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中文化空缺词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

2022-12-06 14:44朱丽丽
文化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源语音译归化

朱丽丽

翻译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从本质上来讲,翻译是人类心灵沟通的桥梁,翻译因人类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翻译的出现,使人类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狭隘走向开阔,使世界各族人民可以享有人类祖先所创造的共同财富。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出现必然都伴随着与之相应的独特的民族文化。

一、“文化空缺”概念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中西方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民族语言文化。在进行英汉翻译时,源语与目的语在翻译中会出现不对等的情况,也就是在目标语中没有适当的词语与源语的文化相对应,这就产生了所谓的“文化空缺”现象[1]。

美国当代语言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霍凯特(Charles Francis Hockett)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了random holes in patterns(偶然的缺口)的概念[2],这是“文化空缺”概念的雏形。然而,真正提出“空缺(Vacancy)”这一概念的是外国学者索罗金。我国学者王东风于20世纪90年代在《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一文中提出了“文化缺省”概念[3]。

所谓的文化空缺词指的是只为某一民族语言所特有,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既可以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词,也可以是该民族独创的词[4]。由于文化空缺词常常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因而它的出现给语际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文化空缺词的分类

根据英汉语言之间词汇在文化内涵意义上的差异,文化空缺词可以分为完全空缺词和部分空缺词[5]。部分空缺词指的是在翻译实践活动中,英汉语的某些词汇虽然在词汇意义上相差甚远,但在文化内涵或比喻意义上相似或相近,这时可以借来套用。比如,英语的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与我们汉语中的四字成语“挥金如土”虽然词汇意义上water和“土”毫无联系,然而其在文化内涵和比喻意义上十分相似。完全空缺词指在两种语言的翻译实践活动中,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一种语言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完全找不到与之在文化意义或比喻意义上含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比如汉语的“狗不理包子”“太极”“八仙桌”等独具浓厚文化特色的词汇在英语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英文词汇。

三、文化空缺词的产生原因

导致英汉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空缺信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地域文化、社会习俗文化、及宗教信仰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地域文化是指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对同一现象和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不同民族在比喻、审美情趣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差异[6]。比如,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表达方位的四个词,在汉语文化中表达方位以“南”为先,而西方文化正好相反,英美人表达方位以“北”为先。例如,汉语的西北和东北用英文表达分别是northwest和northeast,从南到北则译为from north to south.

中英社会习俗文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告别等方面表现车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就拿中西方“打招呼”的方式来说,所用的习惯用语差异较大。比如:“吃了吗”是中国人见面时相互问候的客套话,在中国文化中没有什么具体含义,只是一种礼节性的问候,如果译成Have you eaten or not?会让人茫然不知所措。因此,英译时“How do you do?”才是最佳选择。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外宣翻译中要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那么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事件或文化典故等具有较强民族文化特性的文化现象,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的翻译。比如像四字成语“班门弄斧”,这一成语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英语中完全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汇,因此,在翻译中,想让西方读者完全明白这一词语的含义,必须增加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填补西方读者这方面的文化空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因此,班门弄斧可以译为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宗教文化信仰的差异也是导致出现中英文化空缺的重要因素。中西方不同民族之间,由于自然地理及历史等因素的存在,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宗教文化。西方文化中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而在中国的宗教文化中,佛教、儒教和道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其中,佛教对中国人的影响最大。

四、外宣翻译中文化空缺词的翻译策略

(一)归化策略

归化和异化是英汉文化翻译中的两种主要策略。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源语的语言形式、文化传统和习惯的处理以目标语为归宿,换言之,就是用符合目标语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的“最贴近自然对等”概念进行翻译。从语言文化共核来看,人类语言在很多情况下是相通的,这就为归化翻译奠定了基础。归化法是将原文独具特色的东西采取“入乡随俗”的方法融化到目标语中的转换方法。归化是在语言形式上将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标语的翻译。由于英汉语言在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而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形象意义,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将这些形象转换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进行翻译。例如,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译成汉语应为“穷得如叫花子”,而不是“穷得像教堂里的耗子”。但是,归化法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它滤掉了原文的语言形式,只留下了原文的意思。这样很有可能会失去原文中很多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导致源语文化中那些新鲜的、不同于自己文化的东西,从而不利于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与开展。

(二)异化策略

异化(Foreignization)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异化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将源语的文化“植入”目标语的文化中,使译文读者直接理解并接受源语文化。异化法一般出现在存在文化差异的语境中,比如不同的历史背景、宗教文化及历史典故等。其特点就是鲁迅提出的“保留异国情调”,即所谓的“洋气”。比如,crocodile tears一词,用异化法可以译为“鳄鱼的眼泪”,保留了原文“鳄鱼”和“眼泪”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原本没有这种表达方法,但实践证明,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人最终接受了这种译法,“鳄鱼的眼泪”代指“假慈悲”的这一意义深入人心。

(三)文化调停策略

文化调停策略就是省去部分或全部文化因素不译,直接翻译原文的深层含义。当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均无法解决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时,可采用文化调停策略。对于文本中文化因素丰富,有很多古年代、古地名或同时出现很多古代文化典籍的书名时,若采用归化策略在英语中很难找到与之相应的替代词;若用异化策略采用音译加注释,不仅译文繁琐,西方读者也会茫然不知所以,这时不如采取文化调停策略,省去部分文化因素不译,增强其可读性。

外宣翻译中,对于文化空缺词的翻译,应将异化策略作为首选翻译策略,归化策略作为辅助策略,可能时尽量异化,必要时尽量归化;当异化和归化都无法解决文化问题时,则省去部分或全部文化因素,增强其可读性,采取文化调停策略。

五、外宣翻译中文化空缺词的翻译方法

翻译策略是翻译活动中为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而依据的原则和方案,而翻译方法则是翻译活动中基于某种翻译策略,为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和途径。外宣翻译中,基于文化空缺词的特殊性,一般采取以下翻译方法:

(一)音译法

在英汉翻译中,由于语言的文化差异,少数词汇在两种语言中找不到任何相同或相似的词汇,即出现所谓的完全文化空缺词,这时应采用音译的方法来处理。音译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源语中要翻译的词汇的发音采用目的语中相似的发音方式表现出来,该方法适用于在西方语言中不存在但西方人民有一定了解的民俗词汇,这些词汇往往带有浓厚的民俗文化色彩。例如,汉语中的功夫、旗袍、茅台、琵琶、胡同、秀才、包子、唢呐、叩头、炕等。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完全没有对等词,而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这些词汇所代表的实物又为西方读者所熟悉,因此,用音译法来表示分别是kongfu、 qipao、 maotai、 pipa、 hutong、xiucai、 baozi、 suona、 koutou、 kang。音译法保存了源语文化中的“异国情调”,同时又吸收了外来语,丰富了译语的语言文化。

(二)直译法

直译法是在翻译过程中,在不违背译语语言规则的前提下,在译文中尽量保持源语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对某些词句进行直接的语言转换。比如:四字成语“趁热打铁”使用直译法为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隔墙有耳”直译为walls have ears,“浑水摸鱼”直译为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 “斑马线”直译为zebra line,“双赢局面”直译为win-win situation等等。直译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源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特色,同时也易于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三)加注法

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当原文中的词汇涉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文化典故等带有浓厚历史文化色彩的词汇时,如果采用音译法或直译法仍然使西方读者很难理解时,一般采用音译加注或直译加注的方法来处理。比如汉语“粽子”译为Zongzi-a kind of food made of glutinous rice(由糯米做成的食物)。“窝窝头”译为Wowotou-steamed bread of corn or sorghum(由玉米面或高粱面做成的馒头)。这些词汇在西方语言中完全找不到对等词,西方读者完全没有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只是音译的话,还是很难使西方读者理解所谓何物,因此,加注以后, 解释得更明白,更容易为西方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四)套译法

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当原文中的词汇涉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文化典故等带有浓厚历史文化色彩的词汇时,如果采用音译法或直译法仍然使西方读者很难理解时,一般采用音译加注或直译加注的方法来处理。比如,汉语的“对联”,音译为Duilian-Chinese couplets written on scrolls。再比如汉语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以直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 the master mind。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但是西方读者不一定了解这一历史人物以及他所代表的文化含义,因此,要增加相关的文化信息进行补充说明。

(五)意译法

由于英汉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外宣翻译中,当源语中同时出现多个带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词语时,且译语中也完全没有相似或相同的词语来表达,套译法也不能够传达其文化意义,若采用音译加注或直译加注法,译文不仅烦琐且让英文读者也会茫然不知所云,这时候应采用意译法,舍弃原文的语言结构和文化形象的束缚,从意义出发,只把原文的真实含义用译语表达出来即可。例如文学作品中的关于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等的翻译,这些大都和命理及风水相关,因此可以用books on the art of fortune-telling一语带过,简洁易懂;省去了对这些古代文化典籍的繁琐的解释和说明。

六、结语

在外宣翻译中,尤其是涉及和文化相关的历史、民俗及文化典籍时,应尽可能采用异化策略,必要时采取归化策略;如果异化和归化策略都行不通时,则采用文化调停策略。面对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时,好的译者应该具有敏锐的文化意识,敢于打开封闭的自我,在与“异”的文化交流、融合与碰撞中,不断丰富自我,真正实现翻译的“再创造”的功能价值。

猜你喜欢
源语音译归化
音译研究(2007年~2021年)回顾与反思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