万名医学专业毕业生。《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医学专业在校人数(含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为2 756 139人,2017年该数据为2 891 864人,2018年该数据为31 041 605人[12],在校医学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医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医护工作者,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离不开大量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这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很多正在实习的医学生,面对新冠肺炎的不确定性、突发性、严峻性以及传染性强、扩散范围大,一部分实习生害怕并逃避一线实习工作,甚至有部分医学生为了逃避实习而做出一些偏激行为。研究表明,这类医学生往往爱国立场不坚定,爱国情感淡薄,因此,加强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势在必行,是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有理想有抱负的医护人员的必然要求。

2 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通过网络链接向上海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发放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同时对部分医学生采用抽样调查法进行一对一访谈。共回收有效问卷3 406份,其中女生2 731人,占80.18%;男生675人,占19.82%。年龄结构上“,00后”共1 871人,占54.93%;“95后”共1 535人,占45.07%。政治面貌上,中共党员(预备党员)占3.00%;共青团员占86.00%。

调查发现,在情感认同上,有98.26%的医学生表示自己是爱国的,对于自己作为一位中国人感到十分骄傲,且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绝大多数医学生认同爱国在现代社会、和平年代是十分必要、不可缺少的。在组织认同上,主要通过“是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否认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国政府的做法”“是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等问题的研究发现,认同的医学生达97.50%以上,其中“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国政府的做法”认同度最高,达98.77%。在价值认同上,主要通过“是否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否同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问题的回答,非常同意及比较同意的医学生达97.96%以上。同时调查发现,有25.48%的医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应该加大爱国主义教育的力度。

综上所述,97.00%以上的医学生是爱国的,不管是在情感认同、组织认同还是价值认同上,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先进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优秀的。部分医学生认为,目前系统性的爱国主义教育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大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特别是书本上的知识较生硬,缺乏与当下时代相关的案例,难以让学生提起兴趣。医学生能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有社会实践、志愿者等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3 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时效性探究

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3]。伟大的抗疫精神以及丰富的抗疫故事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加强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分三步走:第一,深刻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内涵,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疫情中举国同心的团结伟力来增强情感认同。第二,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伟大政党的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度自信、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等来达到组织认同的目标。第三,通过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念来提升价值认同,以此达到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3.1 加强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医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有了共鸣,爱国主义教育才能落实,才能不断激发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此在情感上达到统一。在情感认同上,我们首先通过加强历史文化的学习,坚定文化自信。其次,疫情期间,中国举全国之力共同战疫,无数医护人员、志愿者默默付出,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展现出负责任大国形象,进而提升医学生的自豪感。最后通过培养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坚定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信念,从而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3.2 加强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组织认同

组织认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在情感认同教育的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也必须加强组织认同,可通过“四史”教育把准政治方向,医学生建立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要实现爱国主义从情感到意志再到行动的有效转化,就必须通过组织认同引导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以此为指导自觉践行报国之志和强国之行。中国这一伟大抗疫史中涌现的先进事迹人物,伟大抗疫精神中的生命至上、尊重科学,再次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有着无法超越的优越性,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作为案例,可增强医学生组织认同。

3.3 加强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价值认同

在价值认同上,价值认同的增强是一个由外到内、由认知到情感再到意志、由观念到行为的推进过程,价值认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可从理想信念教育、榜样示范作用、感恩教育等出发,加强医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坚定道路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成效。“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些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都是每一位公民耳熟能详的话语,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强有力的素材,拉近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

3.4 加强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创新教育途径

新时代医学生大部分为“00后”,要想将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需要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提升医学生的参与感。可采取以下措施:(1)深入学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务人员的感人事迹,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2)讲好爱国小故事,科普爱国主义知识,利用网络新媒体录制微团课、微党课;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等平台,以医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爱国主义知识。(3)将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等深度发掘并加以宣传,组织创作体现爱国主义的动漫、动画、微电影等作品并进行展览,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个人善举、典型报道、文化作品中,渗透到课堂教学各环节,从教师至学生,从人文景观到规章制度都能感受到爱国主义存在。(4)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传统节假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红色教育基地中,通过仪式教育、参观学习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扫烈士墓、给烈士献花及学习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以此提高学生思想觉悟。(5)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中,特别是与医学相关志愿者服务,通过实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方式主要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落实。也可以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志愿者服务,在给参观者讲解的同时,既服务了社会,又加强了自身爱国主义教育。(6)召开沉浸式主题团日、主题班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把团日活动、班会和参观红色基地相结合,通过现场参观引发医学生对爱国主义的共鸣。(7)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编写教材。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等相关课程内容与时下的热点爱国主义事件相结合,开展问题导向性教学。

4 结语

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心中牢牢扎根。医学院校要充分利用抗击疫情中医务工作者的感人事迹,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努力提升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最终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医务人员。

猜你喜欢
医学生爱国爱国主义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诗歌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性和诗人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